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裡的眼睛 論紅外成像和微光成像異同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在夜的世界裡,伸手不見五指,看都看不見,別說監控了。的確,在安防監控中,夜視一直是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在現有的安防技術中,微光和紅外成像是運用最廣的夜視技術。而微光成像主要運用在反恐偵查,部隊作戰的夜視儀中、而紅外夜視成像主要用於監控攝像機的夜間監控較多。當然,二者也有穿插,諸如出現微光監控攝像機和紅外夜視儀等產品。

  既然二種夜視技術都很優秀,那他們是否曾有過PK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次觀點大碰撞,對比一下紅外成像和微光成像的區別和各自的優缺點。

  首先先由我來介紹一下這兩種夜視技術。

  微光成像技術

  微光夜視技術又稱像增強技術,是通過帶像增強管的夜視鏡,對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標像進行增強,以供觀察的光電成像技術。微光技術是光電高新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微光夜視產品中,圖像增強器是核心器件,利用圖像增強器將夜空中微弱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氣灰光增強幾百倍、幾萬倍達到使人眼能夠進行遠距離觀察的程度。黃綠光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長,因此,這種顏色的螢光屏常常被應用到增像器上。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特種部隊進行夜視成像時,夜視鏡頭裡的圖景呈現黃綠色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紅外成像技術

  紅外夜視技術分為主動紅外夜視技術和被動紅外夜視技術。主動紅外夜視技術是通過主動照射並利用目標反射紅外源的紅外光來實施觀察的夜視技術,對應裝備為主動紅外夜視儀。被動紅外夜視技術是藉助於目標自身發射的紅外輻射來實現觀察的紅外技術,它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發現目標。其裝備為熱成像儀。現階段監控攝像機裝備的都是主動紅外系統,對被動紅外系統的應用還較少。

  觀點pk

  當微光成像技術遇到紅外技術,到底孰優孰劣呢?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成像技術相對比,各自都有自身明顯的優勢。



微光成像技術

  微光成像技術優點

  微光成像技術之所以被各國軍隊大量應用在夜視上,是因為它的全面性。該技術相比紅外技術,不需要紅外燈發射紅外線、不需要被觀測物體必須有熱量。從而很好的適應軍隊在不同環境下作戰。選擇紅外成像技術,第一得考慮紅外燈的損耗和維護,第二要考慮被觀測物體是否自身含有熱量。而微光成像技術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只需藉助自然光即可達成夜視效果。同時,微光夜視儀圖像清晰、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使用和維修方便、不易被電子偵察和幹擾,應用範圍廣,這些也是紅外夜視成像不可比擬的。

  微光成像技術的缺點

  微光成像技術的缺點在於易受周邊環境影響。如怕強光,具有暈光現象。在遇到強光的時候夜視儀無法進行觀測,觀測者會感到眩暈。 微光圖像的對比度差、灰度級有限、瞬間動態範圍差、高增益時有閃爍、只敏感於目標場景的反射,與目標場景的熱對比無關。

http://security.zol.com.cn/246/2469424.html security.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security.zol.com.cn/246/2469424.html report 2251   在夜的世界裡,伸手不見五指,看都看不見,別說監控了。的確,在安防監控中,夜視一直是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在現有的安防技術中,微光和紅外成像是運用最廣的夜視技術。而微光成像主要運用在反恐偵查,部隊作戰的夜視儀中、而紅外夜視成像主要用於監控攝像機的夜間...

相關焦點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比較
    近年來,微光夜視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礎上,第四代技術應運而生。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也走過了三代的歷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輻射的紅外線來進行探測,與微光成像技術相比,具有穿透煙塵能力強、可識別偽目標、可晝夜工作等特點。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對比分析
    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 微光夜視器件的研究方向是致力於提高已有的幾代產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擴大裝備;進一步延伸新一代產品的紅外響應和提高器件的靈敏度。2.4.2 第四代徽光夜視技術 近來,微光管的設計者從MCP中去除離子壁壘膜以得到無膜的微光管,同時增加1個自動門開關電源,以控制光電陰極電壓的開關速度,並且改進了低暈成像技術,有助於增強在強光下的視覺性能。1998年Litton公司首先研製成功無膜MCP的成像管,在目標探測距離和分辨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極低照度條件下。
  • 安防夜視監控技術戰:紅外熱成像pk微光
    微光夜視和熱成像技術在實際應用上有些類似,這兩種技術的攝像機主要應用在夜間且對設備的隱蔽性有一定要求的特種監控場所,比如軍事、刑偵、緝毒緝私、保衛等,在這類監控場所該兩款設備都是非常合適的。    微光夜視攝像機是將微弱自然光生成的電子圖像增強到可實現有效監視的視頻圖像,來對場景進行監視。
  • 熱成像VS微光夜視,誰是全天候成像王者?
    熱能(亦或紅外線、熱或能量)和光線都屬於電磁波譜的一部分,但是能探測可見光的相機卻探測不到熱能,對於熱像儀來說反之亦然。  熱像儀(亦稱紅外相機)能檢測到的不僅僅是熱能,還有小到0.01°C的微小熱能差異(對比度),並在黑白視頻中顯示為不同色度的灰色陰影。這個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個概念,因此下面我們會花些時間來好好解釋一下。
  • 微光夜視與熱成像技術如何應用安防監控
    其中微光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安全防範系統中也得到了應用。 微光夜視監控技術是用電真空和電子光學等技術,實現光子圖像—電子圖像—可視視頻圖像的轉換,在轉換過程中,通過對電子圖像的增強技術,來實現對圖像的可視增強,進而達到在有微弱光線下的一種夜視技術。
  • 紅外熱成像與普通攝像機區別,熱成像攝像頭不懼風雨全天候監控
    市場上的現有的攝像機從使用環境及光線要求來分,可分為白天及光線充足環境使用的可見光攝像機,光線較弱情況使用的微光紅外攝像機,以及黑夜零照度使用的紅外熱成像攝像頭三大類。   解決了白天的監控,那現階段普通的可見了光成像已無法滿足黑夜的監控。現在的視頻監控系統主要採用的是可見光攝像機和人工監視、錄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日常的安全防護。但對於夜間或惡劣天氣下的防範能力大打折扣。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監控,這就需要用到紅外熱像儀。
  • 遠紅外熱成像和夜視:中間不是 「等於號」
    而實際上,能實現所謂的「夜視」功能,並非遠紅外熱成像產品一家獨有。比如微光夜視技術,可將接收的少量可見光放大,並通過屏幕(HUD、後視鏡、中控屏幕等)顯示出來。最近幾年微光技術聲名大噪,不少產品如記錄儀、360全景影像系統、流媒體後視鏡產品等,都在打各種「微光」、「星光」夜視功能。
  • 紅外熱成像
    打開APP 紅外熱成像 發表於 2020-03-20 16:53:00 相比於傳統可見光攝像機依靠自然或環境光照進行攝像監控,而熱成像攝像機無需任何光照,依靠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熱能即可清晰的成像。熱成像攝像機適用於任何光照環境,不受強光影響,無論白天黑夜都可清晰地探測和發現目標,識別偽裝及隱蔽的目標。因此可真正實現白天/黑夜24小時監控。
  •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應用方案
    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紅外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全面解決方案,所用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有如下型號:  1.WIC紅外熱像儀  WIC是一款配置靈活的高端科研級測溫型熱成像相機,可配置不同的支架配件組成手持式成像測量、固定式測量監測等,既可用於室內也可用於室外長期監測(需加配型熱成像相機),還可與RGB鏡頭組合組成THERMO-RGB測量系統(需購買易科泰公司專業紅外熱成像與
  • 了解相機成像與眼睛看東西的異同,表現攝影作品就能得心應手
    從原理上來說,相機成像與眼睛看東西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透鏡來成像,成像的原理如下圖(圖一),圖一演示蠟燭通過一個結構簡單的鏡頭成像的實況。我們的眼睛就相當於鏡頭,眼睛的晶狀體就相當於鏡頭中的鏡片,圖中成像的投影壁就相當於眼睛的視網膜,在相機中就是傳感器(膠片相機是膠片)。
  • 微光夜視儀 紅外熱像儀如何兩全其美?「熱融合」是條必由之路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微光夜視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現在可以用3000美元以內的價格買到熱成像設備。微光夜視儀和紅外熱像儀都可以用於夜間觀察,但原理完全不同。兩者都有自己的優點,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嘗試將他們進行組合,以獲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 熱成像和夜視儀該如何選擇
    熱成像儀又稱熱像儀或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對物體散發出的紅外線進行感光成像的設備,所得的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一般來說,物體溫度越高,發出的輻射能量越多。由於人或動物的溫度一般比周遭環境都要高,所以通過檢測接收這些能量,熱成像儀就能形成一幅相應的圖像,使觀察者能夠看到目標。由於熱成像能感知溫度,受環境影響小,在無光/強光/逆光的環境下,也能清晰成像,它的應用非常廣泛。
  • 紅外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世上本沒有顏色,只是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眼睛進化出來的對波長的分類。 光的本質是電磁波,根據波長的長短可將光分為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可以說紅外線和可見光的性質是一樣的。
  • 紅外熱成像儀和夜視望遠鏡有何區別
    像「夜視」「微光」「紅外」「非紅外」之類的。 其實這都是常見的誤導宣傳。。 只能說很遺憾,咱們國內市場有那麼多虛假和劣質的望遠鏡,同時還有各種虛假宣傳吧,像什麼「俄羅斯」「日本櫻花」「紅外夜視」「微光夜視」「晝夜兼用」「紅外透視」——而且很遺憾的是,這些虛假宣傳騙了不少人。 可以跟你坦率的說——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如果有的話,也不會滿大街的小攤販賣——首先早就提供部隊了!
  • 紅外熱成像儀的工作原理、構成、特點分析
    在電影《蒸發密令》裡有這樣一個鏡頭,施瓦辛格為了躲避持有熱成像儀的對手的追殺,跳進了裝滿水的浴缸裡,以便將自己的溫度和周圍保持一致,從而試圖遮蔽自己的紅外信號源,避免熱成像儀的偵查。 紅外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和光機掃描系統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學系統和紅外探測器之間,有一個光機掃描機構對被測物體的紅外熱像進行掃描,並聚焦在單元或分光探測器上,由探測器將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轉換或標準視頻信號通過電視屏或監測器顯示紅外熱像圖。
  • 紅外熱成像原理
    1.大氣、煙雲等吸收可見光和近紅外線,但是對3~5μm和8~14μm的熱紅外線卻是透明的。因此,這兩個波段被稱為熱紅外線的「大氣窗口」 。利用這兩個窗口,可以使人們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戰場,清晰地觀察到前方的情況。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熱紅外成像技術軍事上提供了先進的夜視裝備並為飛機、艦艇和坦克裝上了全天候前視系統。這些系統在海灣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英飛睿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
    英飛睿(睿創微納全資子公司)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該系統核芯採用紅外熱成像晶片,基於大數據、光電、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研發,並融合先進的光學穩像和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實現快速360°廣域實時監控,同時具備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功能,實現廣域監測。
  • 盤點:紅外成像系統進展
    隨著檢測器和數據處理系統的發展,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技術在短短的二十幾年間從單純的顯微鏡與紅外光譜聯用,發展到了紅外成像系統。   將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中的紅外光束引入顯微鏡光路,可以獲得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微小尺寸樣品的光學影像及相應成分的紅外光譜信息。
  • 英飛睿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織「天網」,助力機場周界安防!
    英飛睿(睿創微納(科創板:688002)全資子公司)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該系統核芯採用紅外熱成像晶片,基於大數據、光電、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研發,並融合先進的光學穩像和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實現快速360°廣域實時監控,同時具備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功能,實現廣域監測
  • 紅外熱成像儀是什麼
    紅外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紅外熱成像  我們人眼能夠感受到的可見光波長為:0.38—0.78微米。通常我們將比0.78微米長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