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試卷
課程代碼:037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毛澤東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是在( )
A.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2.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根據是 ( )
A.發達國家現代化的經驗與教訓
B.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經驗
C.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
D.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歷史經驗
3.首次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黨的(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4.黨的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是( )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繫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5.「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一著名論斷出自毛澤東的( )
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B.《井岡山的鬥爭》
C.《反對本本主義》
D.《實踐論》
6.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C.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D.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7.毛澤東關於黨的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顯著特點,是重視黨的( )
A.思想建設
B.作風建設
C.組織建設
D.執政能力建設
8.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
A.人民內部的非對抗性的矛盾
B.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C.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9.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
A.穩定
B.發展
C.改革開放
D.與時俱進
10.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是( )
A.馬克思主義理論
B.黨的基本路線
C.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D.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1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是( )
A.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B.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D.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12.改革、發展、穩定三者是內在統一的,其中發展是( )
A.目的
B.動力
C.基礎
D.條件
13.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基本點是發展( )
A.對外經濟關係
B.對外政治關係
C.對外文化關係
D.對外學術關係
l4.黨的十七大提出( )
A.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B.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C.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15.循環經濟是一種( )
A.「自然資源——產品、用品——廢物排放」的流動過程
B.「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流動過程
C.「自然資源——產品、用品——廢物利用」的流動過程
D.「資源——產品——資源——產品」的流動過程
16.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A.量的優勢上
B.佔主體地位
C.控制力上
D.競爭力上
17.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是( )
A.社會保險
B.社會福利
C.社會優撫
D.社會救助
18.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的關鍵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
19.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 )
A.物質文明
B.和諧社會
C.精神文明
D.生態文明
20.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愛國主義
B.集體主義
C.社會主義
D.國際主義
21.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 )
A.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
B.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
D.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2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
A.科學發展
B.以人為本
C.安定有序
D.公平正義
23.民生之本是( )
A.教育
B.就業
C.基本醫療
D.社會保障
24.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一個中國
B.兩制並存
C.爭取和平
D.反對幹涉
25.首次宣布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解放臺灣」是在( )
A.《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
B.「汪辜會談紀要」
C.《告臺灣同胞書》
D.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26.蘇東劇變之後,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 )
A.單極化
B.兩極化
C.多極化
D.全球化
27.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 )
A.宗教問題和領土爭端
B.恐怖主義和民族矛盾
C.貧富差距和地區衝突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8.在2010年6月7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錦濤強調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關鍵的是要( )
A.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B.大幅提高科研投入
C.加快科研體制創新步伐
D.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29.2010年6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以協商一致方式通過了關於「天安」號事件的主席聲明。該聲明指出,安理會( )
A.完全同意韓國對該事件的調查結果
B.敦促對此次事件的肇事方採取制裁措施
C.敦促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D.認為「六方會談」已經無力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30.在南非舉辦的第19屆世界盃上獲得冠軍的隊伍是( )
A.巴西
B.阿根廷
C.德國
D.西班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對的歷史任務是( )
A.完成祖國統一和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
B.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C.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D.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復興
3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被喻為「一體兩翼」,其中,「兩翼」是指( )
A.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逐步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逐步實現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逐步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是( )
A.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
B.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
C.我國還處於過渡時期
D.我國還沒有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34.我國建立的經濟特區( )
A.也是政治特區
B.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
C.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
D.對內地的改革開放產生了重要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35.在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 )
A.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
B.控制物價,限制資金外流
C.合理利用資源,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
D.加強汙染的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36.以下屬於按勞分配以外分配形式的是( )
A.私營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
B.國有企業職工的獎金收入
C.資產收益
D.提供技術、信息等獲得的收入
37.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權是( )
A.生存權
B.發展權
C.經濟權
D.政治權
38.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是( )
A.生產發展
B.生活富裕
C.資金充足
D.生態良好
39.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徵是( )
A.生產的全球化
B.交換的全球化
C.分配的全球化
D.消費的全球化
40.在2010年7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 )
A.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
B.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C.教育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唯一途徑
D.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在教師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42.簡述鄧小平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
43.簡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之間的關係。
44.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4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麼必須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
47.論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及其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