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晶片企業在科創板的強勁表現,以及國內資本對於晶片企業的看好和關注,再加上晶片市場的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晶片行業呈現爆發之勢。
當然,基於計算量級的迅速激增,晶片的種類和發展趨勢也產生的一定的變化。AI晶片逐漸慢慢崛起。
在國內AI晶片領域,備受關注的企業中,不得不提及的便是有著「獨角獸」之稱的寒武紀。
今年對於寒武紀來說,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成功登陸了科創板,也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於賽道的看好。
行業大環境向好的情況下,寒武紀能夠成為獨角獸,那麼其表現也是獲得一定的行業認可的。從技術表現來看,寒武紀是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初創企業中少數已實現規模化應用的公司之一,也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全面系統掌握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數據中心、雲計算等諸多場景。
在大家心裡,晶片技術的路難走,但正因如此,壁壘才更深,所帶來的長期價值才更大。如果放眼到更大的領域中,不能發現,很多耳熟能詳的技術公司,無一不是經歷多年篳路藍縷的苦行才有今天的成就的。
寒武紀的定位是獨立、中立的晶片公司,企業走的是安卓路線,不同於華為海思採用的類似於蘋果理念的垂直整合生態策略。
寒武紀只做基礎系統軟體,做獨立晶片公司,不做應用層,避免與自身的晶片客戶發生競爭,讓底層晶片與系統軟體都充分服務客戶和開發者,這也是企業吸引許多客戶的一大重要因素。
2017~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0.73%、205.18%、122.32%和318.10%,換言之,寒武紀的營收都用在了研發上。
對於晶片企業而言,如寒武紀一般巨額的研發投入並不罕見。不論是設計還是流片,晶片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按照普遍的流程,晶片研發不僅耗資巨大,耗時也較長,研究成品還需「Design in」,得到客戶的響應與支持,磨合後方可進入大規模出貨的營收創造階段。
但晶片企業一旦研發成功,護城河便是難以輕易被超越的,因此回報也將如研發投入一樣,是巨量且長期的。
不難看出,晶片企業一定要有耐心和恆心,才能在一片荊棘中走出一方天地。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