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穗舉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的創新引領發展。

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頌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等十多位院士通過特邀報告、圓桌對話等方式出席論壇。國內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及企業家面對面,共同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化的關鍵問題以及科技金融戰略。

目前,國家將新一代量子通信與網絡、量子科學、腦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研究作為前沿科學領域布局。據介紹,華南師範大學早在1986年成立華南量子電子學研究所。2017年,劉頌豪院士團隊創立廣東國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瞄準量子科學與工程重大科學問題,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

華南師範大學書記朱孔軍說,從2000年開始,劉頌豪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量子保密通信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尤其是量子與經典網絡融合技術的研究,目前擁有面向多用戶聯網的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QKD成套設備的多項核心專利,成果轉讓轉化和產業應用取得較好成效。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大物理學科特別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建設力度,在資源配置、人才引進、服務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撐。

劉頌豪院士表示,國騰量子將在承擔廣東省量子科學與工程重大專項項目的基礎上,繼續開拓進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信示範幹線和大西南量子通信示範幹線。

「量子密碼技術是量子物理學和密碼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廣東省密碼管理局局長梁振雄提出了探索量子經典融合發展、堅持應用創新引領發展等建議,並寄希望於以國騰量子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繼續探索量子密碼產業化應用。

期間,廣州市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會和廣州市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揭牌。該聯盟是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主體,是合作從事科研活動及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的非盈利性聯盟組織。

攝影: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聚焦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收官
    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楊柳青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現場約200位代表參加。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
    (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9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舉行。,在國產化密碼應用與信息安全領域作出貢獻。
  • 兩院院士談數據安全:抵禦量子計算機攻擊時代來臨
    中新社重慶9月14日電 (韓璐 李綠桐)數據信息與知識目前已成為生產的關鍵要素,信息化社會中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利用和最小程度的信息洩漏?如何做到溯源定責,保證電子證據真實性和可認證性?14日,以「護航數字經濟共話數據安全」為主題的2020數據安全高峰論壇在重慶召開。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建華:密碼研究要圍繞國家信息安全需求
    11月18日,在「灣區創見·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建華分析了新基建下的「新安全」。他強調,我國密碼研究和應用在結合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充分發揮密碼在網絡安全防禦中的作用。據介紹,鄭建華是信息分析領域專家,長期關注複雜信息系統分析和相關基礎理論研究。會上,他與大家分享網絡安全新形勢下密碼研究關注的關鍵問題。鄭建華指出,網絡安全的新形勢有三方面特點。
  • 【中國科學報】量子密碼:無條件安全的希望
    用量子態做密碼的安全性就在於此。」日前,中科院院士、全國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光燦談到量子技術的應用時說,「量子密碼是量子學中第一個可用的技術。」  「未來的100年人類會進入量子調控新紀元,會有一批新的技術叫量子技術。影響最大的是量子計算機,大概還有10~20年以後才能實現;但是量子密碼,現在已經到了實用階段。」郭光燦說。
  • 《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發布
    但隨著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當前信息安全正在面臨新的嚴峻挑戰。2020年5月,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布了《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報告。「企業必須像國防機構保護機密信息一樣積極地保護專有信息」報告從企業可能面對的威脅、如何應對等方面,向企業管理者們科普了量子霸權、量子密鑰分發等概念,並提出了制定信息保護計劃的詳細步驟。
  • 量子通信如何搶佔世界「制高點」院士專家獻策廣州
    9月23-24日,在穗舉辦的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上,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企業家歡聚一堂,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話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共同為量子密碼技術在信息通信領域應用搶佔世界制高點出謀劃策。
  • 藍盾股份:切入量子密碼產業 大安全布局不斷推進
    藍盾股份8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南師範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近日籤署了《共建量子密碼技術聯合實驗室框架協議》,雙方擬共同籌建量子密碼技術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校企產學研合作,推動量子密碼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分步驟推出量子密碼網絡的通信終端產品和網絡節點產品,構建量子密碼應用網絡,最終為信息安全領域提供量子密碼產品的銷售和具體應用案例的解決方案。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量子密碼技術理論上具有絕對安全性。  量子密碼是指基於量子的不可複製性研製出的密碼通信系統。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Fellow),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發表《密碼技術與區塊鏈》主題演講,她認為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性,哈希函數保障數據完整性,哈希函數和數字籤名算法一起保障可認證性和抵賴性。其中,哈希函數與區塊鏈關係十分密切,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性。
  • 量子計算機破解密碼誰能防?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這是國內首部以「量子安全」為主題的白皮書,由中國信息協會量子信息分會牽頭,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量子通信與信息技術特設任務組、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聯合組織編寫,執筆專家來自國內企業、大學和研究所等 9 家單位,涉及經典信息安全和量子技術領域。
  • 如何搶佔量子信息技術制高點?聽院士專家在鄭州獻計獻策
    9月15日下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主題論壇之一的「量子信息技術論壇」在網絡安全科技館舉辦,20多位院士專家聚焦量子技術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進展和工程實現成果展開研討,為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獻計獻策。量子信息技術是具有顛覆意義的新一代戰略性信息技術。「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通訊能力,讓人們看到了量子信息技術的威力。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技術發展,也加劇了信息安全領域的對抗。」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對安全的量子密碼
    經常聽到對量子保密通信(或者說「量子密碼」)中「絕對安全」一詞的爭議,意思是指量子密碼不可能用數學方法破解。儘管強調這是「理論上絕對安全、不可被竊聽的加密方法」,の......仍然不免在各種理性和非理性的討論中扯皮。
  • 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中國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
    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牽頭舉辦的「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在南京召開,論壇上發布了國內首部以「量子安全」為主題的白皮書。據悉,《2020量子安全技術白皮書》的發布,將助力我國密碼和信息安全技術在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 量子十問之五:量子密碼就是量子通信嗎?
    所謂「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傳遞信息(即「明文」)。量子密碼只是傳送經典隨機數而已,不包含有任何信息內容,因此,與「通信」無關。量子保密通信實際上包括由QKD生成的安全密碼和「一次一密」經典通信兩個部分,本質上仍然是經典通信。現在媒體、學術界所說的「量子通信」就是量子密碼或者量子保密通信,是某些人概念不清的誤導,再由媒體炒作放大而形成的。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微電子與應用物理系量子電子與量子光學小組共同組建的聯合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採用標記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將量子密碼技術的實際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 抗量子密碼技術漫談
    在複雜的安全協議中,口令經常作為密碼算法的安全要素之一進行使用。本文介紹的密碼技術是一種基於數學或物理技術的信息變換技術,主要用於保護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通俗的說,就是防止壞人偷看我們的信息,防止壞人冒充好人進行通信或交易。密碼是一門古老的技術,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在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是一種披著神秘面紗的軍事技術。
  • 對話郭光燦院士:我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處在國際前列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 量子及量子通訊:神州信息、國盾電子的量子「夢」
    二、量子通訊量子科技主要包含四個應用領域: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傳感和計量。量子通信已經被證明是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也是唯一從實驗室走出來,得到應用的量子技術。其它技術還處於理論研究或者處於實驗室試驗階段。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大多活躍在量子通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