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500光年處發現超級地球,人類需要多久才能抵達?

2020-09-05 小星耀影院

人類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心,從古時候開始,人類就開始觀察星空,試圖了解這個宇宙。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天體。在這期間裡,人類發現了許多類地行星,這些星球和地球特別像。根據觀測和計算,這些星球很可能會存在生命,不過這些星球距離地球都十分遙遠,

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且地球上誕生生命也存在著諸多巧合,所以找到一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是非常不容易的。經過幾十年的觀測,天文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超過50顆類地行星,根據推測,這些行星上面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其中,距離地球大約580光年的克卜勒-186f是生存環境最好的一顆星球,這顆星球是一顆超級地球,它的質量和體積都要遠遠大於地球,而且也處於宜居帶中。

如果人類可以星際移民,那麼克卜勒-186f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克卜勒-186f距離地球有數百光年的距離,人類要想達到那裡需要多少時間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克卜勒-186f位於銀河系,距離太陽系十分遙遠,要知道人類曾經發射多顆宇宙探測衛星,其目的就是為了探測太陽系以外的星球。旅行者一號就是其中一顆,目前它已飛出了太陽系,其所耗費的時間是40多年。而這已經是人類宇宙探測器中飛行速度最快的一顆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飛行,人類到達克卜勒-186f的時間需要980萬年之久。

人類的壽命只有短短的百年,所以對人類來說完全不現實。因此,我們只有大力發展航天科技,星際旅行才可以成為現實。但就算是太空飛行器可以達到光速,人類到達超級地球也需要580年。那麼,我們就需要蟲洞的幫助,可蟲洞現在還處於理論階段,人類至今也沒有發現蟲洞。

但蟲洞實際上是存在的,如果我們可以通過蟲洞進行空間跳躍,那麼時間將會大大的縮短。到那個時候,人類就可以探索整個宇宙,這可能需要人類花費幾千年才可以做到。目前,人類想徵服的第一顆行星是火星,因為火星和地球非常相似,因此人類希望在火星建立基地。相比較於克卜勒-186f,火星明顯更靠譜一些。

相關焦點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截至目前,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數量眾多的可能存在生命形式的「超級地球」,距離比較近的這裡列舉幾個:2019年,在長蛇座發現了GJ357d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6倍,距離地球31光年;2014年,在天秤座發現了Gliese 581d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3倍,距離地球20光年;2018年,在蛇夫座發現了巴納德b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0.2倍,距離地球
  • 人類現在最快的飛行器到達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新發現的這顆行星質量大約有地球3.2倍,公轉一圈為223個地球日,是一顆宜居帶行星。有人就躍躍欲試了,不斷的問飛到那裡要多久,很想去旅遊一番的樣子。下面時空通訊就來與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到那裡去的可行性。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什麼是光年。光年是距離單位,是光走一年的時間。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截至目前,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數量眾多的可能存在生命形式的「超級地球」,距離比較近的這裡列舉幾個:2019年,在長蛇座發現了GJ357d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6倍,距離地球31光年;2014年,在天秤座發現了Gliese 581d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3倍,距離地球20光年;2018年,在蛇夫座發現了巴納德b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0.2倍,距離地球
  • 抵達1400光年外的「克卜勒-452b」需要多久?一瞬間,或者1400年
    抵達1400光年外的「克卜勒-452b」需要多久?一瞬間,或者1400年我們知道科學家之前在1400光年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和地球的環境非常相似的星球,這顆星球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克卜勒-452b」。於是許多人紛紛產生了將來能夠「星際移民」的幻想,在未來太陽系走向滅亡的時候,人類能夠避免自身滅絕的命運,抵達宇宙當中1400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繼續繁衍生息。那麼這個1400光年的距離,說實話對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確實是個不可抵達的「天文數字」。那麼假如有一天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那麼人類要用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抵達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速度是多少?飛行多久才能抵達1光年以外?
    你知道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速度是多少嗎?飛行多久才能抵達1光年以外?1光年是表示以光的速度飛行一年的距離。 你知道以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行多久才能飛1光年嗎?
  • 一光年有多遠?人類最快的飛船需要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
    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速度也越來越快,正是有了不斷提升的速度,人類才能夠走遍地球,探索地球的奧秘,才能夠脫離地球的束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奧秘。可見,速度對於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性,而在人類現在科學理論下,速度不是無限提升的,它有一個極限值,那就是光速。與光速相對應的則光年,可能有人會問了:一光年有多遠?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所以,科學家除了呼籲人類加強環保之外,也在積極探索人類其它的出路,而要讓人類文明在未來擺脫地球生態惡化造成的威脅,那最好的出路就是向外星球移民。只有徹底擺脫地球的束縛,人類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再也不用擔心地球生態惡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人類想要移民外星球,首先我們要找到一顆能夠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地球能夠成為人類永遠的生存家園嗎?答案是非常難,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資源正在加速消耗,而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當地球資源枯竭,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那麼地球將有可能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那個時候人類怎麼辦?科學家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移居到外星球生活。想要在未來實現外星球移民,首先我們需要找到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讓地球資源的消耗速度在不斷加快,地球的資源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完,地球的環境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讓人們無法生存,人類的未來必然要面臨移民外星球的選擇。好在人類已經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只要在宇宙中找到一顆適宜人類的新地球,就可以在未來移民到這顆星球上。
  • 「翻版地球」被發現,距我們4.2光年,不止有四季,比地球舒服
    眾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孕育生命的行星,億萬年的時光裡始終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存在,人類更是以萬物靈長的身份自居,如今隨著探索自然和發展自身文明的過程中,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科學家卻表示地球正在走向衰亡。雖然地球是一個接近「中年」的行星,資源含量卻已步入「老年」,人類若是不及時改變現狀,很有可能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發現「大號地球」,距地4.2光年,科學家卻不允許接近它!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孕育了生命的行星,億萬年的時光裡始終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存在。人類更是以萬物靈長的身份自居,在探索自然和發展自身文明的過程中,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卻表示地球正在走向衰亡。地球雖然只是一個將近「中年」的行星,資源含量卻已經步入「老年」,人類如果不及時改變現狀,很有可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2.5倍,而TOI-1266c是地球大小的1.5倍,屬於「超級地球」一類。據了解,科學家在太陽系外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並且這些「超級地球」或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宜居星球。
  • 歐洲學者發現三顆類地行星距地球22光年—新聞—科學網
    「超級地球」。研究人員認為,這一觀測結果意味著,人類先前低估了宇宙中準宜居星球的數量。 溫度適宜或存液態水 這顆代號為「格利澤667C」的恆星位於距地球22光年以外的天蠍座。2012年,一些觀測人員已經發現了Gliese 667C這顆紅矮星,並且判定有一顆行星處於這顆紅矮星的宜居帶內。
  • 第二地球克卜勒452b,距地1400光年是地球的1.6倍
    在科技不斷的發展的同時,地球能夠被人類利用的資源也在不斷地枯竭,於是尋找第二個宜居的星球勢在必行。
  • 科學家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地球11光年,人類終於要移居了?
    如今地球的環境面臨著嚴峻形勢,霍金曾經預測過地球的未來,到了2600年地球就會因為人類的破壞變成一顆火球,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必須尋找另一個棲息地。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第二地球的道路上,至今沒有特別理想的結果,而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卻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難道人類移民真的要實現了嗎?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想要讓火星成為宜居行星,首先我們需要激活火星的磁場,然後還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最後還需要將火星大氣層變厚起來。這些改造想要實現,需要人類更高的科技才能夠做到。也就是說我們要掌握行星改造技術才有希望將火星改造成功,可這裡我們又要說了,如果人類實現了行星改造技術,那地球的生態惡化情況還是問題嗎?
  • 徒步行走1光年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完?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徒步行走1光年的距離,大約需要多久的時間呢?光年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我們說一顆星球距離地球多少光年,使用的單位是「光年」,簡單來說,就是以光速行走1年的距離。雖然,人類目前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可是,人類想要乘坐飛行器飛行1光年的距離,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這是因為人類目前的飛船速度太慢了,因此,我們也一直沒有辦法飛離太陽系。畢竟,宇宙太大,人類的壽命又太短。