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戰爭不斷,各路諸侯都想乘亂奪得更多的封地和權利,當今的皇帝也成為了傀儡皇帝,最後諸侯都被整頓,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正史中,自從打贏了漢中之戰之後,魏蜀吳三方就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
東吳受到了威脅,所以在危急時刻,東吳是一定會攻打荊州的,然而在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電視劇中卻不是這樣的,在劇情中孫權要求關羽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這樣的話蜀國和吳國就會聯手,這樣一來曹操就會收到非常大的損失,三國的歷史也會徹底的改寫。
那麼為什麼在史書上所記載的孫權又會違背當初的盟約,又來攻打荊州城呢?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關羽沒有將女兒嫁給孫權所導致的,但是真正的理由並不是這個,而是因為東吳害怕蜀國現在的實力在日益增大之後向東吳發起攻勢,所以才會像荊州發起攻勢。
根據歷史所記載,劉備是漢室的後裔,之後又和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再後來又得到了趙雲、諸葛亮、黃忠等人的協助創立了蜀漢。雖然劉備創立了蜀漢,但是實力和曹操比起來還是非常的小的,所以劉備就用手段來佔領了荊州,但是孫權又非常需要這位盟友,於是就沒有再和劉備糾纏。但是這一切在漢中之戰之後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在漢中之戰中,劉備將三國之中最強大的曹操都給擊敗了,這讓孫權再度對蜀國警惕了起來。
要是按照電視劇中《三國演義》中的劇情,要是關羽答應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的話,孫權可能就不會去攻擊荊州,吳國和蜀國也有更大的可能去合作,這樣對魏國的衝擊又會變得更大,三國的局勢可能又會發生更大的變化。其實這一切的導火索並非是關羽拒絕將女兒嫁到東吳,而是劉備打敗了曹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畢竟在那個時代,只有權力和封地才是在可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