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家的距離無論身處何方,我們都是「一家人」

2020-12-05 瀟湘晨報

04:48

央視網消息:家,能被定義與衡量嗎?家是小家、國家、地球家園,然而疫情之下,「家」成了最遠與最近的兩極。

「我很想你」「我大概有快兩個月沒有見過她了」「媽媽現在在武漢」「我們如果怕就不會來了」……他們義無反顧,離家逆行,卻在想念愛人、孩子、父母時不禁落淚。

對更多人來說,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經歷著人生中可能只此一次的長時間「宅家」,人雖在家中,外面世界的風起雲湧卻時刻牽動著我們的心。再艱難,生活還是要繼續,總有一些事情能讓宅家的日子煥發光彩。

可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時,國外疫情卻堪憂,病毒不分國界,環球同此涼熱!「千裡同好,堅於金石」「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感同身受,跨越千裡,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我們並肩戰鬥,一起拼一起扛,也給彼此如家人般的溫暖與鼓勵。「家」,最平常不過的字眼,如今更多了一份深沉的親切。

春風送暖,泥融飛燕。越來越多與「回家」有關的溫暖消息正頻頻傳來,我們與家的距離因時而變,但無論身處何方,我們所做的,都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守護我們美好的生活。

【來源:央視網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地方,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都掛念著,因為...
    有人說,故事背景是車諾比核輻洩露,一個男孩倖存,父母都死了,他被帶到別處收養卻得了失憶症,直到有一天,他模糊記起來什麼,於是開始尋找家鄉......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地方,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都掛念著,因為這個地方叫家鄉,這種感情叫歸屬感。
  • 《紅海行動》​無論你身處何方,中國軍人會接你回家
    《紅海行動》無論你身處何方,中國軍人會接你回家《紅海行動》是由導演林超賢執導,由海清,杜江,張譯等著名演員主演的一部戰爭片。影片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中國海軍不顧一切救中國同胞回家的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打破黑暗勢力的一個個陰謀。
  • 巴黎市民:我們仿佛身處1940年
    17日,法國警察在盤查車輛病例數幾乎每3天翻一倍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晚發表電視講話說,從17日中午起至少15天內,法國人應「最大限度」減少出行,外出集會、走親訪友、逛公園都將被禁止,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或者外出就醫等特殊情況。
  • 當局者迷,我們身處的太陽系,大小几何?
    對於身在地球上的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只能看到太陽系的一小部分。比如只能在白天看到明亮的太陽,在夜晚看到月亮和一些行星。但事實上,包圍著我們的太陽系在宇宙中延伸了很大的空間。定義太陽系的大小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它的邊界並不清晰。現在有兩種方式去計算它。
  • 我們身處大型遊戲而不自知?
    上期節目中,我們聊到,在量子力學中組成事物的基本粒子展現出了波粒二象性,我們眼前的手機,汽車,建築,乃至我們的身體,都是由這些基本粒子組成的,也就是說,在量子層面,我們與萬物沒有差別,只是排列組合的方式不同,形成了眼前的大千世界
  • 我們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
    常有人說:無論您是哪個民族、哪國人,無論您身在何處,我們看見的都是同一個月亮,這句話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具有科學依據的!可以說得更詳細一點:所有的地球人看到的不僅僅是同一個月亮,並且都是月亮的同一半!
  • 張雲雷身處「被封殺」邊緣,內心太痛苦,粉絲:我們心疼你!
    張雲雷身處「被封殺」邊緣,內心太痛苦,粉絲:我們心疼你!這不會是他犯的第一個錯,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玉樹、汶川受災那會兒,全社都有份參與義演、捐款。雖說功不抵過,但我想說的是:行為比言語更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品性。
  • 為什麼身處三維空間的我們沒法製造出它來?
    我們處在三維空間之中,卻沒有辦法窺見它的奧秘,我們的思維認知能力在這一方面似乎天生就是短板。不過沒關係,我們沒辦法直接感知到空間,但卻可以運用數學把維度數據化形象化。0維是個無限小的點,1維是條無限長的線,只有長度沒有實體。2維就是平面,3維就是我們身處的立體空間。和數學上的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有異曲同工之妙。
  • 無論身處何方,我們都來自農村 | 鳳凰副刊
    「島上有一個鄉鎮,七個村子,原來居民有一萬三千多人,1998年發大水,差點兒把島衝垮了,很多人都移民,搬走了,搬到岸上去了,現在島上居民只有八九千人。」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學生食堂裡,嚴仁傑對我如此描述著他的故鄉。「我們村裡生活提高的節奏蠻快的。」他的安徽口音很重,而且語速極快,「我小的時候,衣食不保,現在基本上是衣食無憂,生活達到小康了。」「那主要是靠農業,還是靠其他副業?」我很好奇。
  • 身處中國「諾亞方舟」上,我們該些做什麼?
    不爭君曾經在《》一文中比較悲觀地認為,如果多數國家對疫情都採取放任態度,在疫苗可用前,我們普通人將不得不做好以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的最壞打算,如果這樣必將是場人類浩劫。也曾分析過「有關國家都像世衛組織呼籲的那樣,改變自由放任的方式,認真管控」是避免悲劇的一種重要方式。
  • 宇宙茫茫,我們在哪裡?星光閃爍,它們在何方?
    #宇宙大揭秘#「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美麗的星空,承載著兒時的夢想。小時候最喜歡看星空了,半躺在山坡上,仰望著星空,唱著《小星星》,猜想著會眨眼睛的小星星們到底在說些什麼?一定是宇宙的奧秘吧!
  • 「不要挑戰人性」|《我們與惡的距離》
    「不要挑戰人性」估計這就是整部劇核心其實真正的劇名是《我們與惡的距離》但整部劇裡的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裡善良地努力生活拿槍掃射致電影院九人死亡的案件使四個家庭產生交集一個罪犯的辯護律師家庭這部劇開篇展示網絡輿情不知情的鍵盤俠一味地指責錯誤的一方或許這才是劇中唯一的惡人那為什麼標題叫做「我們與善的距離」劇中男主是刑事律師說白了幫殺人犯作辯護免不了家人無法接受他的工作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對話「他真的該死,他殺了人就應該死,但不代表民主法治要跟著一起陪葬
  • 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亮,但距離我們最近的還有這些級別的天體
    距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天體是我們腳下的地球,而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當然就是我們的月亮了,其和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那麼其他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你知道嗎?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通常衛星都距離行星比較近,所以它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為363,300千米,距離地球最遠的距離為405,493千米,它的的體積為地球的1/49,質量約為地球的1/81,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星,其與地球的質量比在太陽系衛星和行星中為最高。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早前因為豆瓣高分有注意到,但是開看一集氛圍太壓抑沒堅持住,畢竟我一般都選治癒一類的,人生都那麼辛苦,看個劇就不要太難為自己。這次終於看完了,還好沒有一喪到底,也有慢慢被時間刷掉悲傷和壓抑。
  • 她是惡魔與聖母的化身,卻讓我們如此接近地球
    如果說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沒有看過癮,那麼將目光投放至更加浩瀚的宇宙《星艦聯盟》會帶給我們不少的驚喜。《星艦聯盟之莉莉絲的夜歌》為我們描繪了流浪在浩瀚星海的地球人建設星艦的經過,這個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個性鮮明,特別是激烈的矛盾衝突,不但呈現出星際時代的魔幻魅力,也抓住了我們的情感,更帶給我們無限的思考。
  • 我們與自然的距離有多遠?|導賞回顧
    這個春天縱然已經到了,人還是得宅在家,朋友圈的各種「豪華一天居家遊路線設計」、「花式的烘焙」、「居家運動」輪番上陣,印象最深的是:「到樓頂曬衣服,發現花盆長了根草,竟然有莫名的喜悅」。是啊,身在房子,心早已嚮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 我在武漢過年,我們一家挺好的:除夕夜前的所見所聞記錄
    不管是詆毀,還是這些一心希望博眼球的,都沒看到也絲毫沒顧忌,那些奮戰在一線抗擊肺炎的醫護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們的付出和艱辛,以及我們身處疫情區的普通人的心情和生活。這幾天,我的心一直靜不下來,每天關注著疫情和政府發布的動態,畢竟身處疫情區,家裡還有老人和孩子。想表達點什麼,卻不知如何表達。
  •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共產主義者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葡萄牙共產黨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削弱政權之人民性的問題,是否促進並確保了人民群眾在建設社會主義中富有創造力的參與,但無論如何,葡共都堅信共產主義理想和事業是正確的,是有生機和光明未來的。
  • 看電影《我們與惡的距離》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由賈靜雯與溫升豪主演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主要講述由一場隨機殺人事件,幾個不同家庭的不同立場,和社會不同階層人的對此事件的看法,參與者不同的心路歷程故事不長,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好人與壞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 顛覆認知: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三維時空是如何被創造出來?
    ——約翰·惠勒(JohnAWheeler)要玩「遊戲」我們必須有進行遊戲的場地。人生遊戲的情況也一樣,我們身處一個體驗的巨大樂園中。那麼問題是:我們正身處其中的樂園(三度空間實境)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並順利運作的呢?在整個歷史中,人們一直設法搞清楚物質世界是如何架構、如何運作、受到哪些法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