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人類族群,人類的平均身高差異並不大,但各個民族的人種之間是有著一些差距。以成年男性為例子,大多數種族男性的身高都是在一米六到兩米之間,但是有的國家,比如荷蘭,平均身高能達到一米八二,有的民族平均身高較低。比如日本,日本人古代均身高在一米二四左右,但是到近代,卻達到了一米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人的數據只有一米六九,當然這個數據是幾年之前的,相信現在已經有所改變。這其中令人不解的是,日本民族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身高不高,上身長,下身短,古代甚至因此被稱為倭國,怎麼現在改變巨大。
這應該和人民的生活條件有著巨大的關係,近代中國經歷了長久的戰亂和發展不均衡的階段,加之人口大量增長,糧食供應不急,也導致了過去幾代人的身體素質不夠好,營養不足導致的發育不良。
日本自近代明治維新之後經濟實力大為增強,日本人的體質也持續增長。另外日本實行的人種改良計劃也起到了一些作用,那就是讓大量的日本女子和高大的外國男子生育後代,以改善種族基因。
回顧歷史,日本古代人的身高一直不高,甚至自己也很苦惱於這個問題,一度通過很極端的手段來改善自己民族的基因,以達到使後代身高增長的目的。比如在宋朝時就曾經向中國人「求助」。
日本女子十分喜歡宋代的中國男人,想通過和中國男子結合生下較為優秀的後代,以此來改良日本人的人種。中國和日本地理位置較近,追根溯源來看,兩國的人種都屬於蒙古人種,那為何宋代的日本人偏愛於中國男子。
首先,這一時期的中國男人身高明顯高於日本,這是由於民族融合的原因。中國地理廣袤,北邊長期生活著遊牧民族,如漢時匈奴,這些遊牧民族常年吃肉,身體強悍。到兩晉時期,中原政權內亂不斷,使得遊牧民族大舉南下,和中原人口混居,結婚。
到了唐朝,這些異域地區的人和漢族人的交往更為密切。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漢人的身高體格有了明顯的提升。反觀這一時期的日本,由於佛教的傳入,貴族和各階層的人民都信佛,不殺生,天皇下令不準殺生吃肉,這導致了日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以營養不足。
加之日本地處海外,民族融合的進程也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雖然有的東南亞人漂流過去,卻很少有遊牧民族漂洋過海,所以他們的身高很難通過民族融合而改變,日本人只能主動向中國尋求改良辦法。
第二點要說到宋朝的文人制度,使得宋代許多男子都文質彬彬,謙謙君子之風,這無疑很吸引人。有宋一朝,自太祖訂立制度,都顯示出重文輕武的傾向,這主要鑑於唐末武將亂政的教訓,怕大將在外掌兵,容易引起權力鬥爭。
故而宋代尤其優待文官,工資高待遇好。只要讀書好,就能當官,甚至做候補官員也有工資拿。使得民間許多人都熱衷於讀書,宋代的文人也非常多,詩人如蘇軾,畫家如張擇端,都是名傳千古之輩。
第三點就是宋人有錢,宋代可以說是古代社會最富有的朝代之一了,相比於富強的唐朝,宋可能在軍事上稍遜一籌,但是經濟方面,比前代更強。宋代的版圖雖不如前代,但是人口卻遠多於過去。
有人統計,宋代的生產總量,佔到那時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可以說冠絕當世了。宋無論是製造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很發達,商品流通更快,向北和少數民族開市互易,向南商船遠抵南洋。
其都城汴京也是繁華無比,人口有百萬之數,經歷幾代人的經營,富庶無比,更是當世最大的城市之一。市民生活也是多姿多彩,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繁華的汴京城的,販夫走卒、勾欄瓦肆,都躍然紙上。
當時貧窮落後的日本,更能襯託出宋朝的繁華。宋朝男子在日本人眼裡就是標準的有文化的高富帥,也無怪乎有許多日本女子很喜歡他們。二戰之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日本人又開始尋求優秀的美國人結合,繼續進行改良計劃。
美國人有許多歐洲移民,身材高大挺拔,那時大多數日本還是很矮,大約在一米五六的樣子。這是日本人又一如宋代時獻上自己的女人,與美國人開始混血。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一定進展,不過其做法過於極端,深為人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