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的一些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13萬人次的宮頸癌患者新增,大約佔到全球新發病例的三分之一。對於20歲以上至中年的女性來說,患病率除了乳腺癌外,宮頸癌可排到第二。
宮頸癌是由於HPV病毒感染,也就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性接觸是導致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徑。大約每5個女性中就有4個會被感染。如果感染的是高危型的,那麼就有可能發生高度病變或癌變。
但不少女性為了工作,家庭,往往忽略了宮頸疫苗的接種,甚至抱有僥倖心理。現代社會要求女性在母性和獨立性之間遊刃有餘,女性要承擔的責任和付出的辛苦其實並不少,女人還有什麼理由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呢?
對於宮頸癌,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
1、四價疫苗
四價疫苗主要用來預防HPV16、18、6、11這四種類型。對於20-45歲的女性來說,可以在0,2,6個月各接種一次疫苗,總計3針。
2、九價疫苗
九價疫苗比四價疫苗能預防的HPV類型要更多一些,價格相對來說也要高一些。接種的年齡段在16-26歲。目前來說,有不少地區已經可以進行九價疫苗的注射。
其中的6和11型用於預防生殖器疣,16、18、31、33、45、52、58型可預防宮頸癌或宮頸上皮瘤樣病變。
接種了宮頸癌疫苗就能一勞永逸了嗎?
當然不是。雖然九價疫苗目前能預防的範圍已經是最多的,但並不涵蓋所有類型。因此注射了宮頸癌疫苗後並不是一勞永逸。女性在接種後的5-15年後,還是有可能被感染,因為這要看接種疫苗持續的時間具體是多久。
在我國,對於那些青春期的女孩來說,如果有過性經歷,那麼一般來說會在3年內有接近一半的機率成為HPV病毒的暴露者。
但接種宮頸癌疫苗還有一些禁忌
比如近期有過發燒或腹瀉,又或者近期有備孕計劃或者已經懷孕或處於哺乳期的女性,那就是不適合接種宮頸癌疫苗的。一般去醫院注射疫苗,醫生會問你在3年內有沒有計劃備孕,就是為了排除疫苗對妊娠的影響。
再有,就是對酵母菌過敏的女性或者本身是過敏體質的女性也是不適宜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另外,月經期也不適宜注射。
在美國推薦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女性人群年齡為9-26歲。而在我國的可以接種的疫苗常見的就是四價和九價疫苗。
宮頸癌在女性常見腫瘤中佔到的比例很大,僅次於乳腺癌。因此,只要是達到了接種年齡段,就應該及時進行疫苗的接種。預防大於治療,永遠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