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網絡安全!量子信息科學這麼神奇?

2020-12-04 科技工作者之家

博士生布萊恩·柯比(左)、丹尼爾·瓊斯(中)和麥可·布羅斯基(右)在美國馬裡蘭州的阿德爾菲市的RDECOM研究實驗室的量子網絡試驗臺旁邊,他們正在為戰場上的作戰人員研發更安全可靠的通信手段。

近年來,雷射、納米物理學、量子光學和光子學等領域的長足進步,催生了一門新的學科——量子信息科學(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QIS),它的研究對象是量子系統中的編碼信息,包括了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傳感等子領域。學界普遍認為,量子信息科學有潛力在未來帶來一場信息處理方式的重大變革。

據《自然》合作夥伴雜誌《量子信息》近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美國陸軍下屬的企業研究實驗室(ARL)——研究發展工程司令部研究實驗室(RDECOM Research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在傳輸過程中對量子信息進行保護,從而為戰場上的作戰人員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通信手段。

如果要對量子信息加以利用,科學家們必須找到處理和傳輸量子信息的可靠方法——來自該實驗室計算和信息科學理事會的博士生們正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是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布萊恩·柯比(Brian Kirby)和麥可·布羅斯基(Michael Brodsky)。

布羅斯基介紹道:「在經典物理學的世界裡,信息在被操作和傳輸的過程中經常遭到破壞,正如每個人都熟悉在信號接收不良的地區用手機通話時聽到的嘈雜噪音一樣。因此,通信工程師一直在研究各種過濾掉噪音的技術。」在傳統通信中,過濾方法是相當簡單的,因為它在當地——接收信息的位置——就能進行,例如直接在你的手機或接入網際網路的路由器中進行。

而在量子世界中,事情就複雜得多了。該實驗室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究如何過濾通過光纖電信鏈路發送的、來自小塊量子信息——量子比特或量子位元——的噪音。他們發現,過濾操作並不一定要由接收方完成。柯比指出:「包含編碼信息的量子態所具有的自然屬性讓在網絡中不同位置進行過濾的操作變得更加容易。」具體來講,如果要修復通過特定路徑發送的量子位元,你可以對其他經過不同路徑的量子位元安裝過濾器而實現。

布羅斯基展望道:「我們相信這項研究有可能給網絡安全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為未來的作戰人員提供安全的秘密共享和認證方式。此外,它將會推進開發更優良的用於位置導航和定時的傳感儀器以及量子計算機,這些設備將可能有助於合成具有按需應變特性的新型特殊材料。」研究人員最後表示,如果要讓量子技術成為現實,那麼就必須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實地部署的試驗臺,從而指導量子硬體和軟體的開發與研究。

編譯:朱明逸

審稿:阿淼

責編:南熙

相關焦點

  • 科學:隨著科學重新定義千克質量的量子躍遷
    在那裡,姍姍來遲地履行公制系統的「為所有年齡,為所有人」的創始承諾,他們將用一個通用公式取代大K,該公式使用自然的量子定律來定義公斤。「公斤是基於物理對象的最後一個測量單位,」法國國家計量和測試實驗室主任託馬斯格倫說。「問題在於它有生命,它可能會波動。考慮到我們今天所需的精確度,這還不夠好。」什麼是一秒鐘?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麥可·D.菲爾在《啤酒與肥皂》裡寫道:你早上起來,上班、吃飯、睡覺、回家,不知道月亮是什麼,但也還是很開心。你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不知道它們的屬性。我們生活在物理現象的海洋中,它可以像海浪一樣把我們掀起。可能我們無法控制周圍的世界,但是對它一無所知真的合理嗎?
  • 院士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穗舉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的創新引領發展。國內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及企業家面對面,共同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化的關鍵問題以及科技金融戰略。目前,國家將新一代量子通信與網絡、量子科學、腦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研究作為前沿科學領域布局。據介紹,華南師範大學早在1986年成立華南量子電子學研究所。
  •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為了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尋求更好的安全性,世界各國政府和其他組織一直在投資和開發與量子通信和相關加密方法相關的技術。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新系統,理論上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實現如何能夠集成到現有和未來的光纖網絡中。
  • 量子化變革已到來,「千克」被重新定義
    高精度時間頻率讓「千克」等被重新定義  50年前的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新的秒定義,即用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頻率的「原子秒」替代了原有基於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天文秒」。這標誌著原子時的誕生,宣告一個以量子定義時間的時代到來。
  • 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麥可·D.菲爾在《啤酒與肥皂》裡寫道:你早上起來,上班、吃飯、睡覺、回家,不知道月亮是什麼,但也還是很開心。你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不知道它們的屬性。我們生活在物理現象的海洋中,它可以像海浪一樣把我們掀起。可能我們無法控制周圍的世界,但是對它一無所知真的合理嗎?
  • 量子信息專題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英文版
    量子信息 是量子物理與傳統信息科學交叉結合而衍生的一門新興學科分支。
  • ...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奠定未來導航基礎,信息將可「加密快遞」
    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模型實驗裝置又一個「全球首次」此次,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潘建偉團隊突破了星地單光子時間傳遞、高速率星地雙向異步雷射時間應答器等技術難點,實現了星地量子安全時間同步的技術驗證,獲得了30皮秒精度的星地時間傳遞,此精度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這篇論文題為《作為一個神經網絡的世界》,由物理學家Vitaly Vanchurin發表,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在更加基本的層面上(比量子力學的微觀層面還要基本)是一個神經網絡系統;這個神經網絡系統類似於人類的大腦,由各種不同的節點(神經元)組成,這些節點之間可以處理和傳遞信號。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而所有事物背後運行的基本規律,量子力學和宏觀的經典力學都是神經網絡在不同的部分所表現出來的運行機制。
  • 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量子化變革已到來,「千克」被重新定義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顛覆你的常識)
  • 為了推動更好的網絡安全,美國能源部布局建設美國量子網際網路
    由美國能源部和芝加哥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計劃開發一個全國性的量子網際網路,該網際網路可能在大約10年內投入使用,並有可能安全地傳輸與國家安全和金融服務相關的敏感信息。能源部負責科學事務的副部長保羅•達巴說:「我們正在努力建設量子網絡,以便將來某一天……變成一個完整的第二網際網路,一個與數字網際網路平行的網際網路。
  • 「千克」被重新定義:讓質量測量變得更科學、更精確
    原標題:「千克」被重新定義:讓質量測量變得更科學、更精確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買個菜都會涉及到「斤兩」的問題,可見,千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據《長江日報》報導,近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英文簡稱為NIST)公布普朗克常數最精確測量值,並提交國際科學數據委員會(英文簡稱為CODATA),明年國際度量衡委員將以普朗克常數為基準,對質量單位「千克」進行重新定義。那麼,質量單位「千克」為什麼要被重新定義?重新定義「千克」會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量子衛星有何神奇之處?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發射升空,據說,這顆衛星成功運行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啊?量子衛星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小編答 據小編了解,這個被命名為「墨子」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其科技含量及精密程度可謂是達到了該研究領域前所未有的高度。
  • 《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發布
    但隨著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當前信息安全正在面臨新的嚴峻挑戰。2020年5月,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布了《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報告。最後,該指南展示了量子科學將如何決定通信技術的未來,使其安全、可靠,並為二十一世紀做好準備。
  • 【科技日報】量子通信:讓信息傳輸無條件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在「委員通道」表示,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不能破解、不能竊聽的安全信息傳輸方式,它在國防、政務、金融、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未來5—10年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來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
  • 以量子之名守衛信息安全 啟科量子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處長黃業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李潔、啟科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萬相奎等出席本次論壇並發表了重要演講。數字基礎建設是新基建的核心,網絡安全是數字基建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網絡攻擊愈發猖獗,針對我國發起的APT攻擊事件持續曝光,攻擊規模和烈度逐年遞增,政府機關、能源、金融、交通、電信等重要行業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狀況日趨嚴峻。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先說一下量子糾纏的定義  它是量子力學理論的一個著名預測 。
  • 量子網際網路取得突破性進展,量子信息以90%準確度傳送44公裡
    科學家們正在逐步實現超安全、超高速的量子網際網路: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將高保真的量子信息 "傳送"到44公裡外的地方。當想建立一個真實的,有效的量子網際網路時,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取得進展,都是值得我們這些正在建立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慶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