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新聞傳播篇:中國新聞界十件大事

2020-12-05 輿情頻道

  2014年被稱為「媒體融合元年」,黨中央8月18日通過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掀起了全國新聞媒體新一輪的深刻變革。回顧2014,以下10個關鍵數據,或許有助於帶領大家重溫我國新聞界那些激蕩人心的事件。

  元年

  中國迎來「媒體融合」發展元年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要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整合。這標誌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對於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宣傳文化領域改革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全國各地新聞單位紛紛展開了從指導思想到具體操作的多層次討論,新媒體業界人士也在內容、傳播、營銷、服務方面做出多種嘗試,網際網路思維成為推進媒體融合的核心思想,中國步入「媒體融合」時代。

  149件

  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機制改革

  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機制2014年啟動一項重大改革:增設審核環節。來自全國新聞單位、教研機構和中國記協的32位審核委員會委員,按照《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對全部參評作品和參評者進行全方位審核。提交本屆審核委員會的「兩獎」參評作品共計711件,參評中國新聞獎的656件作品中,301件存在明顯瑕疵,共有149件存在原則性、事實性差錯以及有兩處以上文字、標點、語法、邏輯錯誤的作品被審核委員會建議撤銷參評資格。此外,2014年「兩獎」評選還增加了受理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和參評者,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等全國11家新聞教研機構可獨立推薦參評作品。

  128起

  媒體掀起反腐風暴

  在全國深入反腐的大背景下,媒體界也掀起反腐風暴。2014年,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中央單位接連四次通報新聞傳播業界的系列腐敗案例,包括中央電視臺、21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媒體員工在內的涉案人士受到處理。2014年3月27日起,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中國記協、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九部門聯合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活動開展僅一個月,全國即受理新聞報刊領域舉報案件400餘件,查處違規報刊216家,全國報刊被緩驗216種、停辦76種,記者站被緩驗193個、註銷49個,註銷新聞記者證14455個。與此同時,「掃黃打非·秋風2014」專項行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全年共有128起「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案件被查處。

  28家

  部校共建新聞學院

  繼2014年4月光明日報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共建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首開中央媒體和高校共建先河後,人民日報與清華大學、新華社與北京大學等紛紛啟動共建新聞學院工作。除資金資源支持,雙方還將開展媒體人士和學校教師的互派交流、教學實踐課程、學術科研課題等合作。2013年底至2014年底,中宣部、教育部已確定24個省區市委宣傳部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與高校共建新聞學院,湖北、山東、四川、浙江等省制定了共建工作5年規劃,江蘇面向國際化傳播需要與南京大學共同確立高端人才培養方向。部校共建通過資源融合培養新聞人才,不僅有助於促進新聞學子業務能力提升,也將有力推動當代新聞人才正確新聞觀的形成。

  131名

  新聞戰線「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

  2014年8月起,由中宣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活動在全國新聞戰線展開。10月中旬,由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新聞單位和中國產業報協會推選的131名優秀記者,在北京參加了演講比賽選拔賽,通過他們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好故事,講述了新聞記者以導向為靈魂、以真實為生命、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擔當。12月下旬,30位優秀選手在全國十省市展開巡講,向社會展示了當代新聞工作者奮發有為、銳意進取的風貌,引發了新聞界對職業操守和職業精神的思考與討論。

  12·15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大型主題採訪

  為推動新聞戰線進一步深化拓展「走轉改」活動,對內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12月15日起,全國新聞戰線開展了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行進中國·精彩故事」,並以此作為2014年年終報導的重點內容。這是繼2011年8月全國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活動以來,「走轉改」的又一次深入推進。在這次主題採訪活動中,各新聞單位負責同志親自帶隊下基層採訪,採編骨幹、青年記者紛紛到基層聯繫點掛職鍛鍊、蹲點調研、駐點採訪,一批生動鮮活的新聞報導見諸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媒體。

  25萬

  2014新版記者證換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7月15日全面啟動了2014版新聞記者證換發工作,全國共有25萬記者領到全新設計的第五版記者證。根據《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規定,記者證每五年統一換發一次。在此前的2013年底至2014年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開展新聞採編人員崗位培訓的通知》,首次對全國新聞從業人員開展了集中培訓考核,被稱作是新聞界的「國考」。通過考核者才有資格領取2014新版記者證,這對提高新聞採編隊伍素質、淨化行業風氣、促進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個

  新聞道德委員會擴大試點

  2014年,新聞道德委員會第二批試點範圍擴大至北京、黑龍江、內蒙古等13個省市以及中國產業報協會,加上此前河北、上海、浙江、山東、湖北5個省市已成為2013年首批試點,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範圍擴大至19個。先後兩批試點的新聞道德委員會通過重點查處通報一批典型案件,對當地新聞媒體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並在制度建設、社會監督、理論教育、風險預警、調查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成為加強我國新聞隊伍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也開闢了複雜輿論環境下妥善處理新聞界突出問題的有效途徑。

  15年

  《新聞晚報》休刊

  2014年1月1日,《新聞晚報》正式休刊,成為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後首張休刊的報紙。《新聞晚報》於1999年創刊於上海,為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報紙,2011年時日均發行量達70萬份。十餘年來,《新聞晚報》歷經數次改版,以「主流力量、進步中國」為宗旨,全面構築「上海人的新聞主幹道」,追求厚重的新聞價值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共發行了15年。在新技術、新渠道、新媒體的衝擊下,中國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廣告效益不斷下滑,「報紙消亡論」已經不再是「狼來了」的傳言。2014一年內還有《競報》《天天新報》《房地產時報》《雜文報》等宣布停刊,「停刊潮」的出現,意味著積極推進報業調整改革、整合資源、避免內容同質化已經迫在眉睫。

  233億

  上海文廣集團撤銷事業單位建制

  2014年3月31日,原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的事業單位建制撤銷,改制設立國有獨資的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東方傳媒以國有股權劃轉方式與上海文廣集團實施整合。5月29日,此前大股東為文廣系統不同公司主體的百事通和東方明珠宣布停牌。11月24日,百視通以新增股份換股方式吸收合併東方明珠,重組完成後的上市公司總資產約233億元,將成為文廣集團統一的產業平臺和資本平臺,形成包括「內容、平臺與渠道、服務」在內的網際網路媒體生態系統和產業布局。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1-01-07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暨2019年出版百種科技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促進科學發展和學術交流」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這一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超重量級」文件,激揚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豪情壯志。深圳何為?今天本報推出「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盤點,響亮作答。這一年,深圳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殷殷重託,緊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交出了一張改革發展的亮眼答卷,展現了深圳經濟特區的忠誠擔當。
  • 國家版權局發布「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日前,國家版權局在官網發布了「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涵蓋政策推行、執法檢查、版權產業、劍網行動等多領域。  四、中國核心版權產業迅猛發展  2017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體設計、動漫遊戲等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電影票房突破559億元,《戰狼2》以56.8億元獨佔鰲頭;遊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億元,同比增長23.1%。
  • 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出爐!
    歲末年初,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評選出了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展示了城市的勇毅和擔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敲響前進的鼓點……這一件件大事,只是這一年眾多事件中的代表,記錄下了城市前行的步伐。
  • 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選事件簡介
    由市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商丘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九天安防杯」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評選活動日前由評委會初選出20個候選事件,即日起在媒體公布,歡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投票。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文產辦(市委1號樓1815房間)。
  •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公布:「黑洞圖片」事件入選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版權局微信公眾號2月11日消息,國家版權局評選出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現予發布。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1月6日,記者從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獲悉,研究會於今日發布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分別是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發布《「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信息化線上高級別會議聯合聲明》、《國際稅收評論》專題介紹中國稅務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舉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應對經濟數位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藍圖文件、稅收徵管論壇大會(FTA)提出稅務管理數位化轉型願景
  • 年終盤點:2017年中國十件經濟大事 哪些改變了你我生活?
    新年伊始,一句「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拉開了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序幕。歲末將至,再度翻開2017年的日曆,哪些中國經濟的大事件值得深深回味,哪些事件又將在被歷史銘記?值此年末,FX168特別盤點2017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回望今朝,期許未來。
  • 2014年清遠市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
    「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在報告的附件中,對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進行了具體說明。首期項目建設年限為2014年至2018年,投資額度48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48億元,珍稀動植物種源基地已動工建設,預計春節前可投入使用。2015年計劃投資5億元。
  • 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
    原標題: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中國十大出版人物和中國版協30本好書揭曉   1月19日,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總結出版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經驗,再啟新時代新徵程。
  • 盤點2014年中國水汙染危機事件
    2014年是中國水汙染危機爆發的一年,4月份在甘肅蘭州和湖北武漢接連出現了兩起重大水汙染事件,然後是多起重金屬水汙染事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 【盤點】2018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8年即將接近尾聲,今年是中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這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隔7年正式訪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於任內首次訪日,中國叫車軟體進軍日本市場,旅日遊客增加推動手機支付在日本鋪開……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今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盤點2014中國外交之最:最強推銷員 最牛朋友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4年中國外交打了一場漂亮仗。領導人出訪是我國對外交往總體布局的重要體現。從年初習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奧會到1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出訪17次,足跡遍布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40多個國家。到2014年底,中國已對外結成70多對戰略夥伴或合作夥伴關係,基本涵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接下來,為您盤點2014年中國外交之最。
  • 盤點2012年發生在中國電信業的十件大事
    【PConline資訊】盤點姊妹篇,相比偏重技術事件的第一彈,這次的續集是完全站在我國電信市場立場所作的平白總結,很多大事你可能都略有耳聞。6、中電信加入iPhone俱樂部 加速3G市場變革  2012年3月,中國電信正式銷售iPhone 4S,成為中國第二家引入iPhone的電信運營商,中電信在中高端市場佔有率由此突飛猛進。12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高調上市iPhone5,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移動在3G新增市場的困難。
  • 【盤點】2016年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出爐,你知道開州發生了什麼嗎?
    近日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聯合重慶地理地圖書店,甄選出十件重慶地理大事,作為2016年的一個縮影,並製成這幅
  • 盤點2014年10大假新聞典型案例
    馬航事件作為一次沒有事發「現場」的「特殊」災難事件,因其與中國的強相關性而被中國媒體重點關注,但面對不確定的新聞事實、跨國跨文化的陌生環境、國際國內新聞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國媒體的短板凸顯,所交出的答卷很難令人滿意。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下)
    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繼續盤點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  下接: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上)  第五名: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穆海東等留美博士創建於2002年5月,主要從事生物晶片體外診斷產品(包括抗原、抗體、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申請專利110餘項,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