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搭建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獲數千萬元Pre-A輪...

2020-12-06 36氪

36氪獲悉,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以下簡稱「盛元」)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啟融創投、協耀資本和百富健康共同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公司成立於2015月,位於廣州生物島,專注於眼科診斷產品和治療藥物的研發。盛元醫藥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乾眼藥物產品的臨床前開發和創新性眼科POCT產品的市場推廣。

概括盛元醫藥的技術和模式,即以Biomarker為抓手從病理機制到靶點,開發創新眼藥;同時建立眼病體外客觀檢測和分子分型,指導新藥的臨床開發和臨床應用,在病理機制上突破目前眼科診療對視光學和影像學設備的依賴,將精準醫療引入眼科。

團隊供圖

在藥物方面,盛元醫藥專注於眼病機制的產品開發;在產品管線的配置上,則優先選擇屈光和眼前節疾病藥物項目,給藥手段簡單易行,臨床轉化風險低。

目前,公司已基於Biomarker的研究,通過「自研+引進」的形式完成了一系列產品儲備,首個新藥是針對乾眼治療的滴眼液

以乾眼產品為例,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的改變,臨床對乾眼診斷和治療存在巨大的未滿足需求。但由於乾眼是病理機制不同的一類疾病,致病機理複雜多樣,現有治療方法局限性大。

團隊供圖

舉例來看,Restasis是第一個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水液缺乏症乾眼病的藥物,以免疫抑制劑環孢素作為主要成分,雖然Restasis在臨床試驗中僅顯示比對照組有微弱的優勢並且刺激性大、起效時間慢,但在商業上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功,2019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1.9億美元。

據悉,盛元醫藥的SY-201滴眼液作用機理與現有的乾眼治療藥物不同,可有效加強眼表上皮組織的修復、抑制乾眼引起的損傷及細胞死亡,刺激上皮細胞增殖;目前,它已具有大量動物模型數據及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產品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響應率高等特性;另外通過505b-2的申報路徑可加速臨床開發進度。

而對眼科POCT產品而言,要找出並驗證標誌物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需要大數據、長期的積累和對生物信息學、系統生物學的較強解讀能力與經驗。通過多年的Biomarker研究和行業經驗積累和研發能力,盛元成為國內首家開發自主原創的淚液快速檢測產品的企業,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企業供圖

具體來看,它是α淋巴毒素體外快速免疫檢測(LTα-POC),由微量淚液採集器、LTA試劑卡和小型分析儀組成,具有量化、快速和簡便的特點。LTA檢測試劑此前已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中心完成了前瞻性的1,000多例的乾眼和非乾眼對照臨床試驗,並驗證了LTA檢測試劑可用於臨床輔助診斷乾眼。

再看行業外部環境,眼科是近年生物科技關注的熱點領域,市場潛力巨大,但中國現有的眼科技術和治療手段相比國際仍有較大的完善和發展空間。

對此,公司創始人及CEO黃靜峰博士表示,眼科領域市場潛力巨大,不管在診斷和治療領域都有大量未滿足需求,公司基於biomarker的研究和積累已快速在診斷和治療藥物方面形成了一體化布局,同時第一代診斷產品已獲得註冊證,並組建了一支完整的市場營銷團隊。

最後介紹一下核心團隊,盛元醫藥創始人及CEO黃靜峰博士在美國加州的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擁有近20年跨國藥企從新藥發現到臨床開發上下遊豐富的經驗,曾在美國強生從事免疫疾病機制研究、創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工作超十年;後在美國輝瑞全球眼科新藥臨床開發部任總監,主要負責眼科疾病臨床轉化醫學研究、乾眼新藥臨床試驗和對外合作;曾擔任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EI)臨床試驗數據和安全監督委員會專家委員。

相關焦點

  • 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第一代...
    創始人及CEO黃靜峰博士表示,盛元團隊致力於眼科組學平臺的拓展並將其應用在藥物和診斷產品開發,眼科領域市場潛力巨大,不管在診斷和治療領域都有大量未滿足需求,公司基於biomarker的研究和積累已快速在診斷和治療藥物方面形成了一體化布局,同時第一代診斷產品已獲得註冊證,已組建了一支由國內眼科界專業學術推廣的領軍人物組成的市場營銷團隊。
  • 36氪首發 | 電動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獲數千萬元融資,樣車已...
    36氪獲悉,新能源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投資,本輪由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華熠新能源產業基金獨家出資。 帝亞一維創辦於 2017 年 2 月,是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電動汽車研發企業。
  • 36氪首發 | 「零重力實驗室」獲數千萬人民幣Pre A+融資,要搭建...
    36氪獲悉,立方星解決方案研發生產商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零重力實驗室」)獲銀杏谷資本投資的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繼續搭建「靈鵲」遙感星座,以及落地和拓展遙感衛星數據的應用。
  • 36氪首發 | 圍繞「脂肪」建設醫美細分品牌,「怡脂」獲數千萬元A輪...
    36氪獲悉,聚焦在脂肪領域的醫美機構「怡脂easySCULPT」(以下簡稱:怡脂)已於今年9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長嶺資本領投、新氧跟投。在2018年9月,「怡脂」還曾獲得來自新氧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怡脂」創始人兼CEO許美邦博士透露,本輪融資主要用於門店擴張和人才引進。
  • 36氪首發 | AR光波導製造商「靈犀微光」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舜宇V...
    36氪獲悉,AR光波導模組製造商靈犀微光近日獲得由舜宇V基金領投,中關村啟航基金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悉,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深化光波導模組的技術,並為主流AR眼鏡市場儲備產能。靈犀微光是36氪持續報導的企業,創立於2014年底,一直專注於AR眼鏡的光波導顯示技術。目前已經擁有比普通近視鏡片更薄、重量僅11.5g的AR光波導模組,並具備超小型光波導模組的萬級量產能力,擁有近200家來自醫療、軍工、工業製造、電網電力等多行業的客戶。
  • 36氪首發 | 「星雲Clustar」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AI訓練的全...
    36氪獲悉,AI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星雲Clustar」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之後,星雲Clustar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智能硬體融資披露:AR眼鏡在手訂單接近20萬臺,「Kura AR」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AR眼鏡品牌「Kura AR」近期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天使基金領投,某光學廠商以及數個行業內個人投資者跟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
    易凱資本連續在和元生物Pre-C及C輪融資中擔任財務顧問。 36氪首發 | 基因治療急速增長,「和元生物」完成超3億元C輪融資 9月23日,上海百試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和懷格資本聯合領投,高瓴創投、恩然創投、瑞和興業跟投。
  • 36氪首發|「羅賽塔科技」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推出「易得數據...
    36氪獲悉,大數據技術及應用提供商「羅賽塔科技」近期宣布獲得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個人投資人,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易得數據」的產品完善和市場推廣。此前,36氪曾介紹了羅賽塔科技在另類數據服務方向的技術和業務。
  • 36氪首發|基因治療達商業化臨界點,「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
    來源:36氪36氪獲悉,基因療法公司Exegenesis Bio Inc(以下簡稱「Exegenesis」)已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博遠資本、泰福資本和上一輪老股東險峰旗雲、凱泰資本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 36氪首發 | 要用細胞治療「攻克」神經性疾病,「霍德生物」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神經幹細胞技術及藥物研發企業霍徳生物已經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隆門資本領投、花城創投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用於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前研究、GMP生產、質量體系和中美臨床申報等。36氪了解到,神經損傷及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大腦不同區域有大量功能性神經元死亡並導致運動、語言、認知等功能障礙。目前小分子或大分子藥物針對不同的疾病信號通路或靶點,雖然在神經損傷疾病的急性期或某些退行性疾病上會有一定的神經保護或延緩病程發展的作用,但是已經死亡的神經元無法再生,因而總體療效受到很大限制。
  • 36氪首發|「enki」電子菸獲數千萬元融資,與潮牌Supreme展開電子菸...
    36氪獲悉,美國電子菸品牌「enki」已與近日完成首輪由華瑞集團領投的數千萬融資。enki 品牌由上海思樹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引進開發、代理及運作,思樹科技將與 The Absolute Best 共同把小煙產品推向國內市場。
  • ...隱形正畸平臺「微笑公式」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融資跟進36氪首發 | 定位稅務領域「天眼查」,「查稅寶」獲新一輪戰略融資36氪獲悉,「查稅寶」近日正式宣布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商界傳媒集團。
  • 36氪首發 | 用雷射照亮遠方,「藍湖照明」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文 | 小妍@邊界計劃 編輯 | 石亞瓊 36氪獲悉,白色雷射照明核心器件研發生產製造商藍湖照明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野草創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在多個研發方向上的新產品研發。 近年來,LED照明應用發展迅速。
  • 36氪首發|定位一站式私域流量運營平臺,「塵鋒信息」獲源碼領投A輪...
    36氪獲悉,企微SCRM服務商「塵鋒信息」近日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老股東綠洲資本繼續跟投,42章經旗下42 Capital擔任獨家融資顧問。塵鋒信息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進一步打磨產品,形成應用閉環,補足產品能力,並將快速拓展市場。這是塵鋒信息於一年多時間內的第三輪融資。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據悉,「金匙醫學」已於近日完成2.3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華蓋資本、杏澤資本和元生創投,A輪投資方君聯資本第三次追加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次交易獨家財務顧問。「金匙醫學」全稱北京金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是一家基因檢測醫學診斷服務商。
  • 36氪首發|臨床微生物精準診斷成新風口,「迅敏康」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臨床微生物精準診斷企業迅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敏康)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翕然資本投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迅敏康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平臺建立以及現有產品的優化升級和推廣。
  • 36氪首發 | 結構生物學CRO機構「佰翱得」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啟動「千靶萬苗」計劃
    36氪獲悉,創新藥研發服務機構「佰翱得」近日完成了逾億元人民幣的A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康君資本」領投,融資所得資金主要用於升級冷凍電鏡平臺,啟動「千靶萬苗」計劃。關於「佰翱得」,36氪曾經做過詳細報導。
  • 36氪首發 | 圍繞電子工程師打造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再獲近...
    36氪獲悉,電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近期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由老股東同創偉業領投、數家投資機構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提升高多層PCB製造、電子元器件BOM配單以及PCBA加工等供應鏈服務的產能及能力。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圖片來源:Genebox基因寶公眾號自2019年開始,公司與全國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行業龍頭供應商緊密合作,自主研發了高密度基因晶片(microarray)平臺並實現量產,涵蓋測序儀、晶片、試劑和軟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打破了Illumina、Affymetrix兩家外國公司在這一領域長達20年的壟斷,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在這一領域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