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題材的國產電視劇這些年看過不少。
但以兒科醫生為主視角的作品卻是不多
印象中兒科似乎總是醫院最忙的地方之一。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作為父母或是孩子在兒科醫院目睹醫生被一眾心急如焚的家長兒童圍得水洩不通、焦頭爛額的記憶。
對於每個病人來說,大部分醫生都只是一面之緣。
一些人可能一年都沒去過幾次醫院。
但對於一位醫生來說,一天卻要接收大量的病人,熬夜加班連軸轉更是稀鬆平常。
套用現在的流行語說,他們才是最高尚卻也最辛酸的「打工人」。
正巧就有這麼一部國產新劇向我們描述了這群「打工人」最真實的日常生活——《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是由楊磊導演,王歡、翁海鑫擔任編劇,陳曉、王子文、賈青等人主演的都市醫療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來自雲南麗江的女孩焦佳人,在帶教老師普外副主任醫師鄧子昂悉心卻又嚴厲的培養下,從一名專培醫生正式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醫生的經歷。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要以「兒科醫生」這個特殊崗位為著墨點。
通過改編自現實的兒科案例,向觀眾道出了兒科醫生平日裡最真實的狀態。
陳曉在這部劇中飾演的男主鄧子昂就好比醫生中的「高帥富」。
長相帥氣,還是正規醫學院科班出身的精英技術控。
不僅對待工作極度嚴謹認真,加起班來更是拼命三郎的那種。
標題裡提到的36小時堅持連軸轉工作的主人公就是他。
更讓人佩服和感動的是,儘管36小時不停歇地堅守醫院崗位,第二天一大早他還是能做到一準起來上班打卡。
首集第一幕就集中描述了這個橋段,同事掐表預測鄧子昂起床時間的情節將鄧子昂的敬業人設凸顯得淋漓盡致。
而與男主鄧子昂的精英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王子文飾演的女主焦佳人卻是來自雲南麗江一個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地方的專培醫生。
來童磬醫院之初,焦佳人的專業能力並不被大城市的這些同行們認可。
但後來她硬是憑著熱情和努力蛻變成了合格的兒科醫生,讓人刮目相看,堪比一出「灰姑娘的逆襲」。
對王子文的印象,觀眾最深刻的想必還是《歡樂頌》中的富家女曲筱綃。
這一下子成了不那麼精緻、有些土氣傻氣的雲南女醫生角色確實有點不習慣。
不過幾個鏡頭過後這種因固有印象導致的人設不適應很快就沒有了。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前幾集有一幕讓人感觸最深。
一個小女孩誤把敵敵畏當飲料喝了,被緊急送到了童馨醫院。
情況緊急,醫院裡需要大量的阿託品用於搶救。
然而每支阿託品的規格僅為0.5mg/1ml,要保證足夠的阿託品供給,需要醫護人員持續徒手掰開足足8000瓶的阿託品玻璃包裝。
焦佳人路過房間的時候發現有個醫護姑娘在一邊掰阿託品一邊哭。
一問才知道她因為自己掰得實在沒力氣了而懊惱。
焦佳人果斷上前幫忙。
沒過一會,醫院裡又來了好幾位醫護人員一同奮戰。
最後一伙人連續交替工作,一直加班掰到第二天早上,這才終於完成了這個「馬拉松式」的任務,孩子成功脫險。
而焦佳人以一己之力掰3000瓶之多,全程沒有停止過工作,掰到手指出血。
最後累得倒在大廳的長椅上,連第二天專培生的拓展訓練都錯過了。
8000瓶,整整8000瓶,這個數字實在太過震撼。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沒有一絲劇本誇大的成分,完全改編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
一群兒科醫生為了救起一個孩子,甘願和8000這個數字綁在一起。
所有的辛酸和委屈都被看到孩子成功救活後的欣慰衝得煙消雲散。
這是何等的純粹和偉大。
焦佳人因為小時候被當時的兒科醫生、現在的童馨醫院院長谷立峰救過一命,從此立志要當兒科醫生。
而一直把焦佳人視同己出的谷立峰在焦佳人身上看到了醫者精神和巨大的潛力,將其破格招入自己的院中。
除了劇中每位醫生對病人無條件的付出外,這樣的醫者精神傳承橋段同樣讓人感動。
還有一點值得點讚的是,這部劇每集結束後都有一小段關於兒童的急救知識、培育護理小貼士的環節,相當暖心和有意義。
相信《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導演編劇之所以決定拍這部劇,其目的應該和我寫這篇劇評的想法無二。
更多地是想讓觀眾了解「兒科醫生」這個群體的真實一面,而不是簡單地謳歌它。
兒科醫生治癒的不僅僅是病人,而是整個世界的未來。
因此兒科醫生哪怕再累再辛酸,只要一日在崗,也甘願把那些個人情緒往肚子咽。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因用很大的篇幅點明了這一點,而不是執著於打著醫生幌子談戀愛,所以才無愧是一部真正的醫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