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漫話:在紫荊花故地元朗觸摸香港的歷史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二月八日電題:在元朗觸摸香港的歷史

              中新社記者陶社蘭

  洋紫荊是香港的區花。臺灣女作家施叔青在她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中寫到,當年英軍武力接管新界時,遭到村民的反抗,不少村民英勇獻身。村民把這些義士埋在山上,發現一株從未見過的樹:開著紫紅色的花,樹葉的形狀好像兩顆心迭在一起。轉眼之間,滿山遍野都開著這種花,從新界開遍整個香港。接管新界的總督卜力把這種花命名為「洋紫荊」。當然這種描寫可以理解為是文學,但新界村民的抗英壯舉,卻是真實的。位於元朗的吉慶圍,就是一個標誌。

  吉慶圍是目前香港保存得最完整的圍村。五百多年前,由鄧氏遠祖始建。吉慶圍是一個方形圍村,長一百米,寬九十米。清朝康熙年間,為防盜賊,鄧氏族人在四邊加建高五米的青磚城牆,四個角落並築有炮樓,牆身特設箭孔,牆外闢有寬闊的護城河。但,這樣堅固的堡壘,最終還是沒能擋住英軍的炮火。

  一八九八年,英國脅迫清政府籤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廣東新安縣三分之二的土地,租期九十九年。這塊新租借地,被稱為新界。一八九九年四月,英國接管新界前後,遭到反抗,鄧、文、廖、彭、侯五大家族聯合十萬鄉民,發起抗英保土的武裝鬥爭,幾番血戰,最後據守吉慶圍。英軍攻破吉慶圍後,將吉慶圍的大鐵門搶走,作為戰利品運往英國。

  一個細雨紛紛的日子,記者來到吉慶圍。數百年前的圍牆還在,長著青苔和雜草,那些大炮和炮樓,彷佛仍在講述著當年的抗英故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那兩扇鐵門。這門十分特別,以連環扣形式鑄造,沒有連接口。據說鑄於清康熙初年,鑄工精良,至今都沒有鏽蝕。這就是當年被英軍搶走運回老家的鐵門。它漂流在外多年,後來在鄧氏後人的要求下,於一九二五年物歸原主。吉慶圍鄉民為此舉行盛典,慶祝鐵門回歸,港督司徒拔親自主持典禮。

  有關新界村民抗英的這段歷史,內地女作家霍達也寫過一部長篇小說《補天裂》。她曾歷時三年,來往於京、港之間,收集資料,實地考察,終於在香港回歸之前完成了這部作品。而今,吉慶圍讓人們那麼真切地觸摸到香港的歷史,很多遊客特地來這裡參觀。記者漸行漸遠,吉慶圍入口處那副對聯「吉水源流遠,慶雲福澤長」,依然那麼奪目。

  元朗位於新界西北隅,它的古蹟文物,還不止這些。一九九三年,這裡開闢了一條「屏山文物徑」,將多幢各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鄧氏宗祠、上璋圍、洪聖宮、楊侯古廟等串連起來。在這條文物徑的盡頭,有一座「聚星樓」,其實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現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層,後因風雨侵蝕,現在只剩下三層。據鄧氏族譜記載,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自古以來,元朗是一個漁農為主的地區,鄉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宋朝時,就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鄧、文兩個家族據說是最早遷來的居民。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元朗逐漸成為現代化的衛星城市,高樓林立,商業繁榮。去年底通車的西鐵,更是把元朗和其它地方更快捷地聯繫起來。元朗,既有它歷史的厚重,更有它現代的輝煌。完

相關焦點

  • 香港的市花紫荊花,紫荊花代表的意義
    紫荊花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在每年的早春時節,豔麗的紫荊花朵就會慢慢地爬滿紫荊樹上的每個枝丫,每一朵紫荊花就像一隻美麗的蝴蝶,停留在紫荊樹的樹梢上,紫紅紫紅的好看極了。而紫荊花的特別之處就是我們先看到它的花,它才開始長出葉子。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麼奇特的紫荊花代表什麼意思。
  • 羊蹄甲:誰識紫荊花
    如今兩廣、雲南一帶,羊蹄甲四季花開不敗,北人初至南方,莫不為之讚嘆,然而更多驚詫永遠來自他人對於羊蹄甲的簡介--這樣的花,難道就是香港的標誌紫荊花?紫荊之辨"庭中栽得紅荊樹,十月開花不待春,直到孩提盡驚怪,一家同是北來人。"唐朝詩人元稹之作,將北方人對於羊蹄甲的詫異,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紅荊樹,即為羊蹄甲是也。
  • 紫荊花的花語和故事傳說
    花香,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蘭花樹」。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 紫荊花花語紫荊花代表著親情,有著合家團圓,兄弟和睦的美好寓意。 紫荊花象徵家庭和美和骨肉情深紫荊花性喜溫暖,易於繁殖,加上許多香港人把它視作「繁榮、壯觀、奮進」的象徵,因此被香港同胞廣為栽種。
  • 香港基層公務員如何看待宣誓?他們對「反修例風波」中部分同仁的...
    最近,香港公務員宣誓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12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在政府總部舉行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宣誓儀式,全體12位副局長和14位政治助理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見證下,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這兩天元朗火了,它到底在哪裡?
    這是香港的地圖,上面是深圳,下面是香港,在靠近深圳灣公路的那邊,有一大塊盆地,這就是元朗。從香港最高的山峰,大帽山往元朗看,是這樣的。對面是深圳的梧桐山,中間凹下去這塊就是元朗盆地。最早這裡不叫元朗,而是圓蓢,最早有少數民族輋族(唐代稱蠻獠)在這裡居住,宋朝靖康之難後 來了漢人,有從江西搬遷到這裡的鄧氏、到了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的後裔的文氏也來了,先後定居於此。這裡處盆地且土地肥沃,除了農業外,還有漁業和鹽業跟採珠業。元朗以前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
  • 「紫荊花」英語怎麼說?
    說到紫荊花,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為香港的市花,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圖案,Bauhinia,紫荊花已經成了代表香港的一個美麗形象。香港紫荊,原生於香港,花瓣很大,和平時所說的紫荊花不一樣。它由傳教士發現,也叫洋紫荊。在中國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
  • 又是一年紫荊花開,冬日裡的暖色調!
    紫荊花在香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紫荊花的葉子很象羊蹄,故又名紅花羊蹄甲,不過它們似乎更像是一對蝴蝶的翅膀。每臨花期,滿樹滿枝的花兒朵兒,濃綠中襯著紫紅,蔚然可觀。
  • 香江學者劉俊珊:香港的大學實驗室管理運作方式值得借鑑
    圖為香江學者劉俊珊博士(右)與參會的其他青年學者。[中國網 高瞻 攝]中國網11月17日訊(記者 張銳)香江學者劉俊珊博士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從「香江學者計劃」中收穫良多,尤其是在香港的大學實驗室管理運作方式等方面。
  • 美麗的紫荊花為什麼代表香港人?帶你看看你不了解的紫荊花
    在香港的歷史上,有一段關於紫荊花的悲壯故事:1898年6月19日,洋紫荊喪權辱國的《展拓香港租界專條》在紫荊城籤訂,英國政府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稱新界),租期99年。幾年後,那種花開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繽紛,尤其是清明前後,花期正盛,像是對烈士的緬懷,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1965年,紫荊花有幸當選為香港市花。原產亞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溼潤、多雨的氣候、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質壤土。它適應性強,有一定耐寒能力,中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均可以越冬。生長迅速,三年生的幼樹高可達3米左右。萌芽力和成枝力強,分枝多,極耐修剪。
  • 香港元朗:郊外遊完山後三大特色美食店,你知道嗎?
    元朗作為香港的郊區,是不少香港人假日郊外遊山首選之地,而外地來的遊客過來遊完山後,亦有不少人會選擇到南生圍,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而在逛完南生圍後如果覺得肚子餓,就可以到以下這3間小編親身體驗過的人氣元朗美食店,吃美食喝咖啡填飽肚子!
  • 香江學者馬曉華:「學者計劃」讓內地與香港聯繫更加緊密
    11月16日,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青年博士後馬曉華在珠海市橫琴新區參加「香江學者計劃」第三期項目籤約儀式暨學術年會,這是她第三次參加「智匯橫琴」博士後系列活動。 「我是2015年申請加入『香江學者計劃』的,非常幸運,2016年我就到香港大學參與了研究學習,」馬曉華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兩次使用了「幸運」二字。
  • 香江漫話:香港最繁華最秀麗的區域——尖沙咀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一日電題 繁華秀麗的尖沙咀    中新社記者孔妙然  又一批香港影藝人日前為「星光大道」舉行第三次打手印儀式。這條為表彰卓越貢獻電影明星而興建的「星光大道」,全長四百四十米,今年第二季度就將出現在尖沙咀海旁。  尖沙咀是香港最繁華而又最秀麗的區域。
  • 紅花羊蹄甲 你的名字------紫荊花
    第二天,她把圖發我,我呵呵,分明是香港的區花-紫荊花嘛,學名紅花羊蹄甲。羊蹄甲屬植物給我的印象很深,因為它的葉片太特殊了:葉近圓形或闊心形,寬略超過長,基部心形,頂端二裂,狀如羊蹄,這就是羊蹄甲的由來。有朋友說像兩個腎在一起,也有人說像屁股,我覺得都挺像。植物學家證明,這種古怪的葉形是由兩枚小葉相互癒合而成,但因為癒合的不徹底,就在頂端留下了一個缺口。
  •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7月1日以來,香港國安法落地施行,填補了香港回歸23年來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為香港社會由亂入治打開全新局面,讓香港民眾歡欣鼓舞。
  • 紫荊花的花語和寓意及養殖方法!
    關於紫荊花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洋紫荊、滿條紅、紅花羊蹄甲,四季開花,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紫荊花,花色紫紅,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豔麗可愛,當葉子還沒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所以又稱「滿條紅」。
  • 樹木傳奇|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推薦詞紅花羊蹄甲,因1880年採自中國香港而名,世人稱之為「紫荊花」,因其美麗壯觀,廣泛栽培於熱帶地區作為觀賞樹木而家喻戶曉,香港市花、區旗、區徽是它,是它,還是它。
  • 林草科普|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紅花羊蹄甲,因1880年採自中國香港而名,世人稱之為「紫荊花」,因其美麗壯觀,廣泛栽培於熱帶地區作為觀賞樹木而家喻戶曉,香港市花、區旗、區徽是它
  •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2015-08-04 16:48:17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 香港元朗襲擊案再有一男子涉暴動被捕:夥同其他黑衣人發起挑釁
    據港媒報導,自去年元朗7.21襲擊案後,香港警方經過連番追查拘捕多名涉案人士,部分被捕人士已被落案起訴及提訊。負責跟進案件的新界北總區重案組探員,經進一步調查後,16日在大埔區再拘捕一名46歲陳姓本地男子,涉嫌參與暴動。案件發生至今累計有62人被捕。
  • 香港市花不是紫荊花而是紅花羊蹄甲,你知道嗎?
    不妨跟大張旅遊見聞走進香港,一同揭開謎底!香港市花不是紫荊花,而是紅花羊蹄甲1880年,一位法國神父在摩星嶺遊玩時,發現了一種開著紫紅色豔麗花朵的植物,他非常喜歡,將其移植到香港薄扶林的一座修道院中。後來,人們將這種花與世界各地標本館中的類似標本作了比對,沒有發現與其類似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