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問天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問天開啟問天新紀元
嗨,火星,我是來自地球中國的天問一號,首次見面,請多關照。近日來自西昌發射場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問一號即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窗口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擇機發射,到時肯定是舉國歡慶!天問一詞來源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探尋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特寫: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作者 尹海明 陳斯浩7月23日12時41分,南海之濱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撕裂長空的轟鳴和數萬民眾的歡呼聲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問天」之旅。「之前看過一部關於火星救援的電影,很夢幻,現在這就要成為現實了。」
-
火星探測器為何是「天問一號」不是「問天一號」?火星車取風火輪乎?
這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而不是「問天一號」這是為何?《天問》一詩。 天問,出自《楚辭天問》,屈原所作。《天問》一文,以「曰」字 開篇,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對天地開闢的追問,也有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對九天構造的追問。全詩170多個問號,天問一號,探索太空,亦可追溯宇宙天地起源,以此為名,也算名副其實!
-
中國開啟火星問天之旅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問天之旅。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有望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天問」問天!火星將迎來中國人的足跡
這樣的發射,在中國已經司空見慣,但是今天,7月23日,在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此次發射卻牽動了國人的心,因為這次它將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遙遠的火星軌道。據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消息,這次發射任務非常成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已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它將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中國來了!陝西動力助力問天
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合力開啟「問天」之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滿福 通訊員 劉璐7月24日22時22分,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的第二天,火星環繞器主載荷之一的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即成功開機,正式開始履行它的「問天」使命!它是13個科學載荷中第一個開機的產品,也是在「奔火」期間唯一長時間開機的科學載荷。該產品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和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兩家單位聯合研製。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千百年後,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000多年前,當古人仰望星空,那片靜謐又神秘的藍就已勾起了對太空的好奇心,屈原曾這樣撰詩「問天」。漫漫歷史長河,人們在仰望與埋首中,積累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踐。
-
「天問一號」今年問天 我們的徵途從火星到星辰大海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系列」將成為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天問一號」是其中第一次任務。這意味著,中國行星探測已經形成整體概念,中國的目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遠行星。啟動儀式還透露,「天問一號」任務中的火星車,即將啟動全球徵名。
-
南航元素助力「天問一號」問天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項目背後,有不少江蘇科研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擔了火星應急信標裝置的研製任務,將搭載「天問一號」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也是國內唯一獨立承擔火星探測器載荷研製任務的高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是項目的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而南航19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
-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長城潤滑油守護航天事業七十年
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徵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所有的問題,只有等到我們「身臨其境」後才能一步步得到解答。萬眾期待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按計劃將在今年內開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
-
「天問一號」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問一號」有話說丨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謝謝我的「守護神」!大家好,我是「天問一號」昨天上午7點我實施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順利完成,目前狀態很好!我要是狀態不對或者迷失了方向他們不僅會迅速傳達給「牧星人」,還會將「牧星人」的指令及時告訴我,讓我的「探火」之旅更順暢!我們的暗號是……(下次再告訴你!)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問天丨點讚新時代系列報導
攝影/ 新華社記者 郭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從屈子問天到「胖五探火」,我們的徵途一直都是浩瀚宇宙
——屈原《天問》01 天問「探火」央視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努力嗎?
&34;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沅湘之地仰望星空,將滿腹憂思化作千古名篇《天問》,闡發了對宇宙萬物的哲思。兩千多年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於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