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如何成為宇宙網紅?一文看懂SpaceX產品譜系,要賺錢也要佔領火星

2020-11-23 設計癖

登陸火星不遠了。

文章轉載自:極客電影
ID:geekimovie
編輯:dada

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最近正在經歷一段關鍵時期。

就在本周一,由NASA和SpaceX合作的人類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在這個代號為Crew-1的任務裡,NASA是承包方(甲方),SpaceX是服務提供方(乙方)。

△ NASA Crew-1

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搭乘自家獵鷹9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4名NASA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 SpaceX獵鷹9號帶著載人龍飛船升空 圖源:NASA

一天後,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次載人發射任務宣告成功。

△ 載人龍飛船與空間站對接 圖源:NASA TV

Crew-1圓滿執行這次任務,標誌著SpaceX正式加入了此前僅有俄羅斯和中國兩個「會員」的「載人航天俱樂部」。

從2006年連續發射火箭失敗,到2020年載人航天發射成功,SpaceX的成長速度著實令人驚嘆;

而就在本月下旬,SpaceX還有一項星艦SN-8的15km跳躍試驗等待執行。

△ SpaceX星艦SN-8

獵鷹火箭、龍飛船、星艦……這些名字酷炫的太空飛行器,不僅幫SpaceX賺到上億美金的融資/訂單,更是「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實現自己太空夢想的希望。

△ 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漫遊夢」

只是,這一連串「科幻感」十足的飛船名,有沒有讓你覺得有點暈?

今天我們就對SpaceX太空飛行器譜系作了全面梳理,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對它們的定位和所肩負的使命有更清晰的了解。

賺錢組合

獵鷹火箭 + 龍飛船

01

獵鷹火箭

獵鷹1號到9號,成功道路由「失敗」鋪成

2002年6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立,作為太空探索的基礎,第一件事得先能離開地球。

SpaceX決定發射一枚運載火箭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獵鷹1號」由此誕生。

獵鷹1號的英文名是Falcon 1,源於星球大戰中的「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

△ 電影《星球大戰》系列中的明星級飛船「千年隼」

身為SpaceX最早的試飛火箭,獵鷹1號直徑1.7米、高約20米,體積很小,和 「千年隼」相比充其量只能算是個「雛鷹」。

△ 有人真的對比過獵鷹1號與千年隼的大小

獵鷹1號在結構上是兩級火箭,每級裝有一臺發動機。

一級推進器在送第二級和載荷(比如衛星)升空到一定高度後,脫離並落回地球,利用降落傘減速降落到海面,實現重複使用。

作為SpaceX最早研發的火箭,獵鷹1號的主要任務是驗證近地軌道運載技術。

2006年3月24日獵鷹1號第一次試飛,發射25秒後引擎上方失火爆炸。

△ 獵鷹1第一次試飛爆炸

截至2008年8月3日,獵鷹1號一共發射了三次,全部以失敗告終。

這些失敗沉重打擊了SpaceX員工的信心,SpaceX公司也到了崩潰邊緣,但埃隆·馬斯克依然鼓勵員工們繼續發射。

△ SpaceX在創立前期曾經有過一段「瀕臨破產」的黑暗記憶

2008年9月28日,距離第三次失敗僅一個多月,通過SpaceX員工連續6周不停歇輪班工作,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按時進行。

這次,獵鷹1號將重達165kg的試驗載荷成功送入了近地軌道,運載任務圓滿完成。

△ 獵鷹1號第四次試飛,運載火箭第1節和第2節成功分離

SpaceX因此成為首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的私營企業。

在驗證過運載火箭發射技術後,SpaceX將目標集中在研發更大運量的中型運載火箭。

由此誕生了當前最常被使用,也最多被提及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

△ 獵鷹9號

與獵鷹1號相比,獵鷹9號不止是尺寸大兩倍多,一級發動機也從1臺升級到9臺,推力加倍提升,運載能力增加到8000kg以上。

△ 獵鷹1號和獵鷹9號的尺寸對比

△ 獵鷹9號和千年隼尺寸對比

運力提升了,但獵鷹9號的製造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如何實現「經濟又實惠」的火箭發射,是SpaceX必須解決的難題。

如果能把獵鷹9號的一級推進器(包括外殼和9臺發動機)回收並重複利用,就能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為此,SpaceX開始了艱難的「垂直著陸」技術驗證。

△ 獵鷹9號第十四次發射,「硬著陸」失敗

△ 「如果有得選,我寧願在成功中汲取經驗。——埃隆·馬斯克」

2010年獵鷹9號首次嘗試發射,直到2016年4月,它終於實現了一級推進器海上著陸回收。

△ 2016年4月8日,獵鷹9號第二十三次發射,實現一級推進器海上垂直著陸

獵鷹9號的「垂直著陸技術驗證」歷經了六年時間、和至少二十三次發射試驗,才最終得以成功。

多個部件可重複使用、一級推進器可垂直著陸回收的特點,讓獵鷹9成為了所有現役運載火箭中利用率最高、設計最獨特的「新星」。

在獵鷹9號基礎上,SpaceX採用三個並聯的獵鷹9一級助推器,研製出了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

2018年,埃隆·馬斯克就是用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把那輛著名的特斯拉Roadster跑車送去了地球軌道。

02

龍飛船

能運貨,也能載人

除了把轎車送出地球,SpaceX面臨的真實挑戰是——如何既安全又經濟地把貨物送到空間站。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安全可復用的太空飛行器必不可少。

2006年在與NASA籤訂太空站貨物運送合同時,SpaceX提出了龍飛船(SpaceX Dragon)這個概念。

這個霸氣的名字來自美國民謠組合Peter, Paul and Mary的一首歌曲《神龍帕夫》(Puff the Magic Dragon),歌詞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神龍在海上冒險的故事。

龍飛船的外形是一個傳統的鈍錐形彈道膠囊設計,頂部設有1.27米的正方形對接口,接口面積是俄羅斯飛船對接口的三倍。

△ 龍飛船在馬斯克心目中,可能就是用來遨遊太空的「神龍」吧?

從2010年至今,龍飛船已經進行了二十三次發射。

在這些任務中,除了常規的性能試驗,龍飛船已經多次向國際空間站送貨。

2014年,龍飛船2號(SpaceX Dragon 2)在SpaceX總部進行的媒體活動中亮相,它將專門用於載人航天任務。

在Crew-1任務中,NASA的四名太空人就是搭乘著龍飛船2號去往國際空間站。

△ 龍飛船2號(左)與1號(右)對比

與貨運版龍飛船相比,龍飛船2號尺寸更大,有效載荷量遠高於傳統太空飛行器,最多能同時容納7位太空人。

△ 圖源:中新網(李雪瑤 製圖)

飛船內部增加了座位、窗戶、觸控螢幕控制臺、環境控制及生命支持系統等;對於太空人來說操作更便捷,整體設計風格偏極簡主義,未來感十足。

為了保證安全,龍飛船2號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新型的發射逃生系統。

設計者為該飛船配置了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如果發射期間遇到危險,這8臺發動機便會立即啟動,將龍飛船2號推離運載火箭,將它送到安全地帶降落。

△ 龍飛船2號逃逸功能測試成功

根據設計指標,一艘龍飛船可重複使用十次左右,它能夠執行低成本、業務化的低地球軌道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除了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改裝後的龍飛船預計還能執行登月任務,用途廣泛。

隨著Crew-1的成功, 獵鷹9運載火箭搭載龍飛船1號和2號執行載貨或是載人的航天任務,會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內SpaceX的主要收入來源。

SpaceX人類太空計劃高級總監本吉·裡德在推特上寫道:

「在接下來的15個月裡,我們將為NASA執行七次機組人員和貨運龍任務。這意味著,從Crew-1開始,SpaceX的龍飛船將持續在軌道上運行。」

SpaceX作為NASA現在最出色的航天服務提供商之一,再也不必為接不著活兒而發愁了。

03

火星組合

星艦 + Super Heavy

SpaceX的創立,其實是為了實現埃隆·馬斯克「徵服火星」的驚人夢想。

多年來,埃隆·馬斯克一直對「移民火星」充滿嚮往,也從不怯於透露自己的計劃。

為了把火星夢想變成現實,SpaceX正在研發一支巨型火箭——星艦(SpaceX Starship)。

△ 星艦停留在火星上的「幻想圖」 圖源:SpaceX

其實這個星際飛船計劃從2005年就開始謀劃,直到17年,馬斯克才將它的名稱由「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正式更改為「星艦」。

它的第一級助推器被稱為超級重型(Super Heavy),第二級宇宙飛船稱為星艦(Starship),而整個巨型火箭組裝起來也叫星艦。

第一級助推器Super Heavy直徑9米,長約70米;

第二級宇宙飛船Starship直徑9米,長約50米。

由於還在原型機驗證階段,星艦的設計細節隨時都在改動;

但根據一些已經確定的性能指標信息,星艦的近地軌道運力將不低於100000kg,是獵鷹9運載火箭的十倍。

△ 再來看看星艦與千年隼的尺寸對比

這麼龐大的星艦,內部活動空間也更大:目前預計它可搭載50人以上,並且這些人都能在飛船內長時間居住。

除了執行地球軌道上的任務,通過在軌加注燃料,星艦還可以完成地月轉移以及直擊火星的任務。

星艦飛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閃閃亮的外殼,因為它採用了「違反直覺的設計思路」——以不鏽鋼為主體材料製造火箭結構和推進劑罐。

△ 「亮閃閃」的不鏽鋼材料星艦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使用不鏽鋼的原因是「高品質不鏽鋼在低溫下強度能提高50%,並且具有高熔點,雖然重但明顯便宜,造起來很快。」

聽著都挺好,那Starship開發到了什麼程度呢?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SN5原型機的150m跳躍試驗吧!

在這個月下旬,星艦在準備新一輪的試驗,這次是原型機SN8的15km跳躍。

把直徑9米,高50米的飛船扔上15千米高空,再穩穩落下,這個試驗看起來比Crew-1更讓人激動。

網友Erc X模擬了SN8 15km著陸畫面,馬斯克回復「模擬得相當準確」。

一級助推器Super Heavy的原型機建造也在9月份開始,從圖裡可以看到,使用不鏽鋼材料建造起來確實很快。

△ Super Heavy原型機SH1製造現場

據媒體報導,近日埃隆·馬斯克在SpaceX內部郵件中表示:「我們應把星艦視為首要任務。」

面對商業載人航天這個歷史機遇,SpaceX走在了最前面,但並不代表著他們能一直領先。

包括波音公司、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創立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以及科學技術應用公司Dynetics,都是SpaceX的競爭對手。

△ 傑夫·貝佐斯的民營太空公司藍色起源,成立比SpaceX還早兩年

在NASA重返月球計劃Artemis的競標中,藍色起源獲得5.79億美元資金,Dynetics公司獲得2.53億資金,SpaceX只獲得1.35億資金。

△ 參與NASA重返月球計劃Artemis競標的公司

再對比一下火箭發射次數,SpaceX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70次以上的商業發射,藍色起源只完成了12次。

但這就是航天項目商業化的另一面,即使其他的公司相比於SpaceX效率偏低、能力不足,NASA也一定會培養出另幾個商業航天巨頭,與SpaceX展開競爭。

對於上升到太空中的「商業大戰」,現在還不知會如何發展,但人類在航天技術的加速卻是實打實的。

在我們有生之年實現人類火星登陸,我覺得已不再是夢,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埃隆馬斯克宣布要佔領火星 卻貼了張月球照片
    特斯拉電動汽車、超級高鐵、SpaceX火箭……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目光可不僅僅局限在地球附近,對於登陸乃至殖民火星的野心也從不掩飾。今天,馬斯克發了一條推文,再次提出要「佔領火星」(Occupy Mars),還配了一張火星圖:等等,好像有什麼不對……原來,配圖中星球看起來確實很像紅色的火星,但其實不然,事實上是2018年一次月全食期間的月球照片!
  • 網紅不算紅,要宇宙網紅
    他是名副其實的宇宙網紅。他設計的Tesla 特斯拉汽車在2018年被成功發射到宇宙空間,現正在宇宙遨遊;前不久他設計的飛船成功往返國際空間站;他的植入大腦晶片技術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火星載人飛行也是終將實現的目標。他為什麼與眾不同,為什麼可以獨樹一幟,永遠在思考創新。原因之一是他永遠不衰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宇宙網紅」馬斯克公開叫板蘋果,全球首富真的鋼
    賈伯斯逝世後,當時我認為全球所有的企業家都配不上"天才"的名號,直到今天我終於有了新的人選—埃隆 馬斯克你無法拒絕任何出自手馬斯克的產品,就如同當年賈伯斯你無法拒絕iPhone4,而今天,馬斯克又有了更瘋狂的想法,而它的目標是"幹掉"安卓,蘋果。
  • 馬斯克準備在火星上建「萬能WiFi」太空上網和星際通訊要來
    幾乎就在最新宣布又將60顆衛星送上太空的同時,這家公司傳出了一個新動作:要把Starlink衛星星座搭上火星!如今馬斯克就放出豪言要佔據火星這個星球的「IoT大本營」地位,則似乎更加激進。他指出,一旦有人被送上火星,交流通訊將會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而一個像Starlink這樣的衛星物聯網星座,不僅可以將網際網路傳送給居住在火星上的人,而且還將充當火星與地球之間通信的橋梁。
  • 一個從火星掉到地球上的宇宙網紅
    這一過程,馬斯克用了18年,這位「宇宙網紅」激動萬分的說:「抱歉,我有點哽咽1989年護照一到手,他立馬隻身一人去加拿大,買了一張100美元的長途汽車通票,坐了3000多公裡,終於在一個小鎮上找到遠房表弟。有了落腳點,開始賺錢,做過種菜、伐木、清洗鍋爐等。半年後,梅耶放棄南非的事業,帶著馬斯克的弟弟妹妹到了加拿大。第二年,馬斯克進入加拿大皇后大學,用獎學金、貸款和兼職兩份工的收入支付學費。那時他家好難,肉都吃不起,媽媽必須打5份工,才能維持開銷。
  • 馬斯克要去火星當總統?完全自治,火星殖民城市或2050年建成
    ,用戶要同意火星為「自由星球」,即地球上的任何政府對火星活動沒有權力幹涉。看來馬斯克已經通過星鏈服務滲透了自己的理想。這是在為去火星當總統鋪路嗎?因此,必須要有某種形式的代議制民主,否則根本行不通。」 而未來的火星殖民地上,人們會有更多平等的機會接觸到教育和技術,但他們在這個星球上開始的起點設施將會十分簡陋。
  • 馬斯克要去火星當總統?完全自治,火星殖民城市或2050年建成
    ,用戶要同意火星為「自由星球」,即地球上的任何政府對火星活動沒有權力幹涉。 Reddit版主Smoke-away也確認了這一條款的存在。因此,必須要有某種形式的代議制民主,否則根本行不通。」 而未來的火星殖民地上,人們會有更多平等的機會接觸到教育和技術,但他們在這個星球上開始的起點設施將會十分簡陋。
  • 馬斯克的「大水塔」飛天了!今早spacex星艦SN5成功完成150m跳躍
    150米起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馬斯克就是這麼幹的。為了保證星艦BFR的進度,spacex早已經開始超重型獵鷹的研究,目前即將進入建造測試階段。6月份的時候,spacex就已經開始超重型獵鷹的組織廠房和發射臺了。
  • spacex宣布提前進行星艦測試,但日本卻再次推遲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對於進入「鴿王爭霸賽」的spacex各產品,今天竟然看到spacex發布的星艦測試時間,從北京時間7月16日晚上開始測試,連續進行3天,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如果一切順利,3天後將開始150米跳躍飛行測試!
  • 我,馬斯克:地球首富卻要葬在火星
    【新智元導讀】1月8日,據彭博億萬富豪榜數據顯示,49歲的馬斯克以1950億美元身價超越貝索斯成為新首富。但馬斯克卻表示「很奇怪」、「還是回去工作吧」,著實凡爾賽了一把!回顧馬斯克精彩紛呈的生活,這個新首富讓我們看到,富,不只在資產,更是思維、格局、情懷與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你有沒有想過,你努力賺錢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馬斯克透露SpaceX星艦SN8原型細節!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入火星
    據馬斯克透露,目前SN8將在「大約一周內」完成建造,並最終計劃進行更高海拔的測試發射。SpaceX的原型在過去的幾周內進行了所謂的「短跳」測試,該飛機已經起飛並著陸了,但是它在頂部安裝了一個模擬砝碼,代替了本該安裝在最終產品Starship頂部的實際圓頂鼻錐,以保護船上的所有貨物。
  • 馬斯克透露SpaceX星艦SN8原型細節!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入火星
    在SN8繼續成為第一艘完整的星際飛船時,SN9也已經初現蹤跡,SpaceX生產現場的一個大帳篷裡有個圓頂部分,那裡可能正在生產飛船最難建造的零部件之一艙壁。從SN5到SN9,馬斯克的「火箭夢」不止於此。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於是就有了他的一系列的瘋狂舉動,比如收購特斯拉,創立Space X,成立The Boring Company,收購Solarcity等等。 他的每一步動作,都是為了移民火星做準備。 他為什麼要這麼執著於移民火星呢?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你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是什麼嗎?他的目標是送100萬人去火星,一個人大概乘坐費用是20萬美元,這就是他的瘋狂的夢想。
  • 馬斯克:4年內,SpaceX的第一艘火星飛船將發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的團隊將會加快創新步伐,即使這麼做「可能會損失幾艘飛船。」:「火星最好的降落地點是哪裡?」如果4年內,星際飛船被成功發射到火星,那將會是馬斯克實現夢想的第一步。馬斯克曾經表示,在2030年時,要將1000名人類送上火星;而在20年內,這個數字將變成100萬。
  • 原來特斯拉只是馬斯克試圖佔領火星的第一步
    更多科技趣聞,快關注「差評」前兩天在上海馬雲和馬斯克的 「 雙馬會 」 著實讓託尼吃了一驚。二位大佬之間的對話沒有想像中的碰撞的那麼激烈,氛圍怪怪的,甚至有點雞同鴨講。雲爸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創辦翻譯社、創辦黃頁、創辦阿里巴巴,走來的步步艱辛幾乎成為了每個中國創業者的優秀模範。相較之下,馬斯克可以說是直接躺在了起跑線上。
  • 馬斯克宣誓火星主權!SpaceX制定條款:火星移民將不承認地球法律,一切爭端採取自治原則
    2、對於在火星上提供的服務或通過Starship或其他殖民化宇宙飛船運送至火星的服務,當事方均承認火星是自由星球,沒有任何一個地球上的政府對火星活動擁有管轄權或主權。 3、因此,火星人在解決一切爭端時,都將奉行誠信基礎上的「自治原則」。簡單來看,以上內容馬斯克都旨在表達一個觀點:我要在火星打造一個不同於地球的新世界,在這裡人人平等且自由,不受任何法律約束。
  • 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後 要幫助地球物種移民火星?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價(7日)創新高,創辦人兼CEO馬斯克(Elon Musk)身價隨之大漲,超越貝佐斯(Jeff Bezos)成為全球首富後4,他的首要任務是將一半的財富用於幫助解決地球上的問題和幫助地球物種移民火星?
  • 馬斯克要當火星總統了?SpaceX:新殖民地不承認地球法律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宣布,火星為「自由星球」,並稱火星殖民地不會承認地球法律。這意味著,埃隆·馬斯克也有可能成為火星「總統」。早在本年年初時,馬斯克就在社交網絡公開放話,Space X已有能力在2050年以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他說,雖然大多數人對此還是覺得遙不可及,但在已實現多個「不可能」的馬斯克來看,「移民火星」終將會實現。此前不久,SpaceX公布了在火星四周建造巨型衛星網際網路的計劃,以及在火星上成立不依賴於地球、可以自給自足的城市。
  • 馬斯克要當火星總統了?SpaceX:新殖民地不承認地球法律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宣布,火星為「自由星球」,並稱火星殖民地不會承認地球法律。這意味著,埃隆·馬斯克也有可能成為火星「總統」。X已有能力在2050年以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他說,雖然大多數人對此還是覺得遙不可及,但在已實現多個「不可能」的馬斯克來看,「移民火星」終將會實現。此前不久,SpaceX公布了在火星四周建造巨型衛星網際網路的計劃,以及在火星上成立不依賴於地球、可以自給自足的城市。同時,SpaceX總裁兼營運長Gwynee Shotwell此前接受採訪時也強調,Starlink網際網路至關重要,將來也必將會連接到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