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穗舉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的創新引領發展。
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頌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等十多位院士通過特邀報告、圓桌對話等方式出席論壇。國內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及企業家面對面,共同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化的關鍵問題以及科技金融戰略。
目前,國家將新一代量子通信與網絡、量子科學、腦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研究作為前沿科學領域布局。據介紹,華南師範大學早在1986年成立華南量子電子學研究所。2017年,劉頌豪院士團隊創立廣東國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瞄準量子科學與工程重大科學問題,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
華南師範大學書記朱孔軍說,從2000年開始,劉頌豪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量子保密通信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尤其是量子與經典網絡融合技術的研究,目前擁有面向多用戶聯網的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QKD成套設備的多項核心專利,成果轉讓轉化和產業應用取得較好成效。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大物理學科特別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建設力度,在資源配置、人才引進、服務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撐。
劉頌豪院士表示,國騰量子將在承擔廣東省量子科學與工程重大專項項目的基礎上,繼續開拓進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信示範幹線和大西南量子通信示範幹線。
「量子密碼技術是量子物理學和密碼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廣東省密碼管理局局長梁振雄提出了探索量子經典融合發展、堅持應用創新引領發展等建議,並寄希望於以國騰量子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繼續探索量子密碼產業化應用。
期間,廣州市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會和廣州市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揭牌。該聯盟是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主體,是合作從事科研活動及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的非盈利性聯盟組織。
攝影: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