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會痛苦嗎?

2020-12-05 中國科學技術館

幾年前,我在海邊釣魚,從海浪中捕獲了一條又大又美的條紋鱸。我8歲的女兒和10歲的兒子在不遠處。我拿起魚,大喊道:孩子們,晚餐到手啦!這時,我的女兒Skye大哭起來,求我放了那條魚。

我試圖逗她開心,無果。我向她保證魚真的不會感覺痛,我從小就這麼釣魚,它們只是魚,就像遊泳機器;Skye不相信。我說我現在就給魚腦子上捅一刀來結束它的痛苦,這下Skye害怕地尖叫起來(我真是蠢極了!),懇求我不要殺了小魚。現在,海邊的其他人也被這騷動吸引過來,聚集到這對淚盈盈的小女孩和兇巴巴的大男人周圍。

這個(給我帶來!)創傷性的畫面在上周末又回到了我腦中,當時我正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參加動物意識會議。我還在包裝一本關於心物問題的一本書,所以其實是沒有空參加會議的。但我還是忍不住去了,現在也忍不住要寫下這篇快報。

會議組織者之一,哲學家大衛·查默斯(David Chalmers)為會議開了頭,說許多研究者正在探究非人動物是否具有意識。如果動物有意識,它們就能感受痛苦,這應當對我們很重要,他說。

查默斯提到,2012 年一群知名科學家籤署了所謂的《劍橋意識宣言》(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它聲明大量證據提示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產生意識的神經基礎的生物。非人動物——包括哺乳類和鳥類,以及包括章魚在內的許多其它動物,同樣擁有這些神經基礎。章魚現在可火了,研究顯示他們極其聰明,這讓劍橋宣言都提到了它們。

根據紐約大學會議上的一位演說者,生物學家維多利亞·布雷斯韋特(Victoria Braithwaite)的意見,魚類也應該被包括在內。她說魚類可比我們以為的聰明得多。蝦虎魚生活在海岸邊的潮池中。潮池在退潮時被分割成一個個水池,漲潮時則被潮水淹沒而連通,蝦虎魚會在此時掌握局域地形,使得有捕食者追趕時,它們知道退潮時向哪個臨近的潮池逃跑。布雷斯韋特還說不同物種的魚類之間有令人驚奇的複雜關係,她展示了一部影片:一條憨態可掬的石斑魚與一條大海鱔合作,組隊捕魚。

布雷斯韋特在2010年出版了《魚感受得到痛苦嗎?》(Do Fish Feel Pain?)一書。她向鱒魚等魚類的皮膚下注射了刺激性物質,例如醋和蜂毒來測試它們是否能感受痛苦。以下是她向《洛杉磯時報》( The Los Angeles Times)對實驗的描述:

如果你曾經向開放創口滴醋或者曾經被蜜蜂叮過,你就會知道這種感覺有多痛苦。嗯,魚也覺得這些具有天然刺激性的物質不舒服:它們的鰓鼓動得更快,它們對著缸壁揉搓刺激部位,它們對食物失去興趣,它們的決策也出了問題。

當她給魚用了止痛藥之後,它們的行為回歸了正常,這和人類一模一樣。她的研究引起了麻煩(opens a can of worms,她自己寫道,就像釣魚時打翻了誘餌罐,蟲子撒了一地得一條一條撿回來那麼麻煩。你會繼續問這些蟲子也有福利權嗎?甲殼動物也有嗎?鼻涕蟲也有嗎?如果魚類沒有的話,鳥類為什麼有呢?有沒有生物基礎讓我們劃一條界限呢?

心理學家斯圖爾特·德比希爾(Stuart Derbyshire)在布雷斯韋特之後發言,隨即潑了冷水。他向我們保證他和魚類沒仇,但是他質疑它們對痛苦的感受是否真的能與我們的相類比,畢竟魚類和人類相隔甚遠,大腦差別很大。他讓我們去注意椅子給我們的背部施加的壓力,我們在他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導到這個感覺之前根本沒有注意到它,不是嗎?嗯,魚對痛苦的感受可能也和我們對椅背壓力的感受一樣,不涉及覺知和理解。這意味著它們並不真的感受到痛苦和其它什麼。

德比希爾在問答環節遭到了打擊。當被問道狗是否能感受痛苦時,他說這取決於你說感受痛苦時指的是什麼。如果非要回答這個過分簡化的問題,他會不得不說不能。這下糟了!一位聽眾從大腿上舉起一隻活著的真狗,說有人早先踩到了它的爪子上,並且狗叫了起來。那這隻狗方才感受到了什麼呢?德比希爾嘆了口氣並說他不知道。

我為德比希爾感到遺憾。他看上去挺痛苦的。但布雷斯韋特的回應讓我感到高興。她聲稱,狗,或者魚,是否以與人相同的方式感受痛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會不會痛苦,而她相信它們會。觀眾鼓起了掌。這場對話鋪墊了隨後由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發表的演說。辛格曾在1975年以發表《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書發動了現代動物權利運動。辛格肯定了邊沁(Jeremy Bentham)在兩個世紀前正確闡釋動物權利問題的功績。邊沁曾說:問題不在於動物能否思考,也不在於它們能否說話,而在於它們是否會痛苦。為什麼法律要拒絕保護一個有感覺的生命呢?

辛格承認,判斷一個生物是否有意識很困難。但是作為對德比希爾的更正,辛格說感受痛苦並不需要思考就擁有道德上的重要性。有人問辛格,布雷斯韋特的實驗給魚帶來痛苦,這是否使他不安?辛格說不。這展現了辛格的實用主義,他說因為布雷斯韋特的研究可能有利於出臺法規來為更多魚減少痛苦。

辛格擔心魚兒有一段時間了。早在2010年,他就在《衛報》(The Guardian)上寫道: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商業捕魚使魚類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痛苦。我們需要學會如何人道地捕捉和殺死野生魚類,如果這不可能,那就找到不那麼殘忍、更可持續的替代方案,不再吃魚。

順帶一提,坐在第一排觀看這場辯論的是1974年一篇著名論文《做一隻蝙蝠是什麼感覺》(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的作者託馬斯·內格爾(Thomas Nagel)。

我這輩子都捕魚吃魚,所以聽著布雷斯韋特和辛格沉浸在魚的痛苦中真讓我難受。然而聽德比希爾講話也很難受。他怎麼知道魚不會痛苦?他並不比布雷斯韋特或辛格知道得更多。辛格說我們應該為(魚是否會痛苦的)懷疑而善待魚。我是傾向於同意的。那我是否會停止吃魚或者捕魚呢?大概不會吧,但當我吃魚捕魚時會難受的。

你可能想知道幾年前那條條紋鱸怎樣了。我把它扔回海裡了。我不知道魚會不會感到高興,但我女兒肯定是高興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科學美國人》

關於作者

冰球愛好者兼科學作家約翰·霍根(John Horgan)是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科學寫作中心的主任。每周,他都會用俏皮顛覆的態度評論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他的著作包括《科學的終結》(The End of Science)(艾迪生韋斯利出版社(Addison Wesley1996年出版)和《戰爭的終結》(The End of War)(麥克斯韋尼出版社(McSweeney 2012年出版)。你可以在推特上關注他@Horganism

翻譯:顧金濤

審校:馬曉彤

原文連結: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cross-check/do-fish-suffer/

相關焦點

  • 爭議不斷:魚可以感受到痛苦嗎?
    很多人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我們也常常認為魚沒有記憶,沒有感情,不會感到痛苦。而事實上,魚和人類一樣,有同樣的神經和引起感覺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的實驗表明,魚確實可以感覺到痛苦。科學界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非常激烈。2016年,科學期刊發表了澳大利亞神經科學家布萊恩·基(Brian Key)的論文《為什麼魚感覺不到疼痛》。
  • 魚會感覺疼痛嗎?
    網易探索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 魚會感覺到痛嗎魚類真的沒有痛覺嗎?要證明這個問題很難。首先,魚類不像小狗那樣可愛有趣,因此不能像小狗那樣從人們那裡得到很多的同情。其次,魚類不能像小狗那樣叫,因此也就不能告訴人們它們是否感覺到疼痛。第三,如果魚類能感覺到痛,那麼是疼痛還是反射?比如一條魚咬鉤,它的反應是因為疼痛還是因為反射呢?魚在熱水裡煮時會不會覺得痛?有人認為魚的大腦比較簡單,所以不能感覺疼痛,有人認為疼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魚也會有。
  • 吃魚,考慮過魚的感受嗎?
    潮池在退潮時被分割成一個個水池,漲潮時則被潮水淹沒而連通,蝦虎魚會在此時掌握局域地形,使得有捕食者追趕時,它們知道退潮時向哪個臨近的潮池逃跑。布雷斯韋特還說不同物種的魚類之間有令人驚奇的複雜關係,她展示了一部影片:一條憨態可掬的石斑魚與一條大海鱔合作,組隊捕魚。布雷斯韋特在2010年出版了《魚感受得到痛苦嗎?》(Do Fish Feel Pain?)一書。
  • 日本獨創的「活魚切片」,魚會感到痛嗎?日本人:它們沒痛覺的
    日本獨創的「活魚切片」,魚會感到痛嗎?日本人:它們沒痛覺的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日本人對吃的熱愛到了痴迷的地步,並開創了很多新奇的吃法,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日本獨創的「活魚切片」,魚會感到痛嗎?日本人:它們沒痛覺的,因為臨近海洋的緣故,導致日本人都特別愛吃海鮮,這些海鮮的吃法各有不同,但是為了保證魚肉鮮嫩的口感,在將其捕捉上岸後,一般都會儘快的處理掉,以此保證肉質的鮮美,而日本獨創的「活魚切片」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們將捕撈上來的魚放在案板上切割。
  • 研究顯示:魚不會同人類溝通 但能感受到痛苦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外媒稱,動物科學家和專家積累的證據顯示,魚不會同人類溝通,也不會做出賣萌或示好的面部表情,但和其他動物一樣,會感到痛苦。據埃菲社7月7日報導,多名專家參加了由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加泰隆尼亞生物學協會,以及水產養殖和魚類保護機構一起組辦的會議,並作出了上述解釋。
  • 你在分手以後會痛苦嗎?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人不會痛苦只是不甘心
    分手很多人必須經歷過的,也許是因為你對他不好,或者是因為一些瑣事然後離開,或者是一些大事這類的,但是分手這個東西,也是感情中正常的情感,你沒有機會可以改變它,也沒有機會去逆了他你也只能順著他,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再分手以後你會痛苦嗎
  • 貓吃魚會不會卡刺?看看貓吃魚的方法就明白了,就沒有吃不下的魚
    在喉嚨裡不上不下的真的是十分的痛苦。小時候被魚刺卡住媽媽就會讓喝一大口的醋或者滿口生咽,可以說無論哪一種方法都十分的難受了。那不僅就有人問了,人吃魚會被卡住,那麼貓咪吃魚會不會也與同樣的情況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的,魚作為貓咪食物鏈的一環,對於它們來說可是家常便飯的事(也不排除傻貓,小編家的貓就不吃魚),卡住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那麼這些細小的魚刺,貓咪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 做海外試管嬰兒的過程會很痛苦嗎?
    那麼做海外試管嬰兒會很痛苦嗎?來看看試管專家對這個問題的解答。試管專家表示海外試管嬰兒採用的是無痛取卵手術,專家會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和以往對藥物的反應敏感度,以此來確定麻醉劑的用量,並由專門的麻醉師進行麻醉。基本過幾秒鐘後,患者就會陷入睡眠狀態,專家會隨機在之後的15-20分鐘內完成取卵手術,做試管的準媽媽們基本不會感到任何疼痛感。
  •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那麼可能有人腦中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的魚都是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死,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那魚會自然老死嗎,還是說他們會有永恆的生命。,就算人類不捕殺他們,大家也都知道大自然的生存規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海洋這個大環境裡更是如此,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小的魚終歸是會被那些強大的魚吃掉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 人在「死亡」那一刻,會感受到痛苦嗎?答案讓人頭皮發麻
    我們總會有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舍,也有人害怕死亡,覺得這是一件痛苦而且恐怖的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還不可能一直活下去。那麼人在死亡的那一刻會感受到痛苦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頭皮發麻。
  • 你知道魚也會被淹死嗎?
    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這樣的畫面不管是在魚缸裡還是在海裡我們都能見到。魚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裡自然呼吸是基礎功能,但是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魚兒浮到水面上來把嘴巴露出水面一張一合呼吸,這時候就說明它們快要缺氧了,需要氧氣來支持生命活動。提一個大膽的假說,如果這時候我們把魚摁進水裡,那麼魚會被我們淹死嗎?答案是可以的。
  • 因車禍而當場死亡的人會感受到痛苦嗎?今天算長見識了
    那麼,那些當場死亡的人,會感受到痛苦嗎?事實上,這個問題,不會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有些人說自己親身經過,發生車禍的那一刻瞬間失去了意識,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痛苦,醒來之後就已經在醫院了,反而是後來清醒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痛;還有的人說,即便是沒有意識到的突發性死亡,人們也不可能會毫無感覺,只是,這種痛苦比較短暫。
  • 圓形的魚缸,真的會傷害魚嗎?
    你用圓形的魚缸養過魚嗎?我說的是圓形的玻璃魚缸,而非圓形的陶瓷金魚盆。我猜,即使你自己沒有用圓缸養過,也一定見過別人用那種透明的圓形玻璃小魚缸養過魚。那麼,在我們養觀賞魚的時候,到底是用方缸好呢,還是用圓缸好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譁仔很久,直到這次去上海參加完寵物水族國際會展以後,答案才完整地跳了出來。有人說,觀賞魚不喜歡圓形透明魚缸,因為它會損害魚的視力,讓觀賞魚感到焦躁不安,從而誘發一些魚病。
  • 人瀕臨死亡時會感到痛苦嗎?科學家揭秘的真相,讓人難以置信
    文/行走天涯 人瀕臨死亡時會感到痛苦嗎?科學家揭秘的真相,讓人難以置信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但是即便如此,每個人還是都非常的畏懼死亡,無論是年輕的鮮活的生命,還是生命已經走到了終點的老人,肯定都不想突然的離開這個世界。
  • 魚會感冒嗎?怎樣才知道魚感冒了?魚感冒會死嗎?
    普通病如果防治不當,也會給觀賞魚養殖帶來重大損失,如浮頭、中暑等普通病也可導致魚大批死亡,即便是魚體表損傷,若治療不當,傷口可被病原微生物侵入,從而感染其他傳染性魚病,因此,在飼養過程中,也應嚴加防範,儘量減少損失,下面列舉了幾個比較簡單常見的疾病。
  • 魚會睡覺嗎?了解更好垂釣
    魚會睡覺嗎??是的,魚是睜著眼睡覺的!!!魚也會睡覺。因為,魚沒有眼瞼,所以不能閉上眼睛。這樣看上去好象它從不睡覺似的。
  • 魚會睡覺嗎?真相可能令你大吃一驚
    如果你問人需要睡覺嗎?可能會被當白痴看但如果你問魚需要睡覺嗎?
  • 試管嬰兒過程痛苦嗎
    剛接觸試管嬰兒的夫婦中,很多準媽媽就會擔心做試管嬰兒的過程會很痛苦。而且現在網上有很多言論說,做試管嬰兒會非常的痛,這讓很多女性不由得感到緊張和害怕。那麼做試管嬰兒的過程會痛苦嗎?其實在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不適,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
  • 盤點:會被水淹死的魚,缺水也能活4年,這還是魚嗎?
    ,你覺得鯰魚這能力很厲害嗎?但下面要介紹的魚就比它厲害多了,它就是被稱作蛇頭魚或是黑魚的烏鯉,這種魚不只是長得像蛇,性格也跟蛇一樣兇猛,胃口還大得誇張,最有意思的是,當一個池塘能被它捕食的魚吃完後,它會直接用"爬行"的方式移動到另一個水域中。
  • 澳洲男沙灘散步踩黃貂魚,被巨大倒鉤刺傷中毒,鮮血淋漓痛苦至極
    據《每日郵報》10月6日報導,澳洲昆士蘭州一名男子在海灘散步,不慎踩到一條被沙子覆蓋的黃貂魚,受了重傷鮮血淋漓,痛苦至極。這名男子名叫利亞姆·理查茲。上周,他在沙灘散步時被這條黃貂魚嚇了一跳。它翹起尾巴,將一根大毒刺刺進了利亞姆的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