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鵝耳櫪」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僅存一株!

2021-02-22 梓鑨文學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是一種落葉喬木,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種和自然景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

中國特有,自然生長情況下僅存一株,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頂山慧濟寺西側。樹高13米,主幹胸徑63.7釐米,側幹32.4釐米,樹冠覆蓋面積72平方米。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科技人員的研究,可以通過扦插、嫁接、播種等手段培育幼樹, 延續後代,2011年9月29日搭載天宮一號進入太空育種。

形態特徵

植株雌雄同株,喬木;樹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長柔毛和黃色橢圓形小皮孔,後漸無毛而呈灰色。葉厚紙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10釐米,寬3-5.5釐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不規則的刺毛狀重鋸齒,上面疏被長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以後兩面均漸變無毛,僅下面沿脈密被短柔毛及脈腋間具簇生的髯毛,側脈11-13對;葉柄長5-10毫米,上面疏被短柔毛。

果序長3-8釐米,直徑4-5釐米;序梗、序軸均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序梗長約1.5-3釐米;果苞半寬卵形,長約3釐米,背面沿脈被短柔毛,內側基部具長約3毫米的內折的卵形小裂片,外側基部無裂片,中裂片半寬卵形,長約2.5釐米,頂端圓或鈍,外側邊緣具不規則的齒牙狀疏鋸齒,內側邊緣全緣,直或微呈鐮形。小堅果寬卵圓形,長約6毫米,無毛亦無腺體,具數肋。

生態習性

分布區受海洋氣候影響,全年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16.3℃,1月平均氣溫5.5℃,8月平均氣溫26.8℃,最熱月平均氣溫不超過30.1℃,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3℃,霧期長,相對溼度達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0毫米,雨日一般在150日以上。土壤為紅壤 ,pH值5.5~5.7,土層較厚,有機質含量4.8%,肥力較高。普陀鵝耳櫪於長期生活在雲霧較 多,溼度較大的生境裡,比較耐陰。根系發達,具有耐旱、抗風等特性。

相關焦點

  • 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有的僅存一株,該好好保護它們了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除了動物,我國還有很多特有且珍稀的植物,因為人類的亂砍濫伐,現在很多植物都非常稀有了。因為植物得不到人們的重視,所以更加容易被破壞,我們有必要了解這幾種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極度珍稀植物:全世界僅有一株,警衛24小時看守
    而且在普陀山上有一棵中國極度珍稀的樹,即使全世界都只有這一株,為了防止它被遊客攀爬折斷,當地為它安排了警衛24小時看守,這到底是怎樣一棵樹呢? 普陀山這株植物還只能說不幸中的萬幸,雖然僅有此一株,但是發現的早,保護的好,現在科技發達,還有拯救的餘地。這棵珍稀的樹種名叫普陀鵝耳櫪,關於這棵樹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八仙遊歷到南海仙山,剛好遇到觀音在此地打坐,為了讓八仙早日得道飛升,就在九山頂為八仙講經說法。
  • 世上僅存的一株樹,被譽為「地球獨子」,曾被送上太空育種
    樹木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種類,它們給我們帶來新鮮的空氣,並裝點了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可以說是人類的好夥伴了。對人類來說,樹木的重要性溢於言表,但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遷,有些樹種數量不可避免的急劇減少變成了珍稀品種,不過好在已經被人類保護起來,但是你知道在這些珍稀樹種中還有一種最少見的嗎?那就是被稱為「地球獨子」的普陀鵝耳櫪。
  • 我國有一棵珍稀寶貝樹,長在浙江普陀山,有專人看守,全球只一棵
    在我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有一棵長了約250的大樹,這棵樹可不是一般的樹,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現在世界上僅存一棵,被稱為「世界獨子」。這世界上唯一的一棵普陀鵝耳櫪如今就長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佛頂山慧濟寺後門左側
  • 十大中國瀕臨滅絕的珍稀樹種
    1、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是一種落葉喬木,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種和自然景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中國特有,自然生長情況下僅存一株,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頂山慧濟寺西側。樹高13米,主幹胸徑63.7釐米,側幹32.4釐米,樹冠覆蓋面積72平方米。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 地球上最珍貴的樹在浙江現身,全球僅此一株,專門僱人24小時看管
    作為防風固沙、淨化空氣、裝飾環境的植物,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參天大樹。但由於環境變化和人類的過度砍伐,很多珍稀樹種都已經消失了。 一些無法適應時代變遷的樹木,也已經逐漸走向瀕臨死亡的境遇。我國浙江地區有一棵極為特殊的樹,被譽為「地球上最珍貴的樹」,全球僅此一株,專人僱人24小時看管。
  • 全球最珍貴的一棵樹,現僅存一株,就在我國浙江
    現如今地球很多生物都出現了瀕臨滅絕的狀況,接下來要說到的這棵樹是全球最珍貴的一棵樹,它還被譽為「地球獨子」,目前在世界上僅存一株,就位於我國的浙江,它也是中國特有的樹種,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極危物種。
  • 中國最珍貴的一棵樹,比大熊貓還要珍稀,警衛和專家全天寸步不離
    說到中國的保護動物的時候,很多人大概只能想到大熊貓這一種,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珍稀動物,依舊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隨時可能滅族大熊貓只是因為可愛才被人們天天掛在嘴邊上的。
  • 全球僅此一株的珍稀樹種,生長在浙江普陀山,警衛24小時看守
    植物是地球上氧氣最大的供給者,可以想像,地球上沒了植物,應該是什麼樣的光景。中國有大片的沙漠,有些是天然形成,有些則是人為破壞。為減少這種破壞,政府大力進行綠化工程,不過,這也只是讓部分地皮恢復綠色,還是挽救不了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好在大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每發現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都會竭盡全力地保護。生長在浙江普陀山的一株珍稀樹種,被警衛24小時看守,因為這棵樹全球僅此一株。
  • 全球僅存的一棵樹就在我國,還有守衛守護,遊客爭先一睹真容
    中國的熊貓之所以叫國寶,是因為它們只生活在中國,而其他國家的動物園裡出現的熊貓則屬於中國贈予。而且熊貓到了規定期限後,熊貓是需要立即返回中國的,國內相關人員會安排熊貓的後期生活。同時,在大熊貓在國外產卵後,大熊貓的幼崽歸中國所有。因為地大物博,我們國家經常出現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生物。除瀕危大熊貓外,普陀鵝耳櫪也是我國特有品種。在科學家們發現這個稀有物種時,普陀鵝耳櫪只剩下一株了。
  • 世界上最珍貴的樹出現在浙江,警衛24小時看守,全球僅此一棵
    佛頂山山頂有一慧濟寺,建於明代,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廟後門左側生長了一株「普陀鵝耳櫪」,被列為「普陀三寶」之一。這株普陀鵝耳櫪是中國的特有珍稀植物,現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增添普陀島自然風景區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 世界上最珍貴的樹出現在浙江,警衛24小時看守,全球僅此一棵
    佛頂山山頂有一慧濟寺,建於明代,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廟後門左側生長了一株「普陀鵝耳櫪」,被列為「普陀三寶」之一。 這株普陀鵝耳櫪是中國的特有珍稀植物,現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增添普陀島自然風景區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該樹從地表處分兩杈並列長出,在一丈多高處又分兩杈,再往上繼續有規律地一分為二,所以又被人叫做「夫妻樹」。
  • 浙江古樹雌雄同體,壽命長達百年已成瀕危物種,如今世界僅存一棵
    ,發現了一棵特別的鵝耳櫪。經過長達兩年的研究後,他發現這株鵝耳櫪不僅具有普通鵝耳櫪的全部特點,而且還具有耐陰、耐旱和抗風等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壽命長達百年且雌雄同體!這樣的鵝耳櫪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一棵。因為其是在普陀山被發現的,因此林業學家鄭萬鈞教授便將其命名為「普陀鵝耳櫪」。
  • 世界上最孤獨的樹,全球只有一顆在中國
    普陀鵝耳櫪,學名叫做Carpinusputoensis。這種植物得特殊性在於,在自然條件下,幾乎無法自行繁殖,目前全球只有一顆,在中國得浙江。普陀鵝耳櫪位樺木科鵝耳櫪屬得植物,是中國得特有植物。由植物學家鍾觀光於1930年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米處發現,並於1932年由林學家鄭萬鈞鑑定並定名。普陀鵝耳櫪原生母樹生長於普陀山。
  • 全球曾僅一株的珍稀樹種,生長在浙江普陀山,警衛24小時看守
    普陀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由於地緣環境的因素,這裡孕育著大量珍貴動植物,有很多珍貴的物種都是在這裡被發現的。普陀鵝耳櫪也一直藏在山中,它被發現也是一個偶然事件。在1930年的時候,當時國內著名的植物學家鍾觀光先生在浙江等地考察。
  • 我國稀有的珍稀植物
    下面就來認識幾種稀有的珍稀植物吧。藤棗,中國僅此1屬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Ⅰ級,僅見於雲南地區。果子呈橢圓形,個頭兒跟平時吃的棗子差不多,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生長在海拔840-1500米的密林中。
  • 最稀有的樹在浙江出現,全年都有專人看守,全世界只能找到一棵
    樹木生長和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有這樣一種特殊的樹,只有在中國的浙江省才能找到。鍾光光,浙江寧波人,中國第一位用科學方法研究植物分類的學者。1930年,他忙於考察浙江東南沿海的島嶼,偶然發現了一顆在普陀山從未見過的樹,儘管他博覽群書,經驗豐富。
  • 地球上「最珍貴的樹」在浙江曝光,全天都有警衛看守,僅此一棵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我們常常聽到什麼動物很稀有,什麼動物快滅絕了,還真沒聽過什麼植物快滅絕了嗎?植物我們倒是很少關注,大多數人能說出近幾個世紀滅絕的哺乳動物或鳥類的名字,極少有人說出一種快滅絕的植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