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What? 精神分裂症或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

2020-12-16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Yun

導言:最近,曼徹斯特大學的臨床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某種程度上是由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

最近,有研究人員發現精神分裂症與人體免疫性疾病有關聯,這一發現對於精神疾病成因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有助於科學家們找到更為有效的精神分裂症療法。

這項研究由由美國斯坦利醫學研究所和巴基斯坦生活與學習研究所共同資助進行,並於近日發表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題為「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of methotrexate points to possible efficacy and adaptive immune dysfunction in psychosis」。

圖 文章發表截圖 來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

該試驗在巴基斯坦進行,由曼徹斯特大學的伊姆蘭·喬杜裡(Imran Chaudhry)教授領導,他為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服務了多年之後,搬到巴基斯坦繼續從事精神病學研究。

甲氨蝶呤通常用於治療炎性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克羅恩氏病。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更為常見,這表明這些疾病有共同病因。

目前,尚無在精神分裂症中使用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呤的試驗。於是,研究人員進行了低劑量甲氨蝶呤治療精神分裂症效果的實驗。

研究人員首先從巴基斯坦喀拉蚩的住院和門診機構招募了患病5年內,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名。

他們被隨機分配為2組。實驗組每天口服10 mg甲氨蝶呤(n = 45),對照組每天服用5mg葉酸安慰劑(n = 47),總共治療12周。服用甲氨蝶呤的的副作用不明顯且不嚴重,只有一個人發展為白細胞減少症。接受甲氨蝶呤治療的患者的陽性症狀評分高於安慰劑治療患者(β = -2.5;[95%CI -4.7至-0.4]),而陰性症狀不受治療的影響(β = −0.39; [95%CI -2.01至1.23]。

最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甲氨蝶呤可通過重置免疫信號的全身調節性T細胞控制來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這項研究將解釋了精神分裂症的免疫發病機制的令人費解的特徵。

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員,精神病醫生Omair Husain博士說:「免疫系統與精神分裂症有關,這個發現引發了人們的興趣。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鑑定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亞型,而這些亞型可能會對免疫系統治療產生反應。未來可能需要通過使用先進的大腦成像技術和最新的免疫譜分析技術來識別這些亞組。」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schizophrenia-similar-immune-disorders-scientists.htm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8-020-01095-8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青光眼是可治癒的免疫疾病
    青光眼是一種困擾全球近7000萬人的普遍性疾病,可損害視網膜和視神經並導致失明。目前對這種疾病的起源知之甚少。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發現,青光眼實際上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或可通過阻斷自身免疫活動來開發治療方法。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1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自然》子刊:利用AI研究腸道菌群,揭秘其與多種疾病的關係
    《自然》子刊:利用AI研究腸道菌群,揭秘其與多種疾病的關係  CHEN • 2021-01-15 11:31:54 來源:前瞻網 E1130G0
  • 意念加AI算法「復原」每個手指,智能義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李澤南使用「意念」控制機械,讓肢體缺失的殘疾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聽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展示的新技術卻讓科幻變成了現實,他們的研究還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封面。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機械臂控制方法,它利用人工智慧為被截肢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準確操縱能力。
  •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3:29 英國卡迪夫大學Michael J. Owen和Michael C.
  • Science關注:弓形蟲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對於健康人群而言,弓形蟲感染常常會導致類似於流感的病症,或者根本沒有症狀;但是對於那些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危險甚至致命的。同時,孕婦在懷孕期間首次感染弓形蟲,有很大的概率會嚴重損傷胎兒。MURRAY/WIKIMEDIA COMMONSCC-BY 4.0)弓形蟲感染會導致精神類疾病?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假設弓形蟲在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包括精神分裂症。超100項研究已經發現了關聯性,但是並沒有研究顯示,寄生蟲會直接導致精神類疾病。
  • 柳葉刀綜述:精神分裂症(上)_柳葉刀_精神分裂症_診斷_醫脈通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大腦發育在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中斷引起的複雜疾病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並成為封面文章。英特爾一直希望這種新形式的晶片可以完成目前 AI 系統無法完成的任務,或至少實現更快的速度。與當前人工智慧領域的人工神經元不同,Loihi 的神經元以數字表達的「脈衝」傳輸信息,這與人類大腦的處理模式更加類似。模型架構和信號編碼。
  • 為ML帶來拓撲學基礎,Nature子刊提出拓撲數據分析方法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思、一鳴一位義大利數學家表示,現在我們可以使用一種新數學方法,讓機器學習系統能更高效、快速地學習識別複雜圖像。該數學家提出的理論已經被 Nature 子刊《Machine Intelligence》接收,該論文的作者表示,這種新方法可以稱為「拓撲數據分析(TDA)」。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2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和診斷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精神分裂症的核心就是所謂的精神錯亂(Psychosis)。精神錯亂並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
  • 一種關於精神分裂症新多巴胺假說
    生物精神病學提出了一個特殊的問題:「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說」,新研究致力於理解多巴胺信號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這個問題由來自紐約州石溪布魯克大學的生物精神病學副編輯Anissa Abi-Dargham博士,彙編總結七篇當前知識和新見解的綜述。
  • 菊紋,糞便識別測健康,斯坦福智能馬桶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雪花,「菊花」亦然。至少,史丹福大學的一篇論文是這麼說的。在這篇論文中,研究者發明了一種「菊紋識別」智能馬桶,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識別你的「菊紋」和便便,從而達到健康監測的目的。
  • 幹細胞對精神分裂症的新探索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種高致殘率的精神疾病,其發病機制有多種假說,如神經幹細胞的發育障礙、免疫功能減退、增殖水平降低引起神經網絡失衡等。幹細胞在許多神經系統疾病中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其具有低免疫原性、採集方便、移植途徑簡單、無倫理爭議、安全性高的優點,無配型、排異相關問題產生,適合臨床應用。2020年4月,我國學者黃等人報導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對精神分裂症的應用前景,他認為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臨床面臨的困境是其陰性症狀和認知功能障礙難以緩解,利用幹細胞改善上述症狀的治療策略是全新的思路。
  • 指尖的超算:MIT腦啟發晶片登上Nature子刊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 Hanwool Yeon、Jeehwan Kim 等人設計了一種「片上大腦」,它比指甲蓋還小,內含數十萬人工突觸(憶阻器),其「記憶力」要比我們所知的其他晶片強上不少。我們距離模擬人腦又近了一步?
  • 多篇文章聚焦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成果!
    【3】PLoS Biol: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導致精神分裂症doi:10.1371/journal.pbio.3000604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波士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先前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免疫系統基因的過度活化會影響小鼠中的神經和行為。
  • 幹細胞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應用價值
    精神分裂症一種神經系統嚴重受損的精神障礙類疾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病程多遷延,主要症狀包括情感、思維、行為、感覺、精神活動等異常,嚴重者精神殘疾與精神衰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效果欠佳。2019年全國調查發現精神分裂症終身患病率約為0.5%。
  •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基因調控機制初步揭示 2019-02-21 05  科技日報昆明2月20日電 (記者趙漢斌)記者20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利用功能基因組學方法,初步揭示了精神分裂症風險遺傳變異對靶基因的調控機制,為深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遺傳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 Nature子刊:癌症擴散到肝臟更危險,患者免疫系統無法激活
    癌症轉移復發是疾病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說白了,任何人都會有轉移的風險。 只不過,有些人體質本身比較強,通過後期較好的護理,一般能穩定住身體內部環境的變化,而有些人術後身體一直處於虛弱階段,內裡耗空,自然讓癌細胞「有機可乘」。當然,除了體質差異也存在一些因素的影響。
  • 精神分裂症不治療會造成大腦永久性破壞?及時施治阻斷「腦損傷」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會對患者身心健康構成極大危害性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導致精神症狀發作,而精神症狀的持續存在所引起的持續精神興奮,具有「神經毒性」作用,可以使神經細胞膜發生不可逆改變,從而導致神經細胞變性、壞死,這讓神經細胞從功能性改變轉化為器質性改變。
  • Nature子刊重磅:騰訊 AI Lab 聯合研究成果 揭示男性脫髮的潛在...
    該項聯合研究成果於近日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題為《人體類固醇II型5a還原酶與抗雄激素藥物非那雄胺的結構研究》,由南科大生物系魏志毅副教授課題組與匹茲堡大學張誠教授、新加坡 A*STAR 研究所範昊研究員、騰訊 AI Lab 黃俊洲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合作完成。
  • 「疫苗」、「免疫系統」英文怎麼說?
    一般在說明注射/施打「疫苗」或單純說「打針」時,會用 get an injection 或是 get a shot。如果要使用動詞,則必須使用「inject 人 with(藥物或疫苗)」。Injection 這個名詞也可以表示「(某物的)投入、引入」。 People receive vaccines by getting inj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