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權局發布「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日前,國家版權局在官網發布了「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涵蓋政策推行、執法檢查、版權產業、劍網行動等多領域。

  一、新時代版權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確立了新時代包括版權在內的智慧財產權工作的總基調,版權工作形勢持續向好。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11月,十九屆中央深改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一系列宏觀政策相繼出臺為我國版權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建設版權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提供了保障。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著作權法執法檢查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著作權法執法檢查,由王晨等副委員長親自帶隊前往北京、上海、福建、廣東、青海等5省市開展檢查,同時委託天津、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等10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著作權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這是著作權法自1991年實施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執法檢查,此舉對於增強全社會著作權意識、提升版權保護水平、促進版權產業發展和推進著作權法修訂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國家版權局推進網絡音樂版權秩序持續好轉

  自2015年重點整治網絡音樂版權秩序以來,針對搶奪獨家版權、哄抬版權授權費用等不利於音樂作品廣泛傳播和網絡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現象,2017年9月,國家版權局約談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及境內外音樂公司,要求對網絡音樂作品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引導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絡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絡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各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積極響應,相互授權,網絡音樂版權秩序持續好轉。

  四、中國核心版權產業迅猛發展

  2017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體設計、動漫遊戲等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電影票房突破559億元,《戰狼2》以56.8億元獨佔鰲頭;遊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億元,同比增長23.1%。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版權產業佔我國GDP的比重已達7.33%,其中核心版權產業佔比GDP已達4.58%,其佔全部版權產業的比重已達62%,年均增長速度為13.4%。核心版權產業的迅猛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五、「劍網行動」彰顯保護網絡版權的突出作用

  2017年,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開展了第13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7」專項行動。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會同網信、工信、公安等部門共檢查網站6.3萬個,關閉侵權盜版網站2554個,刪除侵權盜版連結71萬條,收繳侵權盜版製品276萬件,立案調查網絡侵權盜版案件543件,會同公安部門查辦刑事案件57件、涉案金額1.07億元,並向社會公開發布20件網絡侵權盜版典型案件。「劍網行動」連續開展13年以來,大規模侵權盜版現象得到遏制,網絡版權環境持續好轉,日益彰顯保護網絡版權的突出作用。

  六、全國設立11家智慧財產權法庭

  2017年,最高法院批准在南京、蘇州、武漢、成都、濟南、福州、青島、合肥、杭州、寧波、深圳11個市設立了跨區域管轄的智慧財產權專門法庭,促進智慧財產權案件裁判的標準、尺度統一和質量提升。11家智慧財產權法庭的掛牌成立,使我國形成了由北京、上海、廣州3家智慧財產權法院和11家智慧財產權法庭構成的「3+11」智慧財產權專門審判機構。這對於進一步健全司法保護體系,加大包括版權在內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七、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成立

  新聞作品是新聞媒體的核心資源,新聞作品版權保護得到各界高度重視。2017年4月26日,在國家版權局主辦的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搜索等10家中央新聞單位發起成立「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並發布了《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宣言》。除10家聯盟發起單位之外,全國還有122家報紙、期刊、電臺、電視臺發布了《關於加強新聞作品版權保護的聲明》,旗幟鮮明地表達了維護版權的堅定立場。隨後,全國省級黨報集團版權保護聯盟、中國財經媒體版權保護聯盟等相繼成立,傳統媒體抱團維護新聞作品版權。

  八、軟體正版化推動軟體產業發展

  2017年,推進使用正版軟體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加強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和督促檢查,推進使用正版軟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各級黨政機關共採購作業系統、辦公和殺毒軟體127.7萬套,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共採購作業系統、辦公和殺毒軟體245.11萬套,全國累計推進37667家企業實現軟體正版化。部際聯席會議共督查單位389家、檢查計算機26989臺。黨政機關和大中型企業帶頭使用正版軟體,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了軟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軟體著作權登記量大幅增長,2017年軟體著作權登記量達到74.54萬件,同比增長83%;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達到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

  九、司法審判對版權保護的作用不斷加大

  2017年,人民法院通過案件審理有效解決各類版權糾紛,司法審判對版權保護的作用不斷加大。如騰訊公司訴暴風公司《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盜播案中,法院認定暴風公司構成侵權,判決其賠償騰訊公司單集超100萬元、6集總額606萬元,創下北京地區單期綜藝節目賠償數額歷史新高;網易訴YY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一審判決中,法院明確直播電子遊戲構成對電子遊戲著作權侵權,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00萬元,創下目前網路遊戲侵權最高賠償額。隨著賠償數額的不斷提升,版權司法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

  十、人工智慧創作帶來版權新問題

  2017年是人工智慧元年,人工智慧在新聞採寫、文學創作等領域大顯身手。5月,被稱為人類歷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慧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人工智慧創作物的大量出現以及可預見的快速增長,引發了人們關於人工智慧創作物的可版權性及權利歸屬等問題的熱烈探討,成為2017年版權理論界的熱點話題。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公布:「黑洞圖片」事件入選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版權局微信公眾號2月11日消息,國家版權局評選出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現予發布。
  •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0年中國航空學會十件大事 2021-01-07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2019年,全國各族人民喜慶新中國70華誕,深圳迎來建市40周年。這一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超重量級」文件,激揚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豪情壯志。深圳何為?今天本報推出「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盤點,響亮作答。
  • 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出爐!
    歲末年初,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評選出了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展示了城市的勇毅和擔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敲響前進的鼓點……這一件件大事,只是這一年眾多事件中的代表,記錄下了城市前行的步伐。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暨2019年出版百種科技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促進科學發展和學術交流」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 年終盤點:2017年中國十件經濟大事 哪些改變了你我生活?
    新年伊始,一句「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拉開了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序幕。歲末將至,再度翻開2017年的日曆,哪些中國經濟的大事件值得深深回味,哪些事件又將在被歷史銘記?值此年末,FX168特別盤點2017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回望今朝,期許未來。
  • 盜版席捲春節檔,網上1元叫賣高清資源,國家版權局回應
    據國家版權局官方微博消息,近日來,經過多部門和權利人的聯合行動,春節檔院線電影的盜版傳播已得到一定遏制,對嚴重的侵權盜版分子將移交公安部門採取刑事手段予以嚴厲打擊。國家版權局官方微博截圖春節檔電影上映後,網上出現了大量的高清盜版資源,標價1元、2元、5元不等。電影《流浪地球》製片方就曾表示,春節期間一直忙於打擊盜版。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1月6日,記者從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獲悉,研究會於今日發布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分別是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發布《「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信息化線上高級別會議聯合聲明》、《國際稅收評論》專題介紹中國稅務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舉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應對經濟數位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藍圖文件、稅收徵管論壇大會(FTA)提出稅務管理數位化轉型願景
  • 《古劍奇譚》獲中國版權金獎 《三體》同期獲獎
    據國家版權局近日發布的通知顯示,由北京網元聖唐推出的《古劍奇譚》榮獲「2020年中國版權金獎」,與《古劍奇譚》同時獲獎的有《三體》三部曲小說、電影《攀登者》等。關於中國版權金獎中國版權金獎由國家版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選事件簡介
    由市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商丘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九天安防杯」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評選活動日前由評委會初選出20個候選事件,即日起在媒體公布,歡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投票。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文產辦(市委1號樓1815房間)。
  • 西安版權 |由「視覺中國事件」所看到的版權保護難題
    5 月 11 日,視覺中國發布公告,宣布「整改已達到預期目標」,網站已經於 5 月 12 日零點恢復網站上線運營,「開始向客戶全面提供服務」。至此由一張黑洞照片所引發的視覺中國圖片版權爭議似乎終於塵埃落定。
  •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事件輿情研究
    隨後,視覺中國利用圖片版權進行「碰瓷式」維權在網絡上遭到「起底」,迅速引爆輿情。視覺中國兩次發表致歉聲明,4月12日,視覺中國宣布關閉其網站。天津市網信辦連夜約談視覺中國,責令整改;國家版權局也公開對此事進行表態。監管部門介入令輿情回緩,輿論開始轉向深層次的討論和反思,目前相關輿情仍未平息。
  • 國家版權局支持用郭敬明賠償成立「反剽竊基金」
    一中院決定依據生效判決在《中國青年報》上刊登公告,公告費14000元由郭敬明支付。2020年12月31日,郭敬明在時隔十五年後的道歉中表示,「將把《夢裡花落知多少》這本小說出版後獲得的線上線下所有的版稅以及全部收益匯總計算清楚之後,全部賠償給莊羽女士」。
  • 2017年,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十件大事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動態和政策,其中包括監管部門整治金融亂象、國家金融發展穩定委員會成立、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比例限制等等。
  • 視覺中國攤上大事了,因黑洞照片版權遭圍攻!
    對方表示如果是商業使用性質需要申請,具體的性質判斷需要銷售根據發布內容查看。對於圖片的版權歸屬問題,客服表示,該圖片版權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是代理著作權。自媒體使用需要購買,價格在幾百到幾千不等。具體來看,自媒體使用不論是新聞傳播(如公眾號)還是商業用途,都需要購買付費,新聞傳播800,商業用途需要申請,價格在3000以上。
  • 黑洞照片、《哪吒》起飛,2019年版權領域大事件在此
    2019年4月,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年我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達7423億元,同比增長16.6%;整體用戶付費規模接近3686億元,同比增長15.8%。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我國版權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產業界的持續創新。
  • 民警薩其樂獲國家版權局表彰
    11月17日上午,民警薩其樂再次翻閱國家版權局的獎勵文件,接連翻了好幾遍,思索幾秒之後,他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被全國範圍內通報獎勵,是因為薩其樂在負責偵辦一起侵權盜版案件時工作成績突出,獲得國家版權局2019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第二批)先進個人稱號。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版權局出手:十一期間上映國產片網絡服務商禁止用戶上傳
    對於國慶期間上映的國產大片,國家版權局已經出售,盡最大程度封堵盜版提前流出的可能。國家版權局官方給出的公告顯示,將《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一點就到家》列入第六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