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重點選擇題答案與解釋

2021-01-10 搜狐網

  一.重點單項選擇題答案與解釋

  1.C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麼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時鄧小平理論已經回答的問題。

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解決的問題。

  2.C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在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已經結束。我國是越過資本主義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因此生產力不發達。但現階段絕不是補資本主義的課,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 B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這是從引起社會變化的廣度和深度,從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引起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促進社會進步來說的,意思是改革的作用和意義不亞於革命。但改革實際上是為了解決社會的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從改革的對象、目的、功能、主體和領導力量,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4.D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理論中一個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學命題,所以A項與題幹無關。科學發展觀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都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涵,因此BC項也被排除。

  5. D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對國家經濟起著主導作用。但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為工業提供原料;農村是工業品的重要市場;農業為經濟建設積累資金;農業為其他部門提供勞動力資源。農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基礎性地位。鄧小平強調的就是農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否則就會影響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6.A 可持續發展就是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7.C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培養出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才能真正實現科教興國。貫徹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8.D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都是手段,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9. C 思想道德建設解決整個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問題,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性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設包括理想建設、道德建設和紀律建設。理想建設又是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

  10.C 「一國兩制」構想是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解決國家統一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從構想到成熟,目的始終是希望實現祖國統一。

  11.C 發展中國家自身的落後;南南合作太少;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長期掠奪和剝削,都是造成發展中國家落後,世界發展問題更嚴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發達國家憑藉其長期建立的政治、經濟優勢,建立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12.C 一切政黨都是為自己所屬的那個階級、階層的利益而奮鬥。大部分黨團在創立之初,都有先進的指導理論,A選項不對。將馬克思主要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在實踐中創立的群眾路線。B D也不準確。共產黨創立的宗旨,就是為了最廣大的人民利益而奮鬥,毫無個人私利可言。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

  二.重點多項選擇題答案與解釋

  1. ACD 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既是在充滿

  希望和挑戰的21世紀黨的發展方向,也是對黨的要求和衡量標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在戰略機遇期的發展目標,與題意不符,所以B項排除。

  2.ABD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它們立論的基礎都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宗旨立場貫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重點強調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舉的原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則提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並舉的原則,馬克思列寧主義為社會主義設置的前提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因而未重點強調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舉的原則,所以C項被排除。

  3. BCD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隨著時代和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地開拓創新,也就是要與時俱進。這就要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因此,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與時俱進。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但不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因此A項被排除。

  4. ABD 「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不但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化。這個判斷標準是鄧小平根據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深化提出的一項標準,體現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實質上否定了建國以來對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堅持的姓「資」姓「社」的判斷標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故而C項與題幹要求相左。

  5.ABD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所做的科學概括,是對社會主義建設幾十年的經驗總結,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理論成果之一,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C項是這一理論的實踐意義。

  6.ABCD 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於各方面的工作。

  7. AD 本題考查統籌區域發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題幹主要涉及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發展的問題、地區差距問題和東中西共同發展問題,AD項是這段材料蘊涵的發展觀的精煉概括。題乾沒有提到鼓勵東部地區發展的問題,B項被排除;統籌區域發展並不代表東中西部平衡發展,C項表述也不正確。

  8.BC 本題考查對 「五個統籌」要求中的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解。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個發展觀的中心是經濟建設,因此首先排除A項。這個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題幹論述的事實涉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具體內容是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的關係,堅持可持續發展,只有BC項是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論述。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是經濟建設問題,在題幹所述事實中沒有得到體現,D項被排除。

  9.AC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是我國國情決定的,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我國對農業的補貼偏低,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快農業發展。發達國家對農業實施補貼,一是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農業,二是提高他國農產品進入本國的門檻,這本身是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一部分,因此,它談不上什麼國際潮流,B選項錯誤。農業的發展需要必要的政策保護,但關鍵在於深化對農業和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D選項錯誤。

  10.ABCD 西部地區地廣人稀,但與東中部地區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若不加速發展,就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也就難以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當今世界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而深刻的進行,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不抓住這個機遇,解決這個問題,將會給全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西部大開發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眾多,經濟落後,必然影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全。西部大開發是縮小東西差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11. ABC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於一個中國。必須堅決反對臺灣當局在國際上進行的分裂活動;必須維護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的格局;必須加強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問題,增強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我們反對的是臺灣參加任何以主權國家資格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不反對臺灣參加與其身份相符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活動。因此,D不正確。

  12.ABC依據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現有的實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鬥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及所需的策略性,必須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是否一致,不是影響我國外交策略的決定因素。故D不選。

  

(責任編輯:高琨)


相關焦點

  • 2010年10月自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試卷 課程代碼:03707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於近日正式出版發行。從2007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高校的相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普遍採用這兩本新版教材。
  • 鄧小平理論小辭典:三個有利於標準是什麼?
    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 新華社編者按:為幫助廣大讀者更好地理解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社根據由社科院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專家學者編撰的《鄧小平理論辭典》一書,選擇一些辭條,以名詞解釋的形式陸續播發。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 龔育之:三次巨變和鄧小平理論的歷史由來
    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他要用三民主義這種思想、信仰、力量來救中國於危亡,興中華於世界。他領導了辛亥革命,這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但是,要完成救中國的歷史使命,還有待於更先進的思想、信仰和力量。 十五大報告說:「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評價1911年的辛亥革命,重點放在這個但書上。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真...
    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 2017年10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真題解...
    2017年10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真題解析(含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
    老師:你這個問題很重要!可以說,我們黨的任何一個創新理論的產生都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正如黨的十九大所說: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鄧小平理論的產生是時代要求和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  首先,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形勢和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逐步成為時代的主題,這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
  • 2018年自考《文化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文化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原始巫術、行業禁忌等等,都屬於(   )A.文化現象 B.文化產品 C.文化事象 D.文化觀念2.在中國境內,地勢最高的是青藏高原,號稱(   )
  • 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的四個重大課題
    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要著眼於今天的實踐。鄧小平同志在主持編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時說過一句話:這本書講的都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反映了鄧小平理論對實踐的依賴性和指導性。因此,今天我們對鄧小平理論的研究,要把重點放在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與我們今天的實踐息息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上,只有這樣,鄧小平理論研究才能不斷深化下去。   鄧小平理論中的思想觀點,大概可以分三種情況。
  • 北大原校長吳樹青去世 曾主編《鄧小平理論概論》
    「吳老師當時指導我寫論文,但他並沒有用他的思想影響我,他認為學術道路要不斷探索,後來我博士順利畢業,很多同學都為吳老師開明的教學稱讚,儘管後來我沒有繼續從事學術研究,但吳老師博士期間對我的指導使我終身受用」。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吳樹青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在北大主政7年間,他成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立的領路人。
  • 2013年自考《社會學概論》衝刺重點:2.1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特徵與...
    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涉及到本章的知識比較多,就考查形式而言,選擇題、簡答題都有可能。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特徵與功能  (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1、社會學是研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的一門社會科學。  2、關於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回答。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
  • 林小波: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的幾點思考
    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幹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這六個「不能」講得很深刻、很精闢,很有說服力,是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重要遵循,當然也是我們研究、評價鄧小平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結合新情況、新形勢,筆者認為,下一步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
    將「鄧小平理論概論」課調整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於2003年秋季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支持、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進行單獨形態開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試點;在高校「兩課」開設的所有課程中,全面、有機地滲透「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加強教材建設。
  • 2011考研政治毛鄧三模擬綜合測試題及答案(1)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  1、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概念的是  A、李大釗 B、 周恩來 C、 劉少奇 D、 毛澤東  2、毛澤東思想是  A、毛澤東同志的著作 B、毛澤東同志的講話C、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 全國2017年4月自考新聞學概論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熱點推薦:2017年4月自考新聞學概論考試真題|2017年4月自考考試真題匯總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新聞學概論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課程代碼 0063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1、AC 32、ABDE 33、ABDE 34、BCE 35、ABD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36、(1)新聞價值可用「時新性、接近性、顯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個要素來評價
  • 2018年自考《政治學概論》仿真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政治學概論》仿真試題及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代號寫在題幹後面的括號內。答案選錯或未選者,該題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7分。)1.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政治學研究的主題是( )A. 國家B.
  • 2020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真題練習題
    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真題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