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17年中國十件經濟大事 哪些改變了你我生活?

2021-01-11 FX168財經網

新年伊始,一句「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拉開了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序幕。

歲末將至,再度翻開2017年的日曆,哪些中國經濟的大事件值得深深回味,哪些事件又將在被歷史銘記?

值此年末,FX168特別盤點2017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回望今朝,期許未來。

1

雄安新區定位「千年大計」

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包含河北省雄縣、容城縣、安新縣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這是繼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後又一國家級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將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的布局和調整、優化京津冀空間結構中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建設雄安新區,中國將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

2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5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吸引了2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到訪。

「一帶一路」倡議是面向未來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模式,是中國經濟外交的重要成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來,逐漸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在許多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並贏得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認可,已成為引領全球化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

3

人民幣中間價引入逆周期因子

5月末

中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匯率工作組宣布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適度對衝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

2015年「811」匯改後,央行讓渡了人民幣中間價的主導權,而逆周期因子讓央行又重新獲得了定價主導權,人民幣空頭迅速後撤,人民幣匯率迎來一波小幅升值。不過,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匯率走向清潔浮動也是大勢所趨,現在所有穩定匯率的措施都是臨時性的,更多地是在給大家適應匯率波動爭取時間。

4

中央首提對地方債實行終身問責

7月

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提出對地方債實行終身問責並倒查責任。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年內出臺多項措施「圍剿」違規融資擔保,打擊PPP變相舉債等行為。

無論是禁止地方政府違規擔保,還是嚴控PPP,這些措施都是旨在實現地方財政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負債率高意味著國家治理成本超出公眾當期承受力,並把風險向後代過度轉移,在中國這樣一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超過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國家尤其如此。

5

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10月18日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變化反映的是由較低層級供需矛盾向中高層級供需矛盾的轉變,從「數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優質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轉變。在滿足基本物質文化「硬」需求的基礎上,人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和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6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設立

11月8日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並召開首次會議。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覆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今年更是採取多項措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金穩委的名稱中既有「穩定」又有「發展」,在加強金融監管的過程中,「穩定」和「發展」不可偏廢。穩定是底線,發展是目標。

7

中國放開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

11月10日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宣布,中國決定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限制將放寬到51%,三年後,投資比例將不受限制。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中國金融業將進入深度開放時期,而各個行業開放路線圖和時間表的明確也向外資機構釋放了十分積極的信號。短期內可能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但長期來看,金融業開放符合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也將助推金融業的轉型。

8

大資管新政出臺

11月17日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管局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標誌著對橫跨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的大資管業務正式吹響統一監管的集結號。

縱觀整個文件的框架思路,主要圍繞推動大資管行業回歸「代客理財」本源,打破剛性兌付,避免資管業務淪為變相的信貸業務,減少影子銀行風險。資管業務將迎來穿透式監管,雖然短期可能造成市場波動加劇、業務規模增速下降,但長期將有利於資管行業的健康發展。

9

國資劃撥社保「落地」

11月18日

國務院《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正式亮相。方案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範圍,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把屬於全民的國有資產收益注入社保基金中,符合社會保障既要公平也要可持續的要義。同時,國資劃轉社保,有利於實現國有股權多元化,推動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10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6.8%

12月20日

北京發布的2018年《經濟藍皮書》估計,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6.8%左右,增速比上年小幅回升,中國經濟延續回穩向好態勢,國民經濟呈現運行平穩、結構優化、動能轉換、質量效益提升的態勢。

對於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藍皮書認為,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良好支撐基礎和許多有利條件,居民收入將穩步增長,消費者預期穩定,消費新業態高速發展,消費質量不斷提升。

並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8年中國GDP增長率為6.7%,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不會發生「硬著陸」。

除舊迎新,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祝願世界和平,國家昌盛,屏幕前的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接下來2018又是一個好年。

願在這個好年裡,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1-01-07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版權局發布「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日前,國家版權局在官網發布了「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涵蓋政策推行、執法檢查、版權產業、劍網行動等多領域。  四、中國核心版權產業迅猛發展  2017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體設計、動漫遊戲等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電影票房突破559億元,《戰狼2》以56.8億元獨佔鰲頭;遊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億元,同比增長23.1%。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2019年,全國各族人民喜慶新中國70華誕,深圳迎來建市40周年。這一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超重量級」文件,激揚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豪情壯志。深圳何為?今天本報推出「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盤點,響亮作答。
  • 年終盤點:2017十大明星鋰電企業
    2017年,鋰電行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但真正有影響力的或許就那十件事,詳情請看《【年終盤點】2017年鋰電行業十大事件》。在形形色色的話題,熱度高企的或許就這十個話題《年度盤點:2017年鋰電應用十大熱點話題》。
  •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公布:「黑洞圖片」事件入選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版權局微信公眾號2月11日消息,國家版權局評選出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現予發布。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1月6日,記者從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獲悉,研究會於今日發布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分別是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發布《「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信息化線上高級別會議聯合聲明》、《國際稅收評論》專題介紹中國稅務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舉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應對經濟數位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藍圖文件、稅收徵管論壇大會(FTA)提出稅務管理數位化轉型願景
  • 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出爐!
    歲末年初,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評選出了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展示了城市的勇毅和擔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敲響前進的鼓點……這一件件大事,只是這一年眾多事件中的代表,記錄下了城市前行的步伐。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你說過哪些?
    北京語言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發布「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十九大」、「新時代」、「共享」、「雄安新區」等年度熱詞上榜。  據悉,「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結合人工後期處理提取、篩選而獲得。語料來源包括國內15家報紙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底的全部文本。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暨2019年出版百種科技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促進科學發展和學術交流」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 戰忽局年終盤點:2019中國智造TOP10
    文/周郎局座帶領戰忽局給大家送上兩個專題的年終盤點,昨天先「上線」的是「2019年國際風雲年終盤點TOP10」,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中國智造年終盤點TOP10」。如果說2019年國際風雲變幻,那麼2019年中國人民可是真精神,值得盤點的亮點多多,重中選重,我們還是來一個TOP10榜單。
  • 2017年終工作總結開頭和結尾結束語要怎麼寫好合適(範文)
    2017年終於要結束了,2017年終工作總結的報告也要寫好了,很多朋友都還不知道怎麼開頭和怎麼結尾,這裡小編來教教大家吧。  2017年終工作總結開頭  1、在過去的20**年,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鍛鍊,取得了一定成績。「回首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是什麼哪裡看? 百度答案2020搜索帳單入口一覽
    【我的搜索年終盤點】近日,一則「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消息引網上關注。據悉,百度2020沸點個人搜索年終盤點(又名答案2020)正式發布。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據悉,與冷冰冰的大數據不同,答案2020完全基於網民自己的搜索數據:每一次搜索的背後都承載著一份好奇,網友既是在看帳單,也是在喚醒2020年的搜索記憶。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年終總結:2012年英國熱門大事件
    這一年,英國發生了太多大事與小事,2012,到底英國有哪些大事件值得我們駐足觀看呢?又到了中英網年終總結的時候啦!轉眼間,又是一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慶祝新年!這一年,英國發生了太多大事與小事,2012,到底英國有哪些大事件值得我們駐足觀看呢?又到了中英網年終總結的時候啦!
  • 難忘的2020年即將過去,你想改變你的生活嗎?
    疫情在全球蔓延  這個難忘的2020年,你過得怎麼樣?月30日——12月30日,推出「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  ▲天津市衛健委主任王建國(左)做客2019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  另外  你還有一次向  天津各委辦局長提問的機會
  • IT圈年終大盤點 2020年有哪些大事件刷屏了?
    IT科技一直在更新迭代,時刻都在為我們的生活製造著驚喜與改變,眼下,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而2021年正在來臨的路上,回顧今年的科技領域,更是有不少突破性事件一次又一次刷了屏,比如5G建設進入新階段、Wi-Fi聯盟公布了Wi-Fi
  • 年終盤點丨2020十大中國黑科技
    2020年的開始,冬天並非寒冷,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團凝結在心底幽靈一般沉重的壓抑,眾志成城的感動像春天的種子,冒芽、展葉、開花、碩果纍纍,是復工復產的堅強信心鋪築中國經濟的風景這邊獨好。2020年即將過去,歷史會銘記它,人民不會忘懷它。
  • 【盤點】2018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8年即將接近尾聲,今年是中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這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隔7年正式訪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於任內首次訪日,中國叫車軟體進軍日本市場,旅日遊客增加推動手機支付在日本鋪開……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今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選事件簡介
    由市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商丘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九天安防杯」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評選活動日前由評委會初選出20個候選事件,即日起在媒體公布,歡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投票。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文產辦(市委1號樓1815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