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天目山夜的微光——兩爬影像考察記

2021-01-08 網易

  【立夏】天目山夜的微光——兩爬影像考察記

  文:王聿凡

  

  天目山的雲海。 馮立斌 攝

  天目山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右相稱,名曰天目——《元和郡縣誌》

   隨著夜觀活動被眾人認知,兩棲爬行動物受關注度逐漸提高,我們浙江兩棲爬行動物攝影群在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組織了此次活動。感謝天目山保護區管理局楊局與趙科長的支持與接待。

   天目山保護區是浙江省唯一一處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網絡的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單位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被授予"兩個基地"稱號的自然保護區。天目山保護區生物資源豐富,有記載的動物共5024種,其中以「天目」命名的135種;高等植物2351種,以「天目」命名的37種。

  

  天目山的溪流。 趙鍔 攝

   此次活動共9人參加,均是來自浙江的攝影師與自然愛好者。分別是杭州和舟山的生態攝影師金黎@dannyboy與姚曄@兔猻的影子;重達0.1噸的紹興森警趙鍔@空中老飛豬;臨安當地鳥友趙金富老師;台州學院彈尾目研究者潘志祥老師;全程為我們拍工作照的馮立斌老師;兩爬愛好者章淵清@發揮會肥化;浙江中醫藥大學愛好者華飛平;還有我。本文中出現的照片均出自本次活動各位攝影師之手。

   另有三位攝影群中的元老,朱英@鷹文明;張海華@大山雀的博物旅行;周家俊@cnWATERS 因為時間問題沒能參加,望下次能聚。

   活動的用意很簡單:一是對於兩爬的研究,國內各院所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對於它們的影像資料卻寥寥無幾;二是藉此活動找尋各路愛好者的力量,提升關注度,希望各界對兩棲爬行動物能有不偏見的看待。

  

  合影。 馮立斌 攝

  


  來看一段視頻花絮。 馮立斌 攝

  

  啟程

  

   2018年5月5日,時值立夏。連續一周的晴好天氣因為一個冷空氣降臨,突然開始下雨。早晨去的路上一直在忐忑突如其來的雨水是否會影響這次活動,託諸位的好運,午飯過後雨止雲散天開。

   楊局早早為我們準備了考察證,使我們在保護區中暢通無阻。管理局大樓屋簷下數對煙腹毛腳燕銜泥築巢,這種不常見的燕子招呼我們,揮揮衣袖。

  

  

  煙腹毛腳燕。 趙鍔 攝

   本次活動主題當然是以兩棲爬行動物為主,結束後統計共發現蛇類8種;蜥蜴2種;有尾類1種;無尾類9種;共計20種。下面來看看它們究竟是誰!

  

  劉氏白環蛇 章淵清 攝

  

  劉氏白環蛇 金黎 攝

  

  劉氏白環蛇 趙鍔 攝

   說起天目山蛇類中的明星物種,非劉氏白環蛇Lycodon liuchengchaoi與臺灣烙鐵頭Ovophis makazayazaya莫屬,很走運是兩者皆有遇到,很不幸是臺灣烙鐵頭發現時已死亡,在排水溝的落葉堆中,原因不明。

   曾經浙江的劉氏白環蛇被鑑定為雙全白環蛇 L. fasciatus,後被學者更正,雙全白環蛇在浙江並無分布。劉氏白環蛇非常細小,成年後往往不及成人的小拇指粗,所以食物也是各種細小的蜥蜴。

   雖叫白環蛇,但它的環是黃黑相間的非常醒目。現在白環蛇屬Lycodon和鏈蛇屬Dinodon 兩屬合併,為Lycodon。理應合併後仍然叫白環蛇屬,但合併後屬下各種顏色的哥們都來了,所以拉丁名雖然是Lycodon,中文名卻沿用了鏈蛇屬,以此避免了中文名的誤導。所以劉氏白環蛇也能叫做劉氏鏈蛇。

  

  劉氏白環蛇的主食之一——銅蜓蜥。 姚曄 攝

  

  已死亡的臺灣烙鐵頭蛇苗。 姚曄 攝

  

  放一張曾經拍的臺灣烙鐵頭吧。 王聿凡 攝

  

  

  

  黑背白環蛇。 姚曄 攝

  

  黑背白環蛇 金黎 攝

  

  

  中國鈍頭蛇 姚曄 攝

   中國鈍頭蛇Pareas chinensis特別有意思,受到驚擾會團成一個「球」。它主食蝸牛與蛞蝓,為了適應吃蝸牛,它們的下頜齒演化一邊長一邊短,方便勾出蝸牛肉。

  

  

  福建竹葉青 姚曄 攝

  

  福建竹葉青 趙鍔 攝

  

  

  烏梢蛇 姚曄 攝

  

  

  黃鏈蛇 金黎 攝

  

  

  北草蜥 章淵清 攝

  在草上休息的北草蜥把尾巴盤成彈簧狀固定身體。

  

  

  秉志肥螈成體

  

  秉志肥螈亞成體 王聿凡 攝

  為什麼秉志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成體與亞成體之間相差這麼大?留著以後再說。

  

  

  他在幹嘛? 潘志祥 攝

  

  原來這兒藏著大樹蛙。 章淵清 攝

  

  冒著相機被水淋壞的風險,這張照片一定要放出來。 趙鍔 攝

  

  

  大樹蛙的卵泡掛在水池上方的枝頭。 趙鍔 攝

  

  但還是會有小動物來吃卵,螺和蠼螋是吃卵的常客。 王聿凡 攝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大部分蝌蚪還是能順利孵化。 王聿凡 攝

  

  

  

  淡肩角蟾 王聿凡 攝

   溪流裡淡肩角蟾Xenophrys boettgeri 已經開始大聲鳴叫。

  

  

  凹耳臭蛙。 趙鍔 攝

   這是一隻亞成年的雌性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

  

  

  中國雨蛙。 姚曄 攝

  

  

  

  天目臭蛙 王聿凡 攝

   天目臭蛙Odorrana tianmuii是僅有的以「天目」命名的無尾目物種,雖說整個浙江都廣泛分布,但天目山的天目臭蛙一定要拍個照呀!

  

  

  中華蟾蜍 姚曄 攝

  你為何如此無辜?

  

  被吸血的中華蟾蜍 王聿凡 攝

  

  另一隻被吸血的中華蟾蜍 章淵清 攝

   因為身上有山螞蝗在吸血卻怎麼也弄不下來,好是無奈。很巧的是這山螞蝗也是以「天目」命名的,叫天目山蛭Haemadipsa tianmushana。

  

  

  天目山蛭 王聿凡 攝

  

  襪子上摘下來的天目山蛭。 趙鍔 攝

  趕緊檢查下身上有沒有被吸血,果然有!

  

  

  其他生物

  

  

  普通刺蝟Erinaceus europaeus 金黎 攝

  

  

  

  中華姬鼠Apodemus dragon 章淵清 攝

  

  

  某種巨大的蛞蝓。 王聿凡 攝

  

  某種陸貝,原諒我乳齒愛拍它的正臉。 王聿凡 攝

  

  疣跳蟲 金黎 攝

  

  疣跳蟲 王聿凡 攝

   因為有彈尾目研究者潘老師在,解開了我十多年來的疑惑,小學時掃墓便見過這種僅3mm的紅色小蟲,長得就像是個兒童玩具,或是外星生物,是彈尾目中少數不會「彈」的物種。而微距攝影也把這小傢伙表現到了極致。

  

  

  碩步甲。 趙鍔 攝

   美麗的碩步甲,他可是二級保護動物哦。

  

  

  瘤蝽若蟲正在吸食藍跳甲幼蟲的體液。 姚曄 攝

  

  

  

  被燈光吸引來的中國虎甲。 王聿凡 攝

  

  

  某種葉峰幼蟲。 王聿凡 攝

  

  菊石化石。 王聿凡 攝

  某種葉峰幼蟲收到驚動會捲起自己頭部,是不是神似一枚菊石?

  

  

  某蜘蛛的配色和莽山原矛頭蝮的特別像。什麼是莽山原矛頭蝮?自己去查吧~

  

  

  拍攝花絮

  

  均為馮立斌拍攝


  

  

  

   天目山的兩棲爬行動物考察還沒結束,我們將會組織第二次的考察之行,期待熱愛自然的朋友們一起來探索發現。如果你是那個人,關注「錘錘博物工作室」公眾號,後臺向管理員索要聯繫方式吧。

  

  用這片臺灣獨蒜蘭結束本文 趙鍔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浙江天目山,我的兩棲爬行動物考察行
    文:趙鍔5月初,浙江兩棲爬行動物攝影群在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考察,此行得到了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的支持,特別感謝一下楊局(楊教授,絕對的專家)、趙科長幫忙聯繫和接待。(張嘴攻擊的黑背白環蛇 趙鍔攝)(俺發現的中國鈍頭蛇,正面吐著信子 趙鍔攝)(遇見率極高的福建竹葉青 趙鍔攝)(此行天目山最想拍的劉氏白環蛇,也是我的兩爬新種 趙鍔攝)(廣角鏡頭下的烏梢蛇 趙鍔攝)唯一碰到的蜥蜴類:北草蜥,晚上在睡覺,我們打擾它了。
  • 天目山植物記
    天目山一直是眾多植物愛好者去的最多的地方。
  • 立夏的詩句古詩描寫立夏的詩詞 2019最新關於立夏諺語大全
    立夏節氣馬上就要來臨了,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節氣有許多傳統習俗和詩詞諺語,小編整理了一組關於立夏節氣的經典詩詞諺語,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茶亭公園,映日荷花別樣紅(東南網記者林峰峰 攝)  關於立夏的詩詞一覽  1、《客中初夏》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 立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立夏?立夏三候是什麼 立夏的含義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其中一個產品「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光學與醫療的結合,能夠通過紅外光識別出血管位置和深度,被譽為護士們的「扎針神器」。在考察現場,習總書記還饒有興致地把手伸到儀器底下體驗了一下。
  • 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曾饒有興致體驗過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其中一個產品「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光學與醫療的結合,能夠通過紅外光識別出血管位置和深度,被譽為護士們的「扎針神器」。在考察現場,習總書記還饒有興致地把手伸到儀器底下體驗了一下。
  • 華山白天爬還是晚上爬 夜爬華山需要幾小時
    很多人去爬華山都比較糾結一個問題:華山白天爬還是晚上爬,小編最開始跟朋友們去爬華山的時候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其實白天爬晚上爬都能收穫不同的景色,那夜爬華山需要幾小時呢?下面小編就好好給大家介紹下。
  • 天目山發現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10月14日,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工作人員羅遠一行在巡護過程中,發現了一隻褐林鴞。隨後,天目山管理局科研科專業人員迅速趕赴現場。經檢查,該褐林鴞生命體徵正常,未受到任何傷害。 據悉,這是天目山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首次記錄到褐林鴞的影像資料。「褐林鴞非常稀有,又喜歡夜行,這次在白天發現,實屬罕見。」羅遠說。下一步,保護區將加大力度做好巡護工作,為野生動物營造和諧生態環境。
  • 媒體夜班編輯:不舍晝夜 散發微光
    選稿、編稿、核對新聞事實、排版、校對……轉眼間時針已走過零點,空氣中瀰漫著跨年夜的興奮,薛迎輝卻像個旋轉的陀螺,一刻也沒有停下工作。今年是薛迎輝在河南日報夜班工作的第八個年頭,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個節假日,都是在辦公室陪著手中的報紙度過。去年春節期間,因為疫情的緣故,他一天也沒有離開夜班崗位……「雖然辛苦,但有價值。不管是獻血還是新聞事業,我都會堅持下去。
  • 天目山植物遊記之老帳篇
    剛剛乾勁很足的整理了天目山植物,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打開了去年和兔子一起去刷天目山的文件夾,這次準備下定決心,把這個文件夾也一併整理,雖然需要整理的照片如此之多,但是如果不行動的話,肯定是越積越多的。相信每一個小夥伴對於刷山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刷山的時候爽爽爽,可是整理的時候是如此的崩潰,但是如果不整理照片,那麼刷山真是白幹了,照片越堆積越多,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學習的過程。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 呈現科技與藝術視覺盛宴
    (記者程子桐)9月15日,「瞰世界-第六屆(2020)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暨航拍作品饕餮之夜」在京舉辦。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無人機飛手、大賽評委出席了這場由無人機、直播技術、視覺和影像藝術匯聚的慶典。郎朗助陣表演了鋼琴演奏,觀眾們在音樂家美妙的鋼琴聲中欣賞飛手們精湛的圖片作品。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的由來及做法大全盤點
    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立夏吃什麼?立夏節氣各地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飯的習俗。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有哪些材料哪幾種做法?立夏飯由來及做法大全: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
  •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時間:2019-05-06 09: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立夏物候 一候螻蟈鳴 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
  •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時間:2020-05-05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說起立夏,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生活中,立夏之後的天氣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民間很多人說立夏就是夏天,
  •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時間:2020-05-05 1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一說到夏天映入腦海的第一幅畫面就是陽光,因為立夏節氣的來臨,我們也即將開始邁入炎熱的夏天,而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 夜讀|立夏:一夜薰風帶暑來 閒看槐蔭滿亭臺
    四月節為立夏。|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立夏之日「螻蟈鳴」。按東漢鄭玄的解釋,「螻蟈」為蛙類,非螻蛄(lóu gū)。立夏鳴的據說是一種色褐黑的蛙。立夏習俗|迎夏|古代,帝王在立夏這天舉行迎夏儀式,皇帝要將上年冬天儲藏的冰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 黑夜裡的眼睛 論紅外成像和微光成像異同
    在夜的世界裡,伸手不見五指,看都看不見,別說監控了。的確,在安防監控中,夜視一直是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在現有的安防技術中,微光和紅外成像是運用最廣的夜視技術。而微光成像主要運用在反恐偵查,部隊作戰的夜視儀中、而紅外夜視成像主要用於監控攝像機的夜間監控較多。
  • 立夏三候什麼意思 臨沂立夏要吃什麼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夏季分為孟夏,仲夏和季夏,立夏還分為三候,那麼立夏三候是什麼意思呢?   立夏分為哪三個物候?   【立夏第一候:螻蟈鳴】立夏第一候,螻蟈鳴。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 立夏插秧丨從春社日到立夏的農耕圖譜
    醴陵地方「六分山丘兩分崗,分半平原半分水」,田地狹窄,牛是主要農耕畜力。西北鄉山區土淺,主要用黃牛,東南鄉種稻水田主要用水牛。一年到頭,牛基本是沒有空閒的。「遇春耕則飼牛以天麻飯,仍用錦縷繫於角上」。到了穀雨,牛可以歇下來喘口氣,穀雨是「牛生日」。這一天給牛放假,燒了草藥水給牛洗澡,給牛吃甜酒衝蛋。 牛是實實在在一個家庭成員。湘東丘陵地區有習俗:大年初一要趁天亮之前給牛送水送乾草。
  •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時間:2020-05-05 1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從立夏節氣開始就是標誌著夏天的起點,在炎熱的夏天來臨後我們要做好養身準備,而關於立夏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