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相中二十三歲中國博士生(圖)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張維加以興趣為驅動、不追求分數、自由發展的成長軌跡引人思考。

張維加出生於杭州市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從家裡走過去就五分鐘。」張維加母親告訴記者,學校裡也有由「尖子生」組成的「實驗班」,但我們是普通人,讀普通班就行了。

張維加在牛津大學宿舍裡

受父親影響,張維加逐漸顯露出對地球物理學科的興趣。初中時,他的床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一天,他對母親說:「媽媽,北極和南極是可以拼起來的。」「我開始不以為然,後來偶然看了電視上播的『大陸漂移說』,從此我不敢隨便否定他了。」母親回憶說。

2004年,張維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績進入杭州第二中學就讀。「開學不到一個月,張維加就來我辦公室,問『有些課我能不能不上?我已經自學過了。』」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說。葉翠微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評估後,決定讓張維加的大部分課程免試,也沒有動員他參加任何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

就在這樣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張維加在高二時寫出了論文《寒武碰撞性大陸起源與生命進化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前三名,他也因此獲得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資格。「一個不到15歲的孩子提交的論文,當時在浙江沒有教授能在第一時間讀懂。」葉翠微說。

據北京大學介紹,本科4年中,張維加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7篇,其中SCI與EI論文7篇。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直升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他又發表了3篇SCI期刊論文,並被成立於1820年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

「我現在從事深空探測和月球探測方面的研究。」張維加18日晚在越洋電話中對記者說:「現在回想起來,很感謝中學給我提供的自由空間。思想是需要一個空間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於野外,自然茁壯成長,如果置於盆內,或許就衰敗了。有了興趣,才有自控能力。」

葉翠微說,「錢學森之問」是中國教育之痛,而張維加的成長軌跡是否能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少談一些分數、競賽,多關注孩子的天性、興趣。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選擇並通過合理的方式固定、提升,轉化成志向,這樣的教育才有希望。(記者 餘靖靜 章苒)

相關焦點

  • 23歲中國博士生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
    (資料圖片)據新華社杭州6月19日電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張維加以興趣為驅動、不追求分數、自由發展的成長軌跡引人思考。張維加出生於杭州市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從家裡走過去就五分鐘。」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張維加:留英需學會獨立思考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倫網報導,今年二月,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聖休學院(St Hugh's College)博士研究生張維加獲得英國皇家天文學會(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RAS)的「fellow」(會員或會士)資格。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修復1900年拍攝的日食動態畫面
    1900年5月28日,北卡羅來納州的日全食吸引了史密森學會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其他觀測者。其中包括一位英國魔術師和早期電影製作人Nevil Maskelyne,他設法捕捉到的畫面可能是關於這類事件的最早動態畫面。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院士喬瑟琳·貝爾和卡爾·門坦訪問新疆天文臺
    9月13日上午,英國高級女勳爵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院士喬瑟琳·貝爾女士,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院士卡爾·門坦,在新疆天文臺學術報告廳,為科技人員和研究生分別作了題為《發現脈衝星的一些反思》、《APEX望遠鏡及其科學成果》的專題報告。
  • 赫歇爾團隊獲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年度團體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將2014年度團體成就獎授予赫歇爾空間天文臺成像光譜與測光儀(Herschel/SPIRE)
  • 23歲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會士成長史充滿驚嘆號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沒上過幼兒園,沒參加過任何興趣班、培訓班,沒參加過奧林匹克競賽,卻是中考狀元、保送北京大學,本科後直升博士,並剛剛成為享譽中外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的會士。
  • 22歲男生如何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的會士
    大學畢業後,他到英國牛津大學讀博士,又發表了3篇SCI期刊論文。今年,他入選極富盛名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會士。這位出生於1989年的男生,叫張維加。他在天體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學術之外,他興趣廣泛,熱愛閱讀,愛看歷史書,愛寫寫小詩。昨天,記者採訪了身在牛津大學的張維加,和他的媽媽及中學老師。
  • 工學院郭少軍當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RSC)
    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郭少軍老師收到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頒發的證書,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FRSC)。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證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 英國皇家學會前會長:中國科技取得非凡的成就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田學科攝曾經擔任過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的保羅·納斯爵士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因發現調節細胞周期的關鍵蛋白質,與哈特維爾和亨特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熱心中英科技合作,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習主席訪問英國時曾兩次接見他。日前,在其親手創辦並擔任所長的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納斯爵士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科學網—塞繆爾·佩皮斯與英國皇家學會
    塞繆爾·佩皮斯   ■楊靖 2010年,英國皇家學會成立時任皇家學會會長、劍橋大學教授馬丁·瑞斯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認為克裡斯多弗·雷恩、羅伯特·胡克和塞繆爾·佩皮斯等三位元老以及其他「充滿好奇心和創造力」的紳士們,在「以實驗促進自然知識之英國皇家學會」草創之際,居功至偉。文中提到的雷恩爵士是英國著名科學家、天文學家,也是1666年大火之後倫敦重建的總設計師;胡克是著名物理學家,因興趣廣泛、發明眾多而被譽為「英格蘭的達·文西」。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伊薩克斯受聘南開名譽教授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張劍 攝影 任永華)10月13日,南開大學在省身樓舉行隆重典禮,致聘著名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尼爾威廉姆·伊薩克斯(Neil Willianm ISSACS)為我校名譽教授。校長饒子和出席了致聘儀式。
  • 美華裔研究中國近代史獲肯定 入選英國皇家學會
    美華裔研究中國近代史獲肯定 入選英國皇家學會 2008年06月19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胡佛研究員林孝庭獲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士頭銜。
  • 中科大王均教授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均教授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成立於1841年,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機構,也是國際化學界最有影響的團體之一。
  • 英國皇家學會簡介
    英國皇家學會的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是英國資助科學發展的組織,成立於1660年,並於1662年、1663年、1669年領到皇家的各種特許證,英女皇是學會的保護人。學會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它是世界上歷史最長且從未中斷過運行的科學學會。它在英國起著全國科學院的作用。
  • 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把科學做對了,再去討論政治
    他就是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保羅·納斯爵士(Sir Paul Nurse)。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保羅·納斯。圖片來源:Sarah Lee/Guardian保羅·納斯精彩非凡的人生開始於1949年1月25日。那一天,保羅·納斯成為英國一戶工人家庭中最小的成員。「我父親是個機械師,母親作為保潔員養大了4個孩子。」
  • 張蒙︱撲朔迷離的英國皇家學會發達史
    可是,就是在他的半心半意的贊助之下,卻出現了日後被譽為「現代科學起點」的英國皇家學會。今天的皇家學會大致相當於英國的科學院,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科學學會。即使你太不了解這個學會,但也一定知道那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牛頓不僅是這個學會的會員,還做過長達十四年的會長,而他那本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也是在皇家學會的資助下出版的。
  •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評價「中國是一個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在過去20年獲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蓬勃發展,這離不開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WLF獨家連線文卡視頻截圖文卡同時是現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英國皇家學會在英國起著國家科學院的作用,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科學學會。文卡目前在參與著新冠方面的研究,為英國政府的防控疫情提供建議。文卡強調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多極的世界,科學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蓬勃發展, 尤其是中國。文卡表示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全球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爆發式增長。
  •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2020-11-06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重大發現,地球姊妹星可能存在生命
    上圖是採用雷達重建金星地表影像,雷達可以探測可見光之外的事物,但實際上肉眼觀察是跟下圖第二個星球差不多的。在高層雲上檢測到的磷化氫分子9月14日,卡迪夫大學的 Jane Greaves 教授,通過英國皇家學會的官方油管頻道進行直播,目的是為了宣布一項科學發現,他們在金星雲層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
  •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評價「中國是一個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圖丨WLF獨家視頻連線文卡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在過去20年獲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蓬勃發展,這離不開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