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藍皮書》發布:珠三角對流動兒童友好度較高

2021-01-12 騰訊網

「流動兒童不應是一座城市的負擔,而是其永續生命力的保障。」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向芯說。1月11日上午,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編寫,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講座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嘉玲主編的《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下稱《藍皮書》)在暨南大學舉行發布會。

《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

珠三角城市更重視積分入學指標

從2001年開始,全國各地積極響應流動兒童可以在所在地就讀公立學校的國家政策,但其在各城市落實程度不同,呈現出較強的區域差異。

當前我國城市的流動兒童入學政策以「積分入學制」和「材料準入制」兩大類為主。積分入學制根據流動人口參加積分管理累積的分值和當年度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可提供學位數,分學校或區域按積分由高到低安排適齡兒童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的入學管理辦法;材料準入制,是指流動人口必須擁有、符合政策所規定的材料資質後,其子女可獲得在本地入學資格的入學管理辦法。

廣州、深圳、中山、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入學政策更重視居住年限。21世紀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馮思澈選取了16個樣本城市(地區)進行調研。結果顯示,積分入學制城市入學政策友好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杭州、深圳(南山區、坪山區)、中山、廣州、東莞、濟南(天橋區)、蘇州、成都、廈門、上海;材料準入制城市入學政策友好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西安、蘭州、武漢、南京、天津和北京。

《藍皮書》認為,各城市的入學政策還是彰顯了城市規劃及發展方向的偏好,以「社保繳納年限、在城市居住年限」等分數佔入學政策中積分體系的主要比例應是積分入學政策的未來改革方向。

「就當前情況看,中考是阻礙流動兒童在特大城市升學的主要門檻。」向芯認為,珠三角地區的流動兒童入學政策相對友好,但戶籍仍是影響公共教育資源分配的主要因素,「同時我們注意到,家庭經濟資本正逐步取代戶籍,在深圳公共教育資源分配機制中佔據核心地位。」

回流兒童成關注焦點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人口政策的提出,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表現出的新特徵和新趨勢引發關注。韓嘉玲介紹,《藍皮書》圍繞流動兒童群體的生活現狀、發展特徵、入學政策、升學途徑等,呈現流動兒童的教育現狀,梳理地方案例和社會力量的教育實踐,關注回流兒童問題,已有流動經歷的兒童從城市向城市「再遷」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新現象。

《藍皮書》認為,受到近年來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農民工返鄉潮的出現以及異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相伴而生出現了另一個兒童群體——回流兒童。這些兒童至少有過一次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學的經歷,但由於各種原因又返回家鄉。

無法上公辦學校以及父母返鄉是兒童回流的主要原因。在回流之前,大部分兒童在城市的就讀情況、師生關係和學業成績都較好,但近80%的兒童回流後即留守,與父母見面頻次低,且與非回流兒童相比,更少被老師關心,被欺凌的比例也更高,使其學校適應狀況不良。

與非回流兒童的學業情況相比,回流兒童的學業成績更差,留級的比例也更高,達到了22%。在心理發展水平方面,無論是回流兒童還是非回流兒童,其抑鬱的風險都在60%左右,而其中回流兒童的抑鬱比例更高,達到了64.26%。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講座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嘉玲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研究助理餘家慶說:「無論是既往『鐘擺式』的鄉城流動現象,還是當前出現的城市間流動新現象,都是流動人口家庭面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政策不斷調整、衍變的適應性結果。」他認為,各界需重新審視既往兒童在鄉城間流動的二元體制,把新的目光投向在城市間再次流動的兒童及其家庭。

《藍皮書》還就如何完善城市流動兒童的公共服務政策提供了建議:地方政府應加強落實中央要求,以常住人口為指標來制定公共服務和資源配置規劃;擴大學位供給,關注社會底層群體,簡化積分入學程序;同時,加強信息公開與數據共享,更精準地提升流動兒童的公共服務。

【記者】鍾哲 實習生 潘宛晴

【作者】 鍾哲

廣東教育頭條

相關焦點

  • 面對數千萬流動兒童,公益組織能做什麼?
    據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共同發布的《2015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3億兒童受到人口流動影響,每10名兒童中約有4人直接受到人口流動影響;自2000年至2015年,全國流動兒童數量從1982萬增至3426萬,流動兒童佔兒童總數的比例達13%。
  • 救助兒童會攜手埃森哲提升流動青少年的職業技能
    2015年12月22日 ,中國·上海——由國際NGO救助兒童會和全球領先的綜合性諮詢公司埃森哲合作開展的「成功之技」青少年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項目,歷時五年發展,已經幫助北京、上海、廣州三地25,553名流動青少年提升了就業能力。
  • 來自第二故鄉的愛|六橫鎮計生協會為流動兒童打造多彩「島上樂園」
    近年來,隨著六橫鎮經濟發展,船舶業勞動力集聚,加上流動人口「家庭化」遷移趨勢增強,島上流動兒童明顯增多。由於流動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欠缺,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不足,加上父母忙於務工無暇照顧和陪伴子女,許多孩子又形成了異地「再留守」狀態。
  • 中國流動留守兒童矮身材疾病研究和能力建設項目天使童行在京啟動
    據文獻研究顯示,流動留守兒童體格發育遲緩率明顯高於非流動留守兒童,但社會各界對於這一問題的關注還遠遠不足,「天使童行」項目致力於解決中國流動留守兒童體格發育問題,呵護他們健康成長。鞏純秀教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鞏純秀教授表示,此次項目的落成,填補了在流動留守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和疾病診療等問題上的空白。相信通過項目推進,能夠很好的解決流動留守兒童的生長發育監測﹑健康知識普及﹑疾病診療以及心理問題疏導等諸多醫療衛生問題。
  • 「愛動地豐」公益活動 助力流動兒童「雛鷹展翅,逐夢飛翔」
    臺海網6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林澤貴 通訊員吳冰冰 文/圖)在廈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跟隨父母遠離家鄉來到廈門,卻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陪伴,只能生活在兩點一線的侷促空間裡,他們被稱為「流動兒童」。由於居住地與戶籍地分離,在不久以後,很多適齡「流動兒童」不得不回到老家繼續接受教育,成為留守兒童。6月20日上午,一場以「雛鷹展翅,逐夢飛翔」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同安官潯慈愛公益圖書館溫情上演。
  • 「情暖童心 相伴成長」流動少年宮關愛少年兒童公益課堂第七站...
    11月20日下午石嘴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情暖童心 相伴成長」流動少年宮又一次來到六站小學開展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公益課堂流動少年宮本次活動涵蓋了聲樂、美術、舞蹈、洪恩英語等項目,流動少年宮作為校外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送課進學校的模式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讓他們在藝術課堂的薰陶下,提高素質、增進交流、愉悅身心。
  • 世界兒童日:「困境三角」視域下的兒童拐賣難題
    研究發現,在社會人口學特徵方面,被拐賣的男童遠多於女童,抱養的情況則相反;拐賣集中於1-6歲,抱養則集中於0歲;兩者都以鄉村—鄉村流動為主,也就是說,中國兒童非正常遷移的主體總體上是從一個鄉村家庭非正常遷移至另一個鄉村家庭。
  • 《傳媒藍皮書》發布 網絡音頻將對車載廣播形成更大衝擊
    中國網12月24日訊 近日,中科網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傳媒藍皮書:中國音頻傳媒發展研究報告(2020)》。
  • 牛津博士金山田野調查①︱與流動兒童的293天
    當時我的目標是儘可能地融入上海郊區的流動人口群體,試圖了解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在初中畢業後如何對未來進行選擇,以及他們如何過渡到生命的下一階段。八月抵達上海,我被這座城市令人窒息的炎熱所震懾。它讓我想起我在大約六年前第一次來到中國,同樣在八月,同樣在上海,同樣為長達一年的項目即將開始而感到興奮。
  • 河北首部青年發展藍皮書發布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日前,《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共青團河北省委編制,是河北省首部青年發展藍皮書。編制發布《報告》是貫徹落實《河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重要舉措。《報告》面向全省開展了青年發展調查,對青年在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進行研究。
  • ...東營區:建「流動婦女微家」 打通聯繫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首創「流動婦女微家」及「線上婦女微家」,構建線上線下「橫到邊、縱到底」的微家網絡,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化、網格化婦聯組織體系。全區已建成婦女微家53個,流動婦女微家220個,線上婦女微家287個,覆蓋婦女兒童48000餘人。
  • 2018.02:超大城市流動老人的流動與生活特徵分析(李升等)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戶籍不在原地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60歲以上人口數量達到934.4萬人,與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相比,5年間流動老年人口增加87.1萬人,佔全部流動人口的5.79%[1]。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指出,2015年流動老人佔流動人口總量的7.2%,整體上呈現增長態勢,照顧晚輩、養老與就業構成老人流動的三大原因。
  • 情暖童心·流動少年宮」走進永川這所中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關愛廣大少年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和農名工子女。11月19日,永川青少年活動中心「情暖童心·流動少年宮」非遺文化體驗課程走進永川區第九中學,為學生們帶去三峽蝶畫、皮蛋、粽編、紅豆腐、糖畫共五項非遺文化課程,此外,還為們帶去中心特色課程——泥塑。精彩的體驗課程立刻吸引所有同學的興趣,課程在學生們的期待下有序拉開帷幕。
  • 電的流動原理_電的流動方向
    打開APP 電的流動原理_電的流動方向 電工天下 發表於 2020-04-25 10:37:15   電子在電路中的運動叫做電流
  • 《慈善藍皮書》發布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
    據記者了解,《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下稱《慈善藍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系列藍皮書之一,也是中國靈山公益慈善促進會的品牌項目之一,致力於中國慈善事業的歷史記錄、經驗總結和發展分析,此外,它還致力於為中國慈善公益研究提供新視角、新觀點、新方法和新材料。
  • 《面向兒童的人工智慧北京共識》在京發布,關注兒童及家庭隱私等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9月14日,一款針對兒童的人工智慧發展原則《面向兒童的人工智慧北京共識》在京發布,宣稱將用於降低人工智慧技術與產品對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人工智慧應用在教育場景中會不會有風險?他進一步解釋到,近年來兒童能夠接觸並使用的人工智慧的場景越來越多,他們在接受使用AI產品時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與被動性,對風險和隱患識別能力嚴重不足。另外,當下許多人工智慧產品針對數據保護、授權範圍、隱私安全等問題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而在全球範圍內,也缺乏與兒童有關的人工智慧倫理原則,因此有必要針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接觸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產品加以倫理研究和規制。
  • 流動人口數量40強城市:深圳超北京,溫州超武漢
    ,此19個城市的流動人口數量超過100萬人、低於200萬人;其中珠海、太原流動人口同為100萬人,常州流動人口170萬人,無錫流動人口190萬人。200~299萬人長沙、南京、濟南、泉州、昆明、廈門、嘉興、武漢、溫州,此9市流動人口均超過200萬人、低於300萬人;其中長沙、南京流動人口同為200萬人,武漢流動人口287萬人,溫州流動人口297萬人。300~399萬人金華流動人口300萬人,鄭州流動人口340萬人,佛山流動人口360萬人。
  • 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河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團省委書記、《河北青年藍皮書》編委會主任郭旭濤介紹《河北青年藍皮書》基本情況。
  • 流動的性別:除了男性/女性,我們如何描畫「性別」的多樣性?
    《性別是流動的嗎?》,[英] 薩莉·海因斯著 / [英] 馬修·泰勒編,劉寧寧譯,梯·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9月。以下內容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性別是流動的嗎?》一書第三章部分內容。摘編有刪節。隨著對於性別之複雜性的意識有所增長,性別會流動的觀念越來越流行,並已進入英國和美國的名流文化中。女演員兼歌手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1992— )談論到性別認同是會流動時斷言:「(今天)你可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任何人。」
  • 免洗手消毒液能不能替代流動水洗手?聽聽專家怎麼說
    免洗手消毒液不能去除手部汙漬 用多了傷手疫情常態化期間,出門在外或者學生在校期間,常常沒有條件或者不方便用流動的水洗手,因此免洗手消毒液或速幹手消毒劑被頻繁使用,不少市民有了這樣的疑惑:免洗手消毒液能否代替流動水洗手?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對此進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