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期人類存在近親交配:中國北部泥河灣盆地徐家窯考古遺址發現10萬年前早期人類頭骨化石,圖中是頭骨外側和內側結構,從而可勾畫出整個頭骨結構 |
![]() |
畸形異常:「徐家窯11號」頭骨頂部有一個獨特的穿孔——放大頂骨孔(EPF) |
![]() |
罕見的基因突變:現代人類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近親交配導致後代基因突變 |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10萬年前中國北部的早期人類頭骨化石表明當時的人類祖先普遍存在近親交配現象。
這些頭骨化石挖掘於中國泥河灣盆地的徐家窯,科學家發現頭骨存在罕見的先天性畸形,通常這種現象僅存在於近親交配。這是證實人類祖先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存在近親交配的考古證據。
這個頭骨被稱為「徐家窯11號」,發現頭骨頂部有一個獨特的穿孔——放大頂骨孔(EPF),該症狀在現代醫學被診斷為11號染色體上同源異型盒基因ALX4和5號染色體上MSX2基因的罕見基因突變。這種特殊的基因突變妨礙骨骼生成,並阻止產前腦殼背部小孔關閉,通常情況下這一過程是在胎兒發育前5個月完成的。據稱,現代人類出現這種頭骨畸形現象的概率為25000分之一,同時與近親交配密切相關。
跟蹤分析「放大頂骨孔」遺傳畸形現象通常出現於更新世時期早期人類頭骨,從早期直立人至舊石器時代末期。
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教授艾裡克-特林考斯是研究報告作者,他指出,徐家窯和其它更新世人類畸形頭骨的存在,表明獨特的種群變化,存在著較高概率的近親交配和本地人口不穩定性。這將為理解人類進化歷史人口和文化動態性提供了背景信息。很可能當地的早期人類相對隔離孤立,人口數量非常少,因此普遍存在近親交配現象。(卡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