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雲報導 2018年5月16日,「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北站媒體團來到長江沿線城市荊州,探訪長江流域生態建設成果。
重拳治理,生態汙染源一律「請走」
荊州境內擁有483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和 651公裡優質岸線,是南北大通道「節點」、兩湖平原「中心」。 過去,「萬裡長江,險在荊江。」荊江兩岸,年年防汛。自從三峽大壩修起以後,荊江防洪壓力大大減輕,再加上共抓大保護,生態好轉。迄今,荊州全市共拆除336處非法碼頭,恢復岸線55公裡。同時,483公裡荊江基本消滅非法採砂現象,全市所有工業企業和園區排汙口均實現達標排放。
沙市港口碼頭整治專班工作人員範芃在非法碼頭治理現場接受記者採訪 殷竟成 攝
沙市港口碼頭整治專班工作人員範芃介紹說,以前沙市」百年商鋪「,碼頭成立的很早但規模都不大,且非常密集。現在在上下遊港區設立深水港,均為大型的集約化的碼頭。把港口做到了大型化、規範化、集約化,小碼頭就按照中心城區要求拆除,附近的居民房屋也將會拆除,未來舊碼頭原址會建設成為開放型公園,還綠於民,讓市民有好的休閒環境。
資料圖:非法碼頭拆除前照片
資料圖:非法碼頭拆除中照片
在水質治理方面,沿江1公裡範圍內43家重化工及造紙企業,4家關停,39家明確整改期限和措施;禁養區189家規模養殖場、618家專業戶實現關停轉遷;10個省級工業園區11個汙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運行;3個城市汙水處理廠和22個鄉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即將完工。
移走人類對自然幹預 恢復森林湖泊
荊州年均新增造林面積6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提高到29%;拆除洪湖、長湖圍網24.2萬畝,所有漁民均上岸安置;退漁還湖、退田還湖、退垸還湖,全市恢復湖泊22個,新增湖泊面積23.58平方公裡。
「留住」瀕危物種 讓它們在長江邊「安家」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北部,長江中遊北岸。南依九曲迴腸的荊江河段,北靠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總面積約4000公頃,20世紀90年代初這裡建立了麋鹿和豚類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地處天鵝洲轄區西南部和北部長江故道水域。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情況簡介會上,發言人王成做主要工作簡介 殷竟成 攝
天鵝洲是世界鯨類遷地保護唯一成功範例,不僅接受外地江豚輸入,同時也輸出江豚。據了解,近兩年,天鵝洲保護區先後從江西鄱陽湖引進8頭江豚,以改善種群基因,並精心挑選4頭江豚遷往監利縣何王廟江豚保護區,2頭到安徽安慶西江保護區,還成功救治了武漢天興洲汊灣和監利江段6頭受傷江豚。2016年5月22日,江天鵝洲白鱀豚保護區首例網箱豢養江豚繁育成功。
親近人類的「嬌嬌」 殷竟成 攝
石首市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丁澤良照例給網箱裡的江豚餵食,網箱裡有3條江豚,2大1小,一家三口,夫妻分別叫「天天」「鵝鵝」,女兒叫「嬌嬌」 。
1991年,經省政府批准,石首在長江與長江天鵝洲故道成立2000畝的麋鹿自然保護區,1993年、1994年分兩批從北京麋鹿苑引進麋鹿64頭。2007年,隨著麋鹿種群擴大,省政府決定擴大麋鹿保護區至15000畝。在隨後的10年裡,保護區內的麋鹿繁衍生息,種群不斷擴大,總數已達1400多頭,而保護區1.5萬畝的面積只能養活約500頭麋鹿。
麋鹿自然保護區裡,跟人類親密接觸的麋鹿「團圓」 殷竟成 攝
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暴發特大洪水,地處長江故道的保護區變成水鄉澤國,剛出生一星期的「嬌嬌」被逃難的母親遺棄,負責保護工作的李鵬飛收養了她。
嬌嬌成了大家共同的「女兒」,幾乎與人形影不離。聽到李鵬飛的腳步聲,嬌嬌就樂悠悠地跑過來。李鵬飛每天要給嬌嬌餵奶十多次,並模擬母鹿為小鹿舔肛的習性親自為嬌嬌擦洗肛門。有時候,李鵬飛要去保護區深處巡邏,李鵬飛走哪嬌嬌跟哪,任何驅趕都趕不走她。「每次我拿著望遠鏡觀察遠處的野生鹿群,嬌嬌就『膽怯』地看著自己的同類,不敢上前。」李鵬飛稱。
嬌嬌一周歲的時候,李鵬飛忍著淚水目送她融入曠野上的鹿群。最初幾個月裡,當他前去探望時,嬌嬌還能走出鹿群跑到他身邊,但現在他已無法準確地認出嬌嬌來,她與其它野鹿全無二致。
李鵬飛與嬌嬌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武漢電視臺以嬌嬌為主角拍攝了一部兒童電視劇《回家》,並在義大利的一次國際比賽中獲「最佳演員獎」和「世界和平獎」。
只有堅持生態優先,才能實現綠色發展。讓不利於生態環境健康的因素「走」,讓自然界的萬千生靈「留」,這是荊州長江生態建設的路線,也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基礎。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的荊州,為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實例典範。
相關閱讀
2018年,農業部、湖北省和荊州市及石首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長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區實施全面禁捕的意見》,明確規定:石首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年禁漁。
荊州「零容忍」推進環境保護,2017年,全市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專項執法行動十餘次,運用《環境保護法》及四個配套辦法共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174起,處罰金額945萬元,清理整頓規範環保違法違規企業1360個,關閉落後產能「十五小」企業71家、汙染嚴重「十小」企業和非法作坊116家。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殷竟成 陳安然 責任編輯 張智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