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中有許多動物都具有人面的特徵,比如《西山經》記載:又西七十裡,曰[羊俞]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意思是[羊俞]次山有鳥,樣子像鷹,卻長著人的面目,一隻腳,叫橐,冬天出現而夏天蟄伏,吃了它就不怕打雷。
角雕是美洲中最大最強壯的猛禽,很多時候都棲息在熱帶低地森林的上冠層,它們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鷹之一。
還有一種貓頭鷹叫猴面鷹,一雙深圓的大眼睛,鷹身鷹爪,和人臉很相似。
再來看看《山海經》中長著人臉的魚,《南山經》記載: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它的樣子像魚而長著人的面孔,它的聲音像鴛鴦。
現實中有沒有魚長著人的面孔呢,水滴魚有著蝌蚪狀的體型,還有張扭曲的醜臉,使用鰓呼吸,這種海底怪魚身體呈凝膠狀,體長約30cm,由於它長著一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
還有一種魚面孔很像人,它叫管眼魚,學名是大鰭後肛魚,管眼魚是一種奇特海洋生物,它有一個透明的腦袋和管狀的眼睛,被形象的稱為管眼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