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亮度逐漸增強,未來可以取代太陽嗎?科學家:機率很小

2020-08-28 科技na些事兒

文/貓行

圖/網絡

木星亮度逐漸增強,未來可以取代太陽嗎?科學家:機率很小!


在宇宙太空中雖然有很多的星球,但是對於人類而言,最為特殊的一個絕對是太陽。太陽的存在為地球為太陽系的運作提供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如果太陽系中沒有了太陽,那麼一切都會亂了套的。

世間萬物都逃不過毀滅的結局,就連強大如太陽這樣的恆星,也不會永遠的存在在宇宙。雖然從名稱上來看,太陽是一顆恆星,但是恆星不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需要靠的太陽的光和熱,才能夠發揮出自己本來的面貌,如果太陽真的會憋了,那麼很顯然會對整個地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如果沒有太陽,那麼太陽系中又有哪一顆星球是有概率,取代太陽成為第二個太陽,為太陽系的正常運作提供運轉基礎呢?木星的亮度逐漸增強,未來可能會取代太陽成為太陽系當中的第二太陽。科學家們認為雖然這種概率非常的小,但也並不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如今的木星,它的光量也在慢慢的增長,而如果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其實和早期的太陽也並無太多差距。雖然木星並沒有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但是如果木星能夠在發亮的增長過程中,吸收太陽的粒子。為自己打下成為恆星的堅實基礎。那麼未來等到太陽消失,或者等到太陽的能量慢慢的變弱時,可能會取代太陽。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科學家們的一種猜想而已,太陽依舊是太陽系當中最為強大的一顆星球,雖然木星的體積,或者質量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絕對超過其他的行星的,但是和太陽相比,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走。不過我們並不排除太陽消失後,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會圍繞木星轉的這種可能性,畢竟木星的強大也是非常顯然的。

不知道在大家看來,木星有沒有機會取代太陽,成為第二個太陽呢?

相關焦點

  • 木星亮度逐漸增強,未來將取代太陽?
    在太陽系有很多行星,但是人類最常研究的行星就是火星和木星,因為目前地球在這兩顆星星的保護之下過得非常的安全,而且很多人都相信火星上來是存在生命的,很多科學家一直想要在宇宙當中尋找另外一個內地行星,為了就是當地球毀滅之後,人類還有地方能夠生存,當然這並不代表人類要拋棄地球,只不過人類目前對於環境的汙染
  • 木星內部已開始核聚變, 亮度逐漸增強, 未來人類有望看到兩顆太陽
    而且太陽輻射的存在有利於形成溫暖的環境,溫暖的環境有利於生物的繁衍生息。由此可見,地球十分依賴太陽所提供的光和熱。那麼,倘若50億年後太陽變成了白矮星,地球也會隨之毀滅嗎? 科學家在對太陽系其他行星的研究中發現,木星其實能夠自己發出微弱的光,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木星的亮度慢慢在增大,還在向四周釋放運動的能量。值得思考的是,這種狀態下的木星和早期太陽的形成有些相似。
  • 太陽終有一天會走向消亡,誰將取代太陽?還是就此永無光明之日!
    科學家們發現木星可能會取代太陽,你可能會疑惑,木星是顆行星,而太陽是顆恆星,兩者的本質都不一樣,怎麼還有取代一說呢?母豬都會上樹,這有什麼不可能呢?開個玩笑,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木星為什麼會有這個本領吧。
  • 太陽的形成與演化——木星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太陽
    木星是顆特殊的行星,這不僅因為它個大且沉的緣故,還因為它具備了恆星的某些特徵。首先,木星表面的溫度為-148℃,而根據木星從太陽那裡獲得的能量計算,木星表面的溫度應該只有-168℃才對,那麼中間20℃的溫差怎樣解釋呢?不僅如此,我國天文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幾千年來,太陽系的亮度正在呈現減弱的趨勢,而木星卻相反,它的亮度每年竟然會增加2%,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呢?
  • 木星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太陽嗎?
    從來天無二日,然而這一事實竟收到了挑戰,挑戰者就是太陽系行星中的木星,公元前104年至公元1365年間的天文觀測資料表明,木星的亮度增加了0.024倍,天文學家近來還發現木星向空間發射的能量是它從太陽那吸收能量的2.5倍,這種「出超」說明木星有自己的能源,木星內部的溫度高達3萬攝氏度,能像普通恆星那樣啟動熱核反應,成為能自行發光的天體,那時,他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太陽了。
  • 木星會成為第二個太陽嗎?
    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恆星—太陽,和許多(相對)小的行星。但事實幾乎並非如此,因為木星正在逐漸變為太陽的小兄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行星。如果你把所有其他行星的質量加起來,它的質量甚至不到木星的一半。
  • 在太陽死亡後,木星會演化為一顆新的恆星嗎?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科學家根據鈾的同位素測定法,估算出太陽年齡45.7億年;根據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主序星壽命大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核心溫度為1500萬度。如此計算的話,太陽的主序星壽命還有55億年的時間,此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豐度,再也無法維持氫的核聚變反應,內部溫度也將上升到一億度,然後氦元素的核聚變將被點燃,太陽逐漸演化為紅巨星。
  • 罕見的變星即將到來,亮度是太陽1100倍,它或取代太陽地位
    前段時間有研究報告指出,變星米拉將在未來光臨地球上空,這則消息讓各國的天文學家都感到振奮,那麼這顆米拉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隨著人類在觀測天文現象方面擁有了越來越精確的工具,米拉的運行規律也逐漸被揭開了。
  • 為何科學家曾認為:木星將成為第二個太陽,現今卻又極力否定?
    如果要在太陽系中評選出一個最神秘的行星,那這一稱號的得主一定是木星。木星不僅體積巨大,質量更是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就連科學家都曾提出過:如果太陽熄滅後,太陽系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太陽的行星就將是木星。言論一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範圍內科學家的討論,如今這一猜想終於迎來了肯定的結局——木星不會成為第二個太陽。
  • 在太陽死亡之後,木星可以代替太陽成為太陽系中的恆星嗎?
    首先說結論,除非使用人為的方式給木星注入質量,否則木星在太陽死亡後無法成為恆星。以下為具體說明。木星可以成為恆星嗎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可是,在自然情況下,木星不會成為恆星。
  • 木星的太陽之路:土木相撞,有可能形成另一個太陽嗎?
    但質量繼續增加,逐漸會達到氫同位素氕的聚變,曾經天文學家計算後認為太陽核心不足以達到氕聚變條件,但後來發現了量子隧穿效應可以讓氕的聚變條件大大降低,因此太陽開始發光。前文我們也說明了達到13倍的木星質量可以達到褐矮星的標準,當然褐矮星並不能算是一顆恆星,而達到恆星的標準至少需要80-100倍木星質量,從理論上來看木星即使將太陽系所有物質收集起來也滿足不了成為最低的褐矮星要求,所以木星+土星是不可能滴,木星夢想再次破裂兩者相撞有可能成為太陽嗎?
  • 如果其他恆星取代太陽……
    太陽和月球已經陪伴了地球45億年之久,如果它們被其他天體所取代,你能想像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進行了一系列模擬,形象地描繪了當不同的恆星取代太陽、不同的太陽系行星取代月球,地球的天空將會有多麼的壯觀與震撼。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木星自身無法像太陽一樣「燃燒」,那人類是否可以「點燃」木星,人為的讓它變成「太陽」呢? 如果木星被點燃,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損失的質量會作為能量釋放出去,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即使是很小的物質也可以具有相當大的能量! 熱聚變反應只能發生在壓力和溫度極高的地方,而太陽中心的溫度可以達到1600萬攝氏度,壓力也超過地球大氣壓的十億倍!
  • 為什麼太陽也會死亡?太陽死後木星能接上班嗎?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 我們現在都知道是氫元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發光發熱的,早先科學家有猜測太陽可能是引力坍縮能發光的,也有猜測是小行星撞擊而發光,更扯的有太陽是燒煤的。
  • 太陽為什麼會死,太陽死後木星能接上班嗎?
    導語: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我們現在都知道是氫元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發光發熱的,早先科學家有猜測太陽可能是引力坍縮能發光的,也有猜測是小行星撞擊而發光,更扯的有太陽是燒煤的。
  • 當太陽和月亮被其它星球取代後天空什麼樣?-太陽,月亮,地球...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公布了一系列太陽系想像圖,假如我們的太陽被北極星、天狼星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取代,那麼地球上會出現何種情形?同理,如果月球被木星、土星、水星等行星取代,我們又會看到何種情形?圖中顯示的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取代太陽的情景,我們可以看到阿爾法星A和B在天空中同時出現。
  • 如果小說成為現實,木星變成恆星,會導致人類滅絕嗎?
    我們知道,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其中木星的質量是最大的。據科學家表示,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是坐實的行星「頭目」。如此大質量的行星,必然在太陽系的引力場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木星和太陽相似度很高,卻沒有成為恆星,未來有機會嗎?
    然而,木星要成為恆星,以現在木星的質量是不夠,科學家估計,至少要80個木星的質量才行,那麼為什麼不行呢?當然是質量小無法引發大規模的核聚變,與太陽相比,木星的質量只佔太陽的千分之一,而紅矮星至少也需要太陽質量的7.5%,太陽的質量大也意味著太陽系的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的強度很高,太陽的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度,而木星的核心溫度也才28萬度,較低的溫度無法產生強烈的核聚變,木星也無法成為恆星。
  • 探測器發現宇宙最大星球,是太陽45億倍,地球在它面前猶如灰塵
    我們可能會說黑洞,當縮小到太陽系裡頭,最大的星體就是太陽了。地球半徑只有6378公裡,人類有多大,這不言而喻了吧。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則是木星。在一部電影中《流浪地球》,地球想要逃離,由於木星巨大的引力使得地球難以脫身。一個木星的體積足足有1316個地球這麼大。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質量加起來都沒有木星大,木星是它們之和的2.5倍。木星在太陽面前還是比不過的,太陽相當於1000個地球。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太陽嗎?
    但質量繼續增加,逐漸會達到氫同位素氕的聚變,曾經天文學家計算後認為太陽核心不足以達到氕聚變條件,但後來發現了量子隧穿效應可以讓氕的聚變條件大大降低,因此太陽開始發光。+土星是不可能滴,木星夢想再次破裂兩者相撞有可能成為太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