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00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構成一個社會形態經濟基礎的是該社會中( )
A.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 B.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C.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係總和 D.起主要作用的經濟規律體系
2.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係中( )
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B.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有反作用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起同樣的決定作用
D.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始終起決定作用
3.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 )
A.自然分工 B.社會分工
C.生產資料私有制 D.生產資料公有制
4.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表現的是商品的( )
A.交換價值 B.價值
C.使用價值 D.價格
5.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處於( )
A.擴大的價值形式 B.一般價值形式
C.相對價值形式 D.等價形式
6.以下關於價值規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它是在幾個社會中都起作用的規律 B.它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C.它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律 D.它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起作用
7.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都是依靠( )
A.延長工作日獲得的 B.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的
C.減少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獲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獲得的
8.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 )
A.可變資本之比 B.不變資本之比
C.固定資本之比 D.流動資本之比
9.在資本主義工資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勞動都表現為( )
A.必要勞動 B.剩餘勞動
C.無酬勞動 D.抽象勞動
10.資本有機構成是指( )
A.反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比例關係的資本技術構成
B.反映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比例關係的資本價值構成
C.以價值構成為基礎並反映其變化的資本技術構成
D.以技術構成為基礎並反映其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11.單個資本增大的兩種方式是( )
A.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B.資本積聚和競爭
C.資本積聚和資本積累 D.資本集中和信用
12.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 )
13.在產業資本循環中,執行實現價值和剩餘價值職能的資本是( )
A.貨幣資本 B.生產資本
C.商品資本 D.流動資本
14.資本周轉速度( )
A.與周轉時間成正比,與周轉次數成反比
B.與周轉時間成反比,與周轉次數成正比
C.與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都成正比
D.與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都成反比
15.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與( )
A.貨幣轉化為資本是同一過程
B.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是同一過程
C.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是同一過程
D.平均利潤轉化為壟斷利潤是同一過程
16.一般情況下利潤率( )
A.小於剩餘價值率 B.大於剩餘價值率
C.等於剩餘價值率 D.與剩餘價值率無關
17.超額利潤反映的是( )
A.不同部門之間的關係 B.同一部門內部不同企業的關係
C.產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的關係 D.資本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的關係
18.商業資本執行的是產業資本運動中的( )
A.貨幣資本職能 B.生產資本職能
C.商品資本職能 D.流動資本職能
19.利息率與平均利潤率在量上的關係是( )
A.利息率高於平均利潤率
B.利息率低於平均利潤率
C.利息率等於平均利潤率
D.利息率與平均利潤率按相反方向變化
20.負責股份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的是( )
A.股東會 B.獨立董事
C.監事會 D.總經理
21.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的私有權壟斷 B.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
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級差別
22.金融資本是( )
A.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融合生長的資本
B.工業壟斷資本和商業壟斷資本融合生長的資本
C.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融合生長的資本
D.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生長的資本
2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
A.根本解決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B.徹底消除了生產無政府狀態
C.完全排除了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
D.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生產發展
24.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向私人企業加工訂貨是( )
A.國家直接掌握壟斷資本的一種方式
B.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結合的一種方式
C.國家壟斷資本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外部結合的一種方式
D.國家直接管理企業的一種方式
25.經濟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組織形式上的體現是( )
A.國際經濟一體化 B.國際政治一體化
C.國內經濟一體化 D.國內政治一體化
26.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對外經濟關係中的重要經濟特徵是( )
A.貨幣輸出 B.資本輸出
C.勞動力輸出 D.自然資源輸出
27.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聯合體的典型形式是( )
A.東南亞國家協會 B.歐洲聯盟
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D.七國集團
28.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福利政策」和「資本民主化」( )
A.減輕了工人和其他勞動者受剝削的程度
B.從根本上改變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C.不能改變工人階級的僱傭勞動者地位
D.表明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利益並非對立
29.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必須首先經歷( )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級
C.社會主義社會第一階段 D.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階段
30.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最重要的途徑是( )
A.增加勞動力投入 B.增加物質資料投入
C.提高勞動強度 D.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社會生產力( )
A.表示人們改造和徵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
B.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
C.包括生產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D.其發展水平由生產關係決定
E.反映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32.商品是( )
A.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B.有使用價值但沒有價值的勞動產品
C.有價值但沒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
D.交換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E.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33.根據資本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不同作用,資本可區分為( )
A.不變資本 B.固定資本
C.可變資本 D.流通資本
E.流動資本
34.從資本的不同分類來看,以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屬於( )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固定資本 D.流動資本
E.生產資本
35.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 )
A.I(c+v+m)=I(c+Δc)+Ⅱ(c+Δc)
B.Ⅱ(c+v+m)=I(v+Δv+ )+Ⅱ(v+Δv+ )
C.I(c+v- )>I(v+ )
D.I(v+Δv+ )Ⅱ(c+Δc)
E.I(v+m)>Ⅱc
36.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理論( )
A.說明了平均利潤是各部門資本家之間重新分配剩餘價值的結果
B.說明了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C.揭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利益關係的本質
D.揭示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因
E.發展和完善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
37.資本主義銀行利潤( )
A.在數量上相當於平均利潤
B.由貸款利息總和構成
C.由存貸款利息差額構成
D.來源於產業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餘價值
E.由銀行僱員在剩餘勞動時間內實現
38.資本主義農業中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主要包括( )
A.土地價格 B.級差地租
C.絕對地租 D.平均利潤
E.工人工資
39.壟斷利潤的來源包括( )
A.壟斷企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B.非壟斷企業利潤的一部分
C.壟斷資本得自海外的利潤
D.壟斷資本通過再分配手段獲得的利潤
E.壟斷本身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40.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矛盾鬥爭,主要體現在( )
A.貿易領域 B.金融領域
C.投資領域 D.消費領域
E.分配領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如何理解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
42.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互為前提,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43.簡述「資本一般」或資本共性。
44.簡述資本循環與資本周轉的關係。
45.生產成本就是生產價格,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分析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哪些特點?
47.為什麼說價值是生產價格的基礎,生產價格是由價值轉化而來的?
48.試分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