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輻射是什麼?科學家用「垃圾桶」和塑料球就能研究宇宙問題!

2021-01-12 騰訊網

生活多姿多彩,知識無處不在。大家好,我是海憶,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科學家如何運用「垃圾桶」模擬巨行星和黑洞運行。說到黑洞,大家只是好奇,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科學家是怎麼研究黑洞的,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敢相信。確實科學家就是用「垃圾桶」來模擬黑洞運行!

有時候,一些有創造力的科學家,按照正常思維研究問題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從而他們都會腦洞大開,想出奇怪的想法。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運用「垃圾桶」來研究巨行星和黑洞的!

天文學也是實驗科學

我們通常認為天文學不是一門實驗科學。但是天文學家有時候確實需要用模擬模型或物理模型來模擬,並依賴於空間中的某些東西相同的數學模型。而這些模型似乎是非常規的,因為有時研究宇宙,可以從垃圾桶中製造氣體巨行星,從聲音中製造黑洞。接下來帶你們來看看木星雲層,它已經讓我們著迷了幾個世紀。但我們對此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比如很難判斷它們有多深。於是天文學家從探測器和計算機模擬中研究了很多東西,但模擬總是包含著假設。你假設事情以某種方式運行,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

用垃圾桶去研究行星

因此,天文學家也許能夠製造出看起來像木星的虛擬行星,但天文學家需要一種方法來知道這些虛擬行星的行為是否也像木星。為此天文學家需要做實驗。那麼,如何在地球上進行這些實驗呢?木星中的氣體和液體都是流體,它們以相似的方式對旋轉等力作出反應。所以,既然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旋轉的氣體碗,天文學家就可以通過一個巨大的旋轉的水盆來研究它。於是在2017年,一群科學家將一個巨大的工業垃圾桶裝滿了水。然後把它放在一個特殊的桌子上,當垃圾桶星球旋轉時,它每分鐘可以旋轉75次。研究小組在罐子底部安裝了一個水泵,讓水通過一系列小孔進行循環。用這個相當簡單的裝置來模擬湍流,模擬水的運動方式與氣體,在木星上的運動方式相同。

恆星是如何運轉的?

我們知道一顆年輕的恆星,是由引力和磁場作用讓塵埃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這些團塊以某種方式變成了行星,但這可能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所以有很多開放性的問題。同樣,模擬可以感覺到一些差距,但很難知道它們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過程,或者只是擅長製造某些恆星系統。因此,科學家們提出了球和彈簧。這是因為,模擬經常需要通過處理附近塵埃顆粒之間的磁場來簡化恆星附近的環境,因為磁場可以將塵埃顆粒分開或拉在一起。這個想法是,這些磁場將灰塵移動到充滿其他物質的地方,導致團塊成長為行星,這聽起來很複雜,但至少對於某些磁場,沒有人直接證實彈簧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支架,然後出現了2019年的一篇論文。

模擬模型的偉大之處

作者從一個球和一個代表兩個塵埃顆粒的固定豎柱開始,並用帶有磁場的彈簧將它們連接起來。這模型基本上是「繩球」,科學家為了把這個設置變得更好,於是把它滴上一滴水,從而在測試中會像塵埃一樣圍繞著一顆恆星旋轉。球開始以與附近的水相同的速率運動,就像塵埃顆粒圍繞恆星運行一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神奇的一面發生了,球開始來回移動。水將球推入彈簧,彈簧將球推出不同的距離。有時候,就像磁場一樣把塵埃推到不同的軌道上。這聽起來像一個簡單的測試。但這模擬模型確實可以捕捉到一些關於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信息。

史蒂芬·霍金輻射

在這之間有很多步驟可以充分理解行星的形成,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它正在幫助我們了解一些很難直接觀察到的東西,從而繼續研究黑洞。這些萬有引力的無底洞很難研究,因為一旦你通過了所謂的黑暗世界,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正如我們所知,物理學它也會在超越地平線的某個地方崩潰。例如,霍金預言,在黑暗世界的邊緣,黑洞會產生光,或者是我們所說的霍金輻射。現在的問題是,氣體在黑洞周圍,自身產生大量輻射,這會淹沒霍金預測的那種輻射。所以我們還不能確認霍金輻射的存在。幸運的是,研究小組已經在實驗室中通過模擬模型研究了黑洞,模擬模型通過製造一個屏障來模擬黑暗世界,其中產生了一些看起來很像霍金輻射的東西。

黑洞的「噴口世界」

這是通過用雷射轟擊原子云,直到其中一組原子在雲中的移動速度超過這個聲速,來製作一個模型,就像一條湍急的河流。聲波可以進入這股氣流,但不能出去,因為氣體的運動速度比聲音快,就像光可以進入黑洞,然後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情。在屏障兩邊產生了聲音,從而模擬了一個「噴口世界」,就像霍金預測的輻射將出現在真正的黑洞周圍一樣。但這不足以說明霍金輻射確實存在。現在,一些物理學家說真正的黑洞確實是這樣的。所以,這就是實驗的偉大之處。很難甚至不可能進入行星和黑洞,但我們有很多工業垃圾桶,彈簧和雷射可以模擬。

當科學家有了獨特的思維,他們就可以用它來研究像黑洞這樣複雜而遙遠的東西。如果你是那種會想出這樣一個創意模型的人,你會去研究黑洞嗎?如果你有什麼奇妙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是海憶,關注我,每天分享小知識!

本文為海憶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霍金輻射是什麼?科學家用「垃圾桶」和塑料球就能研究宇宙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運用「垃圾桶」來研究巨行星和黑洞的!天文學也是實驗科學我們通常認為天文學不是一門實驗科學。但是天文學家有時候確實需要用模擬模型或物理模型來模擬,並依賴於空間中的某些東西相同的數學模型。而這些模型似乎是非常規的,因為有時研究宇宙,可以從垃圾桶中製造氣體巨行星,從聲音中製造黑洞。
  • 「霍金輻射」是正確的 科普:什麼是霍金輻射
    該理論假設黑洞從其表面釋放的輻射是由量子物理和重力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為了驗證這一理論,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轉向聽起來非常瘋狂的科學實驗——在實驗室創造微型黑洞。由於缺乏能夠遠距離觀測黑洞周圍輻射的科學設備,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態量子材料來模擬黑洞。
  •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大爆炸理論是關於宇宙起源的普遍觀點。埃德溫·哈勃證明了1931年宇宙還在膨脹,但會有結局嗎?各種理論試圖解釋宇宙的終結,大危機假設,假設未來宇宙將停止膨脹並開始收縮,到了最後,宇宙將回到最初的樣子,這可能導致另一次大爆炸。大凍結是另一種假設,即恆星將耗盡燃料並變暗,黑洞最終將主宰宇宙,並在釋放霍金輻射後死亡。
  • 《三體》與霍金的預言有什麼關係?原來霍金的宇宙是這樣的
    霍金的預言和《三體》究竟有什麼聯繫?看完《三體》才明白霍金所說的話,原來霍金的宇宙世界是這樣的。在經典物理的世界中,空間和時間好比是一塊平坦的「畫布」,在其上畫著當時所知道的天體;而愛因斯坦的「畫布」則是彎曲的。
  • 霍金的科學成就究竟有多大?這7個問題你應該知道
    由此引出第三個問題: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講一些科學術語了。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裡提到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的讀者。不過,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你耐心地看下面的解釋,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從中了解一個基本的圖景。霍金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宇宙學,這是一門科學,而不是哲學。是的,研究宇宙現在不是哲學家的事,而是科學家的事。人們不再是通過像「兩小兒辯日」這樣的哲學辯論去思考「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這種問題了,而是通過觀測和理論,去實證地、定量地研究宇宙。
  • 「科學」史蒂芬·威廉·霍金和他的宇宙黑洞
    霍金在21歲時不幸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他憑藉超人的毅力對物理學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取得了許多超越前人的重量級研究成果,並多次獲得科學界及政府頒發的頂級榮譽,成為全球知名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當霍金去世時,引發了全球各界的廣泛悼念;霍金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
  • 科學家:宇宙大爆炸是錯的,霍金證明奇點的數學有問題
    ,之後發展出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的霍金輻射,成為全球黑洞理論方面的頂尖專家。 圖爾克曾經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霍金用於證明奇點定理的基本數學是不正確的,必須重新研究宇宙的起源問題。 霍金在宇宙學、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引力方面都較大的貢獻,尤其是對時間和空間的終結者——黑洞,進行了理論上的豐富和完善。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1988年,霍金出版了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這本書中,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並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過去,這些問題只有神學才能夠給出答案。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
  • 霍金的時空觀!霍金為什麼偉大?你又對時空,宇宙了解多少?
    霍金為什麼偉大?你又對時空宇宙了解多少?霍金的時空觀,宇宙觀就在這裡!物理學的璀璨明星,為人類留下來了珍貴的科學寶藏!他對宇宙,時空,黑洞的認識及探索,在科學史乃至人類史都將留名。霍金在其科學著作《時間簡史》中描述了有關於時間,空間的概念,也有對宇宙起源的深層探討。並沒有難懂的數學公式,也並不是枯燥的學術理論。而是以簡單,明了的筆觸告訴我們深奧而複雜的宇宙問題。比方說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起點與終點!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1988年,霍金出版了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這本書中,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並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過去,這些問題只有神學才能夠給出答案。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
  • 霍金對我說過他對科學的最重要貢獻!此刻,痛悼霍金教授
    霍金的一生如此具有傳奇性。他出生於伽利略逝世的三百年忌日,並逝世於愛因斯坦139周年的生日。上天既然賦予他如此重大的使命,為何又讓他得了這個不治之症,真不知上天為何作如此安排!他在科學上的業績,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了一些介紹。今天我心情非常悲痛,急忙寫下這些文字,表達自己的極度悲傷,感激他在學術上和其它方面對我的關心和幫助。
  • 霍金心目中的宇宙——紀念霍金離世兩周年
    同年12月10日,我向他提出藏在心裡很久的一個問題:「史蒂芬,你認為你的黑洞輻射和無邊界設想,哪個貢獻更為重要?這個問題只有你能夠回答。」他移動滑鼠,在屏幕上寫出一行字:「Otherpeople think the blackhole,because that is now accepted,but I think no-boundary.」(人們認為黑洞〔輻射〕更重要,因為它現在已被接受。
  • 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了了霍金輻射的正確性,它有什麼用?
    不過那些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吞噬能力太強,不斷撕碎周圍的天體,這碎片圍繞在黑洞周圍形成了吸積盤,吸積盤內的物質相互摩擦產生了強大的熱量和輻射,這些輻射向外擴散,讓吸積盤成為了宇宙中耀眼的存在。不過,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霍金認為黑洞並不只是一味地索到物質,它同樣還會向外發射物質,這個理論被人們稱為霍金輻射。霍金輻射提出後,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黑洞是不會向外輻射物質的,它就是吸塵器,只能不斷吞噬物質。可是有一些科學家仍然支持著霍金的觀點,也認同黑洞是會輻射物質,這種輻射最終會從黑洞吸走足夠的能量和質量,使黑洞消失。
  • 霍金都有哪些科學成就?
    霍金的科學成就其實還是有一些的,而且最近的黑洞照片公布之後,似乎也在印證霍金的理論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霍金到底有哪些學術成就?我們要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說起。什麼是宇宙大爆炸?其實從古到今,宇宙的起源就是一直以來的熱門選題,很多學者都對此發表了很多看法。
  • 霍金留給我們什麼?——霍金一生重要理論貢獻簡介
    那麼他又留給科學界些什麼呢?霍金在科學上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宇宙學方面,而且跟很多著名科學家一樣,他的主要貢獻基本上都是年輕時做出的。很多人說霍金晚年碌碌無為,我只想說,這不正常嗎?有多少個理論物理學家在晚年還碌碌有為的?好了廢話太多,現在聊正題。在科學上,霍金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嗯?我們?
  • 霍金留下了哪些著名理論和成就
    世界級頂尖雜誌《天文學》對他有這樣的評價:「當20世紀物理學的成就被客觀地承認時,史蒂芬·霍金的成就將被大書特書地載入科學史冊。」 霍金提出的理論主要可以概括為一下幾點: 1.奇性定理 貝爾實驗室的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於1964年測量到具有各向同性、溫度為2,7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紀念霍金|霍金對物理學的貢獻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輪椅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76歲。霍金的一生極富傳奇性。他以一副病軀,執著於思考宇宙、黑洞、時空等深奧的主題。一般人以這樣的身體條件,大概能對科學泛泛地有所了解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霍金對宇宙的研究,可以說代表了當前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高峰,所以他本人,早已成為人類強大的精神可以戰勝脆弱的肉體的一個象徵。
  • 霍金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霍金最大貢獻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霍金最初在上世紀70年代的研究是關於黑洞的性質,提出了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產物,奇點則是當物質進入黑洞之後,向中心聚集成為沒有大小的「幾何點」,具有無限大的密度和能量。霍金和彭羅斯證明,黑洞中心的奇點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真實存在。在這樣的點上我們現有的物理定律都會失效。
  • 物理諾獎的科學哲學突破:從彭羅斯和霍金說起
    作為標準的黑體輻射,這證明了宇宙大尺度的均勻,成為大爆炸宇宙學的最強支持。這個觀測發現使得霍金的奇點定理更令人信服,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中,宇宙不可避免始於奇點。但是另一方面,對於某些極端問題,特別是終極性問題,由已經經過實驗檢驗和時間考驗的理論(對於奇點定理而言,就是廣義相對論)嚴格推論出結果,即使無法直接實驗驗證,也是正確的科學結論,特別是黑洞奇點這種具有定義性的結論,應該有獲獎機會。
  • 物理諾獎的科學哲學突破:從彭羅斯和霍金說起
    1965年5月,美國工程師彭齊亞斯(Arnold Penzias)和威爾遜(Robert Wilson)發表了前一年發現的宇宙背景輻射。作為標準的黑體輻射,這證明了宇宙大尺度的均勻,成為大爆炸宇宙學的最強支持。這個觀測發現使得霍金的奇點定理更令人信服,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中,宇宙不可避免始於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