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貧苦人家來說,命運往往是很不公平的。但是在逆境中,很多人都放棄生活的希望。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沒有被命運所打倒,最終戰勝了艱難險阻,最後實現了人生的理想。河北滄州的龐眾望就是這麼一個人,瘦弱的身體阻止不了他對於知識的渴望,最終以744分考入了清華大學,實現了自己的清華夢。
在河北滄州的一個小村子裡,人們都知道有這麼一戶人家,母親叫做龐志芹,父親叫做龐向東。母親下半身癱瘓,只能坐輪椅。而父親龐向東則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時好時壞,藥物不能斷,一段就容易發病。夫妻有個兒子叫做龐眾望,從小成績優異,但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因為父母身體原因,所以爺爺其實是家裡的頂梁柱。後來爺爺年邁,無力承擔起龐眾望的學費,於是龐眾望就自己掙學費,減輕家裡的負擔。龐眾望學習之餘都會去鎮上撿垃圾,人們誰也沒想到這麼一位瘦弱的孩子以後會考上清華大學。
正是靠著撿垃圾,龐眾望不僅為自己籌夠了學費,而且還能給父親母親調理身體。龐眾望家裡吃的菜大多是他撿來的,每次中午的時候,菜市場打掃的時候,地上有很多蔬菜葉,他就撿回家做菜吃。在他眼裡這些菜都挺好的,洗洗乾淨就可以吃,並不比買的差多少。
龐眾望每天都需要起的很早,首先要照顧父母,把父母的飯燒好,這樣他上學之後就不用擔心父母吃不上飯了。母親身體不便,需要人照料,翻身以及擦洗,龐眾望對於母親的照料十分細緻。而患病的父親精神不太正常,藥物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龐眾望總是在閒暇的時候去撿垃圾賣錢給父親買藥。
在班裡,龐眾望的成績一直都很不錯,在老師和學生的眼中,他十分的刻苦。在龐眾望的眼中,家境貧寒就要努力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一時的貧困不代表以後都是這樣。在求學期間,龐眾望不僅面對著學習的壓力,更多的是生活的壓力。後來龐眾望在高考中考了684分的好成績,而744中有60分是農村加分項,憑藉著744分的成績,龐眾望最終圓夢清華。
在苦難中,要有人生的目標,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一切苦難都會瓦解,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