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精神分裂竟是這樣引起的!精神分裂症病因

2020-11-29 騰訊網

佳學基因導讀: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發病率很高的,所以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會擔心自己的病是否會遺傳給孩子,或者會不會隔代遺傳。那麼,精神分裂症是否會遺傳?如何阻斷後代遺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基因解碼專家是怎麼說。

奶奶患精神分裂症,孫子卻不幸遺傳

甘肅王先生的兒子王小貝(化名),今年已滿19歲,1年前正在上高三的小貝得知父母離異的消息後仿佛一下子變了一個人,非常敏感多疑,總覺得同學們都在背後議論他,嘲笑他,再加上高考壓力大,使得小貝整個人都處在崩潰邊緣,變的更加冷漠,也不理會別人對他的關心,2個月後老師和同學發現小貝表情總是呆呆的,有時喜歡坐在座位上喃喃自語,或者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動作,立即和小貝的父親進行了溝通,王先生離異後便獨自和小貝一起生活,因為平時工作忙,忽略了對小貝的關係和照顧,得知孩子的一系列異常表現後,王先生慌了,因為小貝的症狀和王先生母親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非常相似,難道小貝遺傳了奶奶的精準分裂症?帶著這樣的疑問,王先生帶著小貝去了當地的市醫院,醫生給小貝做了一些列檢查,並詢問了家族史,初步診斷是遺傳性精神分裂症。這時,王先生非常自責,為什麼沒有早點觀察到孩子的異常,如果早一些開導關心孩子,或許就不會發展成這樣

還有,王先生很疑惑,他自己快50歲了,怎麼自己什麼事都沒有,兒子卻遺傳了奶奶的精神分裂症呢?難道是因為隔代遺傳?

為此王先生找到了基因解碼,希望通過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鑑定,了解小貝的患病原因。於是送檢了小貝、王先生、王先生妻子及小貝奶奶的3ml血液樣本進行致病基因鑑定。

致病基因鑑定找出隔代遺傳的秘密

佳學基因對小貝的血液樣本進行了全面的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分析,基因解碼顯示,小貝在GRM7基因的兩個位點發生雜合致病性突變( c.1312C>A ,p.Pro438Thr; c.461T>C,p.Ile154Thr),該突變影響了編碼蛋白的功能,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症。家系驗證分析結果顯示:小貝奶奶在GRM7基因上發生了純合突變(c.1312C>A ,p.Pro438Thr),王先生攜帶了一個雜合突變( c.1312C>A ,p.Pro438Thr),王先生妻子攜帶了一個雜合突變(c.461T>C,p.Ile154Thr)。

佳學基因,從基因解碼到基因矯正!

出具報告後,基因解碼諮詢師對王先生進行了報告解讀,GRM7基因突變導致的精神分裂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根據基因解碼結果,小貝分別遺傳了父親和母親的致病基因,構成了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複合雜合突變,在外界環境的誘發下而發病。而小貝父親攜帶的那條致病基因遺傳至小貝的奶奶。也可以這麼說,小貝遺傳了奶奶的一條致病基因,遺傳了小貝母親一條致病基因,而導致發病。

基因解碼專家提示大家平常所說的隔代遺傳是不準確的,如果小貝母親不攜帶致病基因,並排除小貝自發突變的可能性,小貝即使遺傳了一條奶奶的致病基因,頂多是像爸爸那樣的攜帶者,並不會發病。因此,如果家中有遺傳病家族史,備孕前應夫妻雙方應進行基因解碼,明確夫妻各自是否攜帶致病基因,了解後代遺傳的可能性,及早採取措施,生育健康寶寶。

如何阻斷遺傳病在家族的傳播?

遺傳病是指由上一代傳遞下來的基因信息變化引起的疾病,是由於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過程中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的疾病。有的遺傳病在出生時就表現出來,也有的出生時表現正常,而在出生數日、數月,甚至數年、數十年後才逐漸表現出來。

實際上,遺傳病是一種基因病,而基因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基因病可以只在自己身上出現,不繼續傳給子女,而遺傳病一定具有向後代傳遞的可能。遺傳病發生時間不同、發生的強度不同、進行幹預和治療的方式也千差萬

佳學基因,從基因解碼到基因矯正!

但是,隨著基因解碼技術和基因矯正技術的不斷成熟,對遺傳病、基因病幹預和治療的準確度和效果都會大幅度的提高。而目前,正是這一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具有遺傳病的家族和患者,誰先採用基因解碼技術和基因治療技術,誰就最有可能贏得這一技術體系所帶來的驚人效果。因為很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序列的變化引起的,而且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原因,從而使藥物的研究開發出現了變化。大量的藥物只有少量的患者,出現了藥物找不到患者,而患者也找不到藥物的情況。

致病基因鑑定基因解碼可以為患者找到發病原因,並通過醫療研究渠道為患者找到基因病的治療性藥物,從而為絕望的遺傳病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同時,基因解碼專家指出,致病基因明確後,可以通過產前診斷或採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避免後代遺傳致病基因。

相關焦點

  • 柳葉刀綜述:精神分裂症(上)_柳葉刀_精神分裂症_診斷_醫脈通
    精神分裂症通常發病於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存在較長的前驅期。儘管個別患者在前驅期內即表現出認知及社會功能受損,但一般情況下精神分裂症起病較為突然,發病前個體的功能水平通常良好。精神分裂症通常表現為精神病性障礙,根據DSM-5,精神分裂症的鑑別診斷重點包括情感性精神病(重性抑鬱或雙相障礙伴精神病性特徵),其他密切相關的非情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樣障礙、短暫精神病性障礙、雙相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等),酒精或其他物質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礙,以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礙。
  • 廣州精神分裂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什麼原因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專家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危害較大並且多見於青壯年的一種精神疾病。到底患者的思維、情感、認知等出現障礙,發作時會有幻覺、妄想等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患病終身。  對精神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非常重要,能夠讓我們正確對待精神疾病,對精神疾病的防治會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那麼,廣州精神分裂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什麼原因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 王強:精神分裂症的誤解與事實
    王強:這個問題其實就談到了精神病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病因。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還是不完全清楚。目前的主流醫學主要是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認識,認為這是一個大腦的疾病。3精神分裂及其特點欣繪精神分裂症,它到底是屬於精神病當中的哪一種,它和我們平時說的人格分裂有什麼不一樣呢?王強:實際中,對精神病的概念或者是有一個非常規範的概念來定義,大概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對精神分裂的診斷,包括藥物治療也僅僅幾十年的時間。
  • fMRI可識別精神分裂症的嚴重程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利用神經成像技術尋找精神疾病的生物標誌物。 埃德蒙頓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in Edmonton)及IBM的TJ沃森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大腦連通性的差異不僅可以預測哪些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還可能預測具體症狀的嚴重程度。
  •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症有什麼不同?
    說起精神分裂症,相信很多人會聯想起人格分裂,其實這兩種疾病完全不是一種疾病,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不同?精神分裂,最典型的是大腦中有一道外來聲音,可以在腦中和自己對話。灌輸荒誕、別人不可理解的東西,而當事人往往深信不疑陷入其中。有的會產生幻覺,但人還是那個人。精神痛苦也是當事人可感知的,能發現問題及時看醫。
  •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
    Painting by Person with Schizophrenia(上圖為一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繪製)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have disturbing, frightening thoughts and may have trouble
  • JAMA:穀氨酸鹽與精神分裂症
    這一研究結果提示,穀氨酸鹽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磁共振波譜學分析顯示,在基線時,24名精神病初發的受試者右側「聯合紋狀體」(associative striatum)中穀氨酸鹽的平均水平為31.34IU,而這一數字在18名精神健康對照中為28.23IU。這一對比趨勢與研究者所設想的相符。
  • 廣州精神分裂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那麼,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因素是什麼呢?下面,請=專家為大家做一下簡單介紹。   精神分裂症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在治方面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控制的好,可以保證終身不復發。許多人認為精神分裂症就是瘋子,其實,這是不公平的一種說法。精神分裂症病人很多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只是受到強烈刺激的時候才會發病。導致精神分裂症主要有六大因素:  環境因素。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他為精神分裂症取了新的名字,他從希臘語當中取了兩個單詞:schizein和phren——schizein的意思是分裂,而phren的意思就是精神——兩者合起來就是Schizophrenia,即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2019-02-21 05  科技日報昆明2月20日電 (記者趙漢斌)記者20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利用功能基因組學方法,初步揭示了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變異對靶基因的調控機制,為深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遺傳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 Nat.Medicine:科學家發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新藥
    生物谷報導: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一種以穀氨酸調控的神經傳遞素為靶標的新藥能有效地治療精神分裂症,新成果發表在9月號的《自然—醫學》期刊上。對精神分裂症而言,所有常用的處方安定藥均以多巴胺受體為靶標。如今,Sandeep Patil和同事報告:一種特別的穀氨酸受體亞型mGlu2/3是一種選擇性激動素,它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安定作用。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精神分裂症遺傳學研究取得進展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文凌)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羅雄劍課題組,首次在基因組範圍內系統性地篩選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致病基因。該研究為深入解析複雜精神疾病的遺傳機制提供了新思路,為闡明精神分裂症致病機理提供重要的生物學數據。
  • 精神分裂的症狀、起因以及治療措施有哪些?建議收藏!!
    也許我們會覺得困惑,為什麼一個正常人突然就換上了精神分裂症了,明明看起來還好好的,其實,很多事情我們看起來正常,其本質已經在慢慢變化了。那麼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精神分裂?得了精神分裂,應該如何有效治療?讓我們通過閱讀以下內容了解一下。
  • 天才納什: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vs 諾貝爾獎獲得者
    也許你也曾為電影中納什的經歷動容,但藝術源於生活卻不等同於生活,作為一個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天才納什」真實的生活軌跡是怎樣的呢?下面來看兩位專業醫生的分析。納什生於1928年,30歲之前既聰明又努力,在年輕人裡頗有成就,沒有出現任何精神症狀,這正符合了偏執型精神分裂症起病較晚的特點。
  • 女孩精神分裂 半夜找十幾個「男友」防追殺
    醫院門診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早上起來眼瞼浮腫,以為是熬夜引起的,但很快出現全身水腫。  醫生指出,尿液異常和眼瞼浮腫可能是小兒腎病的早期信號,例如當孩子的尿液中泡沫明顯增多,並且經久不消,可能提示尿中有蛋白。如果尿液的顏色發黃、紅、暗,這往往是血尿的表現。  一般來講,幼兒每年做一次尿常規還是很有必要。
  • 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幻覺是什麼?這四種症狀要注意!
    、科普資訊一說到精神分裂症,相信很多患者都非常熟悉,在很多人腦海裡會呈現出瘋子的形象。精神分裂症是典型的精神病性疾病,患者在發作期間大腦神經傳遞過於興奮,出現一系列症狀。精神分裂症,不僅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對家庭和社會都造成嚴重影響。那麼精神分裂症出現的幻覺是什麼呢?精神分裂症出現的幻覺是聽力幻覺,這也是比較典型的症狀。所謂的幻覺是指發生的事情不存在,這是患者的主觀體驗。
  • 精神分裂症患者腦部發育異於常人 左右腦存在差異等
    新華社東京1月20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左腦深處的蒼白球要比右腦的蒼白球大。這一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有關精神分裂症的全新診斷和治療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病,臨床表現各異,可涉及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等方面。
  • 精神分裂症或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Yun導言:最近,曼徹斯特大學的臨床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某種程度上是由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最近,有研究人員發現精神分裂症與人體免疫性疾病有關聯,這一發現對於精神疾病成因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有助於科學家們找到更為有效的精神分裂症療法。
  • Science關注:弓形蟲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單細胞寄生蟲在分裂過程中(圖片來源:KE HU AND JOHN M. MURRAY/WIKIMEDIA COMMONSCC-BY 4.0)弓形蟲感染會導致精神類疾病?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在健康人體內的囊腫是良性的,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弓形蟲感染能夠改變性格,增加發生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風險。即便沒有直接感染大腦,慢性弓形蟲感染會加劇炎症,而炎症與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精神類障礙有關。來自杜克大學的遺傳學家Karen Sugden表示,雖然關於弓形蟲病如何導致精神疾病的機制假設「非常受關注」,但是拿人做試驗極其困難。
  • 綠葉製藥一治療精神分裂症藥在美開展關鍵性臨床試驗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2月21日,港股上市公司綠葉製藥宣布,用於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礙治療的新藥棕櫚酸帕利哌酮緩釋混懸注射液(LY03010)的關鍵臨床試驗方案已被美國食藥監局(FDA)接受,開展關鍵性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