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CORS系統「大型船舶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首次實船試驗圓滿成功

2021-01-15 海員之家

2014年8月5日,上海海事局通航管理處、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洋山港海事局、上海引航站洋山分站、集美大學等單位多位專家及研究人員密切協作,通力配合,在進出洋山港的「新寧波」輪上進行了基於北鬥CORS系統的「大型船舶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首次實船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為接下來大型貨櫃船舶在不同等級能見度情況下進出洋山港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

在「新寧波」輪靠泊洋山港的過程中,「大型船舶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實時精確地測量出「新寧波」輪船艏、船艉的橫移速度、與碼頭的距離以及船舶艏艉線與碼頭軸向的夾角,並將岸基「指泊儀」精確指示出的船首、船尾靠泊位置清晰地顯示出來,整個靠泊過程以數模形式直觀地實時展現在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上。在靠泊儀的精確引導下,「新寧波」輪於5日1335時安全靠泊洋山深水港冠東碼頭一號泊位。測試結束後,全體測試人員還在洋山引航站進行了技術座談,回顧了靠泊操作過程中的基本情況,就設備使用需求做了進一步的分析調研,為今後的設備改進和系統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於北鬥CORS系統的「大型船舶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是 「大型貨櫃船舶能見度不良天氣條件下進出洋山深水港航海保障系統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靠泊儀支持北鬥、GPS兩種定位模式,可同時支持AIS、北鬥、雷達等不同船舶數據的接收與顯示,並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從而為夜航、霧航情況下的船舶高精度定位、導航和安全靠泊提供技術支持,保障船舶始終航行在安全可航水域。

此次實船試驗的圓滿成功,為今後全面推廣和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將有力地推動大型貨櫃船舶在洋山深水港區域內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安全快速進出港及靠離泊,對提高洋山港的港口運營水平、提高貨物吞吐量、提升服務能級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中心E航海戰略的實施初步啟動,是海事航保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自貿區建設的又一有力舉措。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新聞不錯,可以點擊手機右上角分享給您的好友哦,中國海員之家網站(http://www.seaman-cn.com/):站船員立場,維護船員利益,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官方微信號:seamanhome。

中國海員之家微信開通船員招聘信息發布平臺,歡迎各大誠信資質公司在海員之家微信平臺發送招聘信息,為各大船員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相關焦點

  • 北鬥導航:安全 穩定 高精度(開卷知新)
    這顆衛星受到如此矚目,因其是組成北鬥三號衛星星座全部30顆衛星的收官之星,也是其中3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收官之星。它的發射成功使北鬥三號星座組網任務畫上圓滿句號。2020年7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鄭重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次開通儀式具有重大裡程碑意義。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重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全文
    截至2020年10月底,有近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佔運營車輛的96%;3.14萬輛郵政快遞車輛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佔比88%;約1400艘公務船舶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佔比75%;約300架通用飛行器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佔比11%。特別是在運輸航空器上成功實現了北鬥首次應用。
  • 原子能院助力北鬥導航任務圓滿成功
    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同時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發射圓滿成功,為全球服務提供堅實的基礎。而在北鬥導航衛星的升空歷程中,原子能院核技術所為其搭載的銣原子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銣同位素,從而為北鬥導航的精準度提供了有力支撐,助力衛星飛向蒼穹。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組網完成
    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航天戰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再次印證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是我國航天事業不斷戰勝困難、持續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 詳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獨立自主、穩定覆蓋全球
    中國此前已成功發射四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和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其中,北鬥-1A已經結束任務),將在系統組網和試驗基礎上,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覆蓋全球的導航系統。
  • 北鬥系統應用再獲突破 哪些北鬥導航概念股或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北鬥系統應用再獲突破。據悉,我國利用自主研製的「北鬥時間傳遞裝置」,基於該時間傳遞鏈路,成功進行了從中國北京到法國巴黎的超8200公裡遠程時間頻率傳輸並完成了洲際時間比對。這成為國際遠程時間傳遞鏈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北鬥系統國際化應用新突破。
  • 這個北鬥導航系統,很中國!
    昨天,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真正的大國重器!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 北鬥為我們導航,誰為北鬥「導航」?丨中國科學院撐起北鬥導航系統的時空基準
    高精度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對原子鐘、時間基準、時間同步等時頻類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如GPSⅡR、GPSⅡF等系列衛星URE(User Range Error,用戶測距誤差,導航星座的用戶偽距精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用來評判定位性能)性能的提升,核心因素之一就是採用了更加穩定的星鍾及相應的高精度時頻測量控制技術;Galileo系統試驗衛星的偽距測量精度比較高且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新型星載氫鐘的應用
  • 北鬥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全天候為用戶提供高精度服務
    [冉承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英文名稱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縮寫為BDS。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超越GPS,無所不能的北鬥導航系統究竟優秀在何處?
    這兩天,想必大家都被北鬥系統給刷屏了,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北鬥導航系統。目前北鬥三號30個組網衛星全部部署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至此,歷經26年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終於圓滿完成。
  • 管道局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研發紀實
    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由基準站、監測站、監測平臺及多種傳感器組成。基準站建在管道周圍牢固可靠地區,猶如系統的基準、標杆,對北鬥導航信號進行長期連續觀測,並將觀測數據實時或定時傳送至數據中心,覆蓋範圍半徑達10公裡以上。
  • 我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次搭載氫原子鐘
    這是自2000年我國發射北鬥導航衛星以來,首次搭載氫原子鐘。此次衛星入軌後,將開展星載氫原子鐘、星間鏈路、新型導航信號體制等試驗驗證工作,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原子鐘是北鬥導航衛星的最關鍵載荷之一,是時頻分系統的心臟,決定導航系統導航定位、測速及授時精度,是一個國家能否具備獨立發展導航系統能力的核心標誌之一。
  • 同為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北鬥相比於美國的GPS有什麼優點?
    6月23日,中國在深山內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同時是北鬥三號組網部署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自此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圓滿收官。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人終於建成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這是整個國家為之振奮的一刻。作為世界衛星導航系統的後起之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著很多新優勢。
  • 印度也有自主導航衛星,對比北鬥如何?巴鐵接入北鬥他慌了
    就在10月14日,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簡稱「信通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也就意味著每個人的手機定位都是連接北鬥進行導航、定位。一改此前的GPS一家獨大的局面!
  • 中國北鬥邁出走向全球「關鍵一步」——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當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此,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衛星發射入軌後,將進行在軌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17顆北鬥三號衛星進行組網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計劃於今年年底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這表明,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楊長風說。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到底能做什麼?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34;)第55顆衛星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標誌著自1994年開始預研的北鬥系統終於完成全部組網星座發射任務,正式建成!就好像廣播電臺發出信號後不必關心有多少用戶在收聽一樣,全球覆蓋的北鬥系統用戶量也是無限的。那麼,對於普通人而言,北鬥到底有什麼用?1.民用高精度定位和導航服務,這是北鬥業務的核心。對於普通用戶設備,例如手機、共享單車、汽車導航等,可以輕易實現米級定位精度。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近況
    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一起,成為國際GNSS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的北鬥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區域性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
  • 【關注】發射成功,北鬥收官!
    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之前,因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再次推遲。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航天戰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再次印證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是我國航天事業不斷戰勝困難、持續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 日本郵船完成第二次遠程船舶操縱實船實驗
    繼今年上半年的首次實驗之後,日本郵船近日利用拖船完成了第二次遠程船舶操縱實船實驗,向日本政府2025年實現自動航行船舶實用化的目標更近一步。12月4日,日本郵船宣布,日本郵船及其下屬研發機構Monohakobi技術研究所(MTI)與合作夥伴京濱Dock公司和日本海洋科學公司一起,使用搭載了「有人遠距離船舶操縱系統」的拖船「吉野丸」號進行了第二次實驗。與第一次實驗相同,此次遠程操縱實驗也在東京灣進行,在大約400千米外的兵庫縣西宮市陸上支援中心遠程操作拖船「吉野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