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25年,《世紀》雜誌加快新媒體轉型腳步

2020-12-05 澎湃新聞

創刊25年,《世紀》雜誌加快新媒體轉型腳步

近日,《世紀》雜誌宣布,將在堅持「獨家、原創、權威」品牌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視野,提高刊物內容的吸引力。同時,在新媒體轉型方面加快腳步,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世紀》雜誌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綜合性文史雙月刊。1993年7月,在時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的倡議下創刊。自創辦以來,《世紀》雜誌堅持以「三親」(親歷、親見、親聞)為特色,致力於披露百年中國重要史實、發掘歷史真相、搶救積累史料;不斷拓寬視野,與時俱進,逐步加強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關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存史資政、以史育人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直以來,《世紀》雜誌努力朝「專業化(文史)、特色化(史料性兼可讀性)、品牌化(權威性)」的方向發展,堅持 「立足文史館,面向全社會」的思路,在抓緊「搶救性」組稿、不斷挖掘文史館館員和社會上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或見證人的第一手珍貴史料的同時,加強同全國各地文史專業人才,特別是中青年學者的聯繫,把文史界專業人士潛心研究的成果更多而及時地通過《世紀》展示給讀者分享。

當前,網際網路改變了社會生態,傳統紙質媒體轉型勢在必行,期刊業也不能例外。《世紀》雜誌從2016年第1期起實施擴版,新增16頁彩頁,適應讀圖時代的需求,同時進一步提高編輯出版質量,特別是在內容上進一步凸顯「親歷、親見、親聞」和以第一手檔案史料揭示重大歷史真相、介紹重要歷史人物的特色,加強重點選題策劃(如2017年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專題、文化自信大家談、2018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等),關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大歷史人物題材反映,使雜誌創辦二十五年來逐步形成的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賞、史料價值高、可讀性強的獨特風格不斷加強。

另據了解,在傳統媒體融合新媒體轉型、期刊多媒體化、數位化的時代潮流中,《世紀》雜誌在2010年左右即加強同網絡媒體的合作,使許多獨家披露的精品力作通過新媒體擴大傳播,大幅提升了刊物在海內外的社會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世紀》雜誌開始搭建新媒體綜合傳播平臺:推出《世紀雜誌》微信公眾號,節選當期或往期雜誌中的精華內容刊登。截至2018年4月8日,《世紀》微信公眾號訂閱人數為4344人,比去年同期增長91.3%。

此外,《世紀》雜誌還與多家知名媒體平臺合作,選刊優質文章。其中,出現了不少點擊率頗高的「爆款」,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是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應運而生的,見證了我國物資經濟、物資流通向物流與採購供應鏈的轉型發展的歷史。40年前,中國「物流」的概念剛被引入,並掀起了對物資經濟、物資流通的研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80年8月,《物資管理》雜誌正式創刊,並由此開闢了我國物資領域理論研究的新陣地。
  • 《太空探索》雜誌創刊40周年
    《太空探索》雜誌創刊40周年 2021-01-18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普雜誌:科普傳播不可或缺的鏈條
    科普雜誌不僅承載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的重任,還肩負重塑科學精神的使命,它是科學傳播的一個重要陣地。不過,隨著新媒體和各種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展,科普雜誌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如何進行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已成為科普雜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 《科學故事會》雜誌在京正式創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今天,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的《科學故事會》雜誌創刊首發儀式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科學故事會》雜誌正式創刊,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創刊20周年總結會在京召開
    2020年12月18日,由北京大學婦產科學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社聯合舉辦的《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創刊20周年總結會暨第七屆編委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中國60年歷史地理雜誌走向全球 --《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創刊
    北京2009年4月2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於2009年4月21日正式創刊,成為第一個面向全球讀者發行的中國地理出版物。雜誌的創刊晚宴在古色古香的東苑戲樓舉行,雜誌投資方香港晨興集團主席陳樂宗先生、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中國宣傳部出版局局長張小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毅、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港澳臺辦公室主任謝愛偉等幾位領導均到場祝賀。
  • 《(Giga)n Science》雜誌創刊
    11月18日下午,華大基因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Giga)n Science》雜誌創刊。
  • 《三月風》雜誌舉行創刊300期大型慶祝活動
    以愛的行動慶祝300期生日  ——三月風雜誌內蒙古草原慶生記  2009年11月,《三月風》迎來300期生日。  三月風雜誌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時政類綜合性月刊,於1984年12月試刊,1985年正式出刊,是一本以時政、社會、文化評論為主的綜合性月刊。二十五年來,已成功出版發行300期。  25年前,時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的鄧樸方敏銳提出「人道事業,輿論先行」,《三月風》在北京應運而生。如今,歲月悄然轉動不息的年輪,剎那間連成歷史。
  • 胡舒立入主《新世紀周刊》 新一期雜誌已出刊
    昨日,來自財新傳媒的確切消息證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為了更好地推動《新世紀周刊》的發展,已聘任胡舒立等幾位原《財經》高管擔任《新世紀周刊》高管。實際上,胡舒立入主的背後是出走的原《財經》人馬對於《新世紀周刊》的接手。據該團隊內部人士透露,2010年1月4日的《新世紀周刊》即為原《財經》人馬製作的第一期雜誌,內容取自該團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所製作的幾期試刊。
  • 世界第一本研究人類大健康的雜誌創刊 全球選聘編委
    中新網湖南新聞4月5日電(記者 鄧霞)世界第一本研究人類大健康的雜誌《Journal of Advances in Health》(健康前沿雜誌英文版)近日在長沙宣布創刊,第一期雜誌也同步出版。為提高刊物的專業性與權威性,該雜誌在已有60多位各國專家擔任編委的前提下,還繼續面向全球選聘編委。
  • 《中華醫學雜誌》創刊105周年暨衛生與健康學術研討會召開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7日電 12月26日,《中華醫學雜誌》創刊105周年紀念會、開放閱讀發布會暨衛生與健康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會上,《中華醫學雜誌》「開放閱讀」正式啟動,同時,《中國肺動脈高壓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版)》發布。大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1萬餘人次的在線觀看。
  • 尹遜鈺:打造電視新媒體轉型的諾亞方舟
    在27日下午的BIRTV臺長論壇上,天脈聚源執行總裁尹遜鈺做了題為《打造電視新媒體轉型的諾亞方舟》的演講,他從技術角度、產品角度和企業的角度,對如何推動國家尤其廣播電視新媒體融合方面做一定的闡述。包括以前的網絡電視臺,我個人技術新媒體,視頻新媒體,更多在音視頻播放、點播,網站這一側或網際網路這一側的技術。而現在真正廣播電視的發展我們認為要直接對接到電視節目,直接和電視本身對接,改造演播室,讓演播室能夠連接觀眾,讓電視二維碼露出連接到微信、微博這樣的新的社交工具帶來更豐富的價值。
  • 雜誌轉型知識付費App,用聲音講述文化中國
    書博會期間,《三聯生活周刊》旗下新媒體平臺中讀App在現場舉辦「聲音裡的文化中國」系列活動。中讀於2017年正式上線,進入知識付費領域,繼承《三聯生活周刊》的人文氣質,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人文知識,開啟傳統媒體的轉型與知識升級之路。
  • 清華大學主辦的《臨床轉化神經科學》英文雜誌正式創刊
    清華大學主辦的《臨床轉化神經科學》英文雜誌正式創刊   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的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臨床轉化神經科學)雜誌,經過層層遴選
  • ...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
    光明網西安4月29日訊(記者張哲浩 見習記者張亞雄)4月28至29日,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醫學人文專業委員會、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等共同主辦的「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周年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 溫州市外貿轉型發展步伐加快
    並成功爭取鹿城、瑞安列入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點,鹿城、甌海、瑞安、永嘉列入省級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試點。在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外貿轉型發展試點的合力下,我市外貿轉型發展步伐迅速,服務貿易發展穩固。
  • 你一定要知道的全球五大時尚雜誌排名
    如果這些雜誌你還不了解,那就趕緊收藏起來吧!NO.1 《VOGUE》創刊於1892年,由美國康泰納仕集團出版發行。NO.2《時尚芭莎》全球著名的時裝雜誌《HARPER』S BAZAAR》,創刊於1867年,是全美第一本時裝雜誌,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全球擁有多個國際版本。一本風格內斂自省,歷史年代悠久的老牌雜誌。
  • 張偉:疫情下期刊業數位化轉型的機遇和挑戰
    他提到,《清華金融評論》自2013年創刊以來,逐步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優化等   第三,《清華金融評論》自2013年11月創刊以來,一直在思考和嘗試推出數位化產品,比如利用微信服務號實現電子刊單篇、單期訂閱,在微信端連結微雜誌實現同步閱讀,利用轉播技術實現活
  • 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創刊暨檢驗醫學論著發布
    (電子版)》正式創刊,同時,檢驗醫學界四部論著《現代醫學實驗室管理與認可實踐》、《實用血細胞分析技術與臨床》、《實用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臨床實驗室儀器管理》同期出版面世。  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前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科委會檢驗學會主任委員、《中華檢驗醫學雜誌》及《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總主編、我國著名的檢驗醫學專家叢玉隆教授出席會議,並對《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的辦刊宗旨、理念、思路進行了介紹,同時對檢驗醫學界本次發布的四本論著產生的背景及創作過程等進行闡述。
  • 珠三角加快「源頭創新」腳步
    原標題:珠三角加快布局「創新航母」   新一輪產業變革前夜,珠三角加快了「源頭創新」腳步。   11月29日,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會上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卡脖子技術,超前布局一批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打造科創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