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愛的結晶可以說是夫婦間的頭等大事之一了。備孕過程漫長而繁瑣,除去一系列的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各種各樣的檢查以外,如何受孕算得上是其中最大的課題了。
很多人對於何時要孩子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過分"順其自然",這樣的態度也容易造成"意外"或者準備不足的情況。
所以,無論是準備要孩子的夫婦,甚至是暫時不打算打破二人世界的夫婦,都應該花時間了解一下如何受孕,既可以有秩序有準備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也能減少意外發生。
受孕過程也就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過程,成功率與卵子和精子的活力狀態有關。
女性一生排卵數量在四百顆左右,也就是說成熟女性大概每月會排一顆卵子到輸卵管,"準備好"與精子結合。
卵子突破卵巢來到輸卵管的日子一般距離月經首日14天左右。卵子在輸卵管中的活性會保持到第三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的活性會保持到大概第三、四天,這就是排卵日前後幾天受孕率最高的原因,也因此我們將排卵日前五天以及後四天總共十天的時間稱為排卵期,意味著女性在此時生理上準備好受孕。
排卵期也像是女性月經一樣是性成熟個體的周期性生理活動,不過與月經不同的是,排卵期沒有那麼明顯的外部生理變化,因此大多數女性很難察覺和判斷是否排卵期到來了。
對於月經每次規律"報導"的女性來說,可以根據月經日期計算排卵日,進而算出排卵期。比如A女士應該在10月1日迎來一次月經,那麼從9月30日算起往前數第14天也就是9月17日是A女士的排卵日,再加上向前的五天、向後的四天,可以算出9月12號到21號為A女士的排卵期。
對於月經時間不是非常規律、難以預測排卵期時間的女性來說,可以多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因為排卵期的到來也不是"悄無聲息",而是可以"捕捉"的。
以下幾大症狀可以幫助夫婦們判斷排卵期是否到來。
1. "高高低低"
這是指女性在排卵期內一些生理指標的高低起伏變化。在排卵期到來的時候因為激素水平變化,女性身體的某些生理指標也會出現變化。
首先是體溫升高,是每次月經循環裡的"高溫期"。不過這裡的"高溫"並不是像發燒那樣顯著的變化,只有長期對自己的體溫有常規測量才能發現變化。
所以有備孕意向的朋友們可以將量體溫作為一項日常。
其次,精力會變得旺盛,這是來自於生物本能:當排卵期到來時,為了吸引異性,女性會變得較平時更神採奕奕,精神十足。
受生物本能影響的另一方面是,排卵期女性性慾會比較旺盛,積極響應身體裡"已經準備好懷孕"的信號。
與升高的體溫、精力和性慾不同,排卵期女性的食慾以及抵抗力會下降。這一時期生物本能全力集中在尋找異性上,所以對食物的欲望會降到平均水平以下。
同時,因為排卵期身體內各器官粘液等分泌狀況有所變化,女性鼻腔黏液較於平時有所減少,增加了細菌進入身體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導致抵抗力變弱。
因此排卵期女性應該更注意休息和保養,規律的睡眠和健康的飲食非常重要。
2.排卵痛
部分女性在排卵日當天以及後兩天內會有下腹脹痛的情況。卵子離開卵巢時需要衝破一層濾泡,但是濾泡內液體回流至盆腔就會導致下腹脹痛。
不過一般情況下這種疼痛會自然消失,甚至很大一部分女性並未察覺到疼痛。
3.白帶增多
排卵期間,女性的陰道分泌物,也就是白帶會變多,以及變得粘稠。分泌物可以起到滋潤陰道抑菌消炎的作用。
同時女性會感覺到陰部變得溼滑,這種情況會持續2-3天,是受孕率最高的一段時間。
當然以上幾種變化都是基於對女性生理狀況的群體性描述,個體會存在一定差異,希望各位女性朋友身體不舒服時,不要掉以輕心,還是第一時間諮詢醫生。
在備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受孕概率,夫婦可以根據排卵期而安排同房時間,因為排卵期內,生理上的諸多變化,比如陰道粘液變薄等,都有利於成功受孕。
排卵期可以通過月經時間來計算,月經不規律的也可以通過了解排卵期身體症狀,依靠密切關注身體變化來得知。
除了備孕夫婦應該關注排卵期外,其他暫時不希望有孩子的情侶也應該留意排卵期的到來,避免有"意外之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