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東京」濱海城市設計

2021-02-26 孚思廳

  Kohn Pederson Fox 事務所和 Leslie E. Robertson 聯合公司共同策劃了東京灣的一座新城市。「未來東京」想像的是一座可以在2045年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在那個時候,海平面上升、地殼運動頻繁,以及颱風的威脅使大家開始關注海灣地區低海拔的區域。設計提供了一種發展策略,增強了海灣地區對於這些自然災害的預防能力,其中有一座具有可行性的一公裡高的公交導向的居住塔樓。

  「未來東京」提供了一個跨越整個海灣地區的基礎設施網絡,成為了東京灣海岸線的緩衝地帶。這些小島聚落被用作高密度發展的基礎,其中居住了50萬希望逃離海岸危險並減少通勤時間的居民。
  充水的基礎設施環線讓該區域可以共享包括淡水水庫、公共海灘和港口以及城市農場在內的資源。海灣的海水可以種植水藻生成快速清潔而高效的能源。
  一座1英裡高的塔樓在工程上具有很大的挑戰,其中一個可以抽水並為居民分發淡水資源。立面上增加的表面積說明了這一問題。水資源在這座建築中進行採集、處理以及儲存,並利用重力進行分配。另一項挑戰是解決1英裡天空塔中55000名居民的交通問題。設計利用了磁懸浮技術。電梯運輸系統採用了 ThyssenKrupp 公司的 MULTI 無纜繩電梯,可以在垂直和水平向自由地移動。

  隨著近年城市化帶來的全球人口集中,大多數人都聚集在了水體的旁邊。「未來東京」項目參與了海邊超大城市的轉型,讓其能對環境具有更好的預應力。」未來東京「延續了歷史上對東京灣的興趣,並利用了曾經未被使用過的資源,結合新陳代謝理論創造了一片人造的土地而且利用了先進的技術。這些基礎部分與高密度垂直發展的專業相結合,發展出了新的城市超級建築類型。

相關焦點

  • 森林城市獲「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 五度入選「SCAHSA·颯颯獎...
    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的森林城市憑藉出色的城市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發展,用環保理念貫穿城市規劃、開發建設和城市運營,榮獲「2020年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SCAHSA·颯颯獎)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  這是森林城市連續五年獲頒該國際獎項。2019年,森林城市憑藉綠色環保建築及智慧城市建設榮獲「全球綠色智慧城市獎」。
  • 從濱海城市到海濱城市,變化的不僅是海,還有我們的心情
    從濱海城市到海濱城市,變化的不僅是海,還有我們的心情。轉眼到了八月,即將進入畢業季的我們終於等到了全宿舍的畢業旅行。從一開始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南京大排檔到重慶火鍋成都的大熊貓,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在的海濱城市,大連。
  • 讓城市生活更智能 新能源讓濱海新區充滿綠色能量
    4月23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籤署《打造國際領先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區助力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繪就智慧能源支撐智能城市發展新的藍圖。在濱海新區不遠的未來,綠色、智慧能源將讓城市生活更智能、更清潔、更美好。
  • 全球第一灣區落戶中國,覆蓋11個城市,未來6年超越東京灣區
    世界八大灣區通常指的是美國洛杉磯比弗利、紐約長島、東京東京灣、雪梨雙水灣、香港淺水灣、紐西蘭霍克灣、馬來西亞Burau灣以及布裡斯班Noosa灣。一般我們所理解的東京灣區,指的是東京23區。面積很小,只有620平方公裡,人口900萬左右,GDP8000億美金。
  • 天津生態城如何破解濱海鹽鹼區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瓶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業內此前普遍認為,在濱海鹽鹼區域建設海綿城市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生物滯留設施等常規海綿設施不適宜建設,雨水收集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城市綠化層面的鹽鹼區原土綠化技術一直是世界難題……而這正是天津生態城建設海綿城市面臨的現實挑戰。
  • 天津市濱海新區
    天津市濱海新區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一、立足戰略定位,打造北方樞紐,營商環境建設凸顯新優勢  濱海新區設立五個開發區引領區域經濟發展:濱海新區  三、堅持問題導向,塑造「四個濱海」,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環境,建設「效率濱海」
  • 心中的未來城市 究竟是個什麼樣(組圖)
    據了解,這座未來城市的長度大約為 900米,寬度是500米,其水上部分的結構有60米高,而水下結構則有120米深,這有助於保持海上之城在水中的整體穩定。  按照建築師的設想,這個海上之城未來將是一座施行聯合國標準管理的國際化城市,這裡的居民將來自世界各地。它是為那些探索和研究海洋的研究人員、學者和學生所設計的。
  • 雙強起筆合著,溫州下一個未來都會即將到來……
    ,不一樣的營造之路,這一次攜手共進,共同開啟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回到對生活本身的尊重,共同站在極具未來的土地上——溫州·龍灣·濱海新城,以強強聯袂鉅著,以更為非凡的作品,致敬未來,煥新城市。一場大氣磅礴的城市蛻變故事將在溫州濱海新城上演。 在這裡,濱海新城核心區將打造為「創智水城,未來都心」——一個面向未來的智慧服務核芯,作為浙江南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全國百強產業園區(信息來源:《浙江日報》濱海新城:定義溫州「東海時代」),成為溫州未來產業價值高地。
  • 城市案例|東京鐵道高架下的奇妙空間
    雖然人們總是抱怨,在全球化影響下,世界各地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相似,但即使資本和技術實現了統一化和標準化,不同城市固有的本土文化和慣習仍然對空間實踐產生著獨特的影響。新宿站「解體圖」在日本的城市中,公共運輸網絡——特別是鐵道——就是這樣一種在地化的特色。
  • 科技創新島、優質生活圈…這場頭腦風暴打開惠東濱海發展新思路
    三年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規劃師姜洪慶在談及惠東濱海的發展潛力時曾如是表示。  聚焦宏觀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位於「大灣區之角」的惠東濱海區域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得到凸顯。擁有218公裡的海岸線,50處沙灘,在這條「黃金海岸」帶上,坐擁十裡銀灘、巽寮灣、雙月灣、海龜灣等奇觀美景,濱海旅遊、清潔能源和創新科技產業綠色產業集聚。
  • 中山將打造濱海親子公園、城市客廳…
    據了解,目前翠亨新區已經把防洪(潮)建設標準提升為按100年一遇設計,並計劃投入58.7億元,打造一項融合景觀設計的濱河整治水利工程。 翠亨新區濱河整治水利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海堤加固工程、河湧整治工程、水(船)閘及泵站工程、濱水景觀工程等,其中外圍海堤線長約22.95千米,內部河堤總長約33.68千米,新建6座水閘、2座船閘,1座泵站。
  • 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對于越住越小的家,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說:「日本的地價很高,越接近城市的中心,能夠保有的就只有極為狹小的土地了。」 面對越來越貴的房價,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在空間小的城市中,創造出寬敞的居住感覺?而日本東京,或許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終極答案的模型。
  • 東京奧運會或將被取消,東京將成首座被取消2次的城市
    東京奧運會或將被取消,東京將成首座被取消2次的城市! 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迪克-龐德對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前景感到悲觀,他透露國際奧委會目前也無法保證東京奧運會能在今年正常舉行。
  • 東京不堪重負,恐成首個人口崩盤城市,日本政府:離開就給300萬
    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較其他國家來說不算很高,但是其首都東京卻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東京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 先天條件不足,後天條件來補,在世界發展進程中,日本成功實現了屬於自己的大國崛起。
  • 紹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紹興濱海新區發展規劃的通知
    按照紹興濱海城市副中心定位,對標上海臨港、張江,高標準編制江濱片區城市發展規劃,加快建設高品質未來社區,提升東城商貿業態。到2025年,將紹興濱海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市首位度的商業中心。二、提升科技服務積極對接紹興科創大走廊,全面建設鏡湖科技城、智慧芯城、濱海科技城、上海大學研究院。
  • 山東省資訊|中國最長海底隧道城市,是中國北方最年輕的濱海城市...
    山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中國最長海底隧道城市,是中國北方最年輕的濱海城市,魅力何在?青島,是中國北方最年輕的濱海城市。它山東的位置可謂超過了省會濟南,經濟發展、地理位置、城市面貌等等都佔了先機。連我這個生活在濟南的人,都對青島頗有幾分好感。一年之中,也會因各種原因去青島幾次。這裡的「青」,便是青島。尤記得第一次,從青島火車站坐隧道公交車到黃島,一路站到了目的地,再加上錯過了當日去靈山島的航船,內心很是崩潰。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說這青島膠州灣隧道。
  • 遊憩規劃|基於城市設計的城市遊憩空間整合
    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人,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城市設計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不同之處主要是城市設計對於主體的作用和意義。但可以確定的是,城市設計主要關注城市的三維物質空間,其目的是促進規劃控制有效實施,以提高城市空間的藝術水平、環境質量與生活質量,它不是階段性設計工作,而應貫穿於城市規劃的各個階段,是城市規劃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遊憩規劃師需要掌握的專項技能。城市設計有定量和定性的標準。定量標準基本上是規劃控制系統中的控制指標,定性標準是使用者對城市空間在心理感知方面的描述。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到「濱海效益」的轉型,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不難理解,京津冀的未來,不只是交通、產業的合作和協同發展,還包括文化上的充分交流、互動以及彼此認同,也包括教育、醫療等社會層面的積極互動和資源共享。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鬱鴻勝在分析長三角城市群時指出,城市群合作分三個階段:布局合作階段、要素合作階段和制度合作階段。
  • 走進仙遊楓亭 見證蔡襄故裡濱海宜居新城的崛起
    ,城市因文化的傳承而美麗,文化因城市的發展而璀璨。同時,該公園還創新設計了有關楓亭名勝古蹟、風土人情、歷史名人、未來展望四根石立柱,精湛的石刻技術和創新的畫面設計,幾乎囊括楓亭古往今來全貌。據了解,蔡襄文化公園今年年底即可完工,屆時將全面呈現在市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