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存的一棵樹就在我國,還有守衛守護,遊客爭先一睹真容

2021-01-07 龍味遊鄉

如今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本地的產業體系,產業發展帶來經濟快速增長,同時產業發展也導致環境變化和物種缺失。隨著人類進入工業時代,越來越多的物種已經滅絕。但是人們還不知道物種消失會給地球帶來負面影響,而人們只關心經濟和工業的發展。

隨著人類認識到物種的重要性,許多物種卻已經在地球上消失,而數量較少的物種也被稱為瀕臨絕種生物。中國的熊貓之所以叫國寶,是因為它們只生活在中國,而其他國家的動物園裡出現的熊貓則屬於中國贈予。而且熊貓到了規定期限後,熊貓是需要立即返回中國的,國內相關人員會安排熊貓的後期生活。同時,在大熊貓在國外產卵後,大熊貓的幼崽歸中國所有。因為地大物博,我們國家經常出現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生物。除瀕危大熊貓外,普陀鵝耳櫪也是我國特有品種。

在科學家們發現這個稀有物種時,普陀鵝耳櫪只剩下一株了。這則新聞通過網絡傳遍了世界各地,許多外國遊客都來到中國,欣賞著僅有的普陀鵝耳櫪。現在,這棵樹仍然生長在浙江省普陀山上,因為這棵植物是在普陀山上生長著的,所以當地的居民和生物學家才把它命名為普陀鵝耳櫪。

我們國家十分重視保護本國的物種,大多數瀕危物種都由專業人員24小時輪流看守。作為一種獨生植物,普陀鵝耳櫪還受到守衛的24小時保護。而且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遊客來中國旅遊,很多外國遊客來中國,只為一睹這棵樹的真容。因此,國家相關人員為確保普陀鵝耳櫪的健康成長。為保證普陀鵝耳櫪基因的活力,我國科學家和太空人把它送入了太空。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繁殖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它不像動物一樣能在全世界範圍內繁殖。植株通過雌花和雄花之間的授粉繁殖,從而形成全新的植物種子。種子落到地面時,如果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該植物的種子就變成了幼苗。除了普陀鵝耳櫪是雌雄同體植物之外,普陀鵝耳櫪的繁衍方式與一般植物的繁衍方式沒有多大區別。

也就是說這種植物的繁殖過程非常順利,這就是在理想狀態下的繁殖方式,普陀鵝耳櫪雌花授粉卻要經歷非常複雜的過程。第一,普陀鵝耳櫪雄花與雌花所處的位置不同,雌花在樹冠上生長,雄花不在樹冠上生長,這等於增加雌花授粉的難度。第二,普陀鵝耳櫪的雌雄花授粉時間很短,不利於雌花順利完成授粉。最終,世界上只有一種普陀鵝耳櫪,這也意味著普陀鵝耳櫪必須完成自我授粉。

最初,科學家們利用普通植物的繁殖方式,將雌花集中在一起,從而增加雌花授粉的機率。但是,普陀鵝耳櫪在繁殖上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因此,該方法不能達到明顯的效果。因此,科學家們繼續研究普陀鵝耳朵的生長環境,發現普陀鵝耳朵喜歡在潮溼的南方生長。自從科學家掌握這一信息後,這種植物就適應了雲霧繚繞的高山生活,並用不同的方法繁殖普陀鵝耳櫪,終於獲得了成功。

植物群落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植物群落由於水分不足而瀕臨滅絕,這也意味著植物群落繁殖需要考慮植物群落生長環境。儘管普陀鵝耳櫪已經走到了滅絕的邊緣,但是我們應該更加珍愛周圍的環境,不要讓身邊的動植物走到滅絕的邊緣。同時普陀山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區,景區內寺陀眾多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也可以看一下我國浙江普陀山上僅存的這棵樹。

相關焦點

  • 走近水運儀象臺 一睹「世界時鐘之祖」真容
    圖為一名遊客從水運儀象臺前走過。新華網 劉默涵 攝新華網廈門1月24日電(劉默涵)「爸爸,這個大傢伙是什麼東西?」「這叫水運儀象臺,是我國古代先人研發出來計算時間的機器。」寒假期間,廈門同安蘇頌公園裡的孩子多了起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裡,一睹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的真容。
  • 全球最珍貴的一棵樹,現僅存一株,就在我國浙江
    當前地球的生態環境是非常嚴峻的,在人類的發展下,地球的生態環境大不如以前了,現如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地球的生態環境也是更加惡劣的,很多物種也出現了滅絕的跡象。現如今地球很多生物都出現了瀕臨滅絕的狀況,接下來要說到的這棵樹是全球最珍貴的一棵樹,它還被譽為「地球獨子」,目前在世界上僅存一株,就位於我國的浙江,它也是中國特有的樹種,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極危物種。
  • 英國 | 腳步丈量倫敦老城,有故事的西敏寺值得一睹真容
    還有運行多年已經很陳舊的地鐵,展示了倫敦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大城市的規模。但是呢,初到倫敦的人,卻通常會用腳步丈量老城區,結結實實地把倫敦的一磚一瓦,一花一木收入眼中。因為,每一步,都有值得回味的風景。那一日,我們照例從諾丁山出發,坐地鐵來到老城區,準備把與王室有關的一系列景點一網打盡。從地鐵站出來,晴空萬裡,是倫敦難得的好天氣。我們邊走邊東張西望,遊客模樣的人目標都很明確,我們跟著人流很快來到議會大廈所在的區域。
  • 植物界的「大熊貓」:一家族16代人守護400年,靠門票年收近百萬
    在中國有一棵十分著名的古樹,它被稱為中國最值錢的古樹。為了這棵古樹,16代人共同守護。如今,僅僅只憑藉著參觀的門票收入,守護人就可以獲得百萬的年收入。這棵樹究竟是何種生物?為何有著如此珍貴的價值呢?紅豆杉的主人將它寫進了家族的規矩當中,紅豆杉的主人規定,這棵紅豆杉是家族的吉祥之物,後世所有人都必須用心呵護與守衛它。
  • 一睹水星「真容」!水星年內最後一次大距將於「雙十一」上演
    屆時,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在日出前的東方低空,藉助雙筒望遠鏡可一睹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水星「真容」。水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離太陽最大角距離不到30度,看到它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時辰(2個小時),所以水星又被稱為辰星。由於距離太陽太近,水星幾乎經常被黃昏或黎明的太陽光輝所淹沒,只有當它與太陽的角距離達到最大值,才可能用肉眼看到。
  • 中國身價最高的樹,一棵在福建,一棵在安徽,24小時日夜守衛!
    另一棵是來自安徽黃山的迎賓松,迎賓松位於安徽省黃山上,是安徽省黃山最具代表性的樹,這棵樹的形狀很獨特,黃山壁上已經有800年的歷史了,很多人來了黃山,為了一睹這棵樹的風採,我想給這棵樹拍張照片,全部排列著,所以去黃山的人一定會去看這棵樹。
  • 我們終於一睹黑洞真容 愛因斯坦,你又對了
    北京時間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首次「看到」黑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說對了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
  • 我國有棵樹,全球僅此一棵,外國人想看,都還得來中國
    我國的名貴樹種不在少數,有些數量很稀少,有些將近滅絕。我國有棵樹全世界僅此一棵,那它的名貴度可想而知。這棵樹位於浙江省普陀山,是目前全世界的唯一一棵如果你是說鵝耳櫪是因為氣候的原因導致大量滅絕,那為什麼唯獨這一棵鵝耳U活了下來,只有大面積的砍伐才對鵝耳朵滅絕這一事件說的過去。這棵世界上僅存的一棵鵝耳樹,也成為了外國人絡繹不絕到普陀山來的理由。他們想觀賞鵝耳櫪歷經風霜,卻依然枝繁葉茂的景象。它也被人們稱為是聖樹,為什麼呢?
  • 如果每個人都種下一棵樹,會發生什麼?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我們幾乎已經砍掉了地球上一半的樹木,如果我們所有人,也就是大約77億人中的每一個人都種下一棵樹,那將會發生什麼呢?如果每個人都種下一棵樹?地球上大概有77億人口,但目前地球上有大約超過3萬億棵樹,增加77億棵樹對保護環境而言很有價值。但想要對環境產生真正的實質性影響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事實上, 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據估計如果我們種植1.2萬億棵樹,當樹木長大時,就能夠消耗掉約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我們人均種植160棵樹。
  •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
  • 浙江一植物被稱「地球獨子」,世界僅此一棵,警衛24小時守衛
    雖然全世界也在提倡要保護世界上的每一種生物,但這就算竭盡全力也是不能夠避免的,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植物,在全世界裡,就只剩下一種樹種了,有且僅有,可以說這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樹種了,並且它被命名為「地球獨子」,這棵樹現存於我國浙江。由於它很特別,為了更好地保護它,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有警衛看守著它,那這珍貴的樹種是什麼呢?
  • 全球僅此一株的珍稀樹種,生長在浙江普陀山,警衛24小時看守
    生長在浙江普陀山的一株珍稀樹種,被警衛24小時看守,因為這棵樹全球僅此一株。為證明這棵樹確實是新物種,鍾觀光查閱許多資料,最終沒有查出任何關於這棵樹的記載,他將這棵樹的存在上報給高層,經過檢測之後,證明了鍾觀光的猜想,這棵樹是剛被發現的新物種,根據它所生長的地勢,專家給它取名「普陀鵝耳櫪」。
  • 世界最大的樹木:重2800噸一根樹枝30米,年齡3200歲我國還在商朝
    在我國數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之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建築和歷史人文景觀,其實在這些景觀之中,人們看到的並非是景觀本身的特色,而是其背後蘊藏的歷史文化積澱。 當然,具備歷史感的也並非只有建築和文物遺址,在我們日常一些最常見不過的事物之中,也能看到其中的歷史價值。
  • 探秘印尼小眾海島,這裡不僅藏著「龍」甚至還有……
    有著「千島之國」美譽的印度尼西亞,由多達上萬個原始島嶼組成,其中,真正開發出來的島嶼只有三分之一左右。那麼,在這數千個已開發的印尼島嶼中,除了峇里島,你能輕鬆說出名字的還有哪些?如今在科莫多島上的觀測點,可以很輕鬆的捕捉到這一堪稱「史前神獸」的蹤跡。一睹科莫多龍的真容科莫多巨型蜥蜴(Komodo Dngon),即科莫多龍,其祖先可追溯到1億年以前。它們的形似恐龍,平均體長能達到2-3米,壽命一般是50年左右,一隻成熟的科莫多龍大約有70公斤重。它們是食肉動物,食量極大,一次可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80%的食物,並保持數月不進食。
  • 拐棗——我來廣德十八年了,久聞它的大名,卻一直未睹真容
    我來廣德十八年了,久聞它的大名,卻一直未睹真容。今日去菜市場買菜,碰巧有一老太太的面前擺一竹籃,竹籃裡就是這一把把奇形怪狀的拐棗。詢其價,兩元一把,於是買了一把。然後問怎麼吃。老太太很奇怪地看著我,我以為她會不耐煩地說:「用嘴吃知道不?」但她沒有,而是很敬業地告訴我:「泡酒吃」。我很失望地道:「我不泡酒,能直接吃嗎?」老太太說能啊,然後就要摘下一顆示範。我道:「知道了。」
  • 我國有一棵珍稀寶貝樹,長在浙江普陀山,有專人看守,全球只一棵
    在我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有一棵長了約250的大樹,這棵樹可不是一般的樹,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現在世界上僅存一棵,被稱為「世界獨子」。這世界上唯一的一棵普陀鵝耳櫪如今就長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佛頂山慧濟寺後門左側
  • 世界上最珍貴的樹出現在浙江,常年有警衛看守,全球僅此一棵
    普陀山一直有&34;之稱,那裡風景秀美,人傑地靈,又有觀音大士庇護,自然也生長了無不勝數的綠植,那裡的參天古樹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這就吸引了我國著名的隨後的調查發現這棵普陀鵝耳櫪為全球唯一一棵野生的普陀鵝耳櫪,其珍貴程度真是世所罕見。
  • 全世界最珍貴的樹在浙江現身,雌雄同株,全球僅此一棵
    我國的國土面積位居全球第三,這樣遼闊的土地上,縱跨不同的氣候帶,生存著很多動物和植物。而有些物種對生活環境是很挑剔的,所以也就有了「稀有物種」之說,比如說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除了這個家喻戶曉的稀有動物,還有一種植物,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在全球範圍內僅有一株,只有在我國的浙江才能夠見到,這種植物叫做普陀鵝耳梗。
  • 南沙群島瓊臺礁,我國最南端的陸地島嶼,全島只有一棵樹
    南沙群島瓊臺礁,我國最南端的陸地島嶼,全島只有一棵樹,瓊臺礁也是我國南海漁民的棲息地,我國漁民常年在這裡打魚。但我國漁民仍堅持從陸地帶來樹苗進行栽植,明知會死,他們仍希望能有一兩株存活。國內遊客在瓊臺礁上20世紀90年代,我國海南島漁民再次來到瓊臺礁,他們在島上搭棚做飯、晾曬魚乾,還帶來了麻楓桐、
  • 我國最老的一棵菩提樹,樹身上竟長出了佛手,遊客感嘆世界奇觀
    今天小編介紹我們國家神奇的古樹,它是一棵菩提樹,因為樹上長著佛手,所以吸引了很多遊客來參觀,看到佛手,大家都很驚訝。這座古樹位於我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香格裡拉。香格裡拉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哈哈的城市,位於省內西北部,不僅是雲南、川、西藏三省的匯合處,也是三江冰流的風景區。大家都知道香格裡拉有非常美麗的自然風景,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