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廣東省共有4個項目入圍獲獎,其中由格力地產承建的廣東省珠海市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名列前茅,當選「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據了解,「中國人居環境獎」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00年設立的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高榮譽獎項,分為「綜合獎」和「範例獎」兩類,目的是為了表彰在城鄉建設與管理,城市人居環境改造與建設,環保、生態、大氣、水質、綠化、交通等多方面,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工作環境、有突出貢獻的項目。
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此次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這一獎項,是對格力地產生態建築理念的極大肯定。
從想法萌生到科學觀測,從沙灘修復到對外開放,香爐灣沙灘修復的整個過程都建立在尊重科學、順應自然的基礎上。這一項目的成功,為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範本。
一次騎行的聯想
香爐灣沙灘位於珠海香爐灣畔,長約1.5公裡,是格力地產於2016年完成的海洋修復項目。
2014年10月,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駟騎行經過香爐灣,見灣內有沙積聚,進而聯想到當時格力地產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項目基坑開挖近幾十萬立方沙子需要處置,「人工修復香爐灣沙灘」這一想法由此誕生。經過多方努力,在珠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格力地產主動承擔起了香爐灣沙灘修復工程。
香爐灣沙灘填沙工程
據數據顯示,如果按正常估算,修復一個規模相當的沙灘,每公裡需要花費6000萬到1億元人民幣不等。格力地產創新思維,將珠海口岸開挖所產生的粗砂作為香爐灣沙灘修復的沙源,使得長達1.5公裡的香爐灣沙灘僅花費2000多萬元即完成吹填。
兩年紮實的科學觀測
為了香爐灣沙灘的修復,格力地產聯同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開展了近兩年的科學觀測,並結合自然現狀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數字建模,模擬海灘演變過程,研究恢復沙灘可行性。最終決定借鑑巴塞隆納人工沙灘建設經驗,形成了沙灘修複方案。
2015年7月,香爐灣沙灘修復工程正式動工,經過4個月不間斷施工,香爐灣沙灘修復工程於2016年元旦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珠海又一新的景點。2016年10月,香爐灣沙灘景觀工程完成,完善了其綠化及服務設施。
香爐灣沙灘景觀工程
香爐灣沙灘重新喚起了珠海人「親海、近海」的記憶。據統計,自2016年元旦對外開放以來,香爐灣沙灘平均每月接待市民和遊客達20萬人次,春節期間日接待遊客更達14.4萬人次。
2016年元旦,香爐灣沙灘開放首日,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
香爐灣沙灘設置了慢行棧道,為市民休閒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多重日漸凸顯的生態效應
香爐灣沙灘修復完成後,不僅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到此休閒娛樂,更讓多年未見、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的白鷺回歸。「白鷺群飛」的再現,可以說是大自然對香爐灣沙灘生態修復成效有信服力的評價。
白鷺重回香爐灣
除了生態修復,香爐灣沙灘還起到了重要的生態保護作用。香爐灣沙灘修復完成後,珠海市經歷了多次颱風襲擊。特別是2017年8月底,珠海在一周之內遭受了兩次颱風正面侵襲。強颱風 「天鴿」、「卡帕」接踵而至,加上天文大潮,珠海幾近陷入癱瘓,首當其衝的香爐灣沙灘面臨巨大考驗。
8月28日,颱風漸遠,市民們欣喜地發現,香爐灣沙灘不僅幾乎未受損壞,反而更顯潔淨、明媚。
颱風過後,沙灘為這座城市帶來慰藉
據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雷剛教授介紹,此次香爐灣沙灘能經受住多重考驗,正是得益於前期充分的調研:「在設計時,沙灘可能面臨的所有變化量都考慮了進去,其中包括了颱風等極端天氣下沙子的流失量。」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情侶路海灘修復工程「天鴿」(14級)颱風後監測評估(初步分析)》報告顯示:「香爐灣海灘地形地貌穩定,岸線變化小,砂量流失小,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自我恢復能力。」
不僅如此,香爐灣沙灘修復完成後,將原防波堤式的硬性防護轉為軟性防護,有效地保護了該段情侶路:雙颱風之後,香爐灣沙灘段情侶路幾乎未受損壞。
香爐灣沙灘讓人們從「隔海」到「親海」
天災後,這一片「浪漫」仍能被留住,是得益於「尊重科學、順應自然」——這也是格力地產在多個在建項目中所堅持的基本理念。格力地產將會繼承和發揚「生態優先」的理念,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和城市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