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什麼是愛情?他老師(蘇格拉底)暗示:愛情就是貪得無厭

2021-01-08 子一哲學

01柏拉圖:什麼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

要不回頭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圖覺得很容易

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垂頭喪氣地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愛情」

02百度百科:什麼是愛,什麼是愛情

什麼是愛?

百度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愛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動或自覺地以自己或某種方式,珍重、呵護或滿足他人無法獨立實現的某種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物質需求等。愛的基礎是尊重。所以,愛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情感,是人對人或人對某個事物的深摯感情。這種感情所持續的過程也就是愛的過程。

通常多見於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愛是認同、喜歡的高度升華,不同層次的愛對應著不同層次的感受或結果。

什麼是愛情?

百度百科:傳統解釋,愛情是個體與個體(多數指人)之間的強烈的依戀、親近、嚮往,以及無私並且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與欲的對照,愛情由情愛和性愛兩個部分組成,情愛是愛情的靈魂,性愛是愛情的附加屬性,並不是必要存在的,情愛才是愛情的根本與核心。

03子一哲學:什麼是愛,什麼是愛情

子一哲學:

愛其實就是知行合一的真理。

真理就是你能決定人們行為的意識和行為。

什麼是愛?

愛就是能決定人們願意為某人或某事物無償付出自己利益的意識和行為。

也就是說,愛包含「知」和「行」兩個含義:一個是表達出來的,愛的行為;一個是尚未表達,或隱藏在愛的行為後邊的愛的意識。

什麼是愛情?

愛情就是人們願意為某人或某事物無償付出自己利益的意識。

愛情一般指戀人之間雙方互相之間願意為對方無償付出自己利益的意識。

其實,愛情也包括對父母,對子女,對親友,對事業,對信仰,對家鄉,對愛好等的愛情。

愛情的核心是什麼?是心甘情願和不求回報。刻骨銘心的愛情是願意無償付出自己生命的愛情。比如有些父母對子女的愛情。

愛情的核心絕不是死皮賴臉地為了佔有、得到自己喜歡的人。而是為了他(或她)的幸福,甘為人梯。

相關焦點

  •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希臘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依次是師生關係。柏拉圖曾師從蘇格拉底8年時間,直到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柏拉圖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自稱思想「助產婆」的蘇格拉底怎麼會直接告訴柏拉圖答案呢?
  • 柏拉圖式的愛情如何解釋愛情與婚姻,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很多人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就像年少無知的我們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實際上柏拉圖的世界也是一個理想國。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一個名門貴族家庭,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潛心學習老師的學說。奇怪的是蘇格拉底從不著書寫作,他只從事口頭說教,作為學生的柏拉圖,便有心地將老師的言行一字一句記錄下來,並把他的觀點加以系統化。後來,蘇格拉底因反對雅典民主制,攻擊民主派領袖,而被雅典民主政府判處死刑。老師的死也使這位忠心耿耿的學生大禍臨頭,於是柏拉圖逃離了雅典,前往西西里島,他試圖在那裡實現師生倆的意願:建立奴隸主貴族政治。
  • 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婚姻?蘇格拉底如是說
    你聽過蘇格拉底怎麼解釋愛情麼?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是柏拉圖的老師,而柏拉圖又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亞里斯多德是西方世界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幾何學等等科學的創始人,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學生亞力山大大帝創建的馬其頓帝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最遠打到現在的印度。蘇格拉底在西方文化裡相當於中國的孔子,他同樣沒有留下著作,他的學生柏拉圖把他教授弟子時說的話整理後寫成了著名的作品《理想國》,為眾人所熟知。那麼,蘇格拉底是怎麼理解愛情的呢?柏拉圖問:老師,什麼是愛情?
  • 什麼是愛情?被蘇格拉底的答案戳到痛處
    關於愛情,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於愛情的解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這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對老師蘇格拉底的一個提問:「到底什麼是愛情」?知道「蘇格拉底麥穗」故事的人,應該都知道蘇格拉底給出的答案,蘇格拉底只是讓柏拉圖不能掉頭地去麥地裡找最大最金黃的一個麥穗。結果柏拉圖空手而歸,因為他一直無法確定哪個猜是最大最金黃的,所以只能一直往前走直到盡頭。這就是蘇格拉底的答案。愛情是很容易錯過的,柏拉圖尋找麥穗的過程就是不可逆轉的人生,這一個個麥穗都可能是人生中的一段愛情。
  • 蘇格拉底的麥田:期望中的愛情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老師,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請你穿越一片麥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同時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只能摘一次。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卻空手而歸。蘇格拉底問:你怎麼空著手回來了?
  • 有感於蘇格拉底對愛情婚姻的解說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有一天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問他,老師,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你到麥田走一次, 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 充滿信心地出去。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摘一棵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而且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 蘇格拉底經典一句話,僅12字,卻道出了什麼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
    什麼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想必很多人說法不一。譬如說像梁山伯祝英臺這樣的愛情,譬如說牛郎織女這樣的愛情,譬如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所以很多人會說找一個不嫌棄自己的,即便窮也一起過的人在一起,就就是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
  • 40句柏拉圖的經典語錄,對愛情最好詮釋的哲學家,值得收藏
    柏拉圖,出生於雅典,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古希臘偉大的教育家、數學家,和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同時受到許多作家和思想家的影響,如畢達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諧」概念等。柏拉圖的思想主張是唯心主義。
  • 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此外,柏拉圖全集還包括八部偽作,就是後人假託柏拉圖名字來寫的著作。  怎樣給這些作品分類呢?不同時代的西方古人都曾嘗試過,例如,柏拉圖的學生在柏拉圖去世之後,就嘗試過為他們老師的著作進行分類和編訂,但是,現在比較公認的分類方法是以羅馬帝國早期一位叫作特拉敘魯斯的學者的分類方式為主的。他把36部著作分成了九個四聯組,每四部對話為一組。為什麼這樣分呢?
  • 蘇格拉底「會飲」的真相
    因此,在阿西比亞德來到胡鬧一陣之後,他們再次專心討論愛情——異性戀、同性戀和無性戀(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等哲理問題。除吹笛和舞蹈表演者外,宴餘酒會通常沒有女人在場。那時雅典可能也舉行全女性的宴會,但是歷史上沒有留下這樣的文字記載。有關希臘正式座談會和非正式座談會的進行過程,我們知道的一切幾乎全部是由希臘花瓶和酒杯上的繪畫及柏拉圖和贊諾芬對座談會的兩篇詳細記述得來。
  • 坤鵬論:讀柏拉圖早期著作 理解蘇格拉底(中)
    就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蘇格拉底的朋友、學生,包括柏拉圖在內,積極地準備營救他,錢、逃跑路線、逃亡地等萬事俱備,只要蘇格拉底一點頭,立刻就可以順利潛逃。克裡託是蘇格拉底的一位忠誠的老朋友,也是個有錢人,擁有充足的資金可以賄賂獄卒。
  • 愛情與哲學——讀巴迪歐的《愛情頌》| 陳力川
    哲學家阿蘭巴迪歐和記者尼古拉託昂選擇這一天歌頌愛情,受柏拉圖的啟示也採用對話錄的形式,取名《愛情頌》。時間的選擇絕非偶然,因為只有愛情這一世界性的力量強大到可以與民族、國家和軍隊抗衡,並能跨越種族、文化和社會等級的藩籬與性接壤。  巴迪歐認為哲學家應當集學者、詩人、政治活動家和情人於一身。他將之稱為哲學的四個條件。在《什麼是愛情?》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何被稱希臘三賢 他們的思想有何特點
    「希臘三賢」即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在古希臘文學、藝術、哲學領域做出的非凡貢獻至今影響著世界範圍內的文學藝術發展方向。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 譚立東:崇高的蘇格拉底其實只是貴族武士們的代言人
    我說蘇格拉底是貴族派的代表人物,大家肯定不相信。因為蘇格拉底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有錢的貴族,但我前面已經說了,貴族只是從事衛生職業的人士的通稱,而蘇格拉底就是一個再傳統不過的雅典武士。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區別在於。柏拉圖的祖先因為好運氣是戰爭中的領導者,而蘇格拉底只是一個普通英勇的戰士。
  • 蘇格拉底的愛情史,愛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付出
    雖然蘇格拉底的妻子確實長得漂亮,但性格卻是跟蘇格拉底截然不同,蘇格拉底是溫和幽默的,而他的妻子是大膽潑辣的,並且經常動不動地就會對蘇格拉底進行一番漫罵。在一次蘇格拉底上課的時候,他的漂亮妻子卻是氣衝衝地跑進了課室,不由分說地將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把一桶水潑到蘇格拉底身上。
  • 坤鵬論:蘇格拉底的探問(上)
    這也再次印證了,缺什麼才會秀什麼,真正的幸福從來不用秀!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化為平平淡淡的親情,才是真情。臨刑前,蘇格拉底對贊西佩的一番話,很可能就代表了無數恩愛夫妻的心聲。當時,他把妻子披散下來的一小縷頭髮攏回原處,然後說:「你知道我們是彼此相愛的。當你對我嘮叨時,我心裡就好受些。你也知道,我甚至樂意聽你嘮叨。
  •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或者說,你是個柏拉圖主義者還是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呢?思索這些問題之前,你肯定充滿了疑惑。別著急,我們先一起回到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臘。在了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前,我們要從蘇格拉底說起。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最具智慧的思想家之一,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倫理和政治上,與科學哲學並沒有太大關係。那麼為什麼還要提到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的最簡單「作業」,唯獨他能完成,後來成為偉大哲學家!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故事。提起蘇格拉底,但凡讀過點書的人恐怕不會陌生,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這位以「精神上的助產士」自居的哲學家,整天到處找人談話,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對後世影響頗深。
  • 怎樣理解蘇格拉底的:暗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
    愛情無疑是世人所謳歌和嚮往的。愛情好在可以甘願為對方奉獻自己的一切,並陶醉在愛的甜蜜中,從而忘了生活的勞累。愛情一旦不再以無私關愛對方為幸福,那麼就不再可愛了!在愛情中找不到自信和趣味的人,可以先不急於明找戀愛對象,可以先學會暗戀一個人,可以肯定,會暗戀的人,頗具生活情趣,其氣質已經接近詩人,如果能體會到暗戀的美妙,那麼,在真正戀愛相處中,就多了很多戀愛心理財富!讓我們來看看蘇格拉底的愛情觀:「暗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暗戀到底美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