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西苑飯店舉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原國內貿易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原會長陸江,中共第十四屆中央紀委委員、原國內貿易部紀檢組組長靳玉德,原國家物資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兼秘書長桓玉珊,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武保忠,原國家內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丁俊發,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原副會長戴定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等領導蒞臨座談會現場。此外,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何明珂等業界專家,以及來自中外運股份、中儲股份、順豐控股、長久集團、中鐵快運、中國物流、傳化智聯、百世集團等企業的負責人出席本次座談會。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於1980年,是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主管的唯一大型紙質媒體。《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是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應運而生的,見證了我國物資經濟、物資流通向物流與採購供應鏈的轉型發展的歷史。40年前,中國「物流」的概念剛被引入,並掀起了對物資經濟、物資流通的研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80年8月,《物資管理》雜誌正式創刊,並由此開闢了我國物資領域理論研究的新陣地。創刊40年以來,雜誌先後被更名為《中國物資經濟》、《中國物資流通》,2002年3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物流與採購》,刊期也從最早的雙月刊、月刊改版為當前的半月刊。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社長 劉乃傑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社長劉乃傑在致辭中表示,40年來,《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讀者,為業界傳播信息、報導典型、宣貫政策,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把握輿論導向,充分發揮行業媒體的正能量,引導行業發展,並成為社會各界了解我國物流與採購供應鏈行業發展的重要窗口。劉乃傑強調,作為主流和資深行業媒體,應該立足既有的優勢地位,主動擁抱新趨勢,在保住既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轉型探索力度。今後《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將會繼往開來,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媒體工作和物流行業的重要指示和精神,認真落實中物聯的各項要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把握主導權、抓牢主陣地;不斷提升為行業服務的業務水平,不斷強建採編團隊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基層,寫出更多有思想、有高度、有品質的新聞報導。二是著力提升行業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增強新聞宣傳工作的針對性、鮮活性、有效性,展示良好行業形象,以宣傳工作激發全體物流人奮鬥向前的信心和決心。三是創新發展,繼續推動新媒體、融媒體的轉型發展。同時,劉乃傑代表雜誌社全體員工鄭重承諾:我們一定以創刊40周年之際作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繼續努力,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續寫出更加精彩絢麗的新篇章!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何黎明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應運而生,40年來見證並記錄了我國物資流通向物流、採購與供應鏈發展改革的歷程,是物流行業新聞宣傳戰線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以封面專題的形式持續報導行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的企業典型和先進事跡,不僅發揮了鼓舞士氣、弘揚行業正能量的積極作用,同時也以客觀報導向全社會展現了我們行業在關鍵時期的重要價值。同時,何黎明也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第一要進一步把《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根本任務。第二要與時俱進,持續深化改革、推進創新發展。雜誌要持續推進新媒體、融媒體發展,在表現形式和傳播渠道上多元化發展。第三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增強新聞報導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第四,要加強傳播能力建設,在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方面邁出新的步伐。第五,要始終高度重視抓好隊伍建設,在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山東省榮成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宋修騫
宋修騫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已經走過了40年的光輝歷程,生動記錄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物流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軌跡,逐漸成為中國物流行業不可或缺的窗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中國物流與採購》繼續發揮業界權威優勢,為即將落戶榮成市的中國物流冷鏈智慧物流項目的實施,提供專業指導,榮成也將依託生鮮水產品的規模優勢、質量優勢,深化與《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的合作,為中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偉華
梁偉華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物流與採購》創刊於改革開放初期,四十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櫛風沐雨,不斷奮進。雜誌始終敏銳把握時代變化的脈搏,始終以高質量的精神風貌傳播知識,傳遞信息,在技術研究與推廣、政策宣導、商業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溝通橋梁,積極推動行業發展;始終高度關注前瞻性信息、物流技術成果,為科技成果產業化發揮積極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助力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物流蓬勃發展,顯著提高了我國物流業的服務水平。雜誌已是國內物流與採購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經濟類期刊。梁偉華表示,《中國物流與採購》與中儲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同屬原物資系統,多年來雙方在學術交流、物流技術探討等方面都保持著精誠合作和深入交流。
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 何明珂
何明珂在座談會上致辭中認為,40年來,《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以其無可替代的權威性、知識性和導向性獨樹一幟,以敏銳的觸角準確的把握著物流與採購、供應鏈行業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和脈絡,從大局觀出發持續關注著行業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以行業新聞媒體的視角丈量著時代變遷的腳步,及時的將行業信息和政策及重要話題傳遞到行業的各個角落。何明珂也表示,北京物資學院建校於1980年,與《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同步誕生,兩者先後隸屬於原國家物資總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可以說是同根同源的「好兄弟」。
和立東升集團董事長 馮衛兵
馮衛兵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作為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和物流行業專業媒體,備受業界的肯定與關注,在報導動態信息、樹立行業典範等方面做出了長足貢獻。未來,雜誌必將發揮行業友好互通、協調互助的橋梁作用,強化創新發展的探索力度,為推動物流行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原國內貿易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原會長 陸江
在座談會上,陸江表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是在改革開放下應運而生,是市場經濟的結果。宣傳了經濟體制的改革、物資體制的改革、物流與供應鏈的創新和發展。雜誌社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將專家、企業、企業家連接在一起,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雜誌作為行業的喉舌,在未來的發展中不僅應有新聞性、還應有理論性、學術性,辦成行業的一流雜誌。
原國家物資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兼秘書長 桓玉珊
桓玉珊指出,1978年物流的概念引入國內,經過了從粗放到高質量的發展過程,目前物流發展進入到了快車道,希望未來雜誌能成為行業頂尖雜誌。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紀委委員、原國內貿易部紀檢組組長 靳玉德
靳玉德在座談會上表達了對雜誌創刊40周年的鼓勵與祝賀。
原國家內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 丁俊發
丁俊發認為,40年來,雜誌做出了巨大努力,凝聚了行業。在網際網路時代,雜誌還需要不斷創新。一是要從現在雜誌、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中國物流年鑑的三位一體,發展成為融入物流智庫的四位一體。二是雜誌不僅要做成一個公共化產品,還要滿足個性化需求,形成雜誌、多媒體、線上線下同時運作,形成雜誌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 武保忠
武保忠在座談會上表示,雜誌經過40年的發展很不容易,見證了中國物流的發展。也希望未來《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繼續關注物流領域的重大問題,多發表物流領域的專業學術文章,不斷提升學術地位、影響力。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 汪鳴
汪鳴認為,雜誌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過去的輝煌在於經歷了物流理論的引進。從今天起,雜誌未來的發展,不僅要在新媒體、融媒體上下功夫,還應該在內容上下大工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進入現代化建設階段,是重大的轉型期,現代化下物流怎麼再出發?雜誌要引領發展,貢獻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思想的發源地、傳播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魏際剛
魏際剛在回憶與雜誌的因緣際會時也表示,「我在讀博士後的時候,在雜誌上也發布過多篇文章,對我的學術成長有很大幫助。現在物流在國民經濟的地位日益凸顯,在大變革下,希望在雜誌上會不斷有新的思想的湧現,雜誌也能線上線下融合,發揮優勢、價值,為業界提供價值。
正廣通集團董事長 楊文華
楊文華提到,參加此次座談會有了回到娘家的感覺,「我個人、企業的成長與雜誌社的發展分不開。做了30多年的物流,是看著很多學者在雜誌上的文章成長起來的。由《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我每年都參加,希望年會能繼續提升,成為頂級權威會議。」
天津德利得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惲綿
惲綿在談到《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時表示,從04年結識雜誌,自此結下不解之緣。「雜誌成為了我的案頭書、工具書。所謂媒,一個意思是牽;另一個意思是謀,即怎麼想辦法在一起。而《中國物流與採購》就是把行業、企業聯繫在一起,可以說雜誌的這40年,對行業發展非常重要。
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原會長 姜超峰
姜超峰則表示,在物資領域工作多年,自然對物資的感情深厚,」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流通和消費一直存在,我們應當為做這樣一份工作感到驕傲、自豪,雜誌社創刊40周年,而我們也是和雜誌一起成長,希望雜誌能繼續引領未來中國物流與採購的道路。「
雜誌自創刊至今40年來,先後湧現出了很多長期關心和支持雜誌社和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的領導、專家、企業領袖們,藉此40年一遇的契機,《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對其中貢獻卓越、表現優異的10位專家和40家企業(名單附後)進行表彰。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創刊四十周年「優秀專家獎」:他們為行業發展啟蒙、向業界無私奉獻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積極撰寫文章,並表現出極高的專業性、思想性和啟迪性。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40周年「優秀專家獎」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突出貢獻獎」:在過去的40年中,有這樣一批物流企業,他們長期關心中國物流新聞宣傳輿論事業的發展,持續助力、支持《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的進步和發展;他們本著開放共享的精神,堅持在歷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分享企業案例和創新經驗,為推進中國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學習的樣本,樹立了領先的楷模。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40周年「突出貢獻獎」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40周年「突出貢獻獎」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副社長 羅文麗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座談會由羅文麗主持。
天津德利得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惲綿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惲綿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創作了一首詩,並受邀在座談會現場朗誦,表達了對雜誌的高度評價與美好祝願。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業界道賀視頻播放
近期,100多位業界領導、專家及企業領袖以視頻、題字、賀信等方式為《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表達了美好的祝願與祝福,在此次座談會上以視頻形式集中播出。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業界題字—書法作品展示
同時,舉辦方特意在座談會現場展示了其中的三幅題字。
時值不惑之年,《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經過40年的櫛風沐雨,願以更豐富的媒體形態,更具特色的內容,更優化的品質服務行業,站在新起點上再次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