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

2021-01-08 央廣網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

——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7月1日以來,香港國安法落地施行,填補了香港回歸23年來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為香港社會由亂入治打開全新局面,讓香港民眾歡欣鼓舞。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的出臺,體現著中央堅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誠意與決心。我們堅信,有祖國做強大後盾,東方之珠定能重新綻放璀璨光華。」

為香港長治久安打開全新局面

凌友詩指出,香港國安法出臺前,無論是2014年的「佔中」,還是2019年的「修例風波」,都是以癱瘓整個社會、顛覆政權為目標,完全是赤裸裸的「顏色革命」。「黑暴」「攬炒」對香港經濟社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深重的傷害,更給香港的旅遊、金融和國際形象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

「香港社會長期積累的經濟理性,香港民眾世代相傳的勤奮敬業、守法知禮,仿佛一去不復返。」凌友詩說,「『修例風波』中,最受苦的是小商戶、小經營者。香港商鋪的租金非常昂貴,在社會平靜的狀態下,小經營者尚且要艱辛維持生計,哪經得起社會動蕩、暴力橫行的衝擊?」

凌友詩17歲時隨家人從臺灣來到香港,此後一直在這裡讀書、生活、工作,對這一方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香港大部分市民不論是精英人士還是基層民眾,他們都是與香港共同成長的,他們在這裡努力畢生,在這裡安居樂業。」她說,看到香港社會撕裂、百業凋零,大家都感到痛心疾首。

「香港國安法的出臺,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穩固基石,也是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重要裡程碑,必將為香港社會長治久安打開全新局面,讓民心安穩、經濟復甦。」凌友詩說。

應為香港青少年建立一道「防火牆」

「這一年多來,最讓人痛心的是,部分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受種種歪理邪說洗腦,變得不可理喻,剛頑暴戾,導致父子、夫婦、兄弟、師生、朋友反目,人心撕裂。」凌友詩說,「這也促使人們更多地反思對香港青少年的教育問題。」

曾擔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的凌友詩呼籲,香港國安法在具體實施時,一定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要在香港社會建立一道「防火牆」,讓「亂港病毒」不再輕易侵蝕和毒害香港青少年。

2020年全國兩會上,凌友詩向全國政協提交了建議香港統編統用內地的中國歷史、中國語文、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提案。她認為,香港教育的亂象是系統性的,必須儘快撥亂反正,不然可能還要貽誤好幾代人。「建議中央要有一個提綱挈領的規範性辦法,來引領教育系統的改革,其核心是課程與教材。」她說,「語文、歷史、道德、法治,涉及文化意識、國家認同、道德培養、法治觀念,教些什麼,什麼必須教、什麼不可以教,國家應該制定規範。」

祖國才是香港繁榮發展的真正後盾

連日來,香港國安法出臺,駐港國安公署正式揭牌,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政府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堅定不移。

「今天的香港,已經告別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凌友詩說,「香港市民終於從遭受『黑暴』勢力蹂躪的無助狀態中走了出來。香港工商界也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股市一路飄紅,酒樓重聚人氣。香港國安法是對香港重建秩序、重啟信心的堅強護佑,必將有助於儘快恢復香港穩定、促進香港經濟繁榮。」

香港所需,國家傾力。回歸23年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要知道,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主要靠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撐起來的,香港股票市場50%是內地上市企業。2018年年底,內地企業佔香港股市總市值比重高達68%,每天成交量的比重高達80%。」凌友詩強調,「如果不能服務內地經濟,香港的金融業就僅僅是一個700萬人口城市的金融服務提供商罷了。國際投資者青睞香港,也是因為香港背後有14億人的巨大市場。離開祖國的懷抱,香港的優勢會消失殆盡。」

23年前,香港重回祖國懷抱,掀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23年後,香港國安法出臺,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打下堅實的法治根基。「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定能在新徵程上重建秩序、重振信心,揚帆遠航。」凌友詩充滿信心地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1日 02版)

相關焦點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白水清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藝術界)人物簡介1955年出生,香港普洱茶王、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香港安溪同鄉會副會長。在香港普洱茶陳貨市場佔有60%以上的份額。由於他在普洱茶界的突出貢獻,曾當選第一屆「全球十大普洱茶傑出人物」,並於2003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銀質獎章」。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香港全國政協委員潘宗光
    很短時間後,潘宗光發現這些朋友開始醒覺,對他說,「要重新估計你們。」這件事情給他最大的啟發,就是當外國人看你的時候,不僅看你個人,還要看你的國家。國家弱的時候,人在外國就不被真正尊重。2005年8月,國際權威的《酒店及旅遊研究期刊》在對全球3千所大學評估後,刊登的分析排名,香港理工大學旅遊學院在發表研究論文方面全球排名第四,也是全亞洲之冠。潘宗光說,國內酒店管理方面現在非常缺乏自己的高級、專業人才,都是請美國管理人員。我們一定要為國家培訓這方面人才,而且是有中國特色的專業人才。
  • 獨家:劉長樂白巖松朱軍周濤 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編者按: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傳媒界的政協委員都有誰,他們帶來什麼提案,關注哪些話題,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饗讀者。(按委員所在屆別排序) 【中國共產黨】
  • 柳州兩會 政協提案促洋紫荊花成為柳州市花
    柳州兩會:政協提案促洋紫荊花成為柳州市花政協提案促洋紫荊花成為柳州市花過去一年收到提案306件,審查立案244件,全部辦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州訊(記者劉山)昨日上午舉行的柳州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聽取柳州市政協副主席羅銘代表政協柳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委員通道」講述西湖大學的故事
    浙江在線3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傑)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開啟。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他深情講述了西湖大學的故事。  施一公委員表示,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原標題:   中國網3月8日訊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 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宋健、唐英年、錢永健榮譽博士學位
    2009年1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原國務委員、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院士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 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公務宴請應禁止魚翅
    2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坦白地說,作為一位企業家,十幾年前我的確吃過魚翅。」2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他告訴記者,在當時,消費魚翅是一種禮貌,一種文化和企業接待的面子。「但是5年前開始,我身邊的人都不消費魚翅了。」「當然,我也會遇到尷尬,比如上個月我去成都,兩頓飯都有魚翅,但我都拒絕了。
  •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汝成:更精準地...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汝成  這次大會,我帶來了兩個提案,其中一個就是進一步精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所以我建議,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的打擊,精準度要進一步提高。首先是讓犯罪分子不敢犯罪,其次是讓犯罪分子沒辦法犯罪,最後是一旦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要從技術上快速有效地找到他們。
  • 政協委員「中英文」對話 把脈中國入境遊發展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嘉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孔丞在7日下午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中的開場白,也是他整場說的唯一一句中文。  隨後,他開始用英文發言,每說完一句,坐在他旁邊的委員楊敏德便幫他翻譯出來。  「我關注的是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過去幾年,中國旅遊業發展非常迅猛,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一。
  •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我們還需要更多原創性研究
    成功創立西湖大學後,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剛剛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披露了西湖大學的最新情況——過去兩年來,西湖大學共收到6000多份申請,擇優聘用近百位科學家,其中80%都是由中國自己培養,再輸送到海外深造的學生。
  • 讓委員們獲得別樣聽覺體驗,上海市政協這次委員講壇不一般
    11月26日16時30分,市政協第十三期委員講壇在上海民族樂團《蜂飛》曲目中落幕,不少委員依舊陶醉在優美的樂聲中。這場以語言藝術和民樂欣賞為主題的委員講壇,讓委員們獲得了別樣的聽覺體驗,展現了委員講壇這一工作品牌的藝術高度和內涵。「文化自信當從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開始。」這是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工會常務副主席、表演系副教授王蘇的演講主題。
  • ...訪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自己一直在盡最大努力做好實業、搞好調研、寫好提案。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認真整理一年來實地走訪調研的成果與思路,石磊表示,今年要圍繞民營企業融資難、資金鍊安全和人才引進難等方面帶去提案。「2020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黨中央把保就業放在了『六保』之首,充分顯示了保就業的重要性。
  • 代表委員熱議中文教育:英語詞彙汙染漢語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孔子學院,談到了中文的教育問題。  節約國家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指出,把漢語推向世界,使漢語真正成為一種國際化的語言,這應該成為我們國家與民族發展的戰略性目標。  他認為,實施這一戰略能節約大量的國家資源。
  • 武漢市政協挖掘高校智庫潛力激發委員履職積極性
    本報訊湖北省武漢市政協黨組成員陳邂馨近日赴武漢大學看望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4位委員。近年來,每逢教師節等重要節日,武漢市政協領導都會分頭帶隊看望慰問高校委員,這一暖心做法,已成為武漢市政協的傳統。
  • 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會有更多海外英才來安徽創業
    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住皖全國政協委員中,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胡劍江是唯一的「港澳委員」。多年來,胡劍江一直致力於安徽的開放發展,努力讓更多海外人才來到安徽創新創業,同時也將安徽文化傳播更廣。
  • ...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最強大腦」,他們在想什麼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昨天抵京參會。 在這些代表委員中,兩院院士雲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梳理發現,57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中有4位院士;104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有10人是兩院院士,佔比十分之一。 這些「最強大腦」都關注啥?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屆研究生畢業
    受訪單位供圖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陳簡文 通訊員 馬明霞) 2014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日前迎來該校首屆63名碩士畢業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會主席沈祖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等大學主管人員、研究生導師以及近百位來自全國重點中學的校長一同出席畢業典禮。
  •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自去年以來,香港經濟衰退跡象不斷顯現,今年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大幅收縮8.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香港經濟未來走向何方備受各界關注。24日,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接受採訪時強調,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住寧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光伏產業扶貧情況
    人民政協網銀川9月19日電(記者 範文傑) 「依託貧困地區豐富的日照資源,推廣光伏扶貧工程,要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