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嘬火晶柿子時,你到底在嘬什麼?

2021-01-14 澎湃新聞

01

皮薄如蟬翼,肉甜似蜂蜜。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手拿一根吸管,嘬火晶柿子的場景,至今還在被人津津樂道。

那「噗」的一聲,既震撼了觀眾的味蕾,也讓火晶柿子成了網紅果實。

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柿子的產地、陝西臨潼的果農們,今年能賣一個好價錢了。

但他們要感謝的,不是演員雷佳音,也不是原著作者馬伯庸,而是導演曹盾。

馬伯庸是內蒙古人,成長於桂林,求學於上海,對柿子並不熟悉。而曹盾是地道的西安人,從小就這麼吃柿子,在改編電視劇時,就加入了這個場景。

所以說,能帶動陝西經濟發展的,還得靠自己人。

柿子是純正的中國籍,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廣泛種植,被人當做食物。漢武帝在長安建造了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上林苑,柿樹就是其中之一。

唐代時,宮中大量栽種,並且通過遣唐使,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大家都知道楊貴妃愛吃荔枝,其實她也吃柿子。

在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裡,提到柿子有七大特點:

「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佳實,七落葉肥大。」

唐代不愧是一個尊崇肥胖,不,豐腴之美的朝代,就連樹葉的肥大,也被人看重。

人可以「英雄不問出處」,但柿子不行,要求不太冷不太熱不太幹不太溼。氣候溫潤的關中就成了最好的家,北有高原做靠山,南有秦嶺來庇護,安全踏實。

尤其是火晶柿子,對經緯度、海拔、日照、土壤都特別挑剔,只有驪山腳下的臨潼,才能長出最甜的果子。

秦始皇選此地長眠,不是沒有道理的,一片好風水。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之後,很多人都等著秋天到了,好吃火晶柿子。但如果你是在十月之前就吃到嘴了,對不起,不要為嘗了鮮而興奮。

你是掉坑裡了。

因為,真正的火晶柿子並沒有成熟,還掛在樹上呢,提前上市的都是假冒品。

有句哲理說:「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這裡的九月是農曆,換算成陽曆大概是每年10月份。

往年的柿子是10月中旬成熟,今年因為遭遇連綿秋雨,天氣冷,柿子晚熟,到10月底才紅皮。

所以說,只有最近吃到的火晶柿子,才是正宗產品。比如盒馬鮮生,就把火晶柿子作為這個季節的主推產品。

從電視劇到電商,一朝聞名天下知,柿子還是那個柿子,但市場完全不一樣了。

幾個月前,全國的訂貨商,早已把臨潼果農的柿子全部拿下,最遠的都到了黑龍江。

而身在主場的當地人,這時候就像回到了盛唐,坐擁世間美好,內心可傲嬌了:

(火晶柿子)最可貴是皮薄如紙,輕輕撕掉那一層外衣,亮晶晶的果肉看起來就更像一團火晶了。小心捧起,往嘴裡一吸溜,無絲無核,涼悠悠,甜如蜜。

這滋味太美了,美到我每年都望著秋風起,盼著那一個個紅彤彤的果掛滿光溜溜的樹,風景如畫,實在是賞心悅目。

為了這口甜,有人不遠千裡,自駕來長安吃柿子:

有人還發明了新的吃法:

軟柿子放進冰牛奶裡,用吸管輕輕戳破攪拌,再喝,比買到的奶昔好喝多了。

所以說,心急吃不上真柿子,一定要有耐心。

其實,柿子要徹底成熟,還得等一場秋風過後,樹葉全部掉落,只剩那一個個紅燈籠似的果子掛滿枝頭,才是好看又好吃。

就像陳忠實寫的:

我在驪山南麓的嶺坡上, 見到過那種堪稱紅彤彤的景觀, 一棵一棵大到合抱粗的柿樹, 葉子已經落光掉淨了, 枝枝丫丫上掛滿繁密的柿子,紅溜溜或紅彤彤的,蔚為壯觀,像一片自燃的火樹。

要是下一場初雪,大地一片白茫茫,紅柿子點綴其上,更是一幅絕美的畫面。

這時候,再配一首趙雷的民謠《少年錦時》,意境就齊全了:

「秋天的時候,柿子樹一熟,夠我們吃很久」。

02

陝西自古就是柿子大省,南宋學者馬永卿在他的著作《懶真子》中記載有一句話:「僕仕於關陝,行村落間,常見柿連數裡。」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跑到西安,當地官員就進獻了火晶柿子。

老佛爺旅途勞頓,飢餓難耐,那份甜想必給了她不少的安慰。

重視柿子的栽培,一直延續到現代。1966年,《園藝學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陝西省召開柿樹嫁接技術座談會》。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繁殖柿樹也是一項革命工作:

"要克服嫁接成活率不高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要用毛澤東思想掛帥,要有敢於勝利的決心,把這件事當作政治任務來進行。"

「文革」期間,糧食短缺,柿子被用來當主食充飢。那時候,柿子樹屬於生產隊財產,果實熟了後,像糧食一樣分給大家,五斤能頂一斤糧食。

柿樹不易栽植,單純種樹苗的話,成活率極低,最好的方法是嫁接。先栽種容易活並且長得快的軟棗樹,然後在其枝幹上嫁接火晶柿子的枝條。

一旦成活,就不用人多管了,無需修枝、打藥、施肥、套袋等程序,屬於典型的「懶人友好型」植物——只要地方選的對,其它啥都不用會。

柿子樹生長也很慢,一棵20多年的樹,不過胳膊粗細。

當你遇到一個臨潼的農民,千萬不要問:「你種了多少年的柿子?」這樣容易暴露自己的知識匱乏。

因為柿樹不需要專門種植,大部分結果的樹,都有幾十年的樹齡,很多是果農繼承自祖輩的財產。

柿子好吃,但不好運輸,一旦皮紅軟化,就容易破損。80年代時,陝西省化工研究所研製出了一種脫澀保鮮技術,給柿子的長途運輸創造了條件。

也就是未等柿子變紅熟透,還很硬挺時,就採摘下來,然後用脫澀劑,去掉澀味。在1982年和1983年,陝西省兩批運往香港27噸柿子。

當時正是協商收回香港的時候,這些甜美的果實,給兩地關係帶來了幾分蜜度。

陝西柿子的種類很多,有200多種,比如富平有一種尖柿,長得像「美人尖」,個頭大,皮厚,適合做柿餅。

而火晶柿子最出名,就是因為《長安十二時辰》的帶動。一件事物,一旦與娛樂話題關聯,就像被安上了天使的翅膀。

在這之前,火晶柿子的品質已得到認可,只是還不被全國大眾所知。

1975年秋,中國人民的好朋友西哈努克親王,帶著媳婦來臨潼,參觀剛發現不久的兵馬俑。在街邊,看到有農民在擺攤賣柿子,紅紅的,小小的,很可愛。

親王生長於熱帶,沒見過柿子,很好奇,上前詢問。

回到賓館後,隨行人員早已準備好了一盤火晶柿子。親王嘗了一口就欲罷不能,把一盤給全吃了。

他還想再來一盤,但被勸住了。因為柿子吃多了,傷胃,親王只好作罷。

結果當晚,親王就鬧了肚子。當地官員不敢怠慢,趕快報告給北京。幸好,沒什麼大礙,虛驚一場。

第二天走的時候,親王還帶走了一籃柿子,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2008年,「臨潼火晶柿子」被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算是有了官方認證。

根據數據統計,如今臨潼的火晶柿子種植面積約2000餘畝,年產量約3000餘噸。

臨潼本來隸屬渭南市,發現兵馬俑後,為發展旅遊業,在1983年併到了西安。這對當地的柿農來說倒是好事,每到秋季,就提著籃子,在路邊向遊客兜售。

而最先知道火晶柿子之美味的,並不是人,而是蜜蜂。

因為太甜,街邊的柿子攤,總有蜜蜂縈繞其上。

03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人問張小敬,為什麼要拼命去保護長安城?

他舉了一連串長安百姓的世俗生活例子,來陳述對這個地方的情懷。

其中有一個小沙彌,攢下的錢從不亂用,偷偷買來河魚,去餵慈恩寺邊的小貓。

當時,在這座慈恩寺裡,就有很多柿樹,每年會積存好幾屋的樹葉,用作燃料。

一個叫鄭虔的書生,因為家窮,買不起紙張,就以慈恩寺的柿葉為紙,練習書法。

唐玄宗很欣賞他的作品,賜字「鄭虔三絕」,還專門為他蓋了一間屋子,讓他教授官宦子弟讀書寫字。

鄭虔還是杜甫的鐵哥們,倆人常一起喝酒發牢騷,杜甫光給他寫的詩,就有二十多首。

但安史之亂時,鄭虔投靠了叛軍,結果遭到貶斥。可能是和柿子感情深,志氣太軟,不過硬。

當你用吸管嘬柿子時,嘬的不只是甜蜜的果肉,還有那厚重的文化。

「火晶柿子」之名的由來,除了形狀,還有一個傳說。

以前,臨潼有個叫「四子」的農村漢子,有一次救了家門口樹上一隻火鳥的命。火鳥從窩裡叼出一根樹枝,送給他。

他栽種到地上,就在當晚,他做了一個夢:一個叫「火晶」的姑娘,送給他一對紅燈籠。

幾年後,那根樹枝結了果,又紅又軟,汁多味甜,鄉親們就叫它「火晶四子」,慢慢成了「火晶柿子」。

這故事有些牽強,就像歷代帝王喜歡給自己的出生造勢,說有龍奔到自己家裡一樣。

因為「柿」這個字,最早寫的是「柹」,並不是「四」的諧音。

火晶柿子還有一個兄弟,叫「火罐柿子」。兩者長相差不多,都是個小面紅,也一樣甜,但火罐柿子多核兒,不像火晶柿子那樣能一口吸溜到底,不太受歡迎。

大多被打成稀碎,釀酒了。

所以,長得帥的人,不一定都能當演員,成為流量明星。

已故作家陳忠實,既愛吃柿子,也是研究柿子的大行家,專門寫過一篇散文《火晶柿子》。

文章一開頭他就提到,自己每年秋天都會買些柿子吃,但當他故意考問街邊的攤主「這是什麼柿子、產自哪裡」時,卻沒幾個人知道。

「攤主一問三不知, 實在令人費解。」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當有一次,一個攤主算錢時,把零頭給他抹了,他一感動,就告訴對方,這叫火晶柿子,產自臨潼,是柿子中的極品。

這可能是最早的知識付費。

80年代時,陳忠實有了一點積蓄,在白鹿原上祖居的位置,蓋了一個新院落,修了圍牆,立了門樓,並在院子裡特意種上了一棵火晶柿子樹。

這種情感來源於童年的記憶。以前院子裡就有一棵柿樹,他每年都眼巴巴地等著柿熟,但是有一天放學回家後,發現柿樹被砍掉了。

原來那幾年家裡不順,算命先生說是因為有這棵樹的原因,「柿」通「事」,也就是多事的意思。

但反過來想,「柿」也可以理解為「萬事如意」嘛。

比如,於丹曾形容自己的女兒「她笑得像個爛柿子似的」,聽起來不是好話,但本來意思是說,笑得甜,是幸福無以復加的樣子。

賈平凹有篇散文《陝西小吃》,也談到火晶柿子:

」臨潼有火晶柿,紅如火,亮如晶,肉質細密,且無硬核。吃一想二,飽一人思全家。「

但是火晶柿子是季節水果,過了那八個月的時令,就沒法嘗鮮了。

當地人想出一種新的吃法,叫柿子糊塌:把柿子去皮後,和麵粉和在一起,還可包裹核桃、桂花、玫瑰等,捏成扁狀,放在油鍋裡炸,就像炸油糕一樣。

賈平凹人稱「鬼才」,寫文章喜歡加一些傳奇志怪的東西。在這篇文章他就寫道:

「油鍋前常圍滿人,便有一光棍只看不買,張大口鼻吸味,竟肥頭大耳。」

」油膩「這個詞,看來是從這來的。

想嘗鮮,還是得吃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柿子,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如果生活不順,可以再搭配一個夾饃,一口饃,一口柿,吃了啥都「饃(沒)柿(事)。

(完)

用地道好料,做原創文章

交流 合作 進群,加微信:jiamostar

相關焦點

  • 見過嘬小龍蝦的鳥嗎?它漂亮又兇悍,或在你身邊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紅嘴藍鵲嘬蝦子,有趣!」姚波向記者回憶道,4月7日在小區偶遇紅嘴藍鵲叼小龍蝦後,次日路過大門口時,又見3隻紅嘴藍鵲蹲在樹上,盯著一家蝦店門口的兩筐小龍蝦,它們接下來上演什麼呢?果然,不一會兒,一隻紅嘴藍鵲俯衝站在筐子上,眨眼功夫就叼走一隻小龍蝦,緊接著又一隻故伎重演。動作熟練,一看就是「慣犯」。
  • 西安臨潼特產火晶柿子——火紅的燈籠高高掛!
    近日,一個「火晶柿子採摘工月薪3萬」又讓火晶柿子火了起來:陝西臨潼街頭一則招工信息引發關注:急聘火晶柿子採摘工人,日薪1000元,條件是「會爬樹」。老闆說,兩個月前網店就收到6000多筆訂單,過去火晶柿子不值錢,今年因為一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發生了變化。
  • 70後最愛的下酒菜,簡單炒一盤,比小龍蝦還香,嘬一口回味無窮!
    70後最愛的下酒菜,簡單炒一盤,比小龍蝦還香,嘬一口回味無窮!現在很多人的年輕人都喜歡用小龍蝦和豬頭肉來下酒,但在七零後的眼中這食材才是最好的下酒菜。平時下班之後和三五個好友一起喝上幾口小酒,聊聊各自最近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也是一種享受。既然說起喝酒,那麼自然是少不了下酒菜了。所以這次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話七零後最愛的下酒菜,不僅製作方法簡單,而且炒一炒比小龍蝦更香,不知道吃就可惜了。
  • 應季水果柿子你吃對了嗎?磨盤柿之鄉柿子熟了,教你如何吃柿子
    金秋十月,北京什麼風景最美,紅葉呀!什麼水果惹人愛,張坊鎮的磨盤柿子人人愛。張坊鎮是中國有名的磨盤柿之鄉,優越的山前暖區條件,為這裡林果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自明太祖登基時,張坊就已經大規模栽培磨盤柿,明成祖定都北京後,作為貢品年年進奉。柿子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作為秋季最應季的水果,適當的吃一些對身體很有好處。柿子糖,蛋白質,脂肪含量高,還含人體必需的鐵、鈣、磷元素,胡蘿蔔素、黃酮類、脂肪酸、酚類和多種胺基酸。中醫認為,柿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祛痰鎮咳的效果。
  • 又到了吃柿子的季節,分享20種柿子的吃法,美味加分,創意加倍
    火晶柿子餅用料 火晶柿子3斤;麵粉適量;芝麻少許 做法「柿子要挑軟的捏」。做柿子餅選用的柿子也要挑軟的,熟透了的,甜的。火晶柿子是個比較好的選擇,比較甜而且裡面有水晶芯。剝開皮後一瓣一瓣的火晶芯,很漂亮。
  • 買柿子時買軟柿子還是硬柿子?到底有什麼區別?還好現在知道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買柿子時買軟柿子還是硬柿子?到底有什麼區別?還好現在知道了。 柿子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我們購買柿子時,有的柿子軟,有的卻很硬,很多人不知道應該如何購買,後悔現在才知道
  • 這麼好吃的脆柿子你還沒吃過?脆柿子和軟柿子又有什麼區別?
    柿子我們應該很熟悉對吧?但我們平常所吃的應該大多是軟軟的柿子,那這種脆脆的柿子你吃過了嗎?還沒吃的也不要著急,我們這就來了解一下脆柿子和軟柿子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到底哪種柿子更符合你的口味。而脆柿子的口感就要甜脆許多,吃起來不僅能體會到柿子該有的香甜,也能有種吃蘋果的清脆爽口的感覺。它們在成本上也有一些差別,在我們買柿子的時候經常能夠發覺到,一般軟的柿子要比硬的柿子的價格要高出許多,因為大多數人還是更認可軟柿子的甜蜜而直覺上認為硬柿子是沒熟透的,擔心吃起來會澀澀的。
  • 新鮮下樹的脆皮柿子,削皮就能吃,脆甜多汁,5斤只要12.9元
    每天都給大家帶來很多便宜又好吃的美食,讓你花小錢辦大事,低價買好貨!好了,閒話少敘,直接進入今天的正題(文末領取大額代金卷)。前段時間很火的《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用吸管吃火晶柿子的鏡頭,讓大家重新關注了這種水果。其實柿子的種類很多,火晶柿子只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不得不說,火晶柿子確實好吃,但是個頭小,皮薄易碎,不耐存放和運輸。要是生摘下來,反而不好吃。
  • 柿子到底不能和什麼食物一起吃?買到澀柿子怎麼辦?教你幾招
    進入11月份後,水果柿子成了人們鍾愛的食物,如脆柿子、鏡面柿、四周柿、尖柿、羅田甜柿、牛心柿等等,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可一說到柿子不能和什麼食物一樣吃,網友們的討論就更加熱鬧了。
  • 柿子好吃,吃柿子時要注意什麼
    我們說了秋天吃柿子的好處。如今,不僅僅是柿子上市的季節,也是大閘蟹上桌的時候。但是,柿子螃蟹不能一起吃的傳言一直告訴大家,吃了柿子就絕對不能吃螃蟹。未脫澀的生柿子鞣酸和果膠含量在眾多水果中處於較高水平,這些物質在胃酸作用下易形成難消化的植物纖維團塊,它們可以包裹著其他食物,在胃中變得越來越大,嚴重時甚至堵塞胃腸道,只能通過手術來排出,這也就是所謂的「胃柿石症」。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待柿子『脫澀』後再食用」。
  • 柿子是個寶,天冷不要直接吃,學街頭大廚這樣做,更加軟糯香甜
    據西安的老鄉們說,西安大街上售賣的柿子基本都是本地產的,其中,臨潼的火晶柿子是最有名氣的。 價格一般6-8元一斤,有軟柿,脆柿,軟柿,通常,這裡賣的柿子一般還有兩種顏色,橙紅的和暗紅的,口味倒差不多。
  • 軟柿子和脆柿子有何區別?不懂的話,你的柿子白吃了!
    軟柿子和脆柿子有何區別?不懂的話,你的柿子白吃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水果出現在市面上,而且這些水果的營養價值都很高。生活中我們除了吃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還要補充水果的營養維生素和多量元素。不知道你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
  • 陝西西安一道傳統名吃,柿子加麵粉這樣做,沒有餡,酥皮軟瓤,饞哭...
    柿子,大家都不陌生。軟趴趴的,吃起來甜甜的,吃完後還有那麼點澀。柿子的營養成分還是不錯的,被譽為「果中聖品」,柿果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10多倍,食用柿果比食用蘋果對心臟更為有益。另外,柿果多酚類物質是優良的抗氧化劑,可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等疾病。雖說如此,但是我們似乎都並不太愛吃它,有人說柿子容易壞,有人說是甜,但吃到後面麻嘴。
  • 那個「吃死孩人」的柿子,到底罪在何方?
    伴隨著柿子的上市,「吃柿子致死」的謠言也開始流傳起來: 3歲女童吃柿子致死,柿子+酸奶中毒致人死亡,柿子+螃蟹致死……C、柿子+螃蟹(海鮮),結果傳聞:嘔吐、腹脹、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原因解析:螃蟹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柿子時吃螃蟹,螃蟹裡的蛋白質與柿子中的鞣酸相遇,可在人的胃中發生凝固,形成胃石,出現腹痛、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 柿子到底能不能與螃蟹一起吃?關於它的正確吃法來了解一下
    柿子和什麼不能一起吃? 哪些人需要忌食呢? 對預防腦卒中、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有積極的作用 且柿子幾乎不含脂肪 因此比較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 柿子到底有什麼問題?
  • 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是什麼意思?柿子別和哪些東西一起吃?
    秋季適合吃很多食物,而柿子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第一是因為秋季是豐收的季節,第二就是因為柿子在秋季吃,能夠滋補身體,提升免疫力避免很多問題的出現,而對於柿子的吃法有很多,不管你是生吃,還是加入食物中烹飪,都是難得的天然美味,特別是飯後吃上一個柿子,解膩促消化能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幫助,
  • 你還記得這部《人類之子》嗎?
    「來,老弟,嘬一口,草莓味兒的。」「咳咳,還真是。」無所事事的閏土出門溜達,莫名其妙的被一夥蒙面人綁架了,而他們的頭頭竟是閏土二十年沒見面的老鄉好,王小姐。王小姐找閏土是有事相求,她需要一張通行證護送一個難民到海岸線,而閏土剛好有個混的比較好的親戚可以幫不上忙。閏土顯然對老相好還念念不忘,嘴上說著「不聽不聽王八念經」,身體還是很誠實地去找人幫忙。搞到了通行證。
  • 你認識嗎?那是柿子果掛滿枝頭
    你認識嗎?那是柿子果掛滿枝頭來自網絡大雪季節,友人在大連發來圖片,你認識嗎?這種植物是什麼?那是柿子果掛滿枝頭!來自網絡反覆端詳這棵柿子樹,似曾相識,審視著她的全身,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來。想寫點什麼,不抒不快,但有一種苦澀之感,可能就是不如山楂樹之戀、紅樹之戀,寫起來筆尖都帶著甜蜜,飽含著溫馨,柿子本身就是苦澀的,但仿佛又像極了人生,總是苦澀中帶著甜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