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創造的東西,我就不理解(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這是著名的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 的名言,將它放到現在的環境很值得玩味。
網際網路時代,各種曇花一現式的內容信息爆炸,正真有價值的內容難尋蹤跡。不得不說,我們還有很多東西不懂,如果一直停留在浮淺的表面討論問題,即使面紅耳赤又能怎麼樣呢?例如很多神奇的言論根本無從考證,好比男人一輩子就只有7杯,早用早完之類的話,哪裡來的依據,但聽上去又似乎有些道理,於是就多了不少信徒。
我們缺少從0到1的創造,太多拿來主義的炫耀!現在看來大多拿來主義的東西都遇到了許多挑戰,表面上看著像這麼回事,但內部機理存在嚴重的邏輯問題。很多事情的真相需要我們從歷史創建人那裡尋找答案,不要急於下定論,更加不要忙於玩概念。事實證明,拷貝沒有不走樣的。如果不理解就老老實實從源頭了解清楚,如果不明白就踏踏實實學明白。未到火候,那就先駐足停留,謹慎研究一下,以免貽笑大方,自賞自己耳光。
但在現實中人們總是急於求成,往往誤了大事。例如關羽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表面上看是性格上的剛愎自用,但行動策略上其實歸因於「立功心切」,最後導致父子狼狽被俘,一代梟雄命隕江東。諸葛亮就謹慎很多,招招都有先手,只苦於輔佐了一位毫無志向的昏君。而司馬懿則更為謹慎,一步一營、能伸能縮、不容半點差池,最後歷史也證明他這樣的人才能成大事。很多時候要成事,需要先埋種子,然後等待時機慢慢成熟,最後花開結果、瓜熟蒂落。
商界對牛人最好的比喻是稱其為「大鱷」,如鱷魚般表面醜陋平庸且大多時候在水面下蟄伏,獵物絲毫沒有察覺,一旦時機成熟,則突然張開血盆大口,不讓獵物有任何逃脫的可能。古今中外,成事者多有此般特質。
有些事情,該等還是要等,該懂還是要懂,錯失的未必是機會,贏來的可能是災禍。待有創造之能,大徹大悟,則必生機緣,大事能成!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