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李吉均逝世

2020-12-0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吉均院士(資料圖片)

&nbsp&nbsp&nbsp&nbsp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於7月21日凌晨逝世,享年87歲。

&nbsp&nbsp&nbsp&nbsp李吉均,男,漢族,1933年10月出生於四川彭縣,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院長,乾旱環境與氣候變化協同中心主任,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他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1956-1958年在蘭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後留校執教;1962-1963年在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專業進修,1984-1985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第四紀研究中心進修,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nbsp&nbsp&nbsp&nbsp李吉均長期從事青藏高原現代冰川、第四紀古冰川及青藏高原隆生及其在東亞和全球環境變化中的影響的研究,對黃河起源、黃土形成及中國東部廬山古冰川問題有獨到見解。李吉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多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主編出版了《西藏冰川》、《橫斷山冰川》和《青藏高原隆升與亞洲環境演變》等多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兩百多篇。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李吉均每日甘肅網7月22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武永明)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吉均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1日2時
  •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享年87歲
    7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辦公室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於7月21日凌晨2時7分逝世,享年87歲。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李吉均告別儀式的時間、地點尚未確定,學院正在就後續處理事宜召開會議。
  • 50個瞬間,深切緬懷李吉均院士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吉均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1日2時07分在蘭州逝世,享年87歲。Derbyshire教授在蘭州大砂溝野外考察。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
  • 地理與地貌學家、院士李吉均病逝,創立發展青藏高原隆升系統理論
    7月21日下午,南都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我國著名地理與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該校教授李吉均,因病醫治無效,21日凌晨2時07分逝於甘肅蘭州,享年87歲。遵照其遺願及家屬意願,喪事從簡,告別儀式將於7月25日上午9時在蘭州華林山殯儀館懷仁堂舉行。
  • 四天內兩位院士辭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3位院士
    此前,7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辦公室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於7月21日凌晨2時7分逝世,享年87歲。7月以來,已有5位兩院院士駕鶴西去,而在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3位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10-17 21:36 來源:
  • 「大先生」李吉均: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留聲機近日,我國著名地貌學與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李吉均離世,享年87歲。他從事現代冰川與第四紀冰川、黃土沉積與地貌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對東亞和全球環境變化的影響研究,把自己最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西部,被人尊稱為「大先生」。
  • 李吉均院士:魂牽夢縈是冰川
    圖(左一)李吉均院士 1933年,李吉均出生於四川彭州的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他  1956年從南京大學畢業後,李吉均被推薦到蘭州大學地理系攻讀研究生,師從留德博士、著名地理學和地貌學家王德基教授。  1958年前的祁連山腹地,冰封千裡,人跡罕至。直到一支趕著犛牛和駱駝、穿著笨重老式棉襖科考隊的到來,才開啟了中國冰川科考的序幕。25歲的李吉均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澎湃新聞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
  • 這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竟都師出同門,來自這所百年名校!
    蘭州大學在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守祖國大地,創造了諸多為人稱讚、享譽國內外的佳話。其中,蘭大&34;、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吉均在數十年的教學過程中,就曾培養出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們是秦大河、姚檀棟、陳發虎。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圖說:曹楚南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院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1948年7月考入同濟大學化學系,1952年7月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原物理化學研究所應用電化學研究組。1953年4月隨研究所遷至吉林省長春市,後併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1982年8月晉升為研究員。1987年4月調入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曾任該所學位委員會主任及中國金屬腐蝕科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1990年任中國科學院材料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
  • 百歲院士逝世!今年已痛失26位院士
    記住他們的名字↓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 今天,那個會夢到冰川的院士走了
    2020年7月2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享年87歲。大師遠去,精神永存!1956年,他從南京大學地理系畢業後,被推薦到蘭州大學地理系攻讀研究生,師從留德著名地理學家王德基教授。後因導師被冤劃右派,李吉均攻研學業受到影響,所以選擇留校執教。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