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獲「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 五度入選「SCAHSA·颯颯獎...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的森林城市憑藉出色的城市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發展,用環保理念貫穿城市規劃、開發建設和城市運營,榮獲「2020年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SCAHSA·颯颯獎)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

  這是森林城市連續五年獲頒該國際獎項。2019年,森林城市憑藉綠色環保建築及智慧城市建設榮獲「全球綠色智慧城市獎」。2018年,森林城市榮獲「全球產城融合範例獎」,其工業化建築系統IBS基地於2017年榮獲「全球綠色建築產業化示範園區獎」,而2016年所獲獎項為「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

  圖說:森林城市 - 2020 年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SCAHSA颯颯獎)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

  2020年9月,森林城市借生態博物館一期展廳落成開放之際向公眾公開了《森林城市生態發展行動綱領》。自2014年項目開發初期開始到面向未來,森林城市明確提出了階段性生態城市發展建設、運營管理的目標。遵循這一綱領,森林城市將以綠色生態發展作為城市基礎建設底板,以高科技產業為城市經濟發展賦能,成為產城一體、多元文化融合的綠色活力之城。

  圖說:森林城市實景

  碧桂園海外及特區事業部副總經理王繼贏博士出席並代表領獎,她表示:「森林城市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注重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平衡發展,分階段落實綠色生態發展規劃。其中,濱海生態保護是最為重視的環節之一。今年落成的生態博物館一期展廳,正是向公眾展示了森林城市在綠色城市建設及濱海生態保護方面的成果。」

相關焦點

  • 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獲「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10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廣東省共有4個項目入圍獲獎,其中由格力地產承建的廣東省珠海市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名列前茅,當選「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據了解,「中國人居環境獎」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00年設立的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高榮譽獎項,分為「綜合獎」和「範例獎」兩類,目的是為了表彰在城鄉建設與管理,城市人居環境改造與建設,環保、生態、大氣、水質、綠化、交通等多方面,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工作環境、有突出貢獻的項目。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此次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這一獎項,是對格力地產生態建築理念的極大肯定。
  • 2020亞洲都市景觀獎揭曉,碧桂園森林城市再度獲獎
    在此次評選中,碧桂園森林城市的「水循環系統和海綿城市概念應用」在一眾項目中脫穎而出,再度摘取亞洲都市景觀獎評審獎,彰顯了國際社會對森林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探索的高度肯定。據悉,組委會首次線上公布獲獎名單。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主任是澤優表示,2020年參選案例水準很高,充分體現了在提升社區空間及鄰裡環境時「以人為中心,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發展理念。
  • 三線城市拿了「杜拜獎」:還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
    綿陽自西漢置涪縣始,歷來為郡縣、州府治所,為四川省和成渝經濟區西北部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唯一的「科技城」。當然這座城市身上的榮譽可不止這些,綿陽市還是中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市、首批「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有全國文明城市、杜拜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 城環方精雲院士獲美國生態學會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
    2019年度「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the Whittaker Distinguished Ecologist Award)獲得者名單。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研究中心方精雲院士因「在推動生態學發展、服務國家和國際政策制定以及建立生態學共同體方面的傑出貢獻」獲此殊榮(https://www.esa.org/esa/ecological-society-of-america-announces-2019-award-recipients/)。
  • 16個案例入選!浙江公布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
    按照類型,這些案例可劃分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4個、廢棄礦山修復3個、節約集約用地2個、藍色海灣整治2個、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1個、生態「坡地村鎮」建設1個、「森林浙江」建設1個、地質環境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1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1個。從入圍地區看,典型案例中,來自杭州市、寧波市、湖州市、嘉興市的各2個,浙江其餘市各1個。
  • 守護「山海寶庫」,深圳大鵬勇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鋒
    近日,剛剛獲授評「中國天然氧吧」的大鵬新區首次亮相中國——東協博覽會,展位上那一片亮眼的「大鵬藍」,引來國內外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讚嘆:「在深圳這樣的經濟高度發達、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裡,有這樣一座山海相融、生態優良與人文歷史兼備的半島,真的是沒想到。」▲大鵬是深圳的「山海寶庫」。
  • 新聞| goa大象設計摘得ICONIC AWARDS最高榮譽並獲德國國家設計獎...
    標誌性建築設計獎(ICONIC AWARDS: Innovative Architecture)由德國設計委員會創辦,是全球最受矚目的設計和建築獎項之一,旨在通過一項獨立的建築及設計賽事表彰跨學科互動的傑出範例,共設置建築、室內、產品、傳達及概念五大參賽類別,授予具有前瞻力、能不斷為建築行業帶來靈感的作品和設計師;德國國家設計獎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天津市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十三五」成效和「十四五」規劃有關情況。
  • 著眼七大要點 加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
    原標題:著眼七大要點 加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 【「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建言】 「十四五」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應以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中國的目標為指引,做長長板、補足短板、以點帶面,全面開展目標設定、措施部署工作。具體來看,需開展或加強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 省生態環境廳提名三個項目獲科學技術獎
    近日,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布,我省278項提名項目(自然科學類84項,技術發明類18項,科技進步類176項)獲獎,其中,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提名的三個項目全部獲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水中汙染物定向轉化與梯級能源回收技術與機制」獲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東北農業大學的「寒區村鎮凹凸棒土/好氧顆粒汙泥/浮萍藻類塘淨水技術體系研究」獲自然科學類二等獎,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寒冷地區河流水質綜合保障技術及應用」獲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尤為可喜的是,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時隔十年之後再次獲得省科技進步類二等獎。
  • 《三體》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至此,《三體》三部曲各個語種的譯作已累計19次獲得國際科幻文學獎項提名、獲獎或入選國際知名媒體/書店評選出的年度好書。國際科幻文學獎項提名/獲獎情況Ÿ   2017年5月,《三體》德文版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 成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發揮人工溼地作用
    2000多年過去了,在李冰治水的這塊土地上,工業文明逐漸取代了農業文明,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帶來了城市溼地的迅速萎縮,以及由汙染造成的窘境。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陸丹紅認為,溼地具有獨特的淨化水質、提高空氣品質、保護動植物生長多樣性的特點,對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人工溼地,已經成為生態環境工作的當務之急。
  • 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11位學者入選(附簡歷)
    國家環境基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汙染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土壤汙染控制與修復技術工程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土壤汙染生物修復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榮譽獎勵
  •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南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南京水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陳求穩,男,2004年獲得荷蘭Delft理工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水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期致力於重大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基礎科學問題探索和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發現徑流過程變化影響關鍵生源要素循環和魚類生境質量的新規律及內在機制,提出了徑流過程多維調控和區域汙染負荷削減策略,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發表期刊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16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4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
  • 我市155個項目(人選)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全市共有155個項目(人選)獲獎,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劉佔傑總經理榮獲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另外10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6項成果獲技術發明獎、132項成果獲科技進步獎、5人獲國際合作獎。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實現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雙引領。
  • 國家級質量獎!泰州入選的是……
    國家級質量獎!泰州入選的是…… 2021-01-11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國十大城市最低
    11月25日,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進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謀劃情況。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合作處處長劉遷就成都市建設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經驗做法回答媒體提問。
  • 「走」和「留」,都是生態責任的堅守——記荊州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
    長江雲報導 2018年5月16日,「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北站媒體團來到長江沿線城市荊州,探訪長江流域生態建設成果。重拳治理,生態汙染源一律「請走」荊州境內擁有483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和 651公裡優質岸線,是南北大通道「節點」、兩湖平原「中心」。 過去,「萬裡長江,險在荊江。」荊江兩岸,年年防汛。自從三峽大壩修起以後,荊江防洪壓力大大減輕,再加上共抓大保護,生態好轉。迄今,荊州全市共拆除336處非法碼頭,恢復岸線55公裡。
  • 承德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與知識競賽活動獲獎名單
    日前,由市創森辦、市教育局和承德日報社聯合開展,承德日報社具體承辦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活動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知識競賽活動,均已圓滿結束。現將獲獎名單和獎項公布如下:承德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獲獎名單(社會組)一等獎《制度建設是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