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啊哈c語言》之前,我對編程一竅不通,但非常感興趣。男孩子一般都這樣,對不了解的技術充滿好奇心。之前玩電腦很多年了,QQ堂、鬥地主、王者榮耀...玩了那麼多年的電腦,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軟體、網路遊戲是怎麼製作出來的,這些遊戲又怎麼製作的這麼精彩?
看完《啊哈c語言》後,有不少課後題不會做。例如如何讓電腦算出任何一個輸入的數字有多少位數;哥德巴赫猜想那一節的課後題,我到現在也不會做...看過一些科普資料,講述陳景潤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以頑強的毅力,向世界數學難題發起挑戰,十幾年如一日,勤奮工作,耗盡六麻袋草稿紙,最終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重大突破。我想,如果有現代計算機和編程技術的幫助,他也許就不必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我最後一次看《啊哈c語言》,大概只用了一天時間,基本上就是快速地翻書。說來慚愧,書上最後的一個課後題,讓讀者根據前面講解的走迷宮的代碼編寫邏輯,自己編寫推箱子,這個題我一直沒有花時間去嘗試,這也許是我們很多同齡人的通病,不能沉靜下來心。
後來也看過不少其它C語言的書籍,總感覺《啊哈c語言》缺少些什麼,函數、指針等等都還沒講解到。《啊哈算法》用到的函數,是作者假定讀者已經掌握了函數的概念和定義方法,在書裡直接使用了。現在知道啊哈磊正在續寫這本書,我想對於以後看《啊哈c語言》的初學者來說,將會十分幸福。
啊哈磊現在出版了三本書,《啊哈c語言》、《啊哈算法》、《算法神探》。前兩本是啊哈磊原創,後一本是他和他的得意門生李嘉浩一起合作翻譯的。在網上看過一些啊哈磊的訪談,了解到李嘉浩是全國信息學奧賽國家集訓隊隊員,之後就讀麻省理工學院,並在世界頂尖大學的一個編程比賽中,力壓群雄,摘得桂冠。
「家長100」上還有啊哈磊的另一個學生呂凱風的媽媽寫的回憶文章。啊哈磊在武漢開辦編程教育機構,培訓信息學奧賽。呂媽媽偶然發現啊哈磊的招生帖子,標題是「保送生家長歡迎你」,於是她給呂凱風報了名。呂凱風后來保送清華大學姚班,還在亞太平區信息學奧賽中斬獲金牌。看呂凱風的回憶錄,他是獲得信息學奧賽省一等獎後,所在的高中才知道他參加了比賽。呂凱風回憶道:啊哈磊老師的課堂,每次下課放學,同學們都會依依不捨,那個年代有幾個老師會交你們編寫打磚塊小遊戲來練習編程?當自己編寫的遊戲和市面上同學們玩的一樣精美時,那種成就感無法言語。
啊哈磊自己也是信息學奧賽的經歷者、優勝者。通過這項比賽,他保送到了武漢大學信息學院。所以他對信息學奧賽的比賽方式,教學研究之深,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同時他畢業後,還前往微軟亞洲研究院學習、工作、生活,這也為他後來撰寫幾本編程教程奠定堅實基礎。
啊哈磊在《啊哈算法》中說,自己在高中時獨立思考出一種排序算法,後來才知道這種算法已經被別人先發明並寫入教科書。我在學習啊哈磊對這種排序算法的講解時,都已經覺得困難,更何況啊哈磊還要自己獨立發明了它,看來有些人對數據的敏感度,就是天生的...有一天在知乎上閒逛,看見一個問題:「有哪些數據結構或算法是參加信息學奧賽或者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的人發明的?下面有個回復,提到呂凱風發明了一個數據結構。」
《啊哈算法》這本書我只看了一章多一點,感覺難度還是太大,第一篇講那個優先搜索,就花費了我好長的時間去理解。後來實在看不懂了,就放在了一邊。有一天我在百度上搜《啊哈c語言》,看見一個新浪微盤裡有這本書的電子書。點進去發現這個新浪微盤是啊哈磊的。裡面有個PPT最後一頁PPT赫然顯示哈磊的微信二維碼。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掃了二維碼。驗證消息是:我是你的讀者。啊哈磊同意了好友申請,第一句話是:你怎麼有我的微信?
加好友後常會去看他的朋友圈消息,偶爾也會聊下天。我問他:出版《啊哈c語言》,你賺了多少錢?只記得他幽幽地說:連房子的首付都不夠......他在微信向我透露,今年會出版好幾本書,python,java,c++,《啊哈算法》也會出第二部。
啊哈磊有個個人網站,現在改版成了他公司「阿哈編程」的網站,上面有很多NOIP的題庫,我會做的題目很少很少。不過也有高手全部做出來了,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上面是我對啊哈磊的認識,他卻對我一點也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