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毒素能殺死2萬隻老鼠 自己卻沒事?究竟為何

2020-11-26 網易科技

箭毒蛙的飲食就很生猛,它們吃的是能夠產生強烈毒素的昆蟲,然後把這些吃入的毒素轉到自身的皮膚上,從而抵禦威脅自身的捕食者。箭毒蛙皮膚上的毒素能夠殺死20000隻老鼠,但奇特的是它們自己卻安然無恙。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翟中超

金色箭毒蛙(圖/米哈·瑞斯特)

箭毒蛙仿佛就是不祥的象徵,這個體型小小的生物製造了恐怖的死亡威脅,沒有什麼動物比哥倫比亞金色箭毒蛙更危險了。如此小型的毒蛙的皮膚上所帶有的毒性極強的、能夠嚴重損害神經的南美蟾毒素就能夠殺死20000隻老鼠,但奇特的是毒蛙自己卻安然無恙。一組科學家已經查明了其中的原因:單一基因突變導致毒蛙對蟾毒素產生完全免疫。

箭毒蛙的飲食就很生猛,它們吃的是能夠產生強烈毒素的昆蟲,然後把這些吃入的毒素轉到自身的皮膚上,從而抵禦威脅自身的捕食者。迄今為止,在箭毒蛙的化學武器庫裡最致命的毒藥就是南美蟾毒,這種生物鹼毒素只在少數箭毒蛙身上發現過(奇怪的是,這種生物鹼毒素還存在於少數鳥類身上)。南美蟾毒通過幹擾神經細胞外膜上的特殊閥門(被稱作「通道」)來工作,而神經細胞外膜則控制著鈉離子在細胞內外的流動。當箭毒蛙攻擊獵物時,毒素會出現並附著在這些「通道」上,從而擾亂神經向肌肉纖維發送信號的能力,獵物的肌肉因而無法運動,膈膜驅動的呼吸隨之暫停,心跳也就停止了。沒有誰能從蟾毒這裡討到好處!

在河豚中發現的河豚毒素也會通過幹擾鈉離子通道來終止神經元功能。河豚會通過自身鈉離子通道中的胺基酸突變來形成對自身毒素的免疫,聯想到這一點,那麼金色箭毒蛙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機制呢?

金色箭毒蛙(圖/克裡斯普)

紐約州立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Sho-Ya Wang和Ging Kuo Wang決定對這種毒蛙展開研究。他們通過觀察毒蛙肌肉中5種不同的、自然發生的胺基酸變體,而這5種變體可能與毒蛙鈉離子通道功能及自身免疫相關。為了弄清楚這些胺基酸是否與蟾毒抗性有關,研究人員將老鼠肌肉中的胺基酸替換為毒蛙的變異胺基酸。研究人員通過複製到老鼠體內的這些突變的胺基酸來試驗老鼠是否對南美蟾毒產生抗性。果真,當老鼠的5種胺基酸被換成青蛙的時,它的肌肉就會對蟾毒產生免疫!接下來,研究人員就要確定究竟是哪一種或哪幾種突變的胺基酸起到了免疫作用,所以研究人員就挨個排除,最終他們發現了一種單一的胺基酸變體在鈉離子通道上起到了這個作用。

這種胺基酸變體被稱為N1584T,這項發現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其他兩棲動物像蠑螈和海蟾蜍也分別演示了對河豚毒素和蟾毒素的抵抗力,它們的機制與河豚類似。這項發現很可能適用於任何使用南美蟾毒的箭毒蛙(還有另外兩種箭毒蛙)。但除此之外,箭毒蛙還能輕易使用許多其他種類的毒素,這些毒素能以一種完全不同與南美蟾毒的方式造成神經性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箭毒蛙是瀕危物種,它們只存在於哥倫比亞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地方,而它們的棲息地也在變得越來越小。因為抗性來源於毒蛙自身細胞的固有性質,所以這項發現不敢保證治療南美蟾毒的解藥的出現。儘管如此,這一發現也向我們展示了自然界物種的神奇,雖然這種神奇有嚴重的殺傷力。一旦類似箭毒蛙的這些動物走向滅絕,這種傳奇的功能也將隨風而逝。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動物為何會身藏劇毒:太攀蛇一口毒液殺死25萬隻老鼠
    這些動物體內含有不同數量的毒液,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釋放的毒液足以殺死25萬隻老鼠,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殺死20個人等。這些動物生產的毒液為什麼要遠遠超過實際需要量?對於這樣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科學記者約什-賈巴蒂斯通過探險研究活動,試圖探尋其中的原因。他發現,有毒動物的毒液其實並不是為了殺死老鼠或人類,而是根據進化的需要,產生有針對性的毒液強度和數量。
  • 動物為何會身藏劇毒:太攀蛇一口毒液可殺死25萬隻老鼠
    這些動物體內含有不同數量的毒液,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釋放的毒液足以殺死25萬隻老鼠,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殺死20個人等。這些動物生產的毒液為什麼要遠遠超過實際需要量?對於這樣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科學記者約什-賈巴蒂斯通過探險研究活動,試圖探尋其中的原因。他發現,有毒動物的毒液其實並不是為了殺死老鼠或人類,而是根據進化的需要,產生有針對性的毒液強度和數量。
  • 地球10大長得最奇特的青蛙,有個全身透明,有個能殺2萬隻老鼠
    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越南的森林中發現了這隻青蛙。其中毒性最強的物種體內的毒素完全可以殺死2萬多隻老鼠,它們的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釐米,個別種類也可達到6釐米。草莓箭毒蛙鮮豔的警戒態表明它的皮膚上有不同的毒素。這些毒素令它們有難聞的氣味,驅趕掠食者。
  •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唐女士分析,抓青蛙時,兩人順便抓回來兩隻與青蛙極其相似的蟾蜍。小陳和林子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  當時,林子的妻子和他另一個朋友也在,4人都吃過湯裡的食物。唐女士事後得知,小陳和林子吃得較多,其餘2人基本沒吃。  吃完後,大家就各自回家休息。一個多小時後,唐女士接到了林子妻子的電話,稱林子出現了上吐下瀉的情況,準備送醫院。
  • 【趣味百科】海蟾蜍和狗和澳大利亞
    其實,澳大利亞原本不是海蟾蜍的自然分布地,1935年,海蟾蜍被作為甘蔗蟲災的拯救神專門引進澳洲大陸,登陸了昆士蘭州的甘蔗田。但甘蔗甲蟲生活在離地面兩米高的甘蔗花裡,海蟾蜍不善於登高,所以這次實驗失敗了。從此海蟾蜍在這裡卻安了家,它們在這裡沒有天敵,食物充裕,加之他們一次可繁殖近4萬枚卵,以致於現在澳洲的海蟾蜍從1935年102隻暴增到15億隻。
  • 北京查獲箭毒蛙 毒性非常厲害一隻箭毒蛙毒素可殺死兩萬隻老鼠(圖)
    北京查獲箭毒蛙 毒性非常厲害一隻箭毒蛙毒素可殺死兩萬隻老鼠(圖)2015-09-19 08:46:17來源:???  黃帶箭毒蛙 資料圖  近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北京國檢局)郵件辦國檢人員在一件來自香港的進境郵包中查獲1隻活體蛙科動物
  • 研究:澳洲蟾蜍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
    中國日報網9月17日報導(信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澳大利亞劇毒蟾蜍甘蔗蟾蜍的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同時能保留健康細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帕裡克博士(Harendra Parekh)表示,一名學生發現了澳洲蟾蜍也有類似中華蟾蜍的藥用價值。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竟能致死?(組圖)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箭毒蛙0.136毫克的毒液,就能殺死20000隻老鼠,為什麼還有人飼養
    鈷藍箭毒蛙是世界上擁有最漂亮外表的生物之一,它的個頭非常小,最大的也就4釐米左右,但它也是毒性最強的生物之一,只需要它身上一點點毒液就能殺死兩萬隻老鼠。本文將為你介紹與黃金箭毒蛙一樣具有很強毒性的青蛙。
  • 從102隻變成20億隻,澳洲甘蔗蟾蜍也在進化,變得更快、更強壯!
    在1935年,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從夏威夷引入了102隻原產於南美的2公斤重的甘蔗蟾蜍,用來清理長期侵害當地甘蔗作物的甘蔗甲蟲。但出乎意料的是,放生在甘蔗地的甘蔗蟾蜍並沒有吃掉甘蔗甲蟲。這對澳大利亞本土物種而言不是好消息,蔗蟾蜍的入侵更快更高效,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恐懼。澳大利亞有多少甘蔗蟾蜍?根據澳洲科學家估計,超過20億隻甘蔗蟾蜍在澳洲大陸上跳躍。
  • 男子一連吃下3隻蟾蜍治癌症猝死
    而導致王先生猝死的罪魁禍首,是他在昨天中午一連吃下的三隻癩蛤蟆(蟾蜍)。偏方說吃癩蛤蟆能治癌連吃三隻引發心臟停搏王先生今年54歲,和妻子一起住在屏風街附近,女兒出嫁後,家裡就剩下了夫妻二人。前幾年,王先生查出患有癌症,一家人四處求醫,也動過手術,但效果不大。
  • 陸地上毒性最強的蛇,發怒時飛離地面,一滴毒液能殺死20萬隻老鼠
    它主要躲在草叢裡面,捕食一些老鼠等哺乳動物,也是很乖的。2.它若犯我 再強必誅(1)「S」型站立,攻擊速度世界第一太攀蛇生性害羞,但受到驚嚇、感覺危險來臨時,身體的前半部分會呈「s」型,抬離地面。是不是生氣的樣子還有些像龍在飛,哈哈。
  • 會捕蟲的小青草,一年殺死2萬隻蟲子,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會捕蟲的小青草,一年殺死2萬隻蟲子,究竟是怎樣做到的?我們一塊來瞧瞧吧。豬籠草能開出兩種顏色的花,一種是綠色,一種是紫色,葉頂的瓶狀體更是最美的用具,瓶子邊人緣泌的蜜汁呢能成功吸引到昆蟲。昆蟲聞到豬籠草甜甜的蜜汁味道,蟲子一不妥心就會掉進圈套裡去,被液體淹死,而且能剖析蟲子體內的養分物質
  • 會捕蟲的小青草,一年殺死2萬隻蟲子,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會捕蟲的小青草,一年殺死2萬隻蟲子,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一起來瞧瞧吧。豬籠草能開出兩種顏色的花,一種是綠色,一種是紫色,葉頂的瓶狀體更是最美的工具,瓶子邊緣分泌的蜜汁呢能成功吸引到昆蟲。昆蟲聞到豬籠草甜甜的蜜汁味道,蟲子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裡去,被液體淹死,並且能分解蟲子體內的營養物質,將其吸收
  • 蛇的毒液能殺死人 為啥蛇自己沒事兒?
    既然如此,蛇毒如此強大和致命,為什麼蛇自己卻沒事呢?畢竟一堆毒液在蛇體內竄行,對不對?我們首先來了解蛇毒,以及蛇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機制。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絕大多數可以在胃中被分解,就像肉類和豆類中的蛋白質一樣。換言之,食入由蛋白質組成的毒藥不會致命,因為會被胃分解成無害的胺基酸。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導致一人死亡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能殺死80人的青蛙,就是最致命的有毒動物?
    由於每隻小鼠的體重約為18-20克,也就是說,A. brunoi的頭部毒素對小鼠單位體重的LD50約為0.16-~0.24 微克/千克,而另一種青蛙格林胄蛙(Corythomantis greeningi)的LD50範圍為每隻小鼠2.5 -~2.9微克/千克。如果用人類的平均體重代入計算,那麼一克A. brunoi的頭部毒素理論上可以殺死80人——那些可怕報導中的數字就是這麼來的。
  • 澳大利亞人聚會慶祝殺死數千毒蟾蜍
    數千隻蔗田毒蟾蜍走到了它們生命的盡頭。快樂的澳大利亞人聚會慶祝,集中處死了很多這種令他們憎惡的兩棲類動物,多年來被這種蟾蜍困擾的農夫將得到部分由這些蟾蜍屍體做成的肥料。  來自北昆士蘭州五個社區的數百名參與者在該州名為「趕走蟾蜍日」的慶祝活動開始時,給這些蟾蜍稱重量、量尺寸,然後殺死它們,而此時人們吃著香腸,喝著冷飲,挑揀著獎品。湯斯威爾市議會議員弗恩·文奇(VernVeitch)匆忙中停下,歇了口氣說:「我們處理、稱重蟾蜍,然後對它們實施安樂死,此時此刻,看看周圍那些孩子們臉上的神情,他們完全沉醉在這件事情當中。」
  • 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吃蟾蜍以毒攻毒因攝入毒素過多不幸猝死
    近幾天,孫先生又感覺身體不適,思來想去,想用民間土方,以毒攻毒試試,就帶皮煮了幾隻蟾蜍吃。一天一隻,總共吃了三天,今天是第三隻了,結果蟾蜍毒素在體內擴散。  病人送到醫院時還有呼吸,但心跳已經停止。醫生搶救了半個多小時,最終沒能挽救病人的生命。13:45,醫院宣布孫先生死亡。
  • 老鼠偷偷溜進博物館,殺死擁有三隻眼的遠古生物
    在Southland博物館,就有這樣一個三隻眼的遠古生物Tuatara,被闖入圍欄的一隻老鼠吃掉了。這隻流氓老鼠將一根兩米長的水管刮開,爬過一個通風孔,殺死了30歲的Tuatara。另外,它們的每隻眼睛都可以看見東西,並且可以獨立對焦,而且眼睛裡面有一個「視網膜」,包含兩種感光細胞,分別用於白天和黑夜的視物。Tuatara喜歡曬太陽,天氣好的時候它們會慢悠悠的在陽光下暴曬,以溫暖自己的身體,暖和之後喜歡爬到樹上掏鳥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