突破性進展!《Nature》:此文一出,「石墨烯」秒變「白菜價」!

2020-12-05 騰訊網

最薄、最輕、最強、最硬、極佳的導電導熱性能,讓石墨烯獲得了「新材料之王」的稱號!但有個缺點就是「貴」!

目前的石墨烯的合成有兩條路徑。(1)大多數石墨烯的製備方法都是自上而下的,通過剝離石墨,往往需要大量的溶劑以及高能混合、剪切、超聲波和電化學處理。為了促進剝離,將石墨烯進行化學氧化,變成氧化石墨烯,之後對其還原獲得剝離的石墨烯。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苛刻的氧化劑,並且通過這一方法獲得的石墨烯往往具有缺陷。(2)自下而上合成石墨烯:比如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先進的有機合成方法,這一方法合成的石墨烯質量高,缺陷少,但是產率低。

美國萊斯大學James M. Tour、Boris I. Yakobson和C-Crete科技公司的Rouzbeh Shahsavari合作,通過廉價的焦耳熱閃蒸技術(flash Joule heating,FJH)可以將任何來源的碳,無論是石油焦碳、煤炭、碳黑、食品廢棄物、橡膠輪胎還是塑料垃圾,統統在不到100毫秒的時間內變成石墨烯,並實現克級製備!相關論文以「Gram-scale bottom-up flash graphene synthesis」為題,於2020年1月27日發表在《Nature》上,第一作者為:Duy X. Luong。同一時間《Science》雜誌發表了題目為《電力:將垃圾轉變為石墨烯!》(Electricity turns garbage into graphene)的報導。

如圖1(a)所示非晶態導電碳粉在兩個電極之間輕微壓縮,放入石英或陶瓷管內,氣壓維持在大氣壓或者微弱的真空下(~10mm Hg)。電極材料可以是銅、石墨或任何導電耐火的材料。電容器組高壓放電使碳源在不到100毫秒的時間內達到3000 K以上的溫度,有效地將非晶碳轉化為渦輪堆疊的石墨烯。研究人員將焦耳熱閃蒸技術獲得的石墨烯命名為Flash graphene (FG,閃蒸石墨烯),層層堆疊的閃蒸石墨烯表現出渦輪層堆疊。FG的合成不使用熔爐,不需要溶劑、反應氣體。產量取決於碳源的碳含量。當使用高碳含量碳源時,如炭黑、無煙煤或焦炭,FG產率在80%-90%之間,碳純度大於99%,無需淨化步驟。拉曼光譜分析顯示FG的D帶強度低甚至沒有,表明FG是迄今為止報導的缺陷最少的石墨烯材料之一,同時FG的渦輪層狀堆積,這與渦輪層石墨有著明顯區別。這種無序取向有利於其在複合過程中快速剝離。每克FG合成所需的電能成本僅為7.2千焦耳(小編進行粗略的計算:1度電=1千瓦時=1000W*3600S=3600千焦耳,粗略估算一度電能合成500g石墨烯,按照一度電5毛3來算,也就是說未來一公斤石墨烯電力成本低至1.06元……未來石墨烯可能比白菜還便宜),該方法獲得的石墨烯成本低廉,低到可以和塑料、金屬、膠合板、混凝土和其他建築材料進行複合,廣泛用於複合材料。

圖1.通過不同碳源合成FG。(a)閃速焦耳加熱工藝示意圖,以及閃蒸過程中的溫升與時間的關係圖(插圖);(b)咖啡作為碳源的FG的HR-TEM照片;(e)不同碳源合成的FG的拉曼、XRD、TEM照片

早在2014年James M. Tour採用雷射誘導碳黑轉化為石墨烯,短暫的脈衝將碳黑加熱到3000 K以上,使得碳原子間鍵斷裂,隨著碳原子的電子云冷卻,形成最穩定的結構即石墨烯。既然雷射可以,那麼熱呢?Tour的研究生Duy X. Luong設想是否可以通過加熱碳源來生產石墨烯?起初他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瓶中放了一點炭黑,用400V的電壓轟擊了大約200毫秒,然而並沒有成功。但經過一系列調整,他成功地創造出明亮、黃白的色閃光,表明小瓶內的溫度達到了3000K,經化學測試表明他成功的合成了石墨烯。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Ray Baughman院士評價:這項工作無論從科學,還是從實踐的角度出發都是開創性的!有望使石墨烯便宜到可以用於增強瀝青或油漆的質量!Tour團隊成立了一家名為Universal Matter的初創公司,將此工藝進行商業化。嘗試在混凝土中添加0.05 vol%石墨烯,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升25%。在PDMS中添加該產品,強度能夠提升250%。基於這一成果,石墨烯成本將大幅下降,激發研究人員將石墨烯與其他材料複合。有望推動石墨烯真正走向應用!Duy X. Luong補充說:咖啡渣,食物殘渣,舊輪胎和塑料瓶,都可以汽化來製造原料,我們正在將垃圾轉化為石墨烯。

全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1/electricity-turns-garbage-graphene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作者:錢塘river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秒變「白菜價」?
    突破性進展!《Nature》:此文一出,「石墨烯」秒變「白菜價」!為了促進剝離,將石墨烯進行化學氧化,變成氧化石墨烯,之後對其還原獲得剝離的石墨烯。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苛刻的氧化劑,並且通過這一方法獲得的石墨烯往往具有缺陷。(2)自下而上合成石墨烯:比如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先進的有機合成方法,這一方法合成的石墨烯質量高,缺陷少,但是產率低。美國萊斯大學James M. Tour、Boris I.
  • 「白菜價石墨烯」又有新進展
    目前而言,石墨烯的合成主要通過剝離石墨來實現,在該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溶劑以及強機械剪切和電化學處理。為了促進剝離,將石墨烯進行化學氧化,變成氧化石墨烯,之後對其還原獲得剝離的石墨烯。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苛刻的氧化劑,並且通過這一方法獲得的石墨烯產率往往比較低。
  • 《Nature》石墨烯納米帶突破性進展或因數據處理問題被撤稿
    2019年6月26日,日本名古屋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聚合稠環芳烴可控合成石墨烯納米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報導:《Nature》從稠環芳烴到石墨烯納米帶:聚合反應的可控合成)本文首次報導了一種合成結構、寬度及長度均可控的石墨烯納米帶聚合方法
  • 僅需8秒,塑料垃圾變身石墨烯,一舉兩得有望解決兩大世界難題
    (詳細報導:突破性進展!《Nature》:此文一出,「石墨烯」秒變「白菜價」!)進一步觀察了閃蒸石墨烯的形貌又在2020年9月10日發表了一篇《ACS Nano》(詳細報導:《Nature》之後,觀察了一下形貌,再發一篇《ACS Nano》丨「白菜價石墨烯」又有新進展)2020年10月29日,James M.
  • 石墨烯類膜材料質子輸運特性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燃料電池和氫技術...
    近日,我校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的吳恆安教授和王奉超特任副研究員,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及荷蘭內梅亨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石墨烯類膜材料質子輸運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納米材料可作為良好的質子傳導膜。
  • 石墨烯納米帶近年來成果集錦:7篇Science/Nature
    研究人員採用類似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策略,以DP-DBBA為分子前驅體,在Au(111)單晶表面。在200℃時分子開始聚合,在400℃左右開始形成納米帶。和之前的石墨烯納米帶不一樣的是,這種石墨烯納米帶結構並不是規則的直線型,因此,當進一步進行450℃的退火操作時,石墨烯納米帶並沒有繼續變寬形成更寬的納米帶,而是聚合形成納米孔結構的石墨烯。
  • 出手就是8篇Nature,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嗎?
    有鑑於此,哈佛大學Philip Kim 、Xiaomeng Liu等在扭角雙層石墨烯結構中展示了通過垂直於石墨烯的電場對一系列扭角平帶電子能帶結構的調控。,這種扭角雙層石墨烯在半填充、四分之一填充的平帶體系中展現了相關絕緣態,該現象和魔角石墨烯中的現象類似。
  • 96年的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曹原還和導師分享了其中一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通訊作者通常由教授等課題組長擔任。曹原成為通訊作者,表明他是論文的主要創意貢獻者之一。Nature 2018.DOI:10.1038/nature26160   3. Eugene J. Mele. Novel electronic states seen in graphene.(本文為評論Jarillo-Herrero教授與曹原的文章)   MIT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 北大《Nature Materials》: 二維導電MOF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基於此類材料構築出單晶器件,並系統深入地研究了二維配位聚合物的一系列電子學性質和磁性起源,首次觀察到了二維配位聚合物的Moiré Pattern,為該類全新的電子學材料基礎研究及後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Skeleton研發出石墨烯超級電池 可在15秒內充滿電
    Skeleton研發出石墨烯超級電池 可在15秒內充滿電 2020-09-22 17:02:02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充電十幾秒,壽命幾十萬次,超級石墨烯電池問世
    來自愛沙尼亞的超級電容器專家Skeleton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一起,正在研發一款名為超級電池(SuperBattery)的新型突破性石墨烯電池SuperBattery將利用Skeleton的專利彎曲石墨烯碳材料,實現充電時間僅15秒,
  • 近期線粒體疾病突破性進展一覽
    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近年來線粒體疾病相關的突破性進展,與各位一起學習!近日,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在利用全新的基因和幹細胞療法治療線粒體疾病方面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 魔角石墨烯三個月內第5篇《Nature》
    這一轟動性的發現由中國少年曹原作為第一作者背靠背發表了兩篇《Nature》,而那神奇的1.1°也被命名為「magic-angle」,即所謂的「魔角」。從此之後,魔角石墨烯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登上《Nature》&《Science》,成為了國際前沿研究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而在今年7月,魔角石墨烯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上。這是魔角石墨烯近三個月內的第5篇《Nature》,當之無愧地成為今年最熱門的研究之一!
  • Nature/Science盤點:三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這一研究闡釋了在氮化物超導體上直接生長高質量半導體異質結的可能性,為整合具有宏觀量子效應的超導體和光電性能的半導體材料奠定了基礎。   文獻連結:GaN/NbN epitaxial semiconductor/super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Nature, 2018, DOI: 10.1038/nature25768)   3、Nature:石墨烯中的新電子態
  • 中科大「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技大學,這可是一所傳奇大學。聽名字,是中國科學和技術的最高學府,中科大學也對得起名字,作為隸屬於中科院的全國重點大學。曾經比肩清華北大。很多人知道中科大,就是因為中科大出了很多的天才,比如著名的天才寧鉑,寧鉑(1965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78級少年班成員,當時曾被譽為「第一神童」,不過2003年,中科大第一神通出家為僧。讓中科大曾經灰頭土臉。
  • 一則好消息傳來,中國一尖端技術獲突破性進展
    那麼,中國到底是在什麼領域有了突破性進展呢?那就是發動機。眾所周知,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是很早,但是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勤奮好學,如今,終於有了優秀成績。據觀察者網報導,我國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了超燃衝壓發動機,據介紹,該發動機在地面試驗中創造了連續600秒的驚人成績。
  • Nature: 頂刊收割機,又是石墨烯
    前言石墨烯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頂刊收割機,上周五剛登上Science,這周四又登上Nature。如果再算上子刊的話,那更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了!今天要介紹的這篇Nature蠻有意思的,是將單層石墨烯同時集成到一個微波諧振器和一個約瑟夫遜結中,製備了一種超薄的石墨烯基約瑟夫森結輻射熱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