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型全色環境光傳感器, 可提升智慧型手機和物聯網設備的拍照性能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 發布了一款創新的全色環境光傳感器(ALS)。這款型號為VD6281的新傳感器能夠讓智慧型手機拍出更美的照片,在屏幕上呈現視覺上更加準確的數據。通過同時輸出場景色溫、紫外線(UVA)輻射強度和光頻信息,VD6281能幫助相機校正白平衡並增強色彩呈現效果,為相機設置適合的曝光時間,避免閃爍偽影發生,消除照片和視頻上的帶狀現象,尤其是在採用LED等現代光源的場景中,該作用格外顯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811.htm

  意法半導體影像產品部門總經理Eric Aussedat表示:「VD6281是基於我們廣博的相機系統知識開發出的一款非常先進的多光譜環境光傳感器,我們的環境光和閃爍傳感器開發規劃可完善ST市場領先的FlightSense™飛行時間(ToF)產品組合。隨著單個手機內高質量、高解析度相機數量越來越多,我們致力於提供先進的智慧型手機相機白平衡校正輔助和閃爍偽影消除解決方案。配備VD6281的手機已於2018年發布,後續還將有多款配備VD6281的手機上市。」

  VD6281的外形小巧,尺寸為1.83 x 1.0 x 0.55mm,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多光譜環境光傳感器,可集成在高屏幕比例非常寶貴的槽口空間的窄邊框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手錶內。該傳感器採用高性能直接沉積過濾材料構建6個獨立的顏色通道:紅、綠、藍、近紅外、UVA和透明,在120度廣角範圍內實現卓越的色彩感應能力和尖端的CCT(相關色溫)預測能力,即使在低對比度場景、低光或特殊的人造光等惡劣光照條件下,也能輔助白平衡算法進行準確的運算。

  VD6281現已投產上市,可從意法半導體銷售渠道購買。

  技術說明:

  意法半導體研製了創新的光電二極體結構和一個獲得專利的模擬輸出器件,以提高靈敏度並降低系統噪聲,同時保持較小的晶片面積。 VD6281的靈敏度是市場上其它顏色傳感器的5倍,可以與配套晶片或閃光燈LED一起集成在玻璃蓋板後面、光學模塊內部或者通孔安裝在不透明手機後蓋上,支持最佳工業設計。憑藉其出色的靈敏度和噪聲控制性能,已實現UVA、RGB和IR同步感應。提取的UVA信息可以幫助相機系統確定用戶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並在人造光或自然光場景內輔助圖像顯色。VD6281可以檢測低至1mLux的光照度,工作時間小於8ms(1個120fps視頻幀),在ALS模式下功耗小於1mW。

  VD6281還嵌入了閃爍檢測引擎專利技術,可檢測人造光的瞬間變化。該傳感器可以檢測50Hz至2kHz的光頻,包括LED發射產生的PWM方波信號,精度高於3%。在檢測環境光的同時,VD6281還可以輸出模擬和數字格式的閃爍信息,配合算法和主處理器,它能夠獨特地檢測場景中的多個光頻諧波,即使在同時存在多個傳統光源(包括鎢絲燈、滷素等、霓虹燈、螢光燈和LED)的場景中,拍攝的照片或視頻也不會出現「帶狀現象」 。

  意法半導體的VD6281模塊簡單易上手(6個引腳),基於I2C接口,並附帶兼容Android平臺的完整軟體驅動程序,使集成變得快速、簡單。該模塊封裝可過回流焊,無鉛且符合RoHS標準。


相關焦點

  • 智慧型手機環境光/近接傳感器設計難點解析
    智慧型手機中,LCD面板背光的耗電約佔設備總耗電量的40%,因此,如果能讓背光亮度隨著環境光亮度而發生改變將帶來很多好處。在相對較暗的環境中,可透過降低顯示器亮度節省電力,同時還能緩解用戶的視覺疲勞,改善用戶的體驗。
  • 艾邁斯半導體推出光學傳感器,用於測量智慧型手機 OLED 屏後環境光
    此功能迎合如今的行業設計趨勢,通過消除前置邊框來最大化智慧型手機的顯示區域,而前置邊框通常是環境光/接近傳感器所在的位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1/396489.htm  艾邁斯半導體通過開發這種「OLED 屏後」環境光/接近傳感器,使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能夠實現最高的顯示區域與機身尺寸比例,同時保留關鍵的觸控螢幕禁用和自動顯示亮度/色彩調節功能,這就需要 RGB/紅外光傳感器。
  • 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應用開發中的挑戰分析和應對措施
    但是如何實現物聯網的這一承諾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0917.htm  在物聯網的世界裡,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是搭建用戶與其周邊眾多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機器人和無人機)之間的橋梁。然而,僅僅憑藉設備的傳感和連接根本不足以實現物聯網的遠大目標。
  • 大紅大紫的ToF傳感器,能成為物聯網傳感器的新寵嗎?
    3D識別的新寵兒, 物聯網應用潛力巨大 無論是哪一家手機廠商,最新的幾款智慧型手機配備的攝像頭數量至少有2個,可謂是在攝像頭數量上下足了功夫,這似乎也是廠商近些年能夠在手機上能做的為數不多的創意了,很多用戶認為多攝像頭僅僅是廠家用於提升拍照性能
  • 飛行時間(ToF)傳感器將成為高端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置
    該公司表示,ToF技術將解決目前困擾手機拍照的弱光對焦問題。 英飛凌傳感器高級副總裁Philipp von Schierstaedt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將通過ToF圖像傳感器向3D成像和傳感領域發展,高端智慧型手機採用ToF技術大勢所趨!
  • 物聯網的關鍵!你真的了解傳感器?
    按照應用市場,物聯網產業可劃分為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環保、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特種裝備、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Yole Developpement 數據顯示,傳感器中佔比最大的是消費類應用,其規模達到 59 億美元,佔傳感器產品市場的 45%,到 2019 年預計將超過 1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 11.2%。
  • 十大流行的物聯網傳感器
    傳感器無處不在。 它們存在於我們的家庭和工作場所、購物中心和醫院;它們嵌入在智慧型手機中,是物聯網(IoT)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傳感器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 物聯網核心是傳感器,靈魂是數據
    傳感器部署作為物聯網基礎設施,多年前就有國家提出萬億傳感器革命,旨在推動社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中每年使用1萬億個傳感器,並預計在2030年後將100萬億傳感器嵌入到各種場所。  數以「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各個角落,城市建築、橋梁,智能終端、電錶和工業機器等,傳感器把人、機器、數據給連接起來,讓一切可以被量化,工廠可實時監控機器的運轉狀態、改善生產線運轉,提升效率、釋放潛能。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應用於5G、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石墨烯、碳納米管、MXene等新型材料開發更輕、更薄、更具柔性、更低成本的新型天線。與石墨烯、碳納米管一樣,MXene也是近年來備受學界廣泛關注的一種新材料。MXene是材料科學中的一類二維無機化合物。
  • 物聯網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由哪些傳感器組成?
    物聯網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由哪些傳感器組成? doodle 發表於 2016-05-13 02:30:00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對物聯網的發展十分關鍵,而物聯網應用的多樣化對傳感器的需求也更加豐富。本文將盤點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常用的傳感器。
  • 新型光傳感器:可印刷、可區分顏色、可用於可見光通信
    背景相機、光屏障、運動傳感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採用了已經在許多應用中發現的光傳感器。未來,這些傳感器也將在電信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它們可以利用光線實現數據傳輸。在安全、速度和可訪問性方面,這項技術相對於傳統的傳輸過程,例如無線區域網(WLAN)或者藍牙來說,具有許多優勢。
  • 新型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醫療的應用有哪些?
    一、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監控管理  藉助RFID技術,開始廣泛應用在醫療機構物資管理的可視化技術,可以實現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生產、配送、防偽、追溯,避免公共醫療安全問題,且實現藥品追蹤與設備追蹤,可從科研、生產、流動到使用過程的全方位實時監控,有效提升醫療質量並降低管理成本。
  •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一、IoT傳感器的一些常見類型 1、溫度傳感器 這些設備測量從物體或周圍區域產生的熱量。它們可用於空調,冰箱和用於環境控制的類似設備中。它們還用於製造過程,農業和健康行業。 從製造業到農業,溫度傳感器幾乎可用於每種物聯網環境。在製造中,傳感器用於監視機器的溫度。在農業中,這些可用於監測土壤,水和植物的溫度。
  • 物聯網之智能穿戴設計
    在當前市場淨空不足的情況下,設計師唯有打破現有的技術瓶頸,上升到新的空間去尋找更大的舞臺,提前布局才能趕上時代的列車,在物聯網時代享受人才紅利。說到物聯網設計,智能穿戴是其中一大熱點。自2013年,Google 發布了Google Glass 以後,引爆了整個可穿戴市場。智能穿戴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的關鍵入口,是連接人和物的鑰匙。
  • 物聯網應用和傳感器至今聯繫有多深
    (一)幾種常見的物聯網傳感器 1.溫度傳感器 這些裝置測量物體或周圍區域產生的熱量。它們可用於空調、冰箱和類似的環境控制設備。它們也被用於製造業、農業和健康工業。 從製造業到農業,溫度傳感器幾乎可以應用於各種物聯網環境。在製造業中,傳感器被用來監測機器的溫度。在農業中,這些可以用來監測土壤、水和植物的溫度。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採用 MXene 材料開發出了可應用於5G的新型天線。這些天線非常薄,可以噴塗到物體表面,其性能與當今市場上大多數行動裝置中的銅質天線相差無幾,但厚度和重量遠遠小於銅質天線。
  • 受咖啡漬啟發的新型廉價印刷電子墨水,物聯網傳感器和電池可使用
    電子墨水可以在過程中使用酒精混合物來更經濟地製造傳感器和電子設備。文:伊莉莎白·蒙塔爾巴諾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油墨系列,該系列克服了「咖啡環效應」,可以方便地廉價製造下一代電子產品,例如傳感器,光檢測器,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 中國傳感器行業發展現狀,光電傳感器行業發展趨勢
    光電傳感器按其可接收光線波長可分為:X線傳感器、紫外光傳感器、可見光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   1、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傳感器是構築物聯網的感知層的重要感知設備之一,是物聯網獲取信息和實現物體控制的首要環節,其性能對物聯網起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因此,物聯網相關政策對傳感器應用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極光:2020年中國拍照手機發展趨勢分析
    奠定了智慧型手機拍照時代正式進入了多攝時代。多攝時代帶來的好處就是,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僅局限於廣角主攝鏡頭與超廣角輔助鏡頭的拍攝方式,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TOF鏡頭、微距鏡頭、黑白單色鏡頭等等,都成為了智慧型手機鏡頭矩陣當中的一員,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拍照方式可選。也正是在這一年,各大手機品牌形成了手機影像技術的發展共識,那就是多攝像頭矩陣實現全焦段覆蓋、多功能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